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东荣成海带病害原因的初步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晓慧
盖珊珊
+3 位作者
辛美丽
詹冬梅
范妮妮
刘玮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9,60,共11页
为了解2021年底荣成沿岸养殖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突发大面积病害对海带产生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及判别分析比较研究荣成沿岸4个海区(122°32'~122°40'E,37°08'~37°22'N)海带的形态特征和组织...
为了解2021年底荣成沿岸养殖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突发大面积病害对海带产生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及判别分析比较研究荣成沿岸4个海区(122°32'~122°40'E,37°08'~37°22'N)海带的形态特征和组织成分含量,并结合海区营养盐浓度分析了可能的致病原因。结果显示,此次海带病害以点状白烂病和绿烂病为主,由荣成湾逐渐向南蔓延,海带平均体长、体宽和鲜重分别为(617.1±310.5)mm、(124.6±70.5)mm和(46.5±44.5)g。成山和俚岛海带主要为点状白烂,叶片颜色较浅,其中受影响较早的成山海带溃烂脱落严重,平均体长、体宽和鲜重分别为(270.3±110.0)mm、(69.3±31.8)mm和(10.8±8.7)g,瓦屋石和寻山海带主要为绿烂,病情较轻。4个海带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综合判别率为94.6%。病害造成了海带色素及可溶性蛋白等组织成分含量的下降,严重发病的成山和俚岛海带与病症最轻的寻山海带相比,叶绿素a含量降低41.3%~54.3%,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26.4%~56.0%。调查海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浓度较低,分别为(0.045±0.028)mg·L-1和(0.003±0.002)mg·L-1。初步推测,养殖海区贫瘠的营养条件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可能是此次病害发生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病害
生长
组织成分
海水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SjHO1基因的鉴定、表达与功能分析
2
作者
唐柳青
许梦雪
+3 位作者
李乐
吕芳
詹冬梅
吴海一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是生物体内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大型经济海藻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为材料,利用基因组数据库,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生物信息学工具鉴定获得一个HO1同...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是生物体内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大型经济海藻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为材料,利用基因组数据库,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生物信息学工具鉴定获得一个HO1同源基因(SjHO1)。SjHO1基因由核基因组编码,开放阅读框为1 035 bp,编码344个氨基酸。预测编码的蛋白SjHO1分子量为36.75 kDa,等电点为8.71,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具有HemeO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定位在叶绿体。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SjHO1蛋白与同属于褐藻的两种水云以及鼠尾藻的HO1蛋白序列相似性较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海带SjHO1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发现高光和低盐条件下会促进SjHO1的表达,而高温、干燥和黑暗条件下SjHO1的表达量则没有显著变化。为进一步鉴定其功能,将SjHO1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获得SjHO1编码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DE3)工程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发现成功表达目的蛋白。进而测定HO活性,发现其具有结合血红素降解的特征峰,但未检测到反应产物BV的相应吸收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SjHO1基因功能及海带抗逆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血红素加氧酶
SjHO1基因
表达分析
功能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杨酸对鼠尾藻抗高温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晓炜
吕芳
+1 位作者
周革非
吴海一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7,共7页
为探明鼠尾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以及水杨酸对其抗高温逆性的影响,将4株野生藻体置于1000mL的锥形瓶中,在15℃(对照组)下培养及30℃(处理组)下分别加入0、1、5、50mg/L水杨酸培养3d,分析高温及水杨酸对鼠尾藻的生长速率、光合色素含量、...
为探明鼠尾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以及水杨酸对其抗高温逆性的影响,将4株野生藻体置于1000mL的锥形瓶中,在15℃(对照组)下培养及30℃(处理组)下分别加入0、1、5、50mg/L水杨酸培养3d,分析高温及水杨酸对鼠尾藻的生长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和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水杨酸处理可显著促进高温下鼠尾藻的生长,比生长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随水杨酸质量浓度的升高先升后降,5mg/L水杨酸对生长的促进最为明显,比生长速率较高温胁迫组增加了589%,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有所升高,非光化学淬灭显著回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HSP70基因的表达量在高温下显著升高,1mg/L水杨酸处理进一步促进了HSP70基因的表达,而5mg/L和50mg/L的水杨酸处理则抑制了高温下HSP70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可为鼠尾藻的规模化人工繁育与抗逆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水杨酸
高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系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处理对水泥礁凝结及浸出液pH值和盐度影响初探
4
作者
辛美丽
吴海一
+2 位作者
刘玮
吕芳
丁刚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2,共6页
速凝成分的添加、海水浸泡、干燥熟化等不同处理均会影响水泥礁的凝结成型及浸出液水质。测定不同速凝剂比例的水泥礁凝结时间,及不同处理的水泥礁投入装有300 mL海水的烧杯后浸出液pH值和盐度。结果发现,当速凝剂添加质量比从0∶10增加...
速凝成分的添加、海水浸泡、干燥熟化等不同处理均会影响水泥礁的凝结成型及浸出液水质。测定不同速凝剂比例的水泥礁凝结时间,及不同处理的水泥礁投入装有300 mL海水的烧杯后浸出液pH值和盐度。结果发现,当速凝剂添加质量比从0∶10增加到1.5∶10时,水泥礁的初凝时间由245 min缩短到0.17 min,同时发现添加速凝剂会增加礁体的碱性浸出物释放,增大浸出液盐度的波动范围。两组礁入海后0~16 d浸出液pH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最高可达12.30。A组(添加速凝剂)盐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B礁(未添加速凝剂)盐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A组盐度显著高于B组(P<0.05)。海水浸泡水泥礁也会影响浸出液的盐度与pH值,1次浸泡两组礁浸出液的pH值与2次和3次浸泡相比变化明显(P<0.05),2次和3次浸泡pH值变化不明显(P>0.05)。A礁第1次投入海水,浸出液盐度由34.66升高至38.20,而后两次浸泡海水盐度在33.50~35.00波动。B礁浸出液盐度3次浸泡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在33.50~34.90波动。水泥礁碳化可降低水泥礁对浸出液pH值的影响,碳化时间越长,浸出液pH值升高越慢,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越长。试验结果可以为水泥礁在海洋牧场中的施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礁
速凝剂
PH值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炭处理对海黍子活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吕芳
刘天红
+3 位作者
唐柳青
刘晓慧
詹冬梅
吴海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本文采用了浓度为5%、10%和15%(w/v)的木炭悬浮液对海黍子进行6、12、18和24 h的脱腥处理,考察了海黍子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得到脱腥处理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海黍子的总酚含量在5%~15%的木炭处理6 h后...
本文采用了浓度为5%、10%和15%(w/v)的木炭悬浮液对海黍子进行6、12、18和24 h的脱腥处理,考察了海黍子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得到脱腥处理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海黍子的总酚含量在5%~15%的木炭处理6 h后较未经木炭处理的对照组分别降低71.90%、74.1%、76.5%,而处理时间的延长则对总酚含量的影响较小;总黄酮含量在5%木炭处理6 h时较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略有下降,而10%和15%的木炭处理后均显著降低(P<0.05),处理24 h后分别降至对照组的68.2%和60.0%;抗氧化能力方面,木炭处理后样本清除ABTS+·和DPPH·的能力均有所下降,不同浓度木炭处理组间在处理6 h时差异并不显著(P>0.05),12 h后则随木炭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海黍子中共检测到2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占据优势,经木炭处理后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海藻腥味重要组成成分醛类物质的含量经15%木炭处理24 h后下降了58.8%,表明利用木炭进行脱腥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海黍子的腥味。这些结果为海黍子用于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黍子
木炭
抗氧化能力
总酚
总黄酮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病害海带的颜色差异及生化组分分析
6
作者
刘晓慧
刘玮
+3 位作者
王翔宇
吕芳
吴海一
詹冬梅
《水产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372-380,共9页
为分析不同病害海带叶片颜色和生化组分的差异及二者间的关系,分别对患点状白烂病、绿烂病和卷曲病3种病害海带的颜色指标(明度、红绿色度、黄蓝色度、褐度、色泽饱和度和色调角)和生化组分含量(含水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
为分析不同病害海带叶片颜色和生化组分的差异及二者间的关系,分别对患点状白烂病、绿烂病和卷曲病3种病害海带的颜色指标(明度、红绿色度、黄蓝色度、褐度、色泽饱和度和色调角)和生化组分含量(含水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褐藻酸盐)进行了差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探索。结果表明:3种病害海带的总色差值ΔE为7.41~15.24,明度、红绿色度、黄蓝色度和色泽饱和度等颜色指标差异显著(P<0.05),其中红绿色度的变异系数最高,为48.18%。绿烂病海带红绿色度最低,明度、黄蓝色度和色泽饱和度最高;卷曲病海带与之相反,红绿色度最高,明度、黄蓝色度和色泽饱和度最低;点状白烂病海带各颜色指标介于二者之间。3种病害海带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为22.08%。点状白烂病海带的叶绿素a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绿烂病海带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卷曲病海带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3种病害海带基于颜色指标和生化组分含量的综合判别率分别为78.90%和100.00%。绿烂病海带的红绿色度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r=0.99),3种病害海带的明度、黄蓝色度和色泽饱和度等颜色指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r|=0.94~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白烂病
绿烂病
卷曲病
海带
颜色
生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荣成海带病害原因的初步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晓慧
盖珊珊
辛美丽
詹冬梅
范妮妮
刘玮
机构
山东省
海洋
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
大型
海藻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中国水产
科学研究院
长岛增殖实验站
出处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9,60,共11页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DAIT-26)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LZGC004).
文摘
为了解2021年底荣成沿岸养殖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突发大面积病害对海带产生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及判别分析比较研究荣成沿岸4个海区(122°32'~122°40'E,37°08'~37°22'N)海带的形态特征和组织成分含量,并结合海区营养盐浓度分析了可能的致病原因。结果显示,此次海带病害以点状白烂病和绿烂病为主,由荣成湾逐渐向南蔓延,海带平均体长、体宽和鲜重分别为(617.1±310.5)mm、(124.6±70.5)mm和(46.5±44.5)g。成山和俚岛海带主要为点状白烂,叶片颜色较浅,其中受影响较早的成山海带溃烂脱落严重,平均体长、体宽和鲜重分别为(270.3±110.0)mm、(69.3±31.8)mm和(10.8±8.7)g,瓦屋石和寻山海带主要为绿烂,病情较轻。4个海带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综合判别率为94.6%。病害造成了海带色素及可溶性蛋白等组织成分含量的下降,严重发病的成山和俚岛海带与病症最轻的寻山海带相比,叶绿素a含量降低41.3%~54.3%,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26.4%~56.0%。调查海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浓度较低,分别为(0.045±0.028)mg·L-1和(0.003±0.002)mg·L-1。初步推测,养殖海区贫瘠的营养条件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可能是此次病害发生的主要诱因。
关键词
海带
病害
生长
组织成分
海水营养盐
Keywords
Saccharina japonica
disease
growth
biochemical component
seawater nutrient
分类号
S968.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SjHO1基因的鉴定、表达与功能分析
2
作者
唐柳青
许梦雪
李乐
吕芳
詹冬梅
吴海一
机构
山东省
海洋
科学研究院
近岸
海藻
场建设
山东省
工程
研究
中心
山东省
智慧
海洋
牧场重点实验室(筹)
出处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LZGC004号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26号。
文摘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是生物体内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大型经济海藻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为材料,利用基因组数据库,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生物信息学工具鉴定获得一个HO1同源基因(SjHO1)。SjHO1基因由核基因组编码,开放阅读框为1 035 bp,编码344个氨基酸。预测编码的蛋白SjHO1分子量为36.75 kDa,等电点为8.71,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具有HemeO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定位在叶绿体。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SjHO1蛋白与同属于褐藻的两种水云以及鼠尾藻的HO1蛋白序列相似性较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海带SjHO1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发现高光和低盐条件下会促进SjHO1的表达,而高温、干燥和黑暗条件下SjHO1的表达量则没有显著变化。为进一步鉴定其功能,将SjHO1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获得SjHO1编码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DE3)工程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发现成功表达目的蛋白。进而测定HO活性,发现其具有结合血红素降解的特征峰,但未检测到反应产物BV的相应吸收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SjHO1基因功能及海带抗逆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海带
血红素加氧酶
SjHO1基因
表达分析
功能鉴定
Keywords
Saccharina japonica
heme oxygenase
SjHO1
expression analysis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96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杨酸对鼠尾藻抗高温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晓炜
吕芳
周革非
吴海一
机构
烟台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山东省
海洋
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近海生态修复与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
大型
海藻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7,共7页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26)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9LZGC020).
文摘
为探明鼠尾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以及水杨酸对其抗高温逆性的影响,将4株野生藻体置于1000mL的锥形瓶中,在15℃(对照组)下培养及30℃(处理组)下分别加入0、1、5、50mg/L水杨酸培养3d,分析高温及水杨酸对鼠尾藻的生长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和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水杨酸处理可显著促进高温下鼠尾藻的生长,比生长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随水杨酸质量浓度的升高先升后降,5mg/L水杨酸对生长的促进最为明显,比生长速率较高温胁迫组增加了589%,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有所升高,非光化学淬灭显著回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HSP70基因的表达量在高温下显著升高,1mg/L水杨酸处理进一步促进了HSP70基因的表达,而5mg/L和50mg/L的水杨酸处理则抑制了高温下HSP70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可为鼠尾藻的规模化人工繁育与抗逆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鼠尾藻
水杨酸
高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系统
基因表达
Keywords
Sargassum thunbergii
salicylic acid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tioxidant system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S968.42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处理对水泥礁凝结及浸出液pH值和盐度影响初探
4
作者
辛美丽
吴海一
刘玮
吕芳
丁刚
机构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大型海藻资源保护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
海洋
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近海生态修复与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近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养护技术示范”(2018YFC1406406)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26)藻类产业创新团队共同资助。
文摘
速凝成分的添加、海水浸泡、干燥熟化等不同处理均会影响水泥礁的凝结成型及浸出液水质。测定不同速凝剂比例的水泥礁凝结时间,及不同处理的水泥礁投入装有300 mL海水的烧杯后浸出液pH值和盐度。结果发现,当速凝剂添加质量比从0∶10增加到1.5∶10时,水泥礁的初凝时间由245 min缩短到0.17 min,同时发现添加速凝剂会增加礁体的碱性浸出物释放,增大浸出液盐度的波动范围。两组礁入海后0~16 d浸出液pH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最高可达12.30。A组(添加速凝剂)盐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B礁(未添加速凝剂)盐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A组盐度显著高于B组(P<0.05)。海水浸泡水泥礁也会影响浸出液的盐度与pH值,1次浸泡两组礁浸出液的pH值与2次和3次浸泡相比变化明显(P<0.05),2次和3次浸泡pH值变化不明显(P>0.05)。A礁第1次投入海水,浸出液盐度由34.66升高至38.20,而后两次浸泡海水盐度在33.50~35.00波动。B礁浸出液盐度3次浸泡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在33.50~34.90波动。水泥礁碳化可降低水泥礁对浸出液pH值的影响,碳化时间越长,浸出液pH值升高越慢,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越长。试验结果可以为水泥礁在海洋牧场中的施用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水泥礁
速凝剂
PH值
盐度
Keywords
cement reef
accelerator
pH value
salinity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炭处理对海黍子活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吕芳
刘天红
唐柳青
刘晓慧
詹冬梅
吴海一
机构
山东省
海洋
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近海生态修复与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2018YFD0901500)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26)。
文摘
本文采用了浓度为5%、10%和15%(w/v)的木炭悬浮液对海黍子进行6、12、18和24 h的脱腥处理,考察了海黍子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得到脱腥处理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海黍子的总酚含量在5%~15%的木炭处理6 h后较未经木炭处理的对照组分别降低71.90%、74.1%、76.5%,而处理时间的延长则对总酚含量的影响较小;总黄酮含量在5%木炭处理6 h时较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略有下降,而10%和15%的木炭处理后均显著降低(P<0.05),处理24 h后分别降至对照组的68.2%和60.0%;抗氧化能力方面,木炭处理后样本清除ABTS+·和DPPH·的能力均有所下降,不同浓度木炭处理组间在处理6 h时差异并不显著(P>0.05),12 h后则随木炭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海黍子中共检测到2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占据优势,经木炭处理后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海藻腥味重要组成成分醛类物质的含量经15%木炭处理24 h后下降了58.8%,表明利用木炭进行脱腥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海黍子的腥味。这些结果为海黍子用于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海黍子
木炭
抗氧化能力
总酚
总黄酮
挥发性成分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charcoal
antioxidant activity
total phenolic
total flavonoid
volatile components
分类号
S985.4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病害海带的颜色差异及生化组分分析
6
作者
刘晓慧
刘玮
王翔宇
吕芳
吴海一
詹冬梅
机构
山东省
海洋
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372-380,共9页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DAIT-26)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21LZGC004).
文摘
为分析不同病害海带叶片颜色和生化组分的差异及二者间的关系,分别对患点状白烂病、绿烂病和卷曲病3种病害海带的颜色指标(明度、红绿色度、黄蓝色度、褐度、色泽饱和度和色调角)和生化组分含量(含水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褐藻酸盐)进行了差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探索。结果表明:3种病害海带的总色差值ΔE为7.41~15.24,明度、红绿色度、黄蓝色度和色泽饱和度等颜色指标差异显著(P<0.05),其中红绿色度的变异系数最高,为48.18%。绿烂病海带红绿色度最低,明度、黄蓝色度和色泽饱和度最高;卷曲病海带与之相反,红绿色度最高,明度、黄蓝色度和色泽饱和度最低;点状白烂病海带各颜色指标介于二者之间。3种病害海带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为22.08%。点状白烂病海带的叶绿素a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绿烂病海带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卷曲病海带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3种病害海带基于颜色指标和生化组分含量的综合判别率分别为78.90%和100.00%。绿烂病海带的红绿色度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r=0.99),3种病害海带的明度、黄蓝色度和色泽饱和度等颜色指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r|=0.94~0.99)。
关键词
点状白烂病
绿烂病
卷曲病
海带
颜色
生化组分
Keywords
spot white rot
green rot
twist
Laminaria japonica
color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S968.421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东荣成海带病害原因的初步调查及分析
刘晓慧
盖珊珊
辛美丽
詹冬梅
范妮妮
刘玮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SjHO1基因的鉴定、表达与功能分析
唐柳青
许梦雪
李乐
吕芳
詹冬梅
吴海一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杨酸对鼠尾藻抗高温逆性的影响
王晓炜
吕芳
周革非
吴海一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处理对水泥礁凝结及浸出液pH值和盐度影响初探
辛美丽
吴海一
刘玮
吕芳
丁刚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木炭处理对海黍子活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吕芳
刘天红
唐柳青
刘晓慧
詹冬梅
吴海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3种病害海带的颜色差异及生化组分分析
刘晓慧
刘玮
王翔宇
吕芳
吴海一
詹冬梅
《水产科学》
CAS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