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电图及颅脑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吕祖芳 李明磊 +2 位作者 张立明 赵华锋 张爱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870-18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电图(EEG)、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的患儿65例,于病程3d内同期进行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电图(EEG)、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的患儿65例,于病程3d内同期进行血清NSE、EEG、颅脑MRI检查,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对检查异常患儿分组为NSE异常组、EEG异常组、MRI异常组,伴有昏迷、局灶体征为重症,记录3组患儿重症发生率;治疗后2周~3个月进行1~3次复查,3个月时记录3组患儿恢复正常率;临床随访半年,对患儿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记录3组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65例患儿NSE异常43例(66.2%),EEG异常58例(89.2%),MRI异常36例(55.4%)。NSE、EEG、MRI异常患儿重症发生率、恢复正常率、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异常组重症发生率高于EEG异常组(P〈0.01);EEG、NSE异常组恢复正常率均高于MRI异常组(P〈0.01);MRI异常组后遗症发生率高于EEG异常组(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E异常、EEG异常、MRI异常及合并多脏器损伤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的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E异常、MRI异常及合并多脏器损伤为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SE、EEG、MRI是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重要辅助检查方法,NSE、MRI异常者预后不良,MRl对预后判断价值最大。三若从不同角度反映脑损伤情况,结合分析、动态观察对正确诊断、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为患儿恢复期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以改善预后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电图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