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C重排肉瘤4例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分析
1
作者 汤晨晨 黄海建 +2 位作者 李柏成 李峰 陈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6-868,872,共4页
目的 探讨CIC重排肉瘤(CIC-rearranged sarcoma, CR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4例CRS,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CRS中,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20~76岁(平均43.25岁)。肿瘤部位分别为左大腿、左颈部、... 目的 探讨CIC重排肉瘤(CIC-rearranged sarcoma, CR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4例CRS,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CRS中,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20~76岁(平均43.25岁)。肿瘤部位分别为左大腿、左颈部、右胸壁和右颅顶,肿瘤最大径3.5~8.8 cm(平均5.83 cm)。病理学表现为小圆细胞肿瘤,细胞丰富,排列密集,部分细胞质透明,其中2例细胞呈横纹肌样特征;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表型:WT-1(4/4)、DUX4(3/4)、CD99(3/4)、CD31(1/3)、FLI-1(2/2)、vimentin(2/2)阳性;INI-1、SMARCA4、H3K27Me3均无缺失表达,其余抗体均阴性。分子检测:3例FISH检测到CIC基因分离,4例均未检测到EWSR1基因分离。3例行手术切除,例1术后辅助化疗,例2术后行放、化疗和免疫治疗,1例失访。3例获得随访(16~21个月),1例无瘤生存,另2例局部复发。结论 CRS属于较少见的小圆细胞未分化肉瘤,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影像、病理,并加做必要的免疫组化及CIC基因检测后确诊,该肿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化疗、放疗,多数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圆细胞肿瘤 肉瘤 CIC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TEN、p53和EGFR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新军 付丽梅 +1 位作者 付明霞 薛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PTEN、p53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20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40例良性乳腺病变中PTEN、p53、EGFR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PTEN、p53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20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40例良性乳腺病变中PTEN、p53、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p53和EGFR在乳腺癌中的过表达率为57.9%、55.0%和38.3%,与良性乳腺病变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PTEN、p53及EGFR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和PR状态、分子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PTEN、p53表达与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TEN、EGFR表达与HER-2状态有显著相关性。EGFR、p53表达与PTEN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p53表达与EGFR呈显著正相关(P=0.000)。PTEN、EGFR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相关,但不是独立的预后因子。具有PTEN^-/p53^+/EGFR^+组合表达的乳腺癌生存率低于其他组合(P=0.008)。结论 PTEN低或失表达、p53突变和EGFR过表达可能协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三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可能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PTEN P53 EGF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1例临床病理及分子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海建 谢飞来 +2 位作者 李柏成 郑松龄 陈小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of the breast,DFSP-B)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DFSP-B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行HE、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 目的探讨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of the breast,DFSP-B)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DFSP-B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行HE、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DFSP-B患者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22~75岁(平均39.76岁,中位年龄36岁)。肿瘤最大径1~15 cm(平均4.7 cm,中位3 cm)。镜下瘤细胞呈席纹状、漩涡状及束状排列,核分裂象2~15个/10 HPF,侵犯脂肪及乳腺组织,符合DFSP-B;其中经典型DFSP-B 15例,经典型伴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giant cell fibroblastoma,GCF)1例,黏液型2例,纤维肉瘤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fibrosarcomatous-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FS-DFSP)2例,FS-DFSP伴黏液型1例。免疫表型:CD34(21/21)、H3K27Me3(21/21)、β-catenin(21/21,胞膜)和WT-1(4/8,胞质)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5%~50%。FISH检测DFSP-B中PDGFB基因分离阳性(7/8);3例FS-DFSP中PDGFB基因分离阳性(1/1),COL1A1-PDGFB融合阳性(1/1)。2例行NGS检测,其中1例FS-DFSP检测到CDKN2A基因(p.L16fs)突变及MSH6基因(p.F1088fs)突变;1例经典型伴GCF型检测到MLH1基因(p.R487)突变及TP53基因p.R273H体系突变。结论DFSP-B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PDGFB基因检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可行放疗及靶向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PDGFB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29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倩雯 黄海建 +5 位作者 李柏成 孙鹏远 俞训彬 陈新 陈小岩 郑松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fumarate hydratase-deficiency in uterine leiomyomas,FH-DU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FH-DU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fumarate hydratase-deficiency in uterine leiomyomas,FH-DU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FH-DU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7~52岁,平均43岁。镜检:肿瘤有两种类型,经典型占62.1%(18/29),可见数量不等的核大深染细胞和局灶或多灶的奇异型细胞,有嗜酸性核仁及核周空晕;类似“普通型平滑肌瘤(usual leiomyomas,UL)”样型占37.9%(11/29),细胞轻度异型性,无明显嗜酸性大核仁。免疫表型:28例FH完全缺失,1例FH和29例2-琥珀酸-半胱氨酸(2-succino-cysteine,2SC)均弥漫阳性。1例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未检测到FH基因胚系突变。29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均无瘤生存。结论FH-DUL属于子宫平滑肌瘤的罕见亚型,诊断依赖于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必要时行FH基因检测辅助诊断,需与UL及其它子宫间叶源性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间叶源性肿瘤 平滑肌肿瘤 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型分布及在不同遗传基因背景下的耐药谱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梁进 付明霞 +4 位作者 李娜 王凤霞 陈宇佳 胡远芳 纪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7,共9页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及E-test条检测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作为确证实验,比较头孢西丁(FOX)和(或)苯唑西林(OXA)作为表型检测方法筛选MRSA的能力。采用PCR法检测MRSA菌株的分子分型,包括S.aureus A蛋白分型(spa)、附属基因调节器分组(agr)、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aureus染色体盒mec分型(SCCmec)。结合药物敏感实验和分子分型结果,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结果:通过检测mecA基因共获得39株MRSA。通过检测FOX和OXA共获得51株表型MRSA。spa分型中,共鉴定出包括5种新型(t20226、t20227、t20228、t20229和t20230)在内的57种不同型别,主要为t309(30.9%)、t078(11.8%)和t437(11.8%)。agr分型,94.9%的MRSA属于agrⅠ。MLST分析MRSA种群,ST59克隆(61.5%)最流行,其次为ST72(20.5%)。87.2%的MRSA携带Ⅳ型SCCmec,其中亚型Ⅳa 24株,亚型ⅣF 10株。结论:MRSA的主要基因型为ST59-t437-agrⅠ-Ⅳa,其耐药谱主要表现为FOX-OXA-青霉素(PEN)-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 苯唑西林 抗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联合现场细胞学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凯述 刘明涛 +5 位作者 姜淑娟 欧阳修河 李新军 张颖 李燕燕 李柏成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目前已有多篇现场细胞学应用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的报道,但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目前已有多篇现场细胞学应用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的报道,但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行TBNA并最终确诊为肺癌的69例患者,其中行现场细胞学者37例,未行现场细胞学者32例。比较现场细胞学结果与最终HE染色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率、每个淋巴结穿刺针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细胞学诊断费用。结果现场细胞学与HE染色一致性为94.1%(32/34)。现场细胞学组诊断率与非现场细胞学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91.9%vs 78.1%,P=0.20);但平均穿刺针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现场细胞学组少于非现场细胞学组(t=29.5,P<0.05;χ2=4.4,P<0.05),现场细胞学组患者细胞学诊断费用低于非现场细胞学组(t=10.9,P<0.05)。结论 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诊断肺癌,与HE染色一致性好,且能减少穿刺针数及并发症,节省细胞学诊断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 现场细胞学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于雪梅 李新军 +3 位作者 吴戈 付明霞 张建 赵松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3-1134,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胃癌组织微阵列中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的一致性。方法将80例胃癌组织制成组织芯片,采用FISH和IHC法分别检测HER-2基因扩...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胃癌组织微阵列中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的一致性。方法将80例胃癌组织制成组织芯片,采用FISH和IHC法分别检测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的表达,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在80例胃癌组织芯片中,HER-2基因扩增的阳性率为7.5%,蛋白过表达(IHC)阳性率约为6.3%。FISH和IHC结果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0.92(P<0.001),IHC检测可以很好地反映FISH结果。结论 FISH和IHC法检测胃癌组织微阵列中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HER-2 荧光原位杂交 组织微阵列 免疫组 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8
作者 舒向芳 徐庆华 李新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胸壁SPTCL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0岁,发现右胸壁皮下暗红色结节1个月。眼观...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胸壁SPTCL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0岁,发现右胸壁皮下暗红色结节1个月。眼观:灰黄色不规则形肿物1枚,大小3.0 cm×2.0 cm×1.5 cm,切面灰黄、实性。镜检:肿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呈小叶性脂膜炎样生长,具有轻度非典型性的瘤细胞围绕脂肪细胞呈花环状排列,偶见散在大细胞,核碎裂易见,并可见"豆袋细胞"。免疫表型:CD3、TIA-1、CD8均(+),CD4、CD20、CD56、CD30均(-)。结论SPTCL罕见,具有惰性临床行为,应与良性脂膜炎及其它累及皮下组织的皮肤淋巴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对其确诊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淋巴瘤 脂膜炎样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波形蛋白和N-钙黏素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付丽梅 刘敏 +1 位作者 于雪梅 李新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7-1142,共6页
目的:研究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素(N-cadherin)在乳腺癌及其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5例乳腺癌组织中Ep CAM,vimentin和N-cadhe... 目的:研究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素(N-cadherin)在乳腺癌及其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5例乳腺癌组织中Ep CAM,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Ep CAM,vimentin及N-cadherin在83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3.4%,11.4%和9.7%;其阳性率随着肿瘤体积增大、组织学级别升高、淋巴结阳性、TNM分期增高、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阴性而增高(均P<0.05)。在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腺腔B型(HER2+)、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中,Ep CA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2%,73.0%,48.9%,72.2%和62.1%;vimentin为3.9%,11.4%,14.1%,11.1%和20.5%;N-cadherin为7.0%,5.7%,12.0%,12.2%和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835例乳腺癌及三阴型乳腺癌中Ep CAM表达与vimentin和N-cadherin均呈正相关性。结论:Ep CAM在三阴型乳腺癌中呈高表达,并与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相关,可能参与该型乳腺癌的发展、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上皮间质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X2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
10
作者 于雪梅 尹华珍 韩爱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8-819,共2页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中CD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 ision法检测40例肝外胆管癌以及10例非癌胆管组织中CDX2与Ki-67的表达。结果 40例肝外胆管癌中CDX2阳性率(35%,14/40)高于非癌...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中CD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 ision法检测40例肝外胆管癌以及10例非癌胆管组织中CDX2与Ki-67的表达。结果 40例肝外胆管癌中CDX2阳性率(35%,14/40)高于非癌胆管组织(10%,1/10)(P<0.05),CDX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χ2=6.411,P<0.05)。CDX2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45,P<0.05)。结论 CDX2可能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不仅参与肿瘤细胞的分化,也可能通过某种机制调控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CDX2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ROP2、p-Akt及viment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付京东 薛栋 +6 位作者 李新军 成丕光 张成德 周宪勇 张同军 夏修良 巩本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TROP2、p-Akt及vimen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甲状腺瘤组织、3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ROP2、p-Akt及vimentin的表达,并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 目的:探讨TROP2、p-Akt及vimen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甲状腺瘤组织、3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ROP2、p-Akt及vimentin的表达,并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8%、68.4%、69.7%,与甲状腺瘤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在Ⅲ+Ⅳ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TROP2与p-Akt、vimenti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3,P=0.038;r=0.402,P=0.031);p-Akt与vimentin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464,P=0.026)。结论:TROP2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侵袭及转移有关,可作为靶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潜在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磷酸化-蛋白激酶B 波形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转移至纵隔神经鞘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蕊琪 燕炜 +2 位作者 时丽芳 李新军 李柏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3-504,共2页
患者女性,71岁。2017年5月22日因胸闷入院。胸部MRI示纵隔内右侧胸壁脊柱旁见一囊实性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后未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018年2月7日,因胸痛1周再次入院。入院后行头颅及腹部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月... 患者女性,71岁。2017年5月22日因胸闷入院。胸部MRI示纵隔内右侧胸壁脊柱旁见一囊实性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后未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018年2月7日,因胸痛1周再次入院。入院后行头颅及腹部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月9日,行纵隔肿瘤切除+右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示右肺下叶肺腺癌,第2、4组淋巴结(2/4)见癌转移,其余各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手术后纵隔肿物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神经鞘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