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概况 被引量:4
1
作者 信敬福 《现代渔业信息》 2005年第6期13-14,16,共3页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二十多年来海洋渔业资源增殖的回顾,较全面地介绍了山东省渔业资源增殖的起源,发展过程,介绍了主要的增殖方法与方式,介绍了重要品种的增殖时间、增殖规格、放流方法、回捕时间、回捕率、取得的经济效益等,同时对所采...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二十多年来海洋渔业资源增殖的回顾,较全面地介绍了山东省渔业资源增殖的起源,发展过程,介绍了主要的增殖方法与方式,介绍了重要品种的增殖时间、增殖规格、放流方法、回捕时间、回捕率、取得的经济效益等,同时对所采取的管理措施,进行的科学研究,制定的规范与标准等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将要进行的渔业资源修复行动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增殖 山东省 海洋 发展过程 经济效益 管理措施 科学研究 回捕率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海蜇资源增殖回顾及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信敬福 《水产科技情报》 2004年第6期260-262,共3页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属根口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tidae,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的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因其捕捞群体全由单一世代组成,易受环境因素等影响,故年产量波动变化较大.历史上,山东沿海的海蜇产量较高,20世纪50...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属根口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tidae,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的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因其捕捞群体全由单一世代组成,易受环境因素等影响,故年产量波动变化较大.历史上,山东沿海的海蜇产量较高,20世纪50年代,年产量一般在0.6~1万吨,高产年达2万余吨.但自60年代中期以来,其资源量大幅度下降,年捕捞量低至400吨左右,个别高产年份也只有千吨.进入90年代,海蜇资源有所回升.1992年,海蜇旺发,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9万吨,但之后又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资源增殖 捕捞群体 世代 年产量 环境因素 沿海 山东 近海 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黄海沿岸增殖渔业浅谈
3
作者 张存义 王云中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3-166,162,共5页
海洋水产资源增殖,作为一项新兴渔业,已被实践证明是发展渔业生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正逐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渔业战线上的职工、渔民所认识和接受。山东省的海洋渔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增殖也起步较早,并已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海洋水产资源增殖,作为一项新兴渔业,已被实践证明是发展渔业生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正逐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渔业战线上的职工、渔民所认识和接受。山东省的海洋渔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增殖也起步较早,并已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搞好增殖渔业,必将对加速建设“海上山东”,实现其由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的跨越,促进全省乃至全国渔业生产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黄海 增殖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经济模型的莱州湾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宁 王茂剑 +4 位作者 吕振波 徐炳庆 王四杰 涂忠 李凡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6,共9页
利用2011年莱州湾中国对虾放流回捕生产调查统计和生物学测定数据,构建了包括资源模块、经济模块、决策模块的资源-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管理决策对放流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流规模和捕捞强度不变时延迟开捕,总成本降低,渔民捕捞... 利用2011年莱州湾中国对虾放流回捕生产调查统计和生物学测定数据,构建了包括资源模块、经济模块、决策模块的资源-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管理决策对放流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流规模和捕捞强度不变时延迟开捕,总成本降低,渔民捕捞收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先增加后减少,存在一个使放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的最佳开捕日期:例如,当放流规模为738亿尾、捕捞死亡系数为0.03时,10月8日开捕可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30万元;放流规模和开捕日期不变时扩大捕捞力量,总成本增加,同样存在一个最优捕捞规模使放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但并非捕捞规模越大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开捕日期和捕捞规模不变时,社会经济效益与放流规模成正比。在放流实践中,管理者应合理设置放流数量、捕捞规模和开捕日期,通过科学管控争取达到最佳的放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Beverton Holt模型 社会经济效益 管理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南部沿岸中国对虾放流数量对秋汛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信敬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共3页
根据1983 ~1998 年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对虾放流增殖结果,对秋汛对虾产量与放流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汛对虾产量随放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Y= 363-7+ 126-4X相关关系(r= 0-918)。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秋汛对虾产量 山东 半岛南部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近海金乌贼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韦柳枝 高天翔 +2 位作者 韩志强 柳志强 王云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3-928,共6页
为给金乌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测定,初步研究了山东日照岚山头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 1885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胴长与体重组成、生长参数相关关系等),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生活史进行... 为给金乌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测定,初步研究了山东日照岚山头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 1885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胴长与体重组成、生长参数相关关系等),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胴长(ML)与体重(TW)之间的关系为:TW幼体=6.0×10-4ML2.7626,TW♀=6.0×10-4ML2.7671,TW♂= 12.0×10-4ML2.5856;金乌贼为异速生长型,其生长迅速、个体生长差异较大;5~6月为金乌贼繁殖季节,成体交配产卵后死亡,属1年生头足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贼 形态 生长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鱼礁区的增殖鱼类资源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焦金菊 潘永玺 +2 位作者 孙利元 杨宝清 邱盛尧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2009年春季采用地笼网分别对山东省西港小石岛、牟平养马岛、威海寻山和日照前三岛附近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的鱼类种类数比对照区增加了1.8倍,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3.5倍和1.9... 2009年春季采用地笼网分别对山东省西港小石岛、牟平养马岛、威海寻山和日照前三岛附近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的鱼类种类数比对照区增加了1.8倍,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3.5倍和1.9倍。人工鱼礁区的主要优势种为岩礁性鱼类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人工鱼礁区鱼类资源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大于对照区相应生态指数数值。人工鱼礁的建设可以增加鱼类资源的种类、数量及鱼类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鱼类资源 养护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藻礁设计与投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于沛民 张秀梅 +2 位作者 张沛东 田涛 王云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4,共5页
人工藻礁就是人为设置在水域中,为海洋藻类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从而吸引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到藻场来索饵繁育,以达到优化海底环境,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物质量为目的的构造物,是一种恢复海底植被的重要手段,受到许多国家的... 人工藻礁就是人为设置在水域中,为海洋藻类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从而吸引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到藻场来索饵繁育,以达到优化海底环境,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物质量为目的的构造物,是一种恢复海底植被的重要手段,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在人工礁设计以及投放方面,许多国家做了大量研究,效果显著。例如,地中海Posidonia海区50-60m的浅水区曾是一个茂密的藻场,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也是许多重要经济鱼类幼鱼的培育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礁 人工 投放 设计 生长繁殖 海洋藻类 水生动物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摄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春胜 邹安革 +6 位作者 庄志猛 陈四清 王相杰 王绍军 燕敬平 李旭 刘长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549,共5页
采用对比实验与显微观察的方法,对海蜇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的摄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蜇浮浪幼虫期不摄食外界食物;浮浪幼虫附着变态发育成海蜇螅状体1d后,开始摄食其它浮浪幼虫,螅状体发育到第3天摄食能力迅速增强,能够捕食... 采用对比实验与显微观察的方法,对海蜇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的摄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蜇浮浪幼虫期不摄食外界食物;浮浪幼虫附着变态发育成海蜇螅状体1d后,开始摄食其它浮浪幼虫,螅状体发育到第3天摄食能力迅速增强,能够捕食卤虫无节幼体。海蜇早期螅状体的捕食实验结果表明,早期螅状体开始捕食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口的发育,另一方面是刺细胞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浮浪幼虫 螅状体 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鲻科鱼类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天燕 高天翔 +1 位作者 孟玮 孙利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61-66,共6页
运用PCR技术,扩增了3种鲻科鱼类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棱梭(Chelon carinata)和鲻鱼(Mugil cephalus)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并比较分析了3种间的序列差异。测序得到510 bp的碱基序列,3种间均未出现碱基的插入与缺失。序列中G平均... 运用PCR技术,扩增了3种鲻科鱼类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棱梭(Chelon carinata)和鲻鱼(Mugil cephalus)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并比较分析了3种间的序列差异。测序得到510 bp的碱基序列,3种间均未出现碱基的插入与缺失。序列中G平均含量最低,且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COⅠ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在COⅠ基因片段中,梭鱼和棱梭样本各出现2种单倍型,而3个鲻鱼个体均为同一单倍型。计算得出3种鲻科鱼类遗传距离在0.085~0.219之间。以库里玛鲻(Mugil curema)为外群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显示,梭鱼与棱梭间的遗传关系较近,而与鲻鱼的遗传关系较远,这一结论与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棱梭 鲻鱼 COⅠ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鲻科鱼的同工酶分析及鉴别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玮 高天翔 +1 位作者 宋林 孙利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81-184,248,共5页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3种鲻科鱼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情况。在分析的8种酶(G3PDH,IDHP,LDH,MDH,MPl,PGDH,PGM,SOD)中,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棱梭、梭鱼和鲻鱼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0.333 3,0.166 7,0.083 3,平均杂合度观测...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3种鲻科鱼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情况。在分析的8种酶(G3PDH,IDHP,LDH,MDH,MPl,PGDH,PGM,SOD)中,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棱梭、梭鱼和鲻鱼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0.333 3,0.166 7,0.083 3,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和预期值分别为0.074 8,0.039 6,0.003 5和0.095 9,0.047 4,0.003 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201 3,1.071 2,1.003 5,3种间遗传距离在0.607 4~1.731 5之间,棱梭和梭鱼亲缘关系较近。种间在10个位点(LDH~*,IDHP~*,MDH-2~*,MDH-3~*,MDH-4~*,G3PDH~*,SOD-2~*,PGM~*,PGDH~*,MPI~*)存在基因置换或近于基因置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以上8种同工酶谱的分析能够有效地进行这3种鲻科鱼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梭 梭鱼 鲻鱼 同工酶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饵料组合对中国对虾幼体WSSV携带量及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广侠 孟宪红 +5 位作者 孔杰 曹宝祥 刘宁 张庆文 罗坤 李战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51,共9页
采用单胞藻(SA)、配合饵料(AF)、轮虫(BP)和卤虫幼体(BS)4种饵料,设计了SA+AF、SA+AF+BP、SA+AF+BS和SA+AF+BP+BS 4种饵料组合并用于中国对虾苗种培育,投喂SA+AF饵料的受精卵分设"碘伏"消毒及未消毒组,投喂其他饵料的受精卵均... 采用单胞藻(SA)、配合饵料(AF)、轮虫(BP)和卤虫幼体(BS)4种饵料,设计了SA+AF、SA+AF+BP、SA+AF+BS和SA+AF+BP+BS 4种饵料组合并用于中国对虾苗种培育,投喂SA+AF饵料的受精卵分设"碘伏"消毒及未消毒组,投喂其他饵料的受精卵均为"碘伏"消毒组。分析各期幼体成活率、P10体重及WSSV携带量,结果表明,N-Z期间,受精卵消毒与否及投喂不同饵料对中国对虾的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Z-P期间,投喂BP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未投喂BP组(P<0.01);投喂SA+AF+BS的幼体在M-P期间成活率与其他饵料组差异极显著(P<0.01);投喂SA+AF+BP饵料组P10幼体的平均体重小于投喂SA+AF+BP+BS组的幼体(P<0.01);SA+AF消毒组P10仔虾WSSV携带量为10.52±3.3copies/ng DNA,低于其他饵料组仔虾的WSSV携带量(P<0.05)。在P11-P60培育期间,分别投喂菲律宾蛤仔足肌(CF)+配饵(AF)、60 Coγ辐照菲律宾蛤仔足肌(RCF)+配饵(AF)、高锰酸钾消毒菲律宾蛤仔足肌(DCF)+配饵(AF)和配饵(AF)4种饵料组合。结果表明,CF+AF组对虾体重和体长增长最大,但与AF组差异不显著,而CF+AF组和AF组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P<0.05);4组对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WSSV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4种饵料投喂的对虾累积死亡率都在90%以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饵料 生长发育 存活率 WS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海胆食害藻礁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涛 张秀梅 +2 位作者 张沛东 杨宝清 陈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人工藻礁是进行藻场建设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海胆等食藻类生物的摄食,将会影响藻类的生长,从而影响人工藻场的建设效果。为解决人工藻场建设中海胆的食害问题,从礁体自身设计出发,实验设计了8种不同形状的藻礁,选用光棘球海胆和中间球海... 人工藻礁是进行藻场建设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海胆等食藻类生物的摄食,将会影响藻类的生长,从而影响人工藻场的建设效果。为解决人工藻场建设中海胆的食害问题,从礁体自身设计出发,实验设计了8种不同形状的藻礁,选用光棘球海胆和中间球海胆为实验对象,观察比较了不同形状藻礁对海胆攀爬的阻碍效果,实验发现:侧周面为锯齿形或侧周面缠挂多孔柔性材料的礁型可有效阻止海胆攀爬,起到防止海胆摄食礁顶藻类的目的。研究结果为人工藻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藻礁 海胆 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建设项目 Ⅱ.人工鱼礁养护生物资源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涂忠 张秀梅 +5 位作者 张沛东 黄国强 田涛 涂忠 杨宝清 孙利元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11期16-20,共5页
于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在荣成俚岛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前海域本底调查和投放后效果调查,分析比较了鱼礁区游泳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度、CPUE和海藻等在人工鱼礁投放前后的变化。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 于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在荣成俚岛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前海域本底调查和投放后效果调查,分析比较了鱼礁区游泳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度、CPUE和海藻等在人工鱼礁投放前后的变化。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游泳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均有所增加,分别是投礁前的1.78倍和1.32倍、1.47倍和1.22倍、1.68倍和1.62倍。游泳动物CPUE比投礁前增加1.39倍左右,其中鱼类的CPUE增加最多,尤其是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等岩礁性鱼类,分别是投礁前的2.18倍和5.67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有所增加,但CPUE略有减少。礁体上附着生长了马尾藻和海带等藻类。综合分析认为,人工鱼礁对游泳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聚集和养护效果显著,鱼礁的投放也有利于海藻的附着、生长和藻场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游泳动物 大型底栖动物 海藻 本底调查 效果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应分析
15
作者 刘莉莉 万荣 +2 位作者 王熙杰 王四杰 王云中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3,共8页
文章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出发,着眼于动态系统的整体统筹,综合考虑渔业、生态和社会三方面要素,对山东省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渔业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并通过对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合理的放流量、捕捞努力量等... 文章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出发,着眼于动态系统的整体统筹,综合考虑渔业、生态和社会三方面要素,对山东省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渔业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并通过对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合理的放流量、捕捞努力量等决策变量,以期为渔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文中提出的方法亦可用于对渔业资源生物量、产量、社会效益、生态效应的评估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增殖放流 系统动力学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字湾增殖中国对虾适宜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信敬福 刘克礼 +4 位作者 王四杰 王云中 王树田 刘忠海 宋天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67,共3页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enaeus chinensis transplanted into the Dingzi Bay during 1988-1992,the optimum released number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 show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leased number, the parameter o...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enaeus chinensis transplanted into the Dingzi Bay during 1988-1992,the optimum released number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 show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leased number, the parameter of growth rate of prawns decreased as the formula: KL∞= 3. 89e-0.0000307N. By the assessment of biomass (Bf) and the body length (Lf) of the prawn in the fishing period,the suitable amount is 120 min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增殖 适宜放流数量 丁字湾 适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人工育苗技术
17
作者 王绍军 孟伟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1-81,共1页
虾夷扇贝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沿海。我国辽宁沿海、山东北部(烟台、威海)沿海均有分布。近几年来,受市场影响,虾夷扇贝养殖日益活跃,促进了育苗生产的开展。笔者通过参与育苗生产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育苗技术总结... 虾夷扇贝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沿海。我国辽宁沿海、山东北部(烟台、威海)沿海均有分布。近几年来,受市场影响,虾夷扇贝养殖日益活跃,促进了育苗生产的开展。笔者通过参与育苗生产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育苗技术 虾夷扇贝 育苗生产 市场影响 扇贝养殖 沿海 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渔业资源增殖措施探讨
18
作者 信敬福 张新民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4个相连的湖泊组成,总面积1266km^2,1958年建成拦湖大坝。湖内有鱼类78种,虾、贝、鳖等20余种,水生经济植物74种,年产各种经济动植物近10万t,多年来人工放流的投入产出比为1:13~15。进...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4个相连的湖泊组成,总面积1266km^2,1958年建成拦湖大坝。湖内有鱼类78种,虾、贝、鳖等20余种,水生经济植物74种,年产各种经济动植物近10万t,多年来人工放流的投入产出比为1:13~15。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增殖的措施有:成立南四湖渔业资源增殖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攻关小组,完善渔业法规,开展南四湖渔业资源调查,搞好湖区渔业资源增殖和苗种繁育基地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渔业资源 人工增殖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