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小清河弥散度的测定及对潜水的污染预测
1
作者 张洪凯 周桂芬 +2 位作者 张新华 张洪勋 田家怡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在对小清河沿岸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用I^(131)作为示踪剂,进行了潜水水质野外模拟试验,首次求出了小清河纵向弥散度为0.42m,污染物质向潜水扩散的速度约为2.8m/a。
关键词 模拟 弥散度 潜水 小清河 污染 预测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估计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峰 张向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1,共3页
M估计是极大似然估计的一种简称。以水质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和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为例,分别考察了M估计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LS)所获取的校准曲线方程。回收试验结果表明个别异常值(<30%... M估计是极大似然估计的一种简称。以水质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和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为例,分别考察了M估计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LS)所获取的校准曲线方程。回收试验结果表明个别异常值(<30%)不影响M估计,而LS估计则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估计 水质监测 LS-估计 校准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健GM(1,1)模型在工业固废产生量预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峰 关大任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46,共2页
本文提出了稳健灰色模型,并用该模型建立了山东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稳健GM(1,1)模型比通常的GM(1,1)模型更具预测应用价值。
关键词 环境监测 预测模型 固体废物 废物产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离子电极法的灵敏度和干扰去除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洪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5年第4期36-37,共2页
氰离子电极法的灵敏度和干扰去除问题张洪凯(山东省滨州地区环境监测站256614)氰离子电极法测定环境水体中氰化物具有简单、灵敏、快速和测量范围较宽(0.020~2000mg/L)等特点,这是化学比色法所不可比拟的。但... 氰离子电极法的灵敏度和干扰去除问题张洪凯(山东省滨州地区环境监测站256614)氰离子电极法测定环境水体中氰化物具有简单、灵敏、快速和测量范围较宽(0.020~2000mg/L)等特点,这是化学比色法所不可比拟的。但目前在国内的环境监测中还没有广泛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氰离子电极法 灵敏度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清河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及其扩散迁移初探
5
作者 张洪凯 周桂芬 +2 位作者 张新华 张洪勋 袁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26,共5页
对山东省小清河流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底泥、土壤、农作物等进行了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分析,检出有机化合物13类93种。对其毒性效应以及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污染 污染物 河流 水体污染 扩散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噪声一维分布GM(1,1)衰减模型
6
作者 陈洪兴 李峰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6-48,共3页
钻井噪声一维分布GM(1,1)衰减模型陈洪兴,李峰(山东省滨州地区环境监测站,256614)油田钻井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探索其衰减的分布规律,对防治钻井噪声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用理论... 钻井噪声一维分布GM(1,1)衰减模型陈洪兴,李峰(山东省滨州地区环境监测站,256614)油田钻井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探索其衰减的分布规律,对防治钻井噪声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用理论声学的方法对声场的分布进行计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污染 钻井噪声 一维分布 GM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矿物油采样与样品萃取
7
作者 张向东 李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5年第5期36-36,共1页
废水矿物油采样与样品萃取张向东,李峰(山东省滨州地区环境监测站256614)废水矿物油的采样及样品萃取的乳化现象是影响油类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水样采集不当,样品萃取过程中乳化现象处理不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废水矿物油采样与样品萃取张向东,李峰(山东省滨州地区环境监测站256614)废水矿物油的采样及样品萃取的乳化现象是影响油类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水样采集不当,样品萃取过程中乳化现象处理不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较大影响。1样品采集水中油类物质主要来自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矿物油 采样 样品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