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强 刘成奎 崔庆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623-623,共1页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比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2015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3-80岁,平均62.5岁。吻合口瘘出现时间3-12 d...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比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2015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3-80岁,平均62.5岁。吻合口瘘出现时间3-12 d,平均7 d。其中治疗性肠造口手术10例(手术组),保守冲洗治疗24例(非手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术 吻合口瘘 肠造口手术 流管 双套管 要素饮食 造口还纳术 回肠造口 冲洗引流 全胃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V和β3反义基因抑制大鼠胰腺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韩旭 李杰 +4 位作者 时昌文 李捷 徐宗珍 孙京杰 曹莉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74-476,480,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和β3反义基因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应用电转染方法分别用整合素αV、β3及αVβ3反义基因治疗,观察治疗后抑瘤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变...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和β3反义基因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应用电转染方法分别用整合素αV、β3及αVβ3反义基因治疗,观察治疗后抑瘤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αV组、β3组及αVβ3组肿瘤质量分别为(1.17±0.79)g、(0.95±0.26)g、(1.013±0.42)g和(0.79±0.56)g,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8.33±1.39)、(13.80±1.06)、(15.96±1.24)和(12.16±1.2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2.30±1.393)、(22.17±1.23)、(20.37±1.07)和(24.10±0.9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合素αV、β3反义基因对大鼠胰腺癌的血管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而影响肿瘤生长,联合应用整合素αVβ3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类 胰腺肿瘤 血管生成 细胞凋亡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在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旭 李捷 +1 位作者 孙克坚 李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8期630-631,634,共3页
观察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效果。145例分析结果显示,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较传统方法能大大降低术后患者胰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表明,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对于减少PD术后胰... 观察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效果。145例分析结果显示,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较传统方法能大大降低术后患者胰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表明,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对于减少PD术后胰瘘的发生,特别是B、C级胰瘘发生后的治疗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显降低胰瘘之后腹腔感染、出血率及死亡率,为提高PD术后胰瘘的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双腔管引流 胰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肝外伤的手术治疗(附38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克坚 张清军 +1 位作者 韩旭 李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160-161,共2页
根据美国器官创伤外科协会肝外伤(AAST-OIS)分级标准,复杂肝外伤(Complex hepatic injury,CHI)指Ⅲ~Ⅵ级肝损伤。复杂肝损伤的患者存在大面积的肝实质损伤或同时合并有重要血管损伤,病死率高,治疗困难。目前非手术治疗虽在其治疗... 根据美国器官创伤外科协会肝外伤(AAST-OIS)分级标准,复杂肝外伤(Complex hepatic injury,CHI)指Ⅲ~Ⅵ级肝损伤。复杂肝损伤的患者存在大面积的肝实质损伤或同时合并有重要血管损伤,病死率高,治疗困难。目前非手术治疗虽在其治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对持续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应积极手术干预。我们将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CHI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HI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伤 复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AP评分联合血清CRP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与生存状况评估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本尊 沈超 孙克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1期905-907,共3页
研究BISAP评分联合血清CRP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与生存状况的评估效果。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根据分级标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三组。入院2... 研究BISAP评分联合血清CRP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与生存状况的评估效果。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根据分级标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三组。入院24 h内抽取静脉血,采用干式生化法测定血淀粉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测定血糖、血钙,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散射比浊法测定CRP。入院24 h内进行BISAP、APACHE-l I评分,48 h Ranson评分及72 h内CTSI评分,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随BISAP分值的升高,MAP患者所占比例减小,MSAP及SAP患者所占比例及死亡人数均明显增加(P=0.032)。与MAP组相比较,MSAP组和SAP组的CRP浓度和BISAP分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评分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85.2%,相对应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是62.0%、94.0%;BISAP评分敏感度为80.8%,特异度为84.1%,相对应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是60.0%、93.7%;经比较,BC评分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BISAP评分(P=0.038)。BC评分预测的AUC为0.873,BISAP评分预测的AUC为0.856,BC评分预测的AUC大于BISAP评分(P=0.043)。相较于单独BISAP评分,BISAP评分联合血清CRP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与生存状况的评估效果更好,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死亡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AP评分 血清CRP 急性胰腺炎 生存状况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克坚 韩旭 +1 位作者 张清军 李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2年1月4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肝内病灶数目<3个,病灶直径3~5 cm,合...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2年1月4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肝内病灶数目<3个,病灶直径3~5 cm,合并脾功能亢进、中度以上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患者因全身状况或肿瘤位置或肝功能情况不能一期手术。全部患者先行TACE治疗,2周后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术后血常规、AFP、肝功能变化,复查增强CT了解肿瘤完全缓解率,胃镜评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情况,随访观察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病灶完全缓解率达84.7%,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脾功能亢进纠正,肝功能逐步好转,胃底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明显改善。1、2年存活率分别为82.5%、34.4%。结论:TACE治疗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射频热毁损 断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导致心脏、肝、脾损伤1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云青 李玉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期139-140,共2页
针灸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针灸广泛适用于各类疾病,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副作用小,尤其是对许多慢性病、疑难杂症有特... 针灸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针灸广泛适用于各类疾病,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副作用小,尤其是对许多慢性病、疑难杂症有特殊的效果,深受老年患者的喜爱。但在针刺过程中,对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腹部、耻骨联合区施针时应掌握好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心脏损伤 肝损伤 脾损伤 心包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雷替曲塞对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与TFF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黄丽 刘香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晚期采用多西他赛+雷替曲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分泌型糖蛋白Dickkopf-1(DKK-1)水平和三叶因子家族蛋白3(TFF3)水平的影响。方法 48例胃癌晚期患者,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进行治... 目的探讨胃癌晚期采用多西他赛+雷替曲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分泌型糖蛋白Dickkopf-1(DKK-1)水平和三叶因子家族蛋白3(TFF3)水平的影响。方法 48例胃癌晚期患者,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雷替曲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DKK-1和TFF3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FF3和DKK-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雷替曲塞治疗胃癌晚期患者效果可靠,能够降低患者血清TFF3、DKK-1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雷替曲塞 胃癌晚期 分泌型糖蛋白Dickkopf-1 三叶因子家族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内脂肪瘤的诊治分析——附3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吉勇 田凌云 《罕少疾病杂志》 2001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脂肪瘤 骨肿瘤 临床表现 X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李良 齐兆生 +2 位作者 魏元明 冯延昌 丁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乳房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
11
作者 霍鑫 张永杰 +5 位作者 李拥军 石光峰 刘志民 王欣 胡新华 张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1期984-985,共2页
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疾病(arterial sclerosis occlusion,ASO)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牢不断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由于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闭塞造成的下肢远端组织缺... 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疾病(arterial sclerosis occlusion,ASO)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牢不断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由于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闭塞造成的下肢远端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临床证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缺血 骨髓祖代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空肠腺癌合并穿孔1例
12
作者 谢红强 薛令凯 +2 位作者 李良 栾学荣 崔庆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335-33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张某某,男,60岁,因“突发性中上腹部持续性钝痛2 d”于2019年6月5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结肠息肉切除术史、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缬沙坦”药物。查体:T:38.5℃,正常体型,腹部膨隆,触诊腹肌紧张,上... 1病例资料患者张某某,男,60岁,因“突发性中上腹部持续性钝痛2 d”于2019年6月5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结肠息肉切除术史、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缬沙坦”药物。查体:T:38.5℃,正常体型,腹部膨隆,触诊腹肌紧张,上腹部近脐部有压痛、伴反跳痛,触及质硬包块。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41×10^9/L,N 92.10%,HGB 133 g/L,PLT 202×10^9/L。全腹部CT:隔下游离气体,考虑消化道穿孔所致,小肠管壁肿瘤性病变并穿孔可能性大。立即给予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端胃癌2种手术方式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薛令凯 崔庆 +1 位作者 赵强 刘承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7期546-548,共3页
通过对近端胃癌根治术2种不同术式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比较全胃切除(不切断缝线结扎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较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对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收集手术治疗的97例近端胃癌患者,其中78例行全胃切除(... 通过对近端胃癌根治术2种不同术式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比较全胃切除(不切断缝线结扎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较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对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收集手术治疗的97例近端胃癌患者,其中78例行全胃切除(不切断缝线结扎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19例行近端胃切除术(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术后随访1年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术后随访,两组Visick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1.8%,显著低于近端胃切除组的63.2%(P<0.01)。全胃切除(不切断缝线结扎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减少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近端胃癌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瘘62例诊疗体会 被引量:14
14
作者 栾学荣 郭静 +2 位作者 杜新明 崔庆 冯延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490-492,共3页
肠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80%发生于手术后,也可由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肠瘘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病程长,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常由于对该并发症的原因... 肠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80%发生于手术后,也可由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肠瘘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病程长,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常由于对该并发症的原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路帅 崔庆 +4 位作者 赵强 周成富 刘承奎 薛令凯 毛鸿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04-306,309,共4页
探讨胃癌患者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淄博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观察组)和同期26例良性胃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CTCs水平,同时检测胃癌... 探讨胃癌患者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淄博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观察组)和同期26例良性胃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CTCs水平,同时检测胃癌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水平。胃癌组患者CTCs阳性率为68.33%(41/60),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组(7.69%,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TCs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TNM分期、脉管侵犯、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CTCs对胃癌的诊断阳性率为63.33%(38/60),CEA对胃癌的诊断阳性率为31.67%(19/60),CTC联合CEA对胃癌的诊断阳性率为73.33%(44/60)。胃癌患者CTCs水平显著升高;CTCs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脉管癌栓、远处转移相关;CTCs联合CEA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滴水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联合营养支持、生长抑素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袁海亮 崔庆 +2 位作者 薛令凯 袁梦 周成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296-298,共3页
探讨中使用自制滴水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联合生长抑素、营养支持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选择2014年1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4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放置... 探讨中使用自制滴水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联合生长抑素、营养支持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选择2014年1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4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放置自制滴水双套管进行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并给予生长抑素、营养支持治疗。54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共38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0%。经自制滴水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联合生长抑素、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均未再次手术,也未发生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等,全部治愈出院。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为15~48 d,平均25.8 d。出院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肠梗阻、吻合口狭窄、腹盆腔脓肿等并发症。自制滴水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联合营养支持、生长抑素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滴水双套管 灌洗疗法 营养支持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与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旭 李晔 +1 位作者 孙仁义 侯念宗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7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与Wallis系统(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21例应用Wallis系统治疗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和21例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与Wallis系统(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21例应用Wallis系统治疗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和21例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病变椎间盘平均高度(DH)、相邻节段榷体闻活动范围(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其中JOA、VAS评分相似(P〉0.05),但DH、ROM方面Wallis系统显著优于椎弓根内固定(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方面椎弓根螺钉与Wallis系统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均确切,但Wallis系统可延缓病变节段高度丢失、维持椎间稳定性,是治疗该类疾病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动态稳定 非融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术后肠外瘘17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栾学荣 杜新明 +2 位作者 崔庆 刘志民 冯延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160-162,共3页
急性阑尾炎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若术中处理不当,术后可发生较多的并发症,肠外瘘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由于对该并发症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的认识不足,导致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肠外瘘 营养支持 滴水双腔负压吸引管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评价与分析
19
作者 卢波 崔庆 +3 位作者 栾学荣 赵强 谢红强 韩中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1期897-899,共3页
评价手辅助腹腔镜(HALS)与传统经腹直肠前切除(Dixon)对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直肠癌患者,分别用HALS和传统开腹Dixon手术完成直肠癌保肛手术。其中HALS组54例,开腹Dixon组4... 评价手辅助腹腔镜(HALS)与传统经腹直肠前切除(Dixon)对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直肠癌患者,分别用HALS和传统开腹Dixon手术完成直肠癌保肛手术。其中HALS组54例,开腹Dixon组4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1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S组对比开腹Dixon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腹部切口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S组与开腹Dixon组手术时间、术后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清除个数和阳性淋巴结个数、直肠系膜完整度、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HALS行直肠癌保肛手术在保留微创优势的同时不影响根治性,近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辅助腹腔镜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夹闭手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慎晔 齐山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8期60-62,共3页
总结了21例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夹闭手术的术前与术后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充分护理评估,做好心理干预;术后健康指导、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认为经微创开颅夹闭动脉瘤蒂对于瘤颈细长的动脉瘤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既不阻断载瘤动脉,又完... 总结了21例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夹闭手术的术前与术后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充分护理评估,做好心理干预;术后健康指导、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认为经微创开颅夹闭动脉瘤蒂对于瘤颈细长的动脉瘤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既不阻断载瘤动脉,又完全彻底消除动脉瘤,通过有效的术前与术后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夹闭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