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窦建新 明义 +2 位作者 孟祥凤 刘美芹 苏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7期92-96,170,共6页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患者50例,其中SGLT-2抑制剂治疗组(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25例、非SGLT-2抑制剂...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患者50例,其中SGLT-2抑制剂治疗组(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25例、非SGLT-2抑制剂治疗组25例(二甲双胍+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按照体重指数(BMI)分组后,在不同BMI人群中,比较应用SGLT-2抑制剂对受试者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影响。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影响血清鸢尾素水平的相关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血清鸢尾素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BMI<24 kg/m^(2)的T2DM患者中,与非SGLT-2抑制剂治疗组比较,SGLT-2抑制剂治疗组患者的血清鸢尾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应用SGLT-2抑制剂治疗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BMI<24 kg/m^(2)的T2DM患者中,SGLT-2抑制剂和年龄是血清鸢尾素水平的独立负性影响因素。结论在BMI<24 kg/m^(2)的T2DM患者中,SGLT-2抑制剂是血清鸢尾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对肌肉代谢可能存在负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GLT-2抑制剂 2型糖尿病 鸢尾素 胰岛素抵抗 肌少症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居风 王振明 +2 位作者 周立忠 郭文臣 张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7-947,共1页
血清脂蛋白(a)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而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慢性炎性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敏感的炎性反应性指标。近年的... 血清脂蛋白(a)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而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慢性炎性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敏感的炎性反应性指标。近年的研究揭示CRP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有关。2型糖尿病时,胰岛素抵抗伴随的脂代谢和糖代谢异常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脂蛋白(a) 血清C反应蛋白 糖尿病性 脑梗死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蛋白水平 大血管并发症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病贫血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建花 裴景亮 张淑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病贫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3例慢性病贫血患者分为慢性病贫血缺铁组(30例)和慢性病贫血非缺铁组(33例),并选择同期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均采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可...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病贫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3例慢性病贫血患者分为慢性病贫血缺铁组(30例)和慢性病贫血非缺铁组(33例),并选择同期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均采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并结合血清铁(SI)、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慢性病贫血缺铁组sTFR为(46.1±29.4)nmol/L,慢性病贫血非缺铁组sTFR为(18.4±5.7)nmol/L,健康对照组sTFR为(15.5±6.2)nmol/L,慢性病贫血缺铁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贫血非缺铁组sTF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FR是一个灵敏、可靠的缺铁诊断的定量指标,在慢性病贫血人群的铁状况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慢性病贫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水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4
作者 赵中珩 管立学 +5 位作者 唐焕暖 赵建强 唐宝懿 赵素贞 于秀英 施铁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文对43例房水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LDH_i)进行了测定,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组房水LDH 活性均值为6064.5u/dl。超过正常值者占87.5%,房水与血清比值为16.5,LDH_i 以LDH_3、LDH_4增高为主,与老年性白内障及其他眼病组不同.本法对... 本文对43例房水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LDH_i)进行了测定,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组房水LDH 活性均值为6064.5u/dl。超过正常值者占87.5%,房水与血清比值为16.5,LDH_i 以LDH_3、LDH_4增高为主,与老年性白内障及其他眼病组不同.本法对诊断Rb 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 血清 乳酸脱氢酶 同功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肌松药对人离体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刘尊远 张岩 薛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2期25-26,28,共3页
目的:研究三种肌松药(顺阿曲库铵、哌库溴铵、维库溴铵)对人离体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每一份血样均用于下列各组研究,实验分为14组,空白组;静息无刺激下药物各组[顺阿曲库铵1,2浓度组(0.5... 目的:研究三种肌松药(顺阿曲库铵、哌库溴铵、维库溴铵)对人离体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每一份血样均用于下列各组研究,实验分为14组,空白组;静息无刺激下药物各组[顺阿曲库铵1,2浓度组(0.5/0.1μg/ml);哌库溴铵1,2浓度组(0.5/0.1μg/ml);维库溴铵1,2浓度组(0.5/0.1μg/ml)];脂多糖(LPS)组;刺激下药物各组[三种1,2浓度(0.5/0.1μg/ml)肌松药分别添加脂多糖组]。各处理组血样预先加入相应浓度药物,空白组和LPS组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37℃避光孵育1.5 h;LPS组和刺激下各组再加入终浓度为1μg/ml的脂多糖进行刺激,空白组和静息下各组分别加入等容积生理盐水;37℃避光孵育2 h。而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CD11b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维库溴铵和哌库溴铵均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P<0.05);两浓度顺阿曲库铵对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均无影响;三种肌松药对LPS强刺激下的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均无影响。结论:接近临床肌松维持浓度的维库溴铵和哌库溴铵对静息状态人离体静脉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松药 顺阿曲库铵 哌库溴铵 维库溴铵 中性粒细胞 CD1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