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孙运博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纳入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治疗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气管扩张剂),观察组采取新型治疗方案(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纳入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治疗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气管扩张剂),观察组采取新型治疗方案(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比较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EV_(1)、FVC、FEV_(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CT指标更高、炎症指标(CRP、TNF-α、IL-8)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糖皮质+扩张剂可以有效改善肺部通气指标,也可显著降低体内炎症指标,且联合用药较少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整体疗效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哮喘 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护理质量与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宁 韩健 王立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6-178,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流程中所起到的护理质量,以及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分析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在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于研究开始前,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前50例...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流程中所起到的护理质量,以及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分析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在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于研究开始前,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前50例入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50例入院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21d的不同护理措施后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差异表现,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所接受的护理措施质量的主观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在护理前并无较大差异,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较对照组更大的改善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更加配合本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护理依从性整体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在其护理流程中施加优质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所接受护理措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流程中的生活质量能够起到明显效果,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样能够起到控制效果,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肺结核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背景下耐药结核病经济负担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立群 孙国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3-315,共3页
本文分析医保政策背景下耐药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结合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制度进行深入探讨。文章概述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研究其治疗特点,分析医保政策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影响。从DIP的角度出发,探讨该支付方式对耐药结核病患者... 本文分析医保政策背景下耐药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结合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制度进行深入探讨。文章概述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研究其治疗特点,分析医保政策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影响。从DIP的角度出发,探讨该支付方式对耐药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政策 耐药结核病 经济负担 DIP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衣春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70例,按照奇偶数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究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70例,按照奇偶数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生理指标、生活质量等数据,探究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关系。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B、ALB、BMI、TP等几项指标进行对比,可见研究组各项数据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研究组身体状况强于对照组。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对比可见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营养支持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正向的影响,良好的身体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合并结核病 营养状况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五联抗结核方案治疗异烟肼耐药肺结核的效果与安全性
5
作者 王琨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异烟肼耐药肺结核患者经以左氧氟沙星为主五联抗结核疗法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此次研究达标的患者均患有异烟肼耐药肺结核,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共接收了86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至事... 目的:观察异烟肼耐药肺结核患者经以左氧氟沙星为主五联抗结核疗法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此次研究达标的患者均患有异烟肼耐药肺结核,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共接收了86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至事先制定好的对照组、观察组内,前者的治疗方案为莫西沙星五联抗结核疗法,后者则为左氧氟沙星五联抗结核疗法,本次研究包含的观察指标分别为炎症水平、痰转阴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项炎症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段观察组的痰转阴率均较对照组佳(P<0.05),观察组90.70%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65.12%)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4.6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结论: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五联抗结核方案的科学治疗下,异烟肼耐药肺结核患者机体的炎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痰转阴率较高,且具备较佳的安全性,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耐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患者多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护理要点分析
6
作者 韩健 张宁 王婧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多耐药菌(MDRO)感染的预防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就诊的MDRO感染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多耐药菌(MDRO)感染的预防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就诊的MDRO感染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预防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指征恢复情况、呼吸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咯痰缓解时间、喘促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_(2)、OI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预防护理,便于改善其呼吸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事件,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护理 多耐药菌感染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4R和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何金山 岳兵 +4 位作者 李克峰 王立群 苑翠珍 郭继鸿 李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291-429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7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右冠状... 目的探讨心电图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7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右冠状动脉(RCA)近端组87例,RCA远端组35例,左回旋支(LCX)组33例,余2例患者为左前降支闭塞,总结心电图V4R和a VR导联ST段特点。结果 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19,P<0.05),其中RCA远端组和LCX组收缩压高于RCA近端组(P<0.05)。3组间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变化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842、21.025,P<0.05)。V4R导联ST段抬高预测RCA近端闭塞的灵敏度为41%(36/81),特异度为87%(59/68);a VR导联ST段压低预测LCX闭塞的灵敏度为39%(13/33),特异度为93%(113/122)。结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V4R导联ST段抬高更多见于RCA近端闭塞,a VR导联的ST段压低更多见于LCX闭塞,二者对判断罪犯血管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V4R a VR ST段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益气液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克玲 王谦 +6 位作者 耿益民 李晓红 康宏建 魏民 黄启福 严京 王文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 :观察肾炎益气液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 ,以尿蛋白定量 ,血清肌酐、尿素氮测定反映肾功能的改变。肾组织分别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磷钨酸苏木素 (PTAH)、六胺银 ... 目的 :观察肾炎益气液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 ,以尿蛋白定量 ,血清肌酐、尿素氮测定反映肾功能的改变。肾组织分别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磷钨酸苏木素 (PTAH)、六胺银 -苏木素伊红复合染色 (PAM -HE) ,免疫荧光、光镜观察。结果 :静脉注射肾毒血清 (NTS)后 ,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有明显损伤 ,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 ,尿蛋白阳性。 2周时 ,取肾组织活检 ,免疫荧光染色 ,可见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连续线形沉积。 7周时 ,光镜观察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肾小球硬化和新月体形成 ,并有蛋白和红细胞管形。肾炎益气液组上述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肾炎益气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肾功能和减轻肾小球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益气液 肾炎 肾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神经节瘤29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春 李克峰 +3 位作者 黄红丽 苑翠珍 孙宁玲 郭继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76-2877,共2页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0—2013年我院诊断为副神经节瘤的患者29例,记录并分析其性别、病程长短、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肿瘤定位和影像检查。结果29例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女18例(62.1%)...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0—2013年我院诊断为副神经节瘤的患者29例,记录并分析其性别、病程长短、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肿瘤定位和影像检查。结果29例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女18例(62.1%),男11例(37.9%);平均发病年龄(39.0±3.8)岁,平均病程(4.5±2.5)年。临床表现为头痛14例(48.3%),头晕11例(37.9%),心悸10例(34.5%),胸闷、出汗各6例(20.7%)、乏力、腹痛、腹部包块各5例(17.2%),呕吐3例(10.3%),面色苍白、抽搐、怕热各2例(6.9%),面色潮红、视物模糊、无痛血尿、腹泻各1例(3.4%)。血压增高者23例(79.3%),血压正常者6例(20.7%)。共16例患者检测了血儿茶酚胺水平,儿茶酚胺升高13例(81.2%),其中去甲肾上腺素升高11例(68.8%)、多巴胺升高8例(50.0%)、肾上腺素升高3例(18.8%),儿茶酚胺正常3例(18.8%)。18例(62.1%)肿瘤位于肾上腺,9例(31.1%)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3.4%)位于纵隔,1例(3.4%)位于膀胱。肿瘤直径(4.0±1.4)cm。结论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差异大,血压增高、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较多见,肾上腺以外的肿瘤所占比例较大。CT能发现副神经节瘤,但不能确定肿瘤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高血压 肾上腺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延鹏 王保安 +4 位作者 宋涛 孙金龙 庞琦 胡三元 张庆林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腹腔镜 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 治疗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益气液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李克玲 王谦 +7 位作者 耿益民 李晓红 康宏建 魏民 黄启福 贾旭 严京 张宇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 :观察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肾炎益气液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 ,常规电镜制片、染色 ,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注射肾毒血清 (NTS)后 ,病理组大鼠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系膜细胞... 目的 :观察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肾炎益气液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 ,常规电镜制片、染色 ,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注射肾毒血清 (NTS)后 ,病理组大鼠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系膜细胞增生 ,系膜基质增多 ,毛细血管腔闭塞及上皮下、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等多种病理损伤性变化。而肾炎益气液组上述病变有所减轻。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益气液 肾毒血清性肾炎 超微结构 大鼠 肾脏 病理损伤 形态学 治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桂利嗪对高血压大鼠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高庆春 赵丽萍 +2 位作者 刘久田 陈颖贤 黄如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对高血压大鼠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LLCA)改变的治疗作用。 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220只,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56只)和对照组(64只)。 治疗组再分为8个亚组,造模后按顺序每隔2周开始插胃管喂食氟桂利嗪治疗(0.2...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对高血压大鼠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LLCA)改变的治疗作用。 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220只,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56只)和对照组(64只)。 治疗组再分为8个亚组,造模后按顺序每隔2周开始插胃管喂食氟桂利嗪治疗(0.2 mg/kg,1次/ d)。然后每隔2周或4周,分别从各亚组中抽取6只大鼠,利用临界关闭压法测定LLCA。对照组 从造模术后2周开始,每隔2周抽取8只大鼠测定LLCA。 结果造模术后即刻开始治疗组大鼠 第6、10周末的LLCA,分别为(71±4)mmHg和(72±26)mmHg,对照组大鼠的LLCA分别为 (97±18)mmHg和(114±10)mmHg,(P均<0.05)。第2、4周开始治疗组大鼠第8周末的LLCA分别为(86±9)mmHg和(67±12)mmHg,对照组为(100±11)mmHg,(P均<0.05)。第6 周开始治疗组,第10周末LLC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8-14周开始治疗组大鼠的LLCA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大鼠LLCA的改变与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872, P<0.05)。 结论 在高血压早期,氟桂利嗪可一定程度地阻止高血压大鼠的LLCA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 高血压 肾血管性 氟桂利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3和CCR3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杜善梅 周韧 刘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检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型趋化因子受体3(CCR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T-NHL中的表达意义,探讨T-NHL的分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T-NHL中CXCR3和CCR3的表达,利用χ2检验分析... 目的:检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型趋化因子受体3(CCR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T-NHL中的表达意义,探讨T-NHL的分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T-NHL中CXCR3和CCR3的表达,利用χ2检验分析两者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XCR3和CCR3总表达率为24.4%;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XCR3和CCR3总表达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恶性程度无相关性。结论:根据肿瘤细胞是否表达CXCR3或CCR3来进一步分类T-NHL,还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CXCR3 CCR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凝血因子Ⅸ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毕作木 华宝来 +3 位作者 杨仁池 王鸿艳 武文杰 钱林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7-250,共4页
为探讨中国人群中凝血因子Ⅸ ( FⅨ )基因SalⅠ ,NruⅠ和MseⅠ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以三代内相互间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汉族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 FⅨ基因内含子 1第 192位以及 5′端 - 793... 为探讨中国人群中凝血因子Ⅸ ( FⅨ )基因SalⅠ ,NruⅠ和MseⅠ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以三代内相互间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汉族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 FⅨ基因内含子 1第 192位以及 5′端 - 793位核苷酸A和G的频率和 5′端 - 6 98位核苷酸T和C的频率进行了分析 ,其中对FⅨ - 192共分析了 2 14条X染色体 ,对 FⅨ - 793共分析了 2 10条X染色体 ,对 FⅨ - 6 98共分析了 2 0 6条X染色体。结果表明 :FⅨ基因内含子 1第 192位A和G的频率分别为 0 .878和 0 .12 2 ,杂合体频率为 0 .2 13;- 793位核苷酸A和G的频率分别为 0 .5 5 2和 0 .4 4 8,杂合体频率为 0 .4 94 ;FⅨ - 6 98位核苷酸T和C的频率分别为 0 .311和 0 .6 89,杂合体频率为 0 .4 2 9。结论提示 :FⅨ基因Sal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汉族人 凝血因子Ⅸ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血友病B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在2019冠状病毒病和支原体肺炎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霍现洛 薛小花 +3 位作者 袁淑绘 张佃春 高庆娥 巩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8-473,共6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与支原体肺炎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3月14日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和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成人COVID-19患者和21例成人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胸部C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与支原体肺炎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3月14日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和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成人COVID-19患者和21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比较两组早期胸部CT表现,并通过动态CT纵向评估疾病的转归。结果:COVID-19患者和支原体肺炎患者首次胸部CT检查示胸部病变均表现为磨玻璃影的间质性改变(P>0.05)。COVID-19患者累及肺叶数较多,且多分布于背侧外带(23/26,88.5%),46.2%(12/26)的患者伴有铺路石征;支原体肺炎患者累及肺叶数较少,多沿支气管分布,90.5%(19/21)的患者伴有支气管管壁增厚征象,周围多伴有树芽/雾征(19/21,90.5%),两组在病灶分布和影像学征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VID-19患者病程较长,平均(10.5±3.8)d达到峰值,而支原体肺炎患者(7.9±2.2)d病变明显好转。COVID-19组和支原体肺炎组住院时长分别为(19.5±4.3)d和(7.9±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VID-19患者病灶多分布于外围背侧,常伴有铺路石征,而支原体肺炎患者病灶多沿支气管分布,支气管管壁增厚并伴有树芽/雾征,这些早期影像学征象有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支原体 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铺路石征 树芽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式与普通型肩吊带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衣春娜 毕朝晖 +2 位作者 王青芳 宁耀超 王红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2-334,共3页
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儿童期常见的运动障碍,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抽动或发声抽动为基本特征。
关键词 肩关节半脱位 脑卒中后 普通型 充气式 疗效 吊带 儿童抽动障碍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联合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贵年 王龙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0-891,共2页
目的通过在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研究黄芩苷联合头孢他啶对生物膜的协同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采用LB肉汤-吸痰管系统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连续稀释法进行活菌计数,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 目的通过在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研究黄芩苷联合头孢他啶对生物膜的协同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采用LB肉汤-吸痰管系统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连续稀释法进行活菌计数,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5.65 mg/L的黄芩苷可抑制和破坏生物膜,并增强头孢他啶对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结论黄芩苷能增强头孢他啶对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生物膜 黄芩苷 头孢他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日节律对靶控输注依托咪酯镇静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娟 黄科昌 王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通过上午、下午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测定,探讨近日节律对TCI依托咪酯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前未用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上午组(8:00~10.00,A组,30例)和下午组(14:00~16:... 目的 通过上午、下午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测定,探讨近日节律对TCI依托咪酯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前未用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上午组(8:00~10.00,A组,30例)和下午组(14:00~16:00,P组,30例)TCI依托咪酯进行全麻诱导.以血浆靶浓度150 ng/ml为起点,达到预期的血浆靶浓度5 min后,每次增加50ng/ml,直到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及OAA/S评分≤3分,且BIS≤50).记录BIS为50和意识消失时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结果 BIS达50和意识消失时,两组患者HR、MAP、SpO2、B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P组比较,BIS达50和意识消失时,A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近日节律对依托咪酯的镇静作用有影响,下午组TCI依托咪酯患者BIS达50和意识消失时所需血浆靶控浓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日节律 依托咪酯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联合右美托咪定对LPS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刚 陈娜 +1 位作者 刘晓艳 赵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66-1371,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联合右美托咪定(D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促进作用和机制。方法分离人关节软骨细胞体系,分别设置健康对照组(Ctrl组)、LPS诱导模型组(LPS组)、单用Sal组(LPS+Sal组)、单用Dex组(LPS...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联合右美托咪定(D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促进作用和机制。方法分离人关节软骨细胞体系,分别设置健康对照组(Ctrl组)、LPS诱导模型组(LPS组)、单用Sal组(LPS+Sal组)、单用Dex组(LPS+Dex组)、Dex联合Sal组(LPS+Dex+Sal组)。各组模型中LPS刺激8 h(100 ng/ml),Sal(50 μg/ml)和Dex(100 nmol/L)连续作用48 h。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染色鉴定细胞生长状态,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标志分子、细胞功能及通路分子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结果与Ctrl组比较,LPS组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凋亡相关标志和通路分子活性明显上调,增殖能力下降,并分泌大量炎症细胞因子( P <0.01)。与LPS组比较,LPS+Sal组与LPS+Dex组细胞凋亡现象有所缓解,凋亡标志及相关通路分子活性下降,增殖能力有所提高,炎症因子分泌水平下降( P <0.01)。与LPS+Dex组比较,LPS+Dex+Sal组细胞凋亡现象显著缓解,并伴随着凋亡标志和通路分子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Sal可以提高Dex对LPS诱导的人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下游通路活性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右美托咪定 关节软骨细胞 凋亡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刚 陈娜 +1 位作者 刘晓艳 赵亮(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26-2130,共5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对糖尿病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糖尿病db/db小鼠,分别设置假手术组(Sham组)、IR手术组(IR组)、IR手术+DEX剂量组(12.5、25、50μg/kg)。IR组小鼠经非创伤性血管钳封闭双肾...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对糖尿病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糖尿病db/db小鼠,分别设置假手术组(Sham组)、IR手术组(IR组)、IR手术+DEX剂量组(12.5、25、50μg/kg)。IR组小鼠经非创伤性血管钳封闭双肾蒂缺血45 min。肾损伤和内质网(ER)应激标志物分别用试剂盒和ELISA检测;HE染色鉴定肾组织细胞形态;TUNEL检测肾组织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组织ER应激和凋亡关键分子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肾损伤和ER应激标志物增强(P<0.01);肾组织细胞发生严重损伤和凋亡(P<0.01);ER应激蛋白和凋亡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IR组相比,IR+DEX各剂量组小鼠肾损伤和ER应激指标改善(P<0.05或P<0.01);肾组织细胞损伤和凋亡受到抑制(P<0.05或P<0.01);ER应激蛋白和凋亡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DEX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肾IR损伤细胞的ER应激反应,同时降低肾组织细胞凋亡,保护肾组织细胞免受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 右美托咪定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