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母细胞瘤中LY86-AS1和KHDRBS2低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莎莎 赵文浩 +2 位作者 何锡宁 张杨杨 常文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3,共9页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抗原86反义RNA 1(LY86-AS1)和含KH结构域的RNA信号转导相关分子2(KHDRBS2)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50161数据集,采用加权基...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抗原86反义RNA 1(LY86-AS1)和含KH结构域的RNA信号转导相关分子2(KHDRBS2)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50161数据集,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鉴定与GBM发生密切相关的LY86-AS1和KHDRBS2。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分析LY86-AS1和KHDRBS2表达与GBM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个数据集分析LY86-AS1和KHDRBS2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LY86-AS1和KHDRBS2在GBM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获取KHDRBS2的蛋白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KHDRBS2的蛋白表达。结果 LY86-AS1和KHDRBS2在GBM组织中低表达,且与GBM发生密切相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LY86-AS1和KHDRBS2低表达组的患者总体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LY86-AS1与初始B细胞、浆细胞、活化自然杀伤(NK)细胞、M1型巨噬细胞、活化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显著正相关关系;KHDRBS2与初始B细胞、浆细胞、辅助T细胞、活化NK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LY86-AS1和KHDRBS2在GBM中低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并可能作为GBM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GBM) 长链非编码RNA LY86-AS1 KHDRBS2 免疫细胞浸润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大华 田东 +2 位作者 吴淑华 朱玉红 吕增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出汗、心慌、气短1年,以低血糖原因待查入院。CT示左... 目的探讨肾脏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出汗、心慌、气短1年,以低血糖原因待查入院。CT示左肾上方及左肾前下方见3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与肾分界不清,大小分别为9cm×8cm×7cm、7cm×7cm×7cm和4cm×4cm×4cm。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中心不均匀强化。临床、CT检查考虑为左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术。眼观:左肾上、下极分别见一肿块,切面灰白色,部分区见有坏死,与肾界限不清。镜检:肿瘤由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排列成束状、旋涡状或不规则状。部分区域血管丰富,细胞密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部分区域细胞稀疏伴纤维化、黏液变性。肿瘤超过60%的区域内(尤其是肾下极肿块)瘤细胞丰富密集,有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4个/10HPF),边缘呈浸润性生长,部分区可见出血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CD34弥漫阳性,CD99、bcl-2阳性,Ki-67增殖指数>20%。病理诊断:左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低度恶性)。术后随访24个月情况良好。结论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非常罕见,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应与肾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治疗以手术完全切除为主,并注意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组织冷冻切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玉红 吕增华 闫曰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74-474,共1页
关键词 冷冻切片 微小组织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癌混合神经内分泌癌1例
4
作者 于宁 毛锡金 +4 位作者 刘玉芳 李扬扬 宋健 赵玉红 赵大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4-616,共3页
患者女性,39岁,因白带多并阴道流血1年余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白带多、色黄,黏稠,伴接触性出血。婚育史:24岁结婚,G3P2L2A;MRI示:子宫颈部偏后部见一菜花状肿块,最大截面积12.4 mm×12.1 mm,宫颈管变窄,临近宫体局部受侵... 患者女性,39岁,因白带多并阴道流血1年余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白带多、色黄,黏稠,伴接触性出血。婚育史:24岁结婚,G3P2L2A;MRI示:子宫颈部偏后部见一菜花状肿块,最大截面积12.4 mm×12.1 mm,宫颈管变窄,临近宫体局部受侵(图1)。妇科检查:宫颈肥大,前后唇均见菜花样肿物,大小3 cm×3 cm×2 cm,蒂部0.5 cm。宫颈HPV分型检查提示HPV 16阳性。入院行宫颈活检,病理示:送检组织呈乳头状增生,细胞有异型,考虑为绒毛腺管状癌,建议进一步检查。患者于活检后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腺癌混合神经内分泌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