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眼科手术室质量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芳 李童 王新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5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眼科手术室 护理纠纷 手术室护理人员 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 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间 器械物品 手术部位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散光角膜切开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军 马立威 +1 位作者 赵江月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散光角膜切开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96例108眼患者按术前散光度数分为A(散光度数≤1.50D)、B(散光度数>1.50D)2组。其中A组60例(72眼),B组36例(36眼)。2组患者均在最大屈光力径线上行透明角膜3....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散光角膜切开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96例108眼患者按术前散光度数分为A(散光度数≤1.50D)、B(散光度数>1.50D)2组。其中A组60例(72眼),B组36例(36眼)。2组患者均在最大屈光力径线上行透明角膜3.2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后B组患者根据剩余散光度数在切口对侧角膜缘制一个穿透性弧形切口。结果A组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0.84±0.39)D。术后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数分别为(0.82±0.46)D、(0.77±0.29)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3.09±0.91)D,术后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数分别为(1.86±0.87)D、(1.40±0.78)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ECTrAK软件分析得A、B组患者矫正指数分别为1.00、0.92,手术成功指数分别为1.32、1.30。结论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减少手术性散光的发生,联合角膜缘穿透性弧性切口松解术,还可以矫正术前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散光角膜切开术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