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实验设计的改进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杰芳
孙吉宝
张爱民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59,共1页
-
文摘
1创新实验的目的在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中,有一个“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但由于教材选用的背景材料布料易皱折,“猎物”是普通小纸片易重叠且不易拿起,在进行分组实验时,造成取拿的失误多、重复取拿耗时长、趣味性降低的情况。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通过多次实践对本实验的材料和分组操作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传统实验材料难以操作的不足之处。
-
关键词
实验设计
色形
保护
模拟
背景材料
可操作性
生物进化
创新实验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探究实践”中培养初中学生科学思维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杰芳
张翔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期22-24,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模型建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No.2020ZJY041。
-
文摘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高中课标的“科学探究”修改为探究实践,凸显了科学实践的重要性。在“动物的运动”一节教学中,通过多个创意实践设计,触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与实践制作,在综合实践中实现知识“活”化,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
关键词
动物的运动
探究实践
科学思维
初中生物学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初中生物学实验创新的探索与体会
- 3
-
-
作者
郑桂香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2-43,共2页
-
文摘
通过6种实验的设计,探索了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的方法、寻找创新实验的新思路、调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途径和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积极性的方式。
-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实验
创新设计
体会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自制葡萄酒的方法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石海英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5,共1页
-
文摘
1原理
酿制葡萄酒应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在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广泛,“喜欢”葡萄汁等含糖量高的果汁。它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关键词
葡萄酒
厌氧微生物
酵母菌
发酵作用
有氧条件
有氧呼吸
自然界
含糖量
-
分类号
TS262.6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数字故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张杰芳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41,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重点课题“初中生物学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No.zd-201400046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课题“初中生物学实验改进和创新的探索研究”,No.pt-20130636
-
文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学习和表达方式应用于生物学教学成为必然。本文在介绍数字故事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字故事实现科学史的情境化表达,促进生物学概念的网状建构,并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生命化。
-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数字故事
应用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应用口诀快速记忆初中生物学知识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张杰芳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1,共2页
-
文摘
1提炼浓缩,简化记忆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把一些繁琐的知识提炼简化,不但化繁为简,还使记忆更轻松、准确、快速。
-
关键词
生物学知识
记忆
初中
口诀
应用
学习过程
提炼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何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郑桂香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共2页
-
-
关键词
新教材
能力
学生
教学程序
教学改革
生物学
人教版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生物学教学的主线——情感教育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曹中华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25,共2页
-
文摘
笔者在多次听课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往往过多地重视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却忽略了情感目标,或者只是使情感目标成了一纸空文,没有真正地走出“重智商,轻情商”的误区。实践表明,在生物学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看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目标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课程思政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张杰芳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2期88-89,共2页
-
基金
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模型建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No.2020ZJY041
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生物自制教具助力学生活动研究”,No.2019ZJY068。
-
文摘
挖掘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诗词点缀、概念建构、故事讲述、走进生活、链接时政,探寻课程思政融入的适切路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培养科学精神、三农情怀与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健康生活与使命担当,提高育人实效。
-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物学教学
融入路径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输出式学习实践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张杰芳
刘光尧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一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5期24-27,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减轻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No.YC2019125
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模型建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No.2020ZJY041。
-
文摘
本文在梳理输出式学习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探索通过模型制作、语言输出、图形组织及概念变式练习等策略,推动学生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并促进概念的深度学习和自动化提取,以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
-
关键词
输出式学习
思维发展
初中生物学教学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蘑菇”一节的教与学
- 11
-
-
作者
张杰芳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13,共2页
-
-
关键词
教学中
学生创造性思维
《生物》
九年义务教育
注重
教学过程
教与学
蘑菇
选择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疫苗
- 12
-
-
作者
曹中华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68,共2页
-
文摘
1常见的疫苗种类
1.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主要涉及以下几类:
1.1.1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次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成。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
-
关键词
疫苗种类
免疫原性
人工培养
死疫苗
免疫制剂
立克次体
化学方法
繁殖能力
-
分类号
R186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鲫鱼”一节的教与学
- 13
-
-
作者
郑桂香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29,共2页
-
文摘
“鲫鱼”是初中生物学教材脊椎动物的开篇幅,学生脑子里对脊椎动物还没有整体认识,这一节我采用了实验自主学习法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清晰领悟好本节知识。
-
关键词
学生
自主学习法
初中生物
领悟
多媒体教学
教与学
鲫鱼
脊椎动物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使用生物学新教材有感
- 14
-
-
作者
张杰芳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0-72,共3页
-
-
关键词
生物学教材
新教材
知识框架
简单系统
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
学生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的教学
- 15
-
-
作者
张爱民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6,共2页
-
-
关键词
自然界
动物
教学
《生物学》
人教版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程下“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教与学
- 16
-
-
作者
石海英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2,共2页
-
-
关键词
中学
生物教学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
分类号
Q948.1-4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的教学设计
- 17
-
-
作者
张杰芳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4,共2页
-
文摘
“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的教学设计,介绍了作者根据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改迸了波示实验筹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欣赏、导入新课等活动,通过实验探究、多媒体动画突破难点,拓展知识,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创编杖事,你说我说、动手动脑等练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本节课的教学设什及其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学的固有模式,可供参考。
-
关键词
“根对水分的吸收”
教学设计
中学
生物
-
分类号
Q945-4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