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果体区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香 钟定荣 +2 位作者 胡明明 袁涛 李桂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一例松果体区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患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并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和肿瘤标志物表达变化。结果患...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一例松果体区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患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并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和肿瘤标志物表达变化。结果患儿为6岁男孩,临床表现为阴茎增大并生长迅速;MRI检查显示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临床拟诊为生殖细胞瘤。经实验性放射治疗无效后施行外科手术切除。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呈大片状坏死,伴大范围钙化和散在新鲜出血,可见实片状、上皮样生长的单核异型性细胞,细胞间相对一致,部分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壁生长并浸润血管壁,细胞质嗜酸性或透明,细胞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肿瘤细胞核内可见假包涵体,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高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AM5.2、人胎盘催乳素、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3/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上皮型钙黏附蛋白;散在表达P53,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0%;极少数肿瘤细胞表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不表达胎盘碱性磷酸酶、甲胎蛋白、CD30(Ki1)和P63。结论松果体区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临床罕见,其组织形态学具有部分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和部分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特点。治疗原则为放射治疗、手术切除辅助药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滋养层肿瘤 绒毛膜癌 松果腺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皮脂腺腺瘤1例
2
作者 王晓杰 林怡 +4 位作者 刘晓丽 程小爱 袁海霞 鲍金 齐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4,137,共3页
涎腺发生的皮脂腺腺瘤(sebaceous adenoma, S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大涎腺,尤其是腮腺。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82岁老年男性的腮腺SA,镜下显示肿瘤呈囊实性结构,其中囊性区内充满皮脂腺分泌物,实性区由皮脂腺小叶构成;免疫组化... 涎腺发生的皮脂腺腺瘤(sebaceous adenoma, S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大涎腺,尤其是腮腺。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82岁老年男性的腮腺SA,镜下显示肿瘤呈囊实性结构,其中囊性区内充满皮脂腺分泌物,实性区由皮脂腺小叶构成;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皮脂腺细胞分化相关标记。鉴于该肿瘤的罕见性,术前穿刺活检及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时极易发生误诊。因此,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旨在防止因误诊而导致的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皮脂腺腺瘤 腮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DNA倍体分析及其TIMP-2和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景芳 张原平 +3 位作者 郝风云 张采欣 李玉军 纪祥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53-1358,共6页
目的:研究胃癌中DNA倍体及其TIMP-2和E-cadherin的表达,探索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TIMP-2在99例胃癌,16例癌周正常黏膜,16例胃癌远处转移和25例胃癌转移阳性的淋巴结中表达情况;选... 目的:研究胃癌中DNA倍体及其TIMP-2和E-cadherin的表达,探索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TIMP-2在99例胃癌,16例癌周正常黏膜,16例胃癌远处转移和25例胃癌转移阳性的淋巴结中表达情况;选取其中47例胃癌,6例癌周正常黏膜及4例胃癌远处转移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倍体及S期分数。结果:TIMP-2表达与Borrmann’s分型、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E-cadherin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Lauren’s分型、Borrmann’s分型、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DNA异倍体率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期分数(SPF)与肿瘤大小、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且在癌与癌周非癌黏膜之间E-cadherin表达、DNA异倍体率和S期分数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IMP-2与E-cadherin之间无相关性;E-cadherin表达与DNA倍体及S期分数呈正相关。结论:随着肿瘤的演进和异质化,TIMP-2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及DNA异倍体和高S期分数也相应逐渐增加,提示它们在胃癌演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标志物。而且,这几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更加速了肿瘤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 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 钙粘着糖蛋白类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上皮性肿瘤中PD-L1与MM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萍 候倩 +4 位作者 蔡晓珊 徐国栋 马昊 王慧 张云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PD-L1、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TET标本60例,其中胸腺瘤46例,胸腺癌1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和MMR蛋白的表达。结果60... 目的探讨PD-L1、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TET标本60例,其中胸腺瘤46例,胸腺癌1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和MMR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TET中PD-L1阳性率为58.33%,PD-L1在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其他类型胸腺瘤(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TET中11例MMR蛋白缺失,以MLH1和PMS2联合缺失为主。MMR蛋白缺失在A型胸腺瘤中高于其他类型胸腺瘤和胸腺癌(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与MMR蛋白缺失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PD-L1表达与TET组织恶性程度高相关,MMR蛋白缺失主要为A型胸腺瘤;PD-L1表达与MMR蛋白缺失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MMR PD-L1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早期WNT3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忠宝 崔纳 +2 位作者 尹丹丹 田发明 张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9-932,共4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体外给药对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早期WNT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辛伐他汀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颈椎脱位法处死后取股... 目的进一步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体外给药对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早期WNT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辛伐他汀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颈椎脱位法处死后取股骨骨髓细胞和胫骨骨髓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培养。应用培养的第二代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加入10^-7mol/L的SIM(先应用培养基稀释SIM溶于DMSO后制成的母液),对照组加入含有相同量的DMSO培养基。两组细胞在加入SIM 12h和36h后分别提取RNA和蛋白质,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WNT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WNT3蛋白的表达。结果(1)实时定量-PCR结果:SIM干预12h后WNT3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M干预36h后WNT3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结果:SIM干预12h及36h后WNT3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增高,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早期发挥了作用,这其中涉及到Wnt信号通路的活化,但是在不同的时间点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骨髓基质干细胞 WNT信号通路 WNT3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在食管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秦燕子 王晓丽 +4 位作者 刘明俊 王乐乐 单利娜 李卓然 陶仪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32-836,共5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食管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转染有效的β-catenin基因siRNA干扰片段于食管癌Eca-109细胞中,下调β-catenin表达:CCK-8增殖实验检测沉默该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对其侵袭、...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食管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转染有效的β-catenin基因siRNA干扰片段于食管癌Eca-109细胞中,下调β-catenin表达:CCK-8增殖实验检测沉默该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对其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表达下调后WISP2、TCF4及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siRNA干扰片段有效转染的下调β-catenin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未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转染无意义片段组)(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迁移、侵袭能力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ISP2、E-cadherin蛋白在干扰组中的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TCF4蛋白在干扰组中的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细胞中,下调β-catenin后,Wnt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也出现明显改变,推测沉默食管癌中Wnt信号通路β-catenin因子,E-cadherin表达增加,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阻碍食管癌细胞增殖,通过减少TCF4表达,促进下游靶基因WISP2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β-catenin基因有望成为靶向治疗食管癌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侵袭 转移 增殖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