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科胸腔镜对238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嵩 田东惠 +1 位作者 梁斌 姜淑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于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2年3月至2012年11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23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病因谱如下:恶性肿瘤(56.2%);结核(21.6%);非特异性炎症(9.5%);脓胸...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于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2年3月至2012年11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23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病因谱如下:恶性肿瘤(56.2%);结核(21.6%);非特异性炎症(9.5%);脓胸(8%);肝源性胸腔积液(1.5%)及不明病因者(3.2%)。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6.8%。结论:胸腔镜是诊断胸腔积液阳性率最高、最安全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积液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联合现场细胞学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凯述 刘明涛 +5 位作者 姜淑娟 欧阳修河 李新军 张颖 李燕燕 李柏成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目前已有多篇现场细胞学应用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的报道,但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目前已有多篇现场细胞学应用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的报道,但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行TBNA并最终确诊为肺癌的69例患者,其中行现场细胞学者37例,未行现场细胞学者32例。比较现场细胞学结果与最终HE染色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率、每个淋巴结穿刺针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细胞学诊断费用。结果现场细胞学与HE染色一致性为94.1%(32/34)。现场细胞学组诊断率与非现场细胞学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91.9%vs 78.1%,P=0.20);但平均穿刺针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现场细胞学组少于非现场细胞学组(t=29.5,P<0.05;χ2=4.4,P<0.05),现场细胞学组患者细胞学诊断费用低于非现场细胞学组(t=10.9,P<0.05)。结论 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诊断肺癌,与HE染色一致性好,且能减少穿刺针数及并发症,节省细胞学诊断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 现场细胞学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恩亮 高芳 刘玉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131-4132,共2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IN)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AIN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患者采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单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少...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IN)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AIN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患者采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单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少尿期、多尿期、血尿和蛋白尿消失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少尿期、多尿期、血尿和蛋白尿消失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例;对照组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6例,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EPO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AIN比单用甲泼尼龙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 红细胞生成素 甲泼尼龙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耐药折点调整对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筛选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明涛 李凯述 +1 位作者 李超 欧阳修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折点调整后,对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h VISA)的平皿筛选方法选择的影响,寻求一种敏感、有效的平皿筛选方法。方法收集临床MRSA菌株215株,分别用浓度为6 mg/L、4 mg/...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折点调整后,对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h VISA)的平皿筛选方法选择的影响,寻求一种敏感、有效的平皿筛选方法。方法收集临床MRSA菌株215株,分别用浓度为6 mg/L、4 mg/L、2 mg/L万古霉素脑心浸液琼脂平皿(BHIV6、BHIV4、BHIV2)及浓度为5 mg/L替考拉宁脑心浸液琼脂(BHIT5)进行h VISA筛选,同时应用菌群分析/曲线下面积(PAP/AUC)法检测h VISA,以PAP/AUC法作为金标准,对比上述4种平皿筛选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PAP/AUC检测h VISA的阳性菌株分别为12株,BHIV6、BHIV4、BHIV2、BHIT5筛选阳性菌株分别为6、18、54、20株;以PAP/AUC法作为金标准,上述4种平皿筛选方法灵敏度分别为41.7%、83.3%、91.7%、83.3%,特异度分别为99.0%、95.9%、77.8%、94.8%。结论 MRSA对万古霉素耐药折点调整后,BHIV6筛选法灵敏度较低、BHIV2筛选法特异度较低,不应作为h VISA的筛选方法,BHIV4和BHIT5平皿筛选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万古霉素耐药折点调整后对h VISA的常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耐药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程方敏 周风平 +5 位作者 王忠功 吴刚 王新民 夏翠玲 田强元 孙丰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506-509,共4页
目的观察水蛭素注射液对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5例入选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8例)和对照组(157例)。治疗组给予水蛭素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 目的观察水蛭素注射液对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5例入选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8例)和对照组(157例)。治疗组给予水蛭素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分别于发病第1、4、10、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采用欧洲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血肿体积第10天为(21±10)ml,第21天为(14±7)ml,对照组第10天为(27±8)ml,第21天为(25±9)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在20d时血肿周围密度区为1·5mm,对照组为3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第10、20天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62±19、66±24,对照组分别为46±16、51±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水蛭素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使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脑出血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在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对血管外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向军 刘海涛 +3 位作者 王庆元 秦亮 贾荣波 崔家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兔腹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胱抑素C水平变化对兔腹主动脉再狭窄血管外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损伤组、治疗组(胱抑素C单克隆抗体治疗)、对照组,每组16只。分别于术前和术后8h、1d、1周、3周、6周取外... 目的探讨兔腹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胱抑素C水平变化对兔腹主动脉再狭窄血管外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损伤组、治疗组(胱抑素C单克隆抗体治疗)、对照组,每组16只。分别于术前和术后8h、1d、1周、3周、6周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胱抑素C水平。术后6周取腹主动脉行HE染色、血管形态计量分析和血管外膜细胞计数;同时行平滑肌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PCNA增殖指数。以血管重构指数、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ELA)、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IA)变化评价血管重构情况,以剩余狭窄率、血管腔面积变化衡量血管狭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血管腔面积、EELA、IELA明显增大,血管重构指数为0.871,剩余狭窄率为33.1%。治疗组胱抑素C水平较损伤组明显下降,血管腔面积、EELA、IELA缩小程度较损伤组明显减轻,血管重构指数为0.748,剩余狭窄率为19.7%(P<0.05)。相关分析显示,胱抑素C水平与血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IELA、EELA及PCNA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外膜细胞被激活,发生增殖、表型转化,参与了血管重构及血管再狭窄发生。胱抑素C水平高表达是发生腹主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血管成形术 主动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波形蛋白和N-钙黏素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付丽梅 刘敏 +1 位作者 于雪梅 李新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7-1142,共6页
目的:研究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素(N-cadherin)在乳腺癌及其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5例乳腺癌组织中Ep CAM,vimentin和N-cadhe... 目的:研究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素(N-cadherin)在乳腺癌及其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5例乳腺癌组织中Ep CAM,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Ep CAM,vimentin及N-cadherin在83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3.4%,11.4%和9.7%;其阳性率随着肿瘤体积增大、组织学级别升高、淋巴结阳性、TNM分期增高、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阴性而增高(均P<0.05)。在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腺腔B型(HER2+)、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中,Ep CA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2%,73.0%,48.9%,72.2%和62.1%;vimentin为3.9%,11.4%,14.1%,11.1%和20.5%;N-cadherin为7.0%,5.7%,12.0%,12.2%和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835例乳腺癌及三阴型乳腺癌中Ep CAM表达与vimentin和N-cadherin均呈正相关性。结论:Ep CAM在三阴型乳腺癌中呈高表达,并与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相关,可能参与该型乳腺癌的发展、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上皮间质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向军 宋艳丽 +2 位作者 耿文真 王庆元 崔家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兔腹主动脉再狭窄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移植组,各20只。损伤组和移植组送入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移植组以1×107/kg细胞数将荧光...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兔腹主动脉再狭窄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移植组,各20只。损伤组和移植组送入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移植组以1×107/kg细胞数将荧光标记的BMSC注射到损伤血管局部。术后4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腹主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计算PCNA增殖指数,血管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损伤组新生血管内膜层α-SM-actin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与损伤组比较,移植组新生血管内膜α-SM-actin表达明显增强(P<0.05)。损伤组PCNA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移植组PCNA阳性细胞数较损伤组明显减少(P<0.05)。损伤组腹主动脉内膜厚度和面积、中膜厚度和面积、血管狭窄程度等明显高于移植组和对照组(P<0.05);移植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MSC血管局部移植可抑制兔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主动脉 肌细胞 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3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振文 李吉昌 +1 位作者 巴合藏 郭晓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0-150,153,共2页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病理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向让 金仲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肾小球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复律对心房颤动患者缺血诱导白蛋白浓度的影响
11
作者 薛春才 李春兰 +1 位作者 刘德华 王庆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白蛋白浓度 直流电复律 心肌缺血 生化标记物 IMA 后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成芳 许道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48-4250,共3页
顽同性高血压又称为难治性高血压,一般指高血压患者应用调整生活方式和服用3种或3种以上包括利尿药在内不同作用机制的全剂量降压药物.诊所偶测血压仍不能控制在目标血压水平(SBP〈140mmHg和DBP〈90mmHg.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130/80... 顽同性高血压又称为难治性高血压,一般指高血压患者应用调整生活方式和服用3种或3种以上包括利尿药在内不同作用机制的全剂量降压药物.诊所偶测血压仍不能控制在目标血压水平(SBP〈140mmHg和DBP〈90mmHg.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130/80mmHg)者。本文对顽同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治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临床诊治 难治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肾病患者 血压水平 偶测血压 降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1例漏、误诊临床分析
13
作者 吕复温 毕素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94-1694,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误诊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表达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杰 周宁 +3 位作者 刘冬芹 代娟娟 王丹丹 武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PPM1F)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质粒)和pcDNA3.1-Flag-PPM1F组(转染pcDNA3.1-Flag-PPM1F质粒)。实... 目的:探讨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PPM1F)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质粒)和pcDNA3.1-Flag-PPM1F组(转染pcDNA3.1-Flag-PPM1F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PPM1F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细胞中迁移细胞数。结果: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Flag-PPM1F组细胞中PPM1F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PPM1F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中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和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迁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上调PPM1F表达能够抑制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间的黏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1-5p过表达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5
作者 王丹丹 周宁 +4 位作者 刘冬芹 赵杰 梁超 代娟娟 武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491-5p (miR-491-5p)过表达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为研究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人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对照质粒)和miR-491-5p组(转染miR-491-5p质粒)。采用荧光显... 目的:探讨微小RNA-491-5p (miR-491-5p)过表达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为研究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人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对照质粒)和miR-491-5p组(转染miR-491-5p质粒)。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2组鼻咽癌HONE-1细胞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2组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鼻咽癌HONE-1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2组鼻咽癌HONE-1细胞中波形蛋白和上皮钙黏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鼻咽癌HONE-1细胞中波形蛋白和上皮钙黏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作用24、48和72 h时miR-491-5p组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活性(t=2.832,P=0.047 3;t=4.522,P=0.001 4;t=9.308,P<0.01)和迁移细胞数(t=9.639, P<0.01)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miR-491-5p组鼻咽癌HONE-1细胞中波形蛋白mRNA (t=7.535,P=0.001 7)和蛋白(t=7.219,P=0.018 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上皮钙黏素mRNA (t=4.88, P=0.0395)和蛋白(t=5.754, P=0.028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MiR-491-5p过表达可以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91-5p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