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先香 朱永贵 +1 位作者 张龙军 杨建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9,共8页
集中集约用海是一种相对高效、生态和科学的用海方式,但也不可避免会干扰海洋生态系统,甚至带来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行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通... 集中集约用海是一种相对高效、生态和科学的用海方式,但也不可避免会干扰海洋生态系统,甚至带来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行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分析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流程,从海洋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生境质量"和"生态响应"的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生境质量"指标反映了集约用海工程影响海域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质量状况的变化,主要包括水环境、沉积环境和典型物种的生物质量指标,"生态响应"指标反映了集约用海工程影响的海域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对变化环境的生态响应,它主要包括生物群落结构指标和生态敏感区结构、功能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现状,研究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影响的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标准及评价等级,建立了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法评价模型,通过集约用海工程建设前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变化量ΔE来定量地衡量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以期为适宜的集约用海工程规模和科学选址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用海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生境质量 生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境质量和生态响应的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64
2
作者 杨建强 朱永贵 +3 位作者 宋文鹏 张娟 张龙军 罗先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莱州湾沿岸海域未来10a是山东省集约用海规划的重要区域。为了降低和减少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确定集约用海适宜规模和科学选址,应用已构建的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从生境质量和生态响应两方... 莱州湾沿岸海域未来10a是山东省集约用海规划的重要区域。为了降低和减少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确定集约用海适宜规模和科学选址,应用已构建的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从生境质量和生态响应两方面对莱州湾2004年至2012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位于莱州湾西部和南部近岸海域的Ⅰ区和Ⅳ区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差"的等级,生境质量总体上处于轻度到中度污染水平,水质和生物质量污染较严重,生态受到中度到严重扰动,其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密度偏离标准值较大,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总体偏离标准值不大,但其物种组成已发生了明显变化,鱼卵和仔鱼数量急剧下降。在这两个区域要严格控制集约用海工程规模和新的污染排放,密切关注其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位于莱州湾中部和东部的Ⅱ区和Ⅲ区生态环境质量接近"一般"等级,生境质量总体上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水质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生态处于中度扰动状况。总体上,2011年和2012年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值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生态环境有明显好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生境质量 生态响应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高松 钟山 +4 位作者 李亚汝 商杰 刘清容 陈胜舰 尚恒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3,共9页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活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研究以山东省5种主要海洋自然灾害为评估对象,依据区域灾害评估系统理论,基于叠加分析原理建立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和海啸等5种灾害的海洋自然灾害综合...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活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研究以山东省5种主要海洋自然灾害为评估对象,依据区域灾害评估系统理论,基于叠加分析原理建立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和海啸等5种灾害的海洋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灾种的权重系数,并据此对海洋灾害综合危险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山东省沿海4个区县处于高危险区, 6个区县处于较高危险区, 9个区县处于中危险区, 17个区县处于低危险区。本方法克服了单一灾种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且方法可行,评估结果能够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建设布局、海洋资源开发和规划、海洋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灾害 危险性 综合评估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埕岛油田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亮 叶芳 +6 位作者 王尽文 张乃星 宿凯 张绍萍 孙滨 屈文 陶卉卉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83,共9页
为了了解黄河口埕岛油田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该油田周边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历年跟踪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该油田周边海域海洋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2009—2011年无机... 为了了解黄河口埕岛油田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该油田周边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历年跟踪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该油田周边海域海洋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2009—2011年无机氮,2011年磷酸盐外,埕岛油田周边海域历年监测水质要素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二类水质标准;历年监测沉积物要素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中的一类标准。2006—2011年调查海域水质和沉积物油类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埕岛油田年产油量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调查海域生物环境状况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海洋石油开发对埕岛油田周边海域的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埕岛油田 水质 沉积物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旭东 孙立娥 +4 位作者 张晓红 李俊龙 李曌 崔文连 沙婧婧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4期38-42,共5页
基于国外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国内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由生物、水质、沉积物指标和栖息地变化情况构成青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合适的评价模型,同时通过研究海域主要污染物的分布情... 基于国外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国内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由生物、水质、沉积物指标和栖息地变化情况构成青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合适的评价模型,同时通过研究海域主要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反向验证。结果表明,青岛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等级为一般,受人为扰动的影响较大;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主要的人为环境压力和风险因子,同时对潜在的污染因子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近岸海域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典型近岸海域叶绿素a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
作者 李笑语 于仁成 +6 位作者 刘欣禹 杜小媛 于庆云 耿慧霞 张琦 曹婧 宋晓丽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0-338,共9页
在黄渤海海域,春夏季赤潮多发,对海洋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浓度作为反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键指标,其动态变化能够表征该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规律。为解析该海域叶绿素a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通过热点... 在黄渤海海域,春夏季赤潮多发,对海洋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浓度作为反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键指标,其动态变化能够表征该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规律。为解析该海域叶绿素a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通过热点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比研究2016年和2021年夏季黄渤海典型近岸海域(秦皇岛、天津、东港邻近海域及胶州湾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状况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黄渤海典型近岸海域存在富营养化现象。夏季叶绿素a浓度高值区分布在离岸较近海域,叶绿素a浓度分布与显著相关环境因子分布具有空间联系。通过两个年度的对比分析发现,渤海典型近岸海域叶绿素a浓度在2021年略有降低,其分布特征与盐度、营养盐尤其是溶解无机氮变化具有相关性;黄海典型近岸海域叶绿素a浓度在2021年有所升高,东港邻近海域所处位置相对开放,叶绿素a浓度与温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而胶州湾海域叶绿素a浓度变化与本研究分析的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揭示了黄渤海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为探索该海域赤潮发生机理和预测研究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空间分析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溢油生态损害快速预评估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建强 张秋艳 罗先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2-706,712,共6页
海洋作为石油资源的主要产地和运输路线,海上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十分巨大。为了评估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研制一套海洋溢油生态损害的快速预评估方法和模式非常必要,且对于海洋管理和生态索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 海洋作为石油资源的主要产地和运输路线,海上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十分巨大。为了评估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研制一套海洋溢油生态损害的快速预评估方法和模式非常必要,且对于海洋管理和生态索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渤海海域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快速预评估模式,该模式将海洋溢油生态损失分为两部分,即海洋环境容量损失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筛选出溢油量、溢油面积、溢油品质、生态敏感系数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五大指标作为输入参数,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卫星遥感技术以及成果参照法等方法对五个参数进行量化,快速评估海洋溢油生态损失。将该模式应用于"塔斯曼海"轮溢油案件进行验证,结果较为符合实际,且评估时间大大缩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溢油 生态损害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区海洋放射性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馨星 邓春梅 +3 位作者 王伟 王荣元 魏计房 高晓慧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本研究针对海洋管理部门监测预警的需求,开发了北海区海洋放射性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系统主要由信息数据库、分析评价模块、信息预警模块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实现了放射性监测数据的管理和自动化评价分析,实现了核事故的预警、应急... 本研究针对海洋管理部门监测预警的需求,开发了北海区海洋放射性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系统主要由信息数据库、分析评价模块、信息预警模块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实现了放射性监测数据的管理和自动化评价分析,实现了核事故的预警、应急响应时的模拟预测、信息传输、信息通报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后,在海区放射性监测航次中对部分功能进行了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海洋放射性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放射性监测 预警 信息化 核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冷宇 张守本 +2 位作者 刘一霆 赵升 刘旭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于2011年3、6、8、10、12月在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共采集到潮间带动物55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各潮带间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H')差异极显著(P<0.01),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 于2011年3、6、8、10、12月在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共采集到潮间带动物55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各潮带间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H')差异极显著(P<0.01),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P<0.01),潮汐与季节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 潮间带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金玫瑰”轮沉船溢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案的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继民 刘霜 +3 位作者 张琦 崔文林 宋文鹏 袁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87-490,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2007年5月13日03:00左右,中国航运公司经营的圣文森特籍集装箱船“金盛”轮(4822吨级)与韩国“金玫瑰”号杂货船(3800吨级)相撞,“金玫瑰”轮在山东近岸海域121°41.92′E、38°14.45′N处沉没,导致船舶燃油泄... 1案例1.1简要案情2007年5月13日03:00左右,中国航运公司经营的圣文森特籍集装箱船“金盛”轮(4822吨级)与韩国“金玫瑰”号杂货船(3800吨级)相撞,“金玫瑰”轮在山东近岸海域121°41.92′E、38°14.45′N处沉没,导致船舶燃油泄漏,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损害。1.2溢油海洋生态损害评估韩国“金玫瑰”轮沉船溢油事故发生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告)立即委托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开展此次溢油事故的海洋生态损害评估工作。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根据溢油油品性质为船舶燃料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环境损害 海洋 溢油 沉船 海洋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早期防控展望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宗灵 傅明珠 +6 位作者 周健 沈颂东 邵魁双 胡伟 肖洁 范士亮 张学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共11页
截至2019年,浒苔绿潮连续12年大规模暴发,对近海生态系统、沿岸环境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黄海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对该绿潮起源与成因的认识,将其早... 截至2019年,浒苔绿潮连续12年大规模暴发,对近海生态系统、沿岸环境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黄海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对该绿潮起源与成因的认识,将其早期分为3个关键过程,即浒苔微观繁殖体在养殖设施上的着生与生长过程,定生浒苔脱离附着基形成漂浮浒苔过程,浅滩漂浮浒苔进入深水区形成大面积绿潮过程。最后分别从加强新材料与技术研发防控绿藻着生、强化养殖设施回收管理严控定生绿藻落滩、浅滩汇聚通道拦截打捞等3种途径提出了早期防控措施建议,以期为黄海浒苔绿潮的源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浒苔 绿潮 生态灾害 早期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盐沼湿地植被、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要素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欣禹 徐子钧 +6 位作者 魏计房 赵玉慧 于庆云 沙婧婧 周瑞佳 杜小媛 齐衍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60,共11页
为了解胶州湾湿地不同盐沼植被分布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征,探究植被群落与土壤环境要素的关系,本研究针对夏季胶州湾湿地植被、大型底栖动物以及土壤环境要素的进行了调查。胶州湾湿地主要植被类型为芦苇、盐地碱蓬、互花米草和大... 为了解胶州湾湿地不同盐沼植被分布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征,探究植被群落与土壤环境要素的关系,本研究针对夏季胶州湾湿地植被、大型底栖动物以及土壤环境要素的进行了调查。胶州湾湿地主要植被类型为芦苇、盐地碱蓬、互花米草和大米草,各植被呈带状分布,芦苇分布于高潮带,盐地碱蓬、互花米草和大米草分布于中潮带。不同植被分布区的表层土壤中值粒径相近,土壤pH呈现中性或弱碱性特征,各植被分布区的表层土壤全盐含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大米草分布区平均全盐含量(23.25 g·kg^(-1))与互花米草分布区平均全盐含量(12.54 g·kg^(-1))均显著高于盐地碱蓬分布区平均全盐含量(8.08 g·kg^(-1))和芦苇分布区平均全盐含量(6.04 g·kg^(-1))。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为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但是不同分布区内其功能群有所不同:芦苇与盐地碱蓬分布区优势功能群均为植食性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占比分别为97.78%和63.33%;互花米草分布区的大型底栖动物中,肉食性的和杂合性的分别占比为37.68%和31.16%;大米草植被分布区的大型底栖动物中杂食性的占比为50.00%;米草分布区的大型底栖动物以肉食性的和杂食性的功能群为主,米草入侵改变了胶州湾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群组成与分布。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全盐含量对胶州湾盐沼植被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综合分析发现,胶州湾盐沼植被能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结构,表层土壤全盐含量是植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湿地 大型底栖动物 功能群 环境要素 全盐含量 胶州湾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海洋牧场潮汐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耀祖 高磊 +4 位作者 刘子洲 孙利元 顾艳镇 翟方国 李培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9-727,共9页
利用山东半岛15个海洋牧场的水深观测数据,比较了不同资料长度下调和分析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了包括调和常数、潮汐类型、潮差和潮汐日不等现象在内的潮汐特征的空间变化。结果显示,主要分潮调和常数估计误差随资料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调... 利用山东半岛15个海洋牧场的水深观测数据,比较了不同资料长度下调和分析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了包括调和常数、潮汐类型、潮差和潮汐日不等现象在内的潮汐特征的空间变化。结果显示,主要分潮调和常数估计误差随资料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调和常数估计的准确性不断提高。潮汐特征的分析表明:(1)各海洋牧场中M2分潮的振幅最为显著,平均振幅为0.87m。(2)各海洋牧场潮汐类型均为以M2分潮为主导的半日潮潮型,山东半岛东部沿海海洋牧场的潮汐类型为不规则半日潮,东南沿海海洋牧场的潮汐类型则为规则半日潮。(3)各海洋牧场平均潮差与最大可能潮差空间变化趋势相同。平均潮差和最大可能潮差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日照国美投礁型海洋牧场,分别为3.48m和5.70m;平均潮差和最大可能潮差的最小值出现在荣成烟墩角游钓型海洋牧场,分别为0.82m和2.27m。(4)各海洋牧场潮高不等现象均不显著,威海瑜泰游钓型海洋牧场、威海西港游钓型海洋牧场、威海刘公岛游钓型海洋牧场、荣成成山鸿源投礁型海洋牧场、荣成东楮岛游钓型海洋牧场和荣成鸿泰游钓型海洋牧场的潮时不等现象不显著,其他海洋牧场落潮历时均大于涨潮历时,表现为涨潮主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潮汐 海洋牧场 潮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监测站建设指南的标准化构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沙婧婧 维妙 赵玉慧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4,共9页
为指导我国海洋生态监测站的建设,加速推进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定点、持续监测的网络化、规范化建设进程,本研究提出了海洋生态监测站建设指南标准化构建的总体设计理念。通过分析国内外各类长期生态监测网络的建设现状和经验,论述了我... 为指导我国海洋生态监测站的建设,加速推进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定点、持续监测的网络化、规范化建设进程,本研究提出了海洋生态监测站建设指南标准化构建的总体设计理念。通过分析国内外各类长期生态监测网络的建设现状和经验,论述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海洋生态监测站建设指南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构建目标,并且对海洋生态监测站建站的原则、流程、建设内容与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指导,以促进海洋生态监测及其网络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监测预警能力和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学 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站 长期定位监测 建设指南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近岸海域小型水母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15
作者 张亮 纪莹璐 +3 位作者 蒲思潮 张海舟 张乃星 王岚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以2020年8—9月在青岛近岸海域进行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该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分析该海域小型水母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调查海域的水质质量较好,共发现小型水母10种,其中浅水Ⅰ型网10种,浅水Ⅱ型网7种;浅... 以2020年8—9月在青岛近岸海域进行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该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分析该海域小型水母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调查海域的水质质量较好,共发现小型水母10种,其中浅水Ⅰ型网10种,浅水Ⅱ型网7种;浅水Ⅰ型、Ⅱ型网获得的小型水母平均丰度分别为26.5,23.0 ind·m^(-3);该次调查小型水母的优势种为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薮枝螅水母(Obelia spp.)和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浮游动物个体密度、底层叶绿素a、表层悬浮物和无机氮是影响该海域小型水母种类数和个体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 小型水母 群落结构 优势种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典型油品短期风化过程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徐江玲 刘桂艳 +4 位作者 奉杰 毕凡 李轶斐 曹瑞辰 吕咸青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0-1129,共10页
针对海上溢油的短期风化过程,选取目前渤海区域油田主要生产的5种典型的油品进行了短期风化过程的实验分析,以探讨蒸发、乳化和沉潜作用对油品的具体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油膜厚度、风速和温度显著影响蒸发过程,而乳化物的形成及其稳定... 针对海上溢油的短期风化过程,选取目前渤海区域油田主要生产的5种典型的油品进行了短期风化过程的实验分析,以探讨蒸发、乳化和沉潜作用对油品的具体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油膜厚度、风速和温度显著影响蒸发过程,而乳化物的形成及其稳定性则与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紧密相关。蒸发过程主要引发油品密度的变化,乳化过程则对油品的密度和黏度均造成显著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温区间内,温度对蒸发率的影响相对减弱,且船舶燃油和10号柴油的蒸发率对风速的变化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此外,低黏度油品的沉潜过程主要受小粒径悬浮颗粒物的影响,而大粒径颗粒物则更易促进高黏度油品的沉潜。基于上述实验数据,建立了经验公式,用以量化蒸发率、乳化率和沉潜率与环境因素及油品性质之间的关联,公式在描述油膜厚度、风速和温度对风化过程的影响时,拟合度R^(2)基本可以达到0.9。这些实验结果和经验公式为预测海上溢油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溢油应急处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风化过程 蒸发 乳化 沉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沿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国刚 胡邦琦 +3 位作者 李军 布如源 杨敏 窦衍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54,共10页
通过对山东半岛近海274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常量元素的系统研究,探讨了该海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较为稳定,主要由SiO2、Al2O3、Fe2O3、MgO、CaO、Na2O和... 通过对山东半岛近海274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常量元素的系统研究,探讨了该海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较为稳定,主要由SiO2、Al2O3、Fe2O3、MgO、CaO、Na2O和K2O组成,其中SiO2和Al2O3含量最高,分别为65.3%和12.5%;常量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SiO2含量随沉积物类型变粗而逐步降低;Al2O3、Fe2O3、MgO、MnO、P2O5和K2O含量随沉积物类型变细逐步增大;TiO2和Na2O含量基本不受沉积物粒度的影响;受黄河沉积物的影响,CaO含量在黏土类型沉积物中迅速升高。常量元素相关性和R型正交旋转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常量元素可划分为3类,第1类包含SiO2、Al2O3、Fe2O3、MgO、K2O、TiO2、P2O5、TOC,代表了陆源碎屑沉积;第2类主要由CaO、CaCO3组成,代表了海洋生物作用;第3类由Na2O、MnO组成,代表了海洋化学沉积作用。研究区内大部分表层沉积物的化学风化指数(CIA)为50~65,沉积物的物源变化可能对CIA起主要的控制作用。CIA和TiO2/Al2O3比值共同指示黄河源沉积物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沿岸海域,与陆源因子F1的得分系数基本一致,其分布模式与研究区海洋环流和地形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物源 山东半岛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潘玉龙 刘潇 +3 位作者 沙婧婧 徐东会 王泰森 刘旭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3,共8页
基于2016年4个季节的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山东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同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讨论了环境因子对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个季度共发现浮游植物66种,分隶于硅藻、甲藻及金藻3个植物门、2... 基于2016年4个季节的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山东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同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讨论了环境因子对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个季度共发现浮游植物66种,分隶于硅藻、甲藻及金藻3个植物门、29个属;浮游植物优势种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alis)、扭链角毛藻(Chaetoceros tortissimus)、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及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春季日本星杆藻在荣成湾大量出现使其成为优势种。4个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6.9~251.7)×10^4cells/m^3,平均为119.3×10^4 cells/m^3,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全年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和优势度指数(D2)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2.13、0.40~0.60、0.58~0.79和0.70~0.84,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但均处在较好水平;CCA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溶解氧(DO)、硅酸盐(SiO^2-3-Si)、铵盐(NH4^+)、温度和pH等环境因子为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除了季节影响因素以外,当地多元化的养殖模式可能是导致目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海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盐度分布的插值方法应用与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兴 刘莹 +2 位作者 王春晖 李保磊 钟山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空间插值在海洋环境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插值方法有:线性插值、最近邻点插值、自然邻点插值、三次多项式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克里金插值等。盐度是海水重要的环境因子,基于2012年8月份的北海区盐度监测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分... 空间插值在海洋环境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插值方法有:线性插值、最近邻点插值、自然邻点插值、三次多项式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克里金插值等。盐度是海水重要的环境因子,基于2012年8月份的北海区盐度监测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分析表层盐度分布,并通过开展不同插值方法的插值实验,对插值结果进行曲面分析和误差分析,对比各插值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结果显示:基于本次海洋环境监测的站位与盐度数据,克里金插值、自然邻点插值曲面趋势符合较好,而且相对其他插值方法误差也较小,是相对适用于海水盐度的空间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插值方法 误差分析 克里金 自然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架构的国家海上搜救环境服务保障平台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松 徐江玲 +2 位作者 艾波 钟山 刘桂艳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77,共7页
针对当前海上搜救环境服务工作的需求和问题,提出了基于SOA架构构建'交互式、自动化、高效率'的平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国家海上搜救环境服务保障平台。平台集成了海上搜救漂移自动预测、海洋动力环境多级动态可视化查询... 针对当前海上搜救环境服务工作的需求和问题,提出了基于SOA架构构建'交互式、自动化、高效率'的平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国家海上搜救环境服务保障平台。平台集成了海上搜救漂移自动预测、海洋动力环境多级动态可视化查询和多用户协同服务等功能,并与标准S57海图实现无缝对接。平台在业务部门实现业务化运行,将几个小时的响应时间缩短为几分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搜救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搜救 漂移预测 环境保障 SOA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