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半岛附近海域风、浪能资源联合评估
1
作者 曹飞飞 覃小苏 +2 位作者 李妍妮 史宏达 袁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3-610,共8页
采用ERA5风场驱动第三代浅海海浪数值模式(SWAN),构建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波浪模型,得到30 a同步风浪数据,对海上风能和波浪能进行联合评估。评估分析海上风能和波浪能的能源潜力、稳定性及两种资源的相关性、互补性,可为未来风浪资源联合... 采用ERA5风场驱动第三代浅海海浪数值模式(SWAN),构建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波浪模型,得到30 a同步风浪数据,对海上风能和波浪能进行联合评估。评估分析海上风能和波浪能的能源潜力、稳定性及两种资源的相关性、互补性,可为未来风浪资源联合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风能和波浪能资源丰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资源最为丰富且稳定性较高。两种资源在近岸海域的互补性更强,在渤海西部和黄海北部的近岸海域相关性相对较低,具有更高的联合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能 波浪能 相关性 互补性 联合评估 SWAN ER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浮托安装的数值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文娟 王树青 李思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1,共6页
相较于传统的吊装法,浮托安装法是目前一种比较安全、经济、可靠的大型组块海上安装方法。本文对某平台上部组块的海上浮托安装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ANSYS-AQWA软件建立上部组块-驳船-系泊系统模型,在时域内对模型就位状态下的运动响应... 相较于传统的吊装法,浮托安装法是目前一种比较安全、经济、可靠的大型组块海上安装方法。本文对某平台上部组块的海上浮托安装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ANSYS-AQWA软件建立上部组块-驳船-系泊系统模型,在时域内对模型就位状态下的运动响应进行了耦合动力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波浪工况下上部组块-驳船-系泊系统模型关键点的运动以及系泊张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应用浮托安装法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浮托法 AQWA 耦合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耦合作用下海洋立管动力响应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润 王春光 +2 位作者 何文涛 张震洋 任梦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413-9422,共10页
为探究多参数耦合作用下的海洋立管动力响应,设计并开展了海洋立管动力响应模型实验。模型实验的主要研究参数分为立管设计参数与流场参数。立管参数:弹性模量,边界条件、顶张力,流场参数:流速和波浪参数(波高及周期)。综合考虑5种参数... 为探究多参数耦合作用下的海洋立管动力响应,设计并开展了海洋立管动力响应模型实验。模型实验的主要研究参数分为立管设计参数与流场参数。立管参数:弹性模量,边界条件、顶张力,流场参数:流速和波浪参数(波高及周期)。综合考虑5种参数进行实验室的海洋立管模型实验,模型材料选取了铝(aluminum,Al)和有机玻璃(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分别定性的对应金属立管及纤维复合材料增强海洋立管;边界条件采用两端铰接(S-S)和铰接-固接(S-F);顶张力选取10 N和30 N;外流速采用0.3 m/s和0.7 m/s;波浪考虑波浪的大小分别选择周期为1.0 s、波高为5 cm的小波浪和周期为2.0 s波高为15 cm的大波浪。实验研究了立管模型在32种不同工况参数搭配下的动力响应情况,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多参数耦合作用下各参数对海洋立管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立管振幅与弹性模量、约束数量以及顶张力的大小成反比,与流速及波浪大小正相关,特别是在垂直来流方向,直接影响立管是否发生明显的涡激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立管 动力响应 涡激振动 波激振动 多参数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速小型潮流能水轮机导流罩性能分析
4
作者 谭俊哲 郎咸鹏 +2 位作者 袁鹏 司先才 杜修茂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5,共9页
针对海洋仪器自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有紧凑型导流罩的小型潮流能水轮机。该水轮机旨在低流速下提高潮流能利用效率,具备制造方便、施工简单以及便携性良好等特点。为了深入研究导流罩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 针对海洋仪器自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有紧凑型导流罩的小型潮流能水轮机。该水轮机旨在低流速下提高潮流能利用效率,具备制造方便、施工简单以及便携性良好等特点。为了深入研究导流罩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通过与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数值仿真方法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不同型式的导流罩,对导流罩的聚流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选取了摆线型尾缘式导流罩作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加装导流罩可以使内部流场的流速提升约1.9倍,水轮机的最大获能系数提升约33%,水轮机叶尖与导流罩喉部之间的间隙为0.05D时获能系数达到最高。对导流罩尾缘形状参数进行研究发现,合适的尾缘高度以及尾缘倾角可以进一步增强导流罩对水轮机的获能效果。因此,本研究对小型潮流能水轮机的导流罩设计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水轮机 紧凑型导流罩 计算流体动力学 低流速 水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浮托安装分析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树青 陈晓惠 +2 位作者 李淑一 杨文龙 李华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9-196,共8页
大型海洋工程结构一般采用吊装法进行海上安装。随着海洋结构物重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受到起重船吊装能力的限制,大型海上结构物浮托安装技术正成为海上施工安装的1种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浅海固定式平台大型组块和深海浮式海洋平台的海上... 大型海洋工程结构一般采用吊装法进行海上安装。随着海洋结构物重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受到起重船吊装能力的限制,大型海上结构物浮托安装技术正成为海上施工安装的1种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浅海固定式平台大型组块和深海浮式海洋平台的海上安装。本文介绍了海洋平台海上浮托安装的步骤、关键缓冲设备,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的安装工程实例,指出了浮托法的关键技术,最后针对某工程实例,利用SESAM软件进行浮托法水动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大型组块 浮托法 海上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接式海上风机安装船的水动力分析
6
作者 章露达 朱凯 +6 位作者 冯甲鑫 鞠鹏 李月萌 张远茂 赵鸿鸣 史宏达 冯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4,共9页
针对目前海上风机运输安装风险较高、成本较大和安装周期较长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改造工艺及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其中改造工艺主要针对半潜驳船进行改造,通过船艏安装“搭接装置”和导管架,并灵活调配船艉... 针对目前海上风机运输安装风险较高、成本较大和安装周期较长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改造工艺及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其中改造工艺主要针对半潜驳船进行改造,通过船艏安装“搭接装置”和导管架,并灵活调配船艉锚碇、压载水及系泊缆的方式,确保海上风机安装符合规范标准。本研究首先基于势流理论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采用水动力分析软件AQWA建立风电安装船的频域-时域模型。然后,通过峰值响应来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并为实海况作业提供试验数据。最后,采用AQWA软件对工作海域下不同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探究风速、风浪流角度和波浪周期等参数对作业工况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近海海域的环境条件下,采用搭接安装方法时,船体的运动与动力响应幅值较小,适合风机安装,这也表明此种改造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船体的响应幅值受风速的影响较小;而风浪流角度会对安装船的响应幅值产生较大影响,即当迎浪方向幅值较小时,横浪与顺浪方向幅值较大;此外,随着波浪谱峰周期由6 s增大到10 s,其响应幅值也越来越大。因此,为确保工程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应尽量避免在横浪以及较大周期的海况下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安装 搭接装置 响应幅值 参数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的浮式圆柱体涡激运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洪源 黄维平 +1 位作者 李磊 周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97,共5页
为研究浮式圆柱体在均匀流下涡激运动响应,对其进行了水槽模型实验研究。测试了约化速度自1.3~10.2范围内的有、无螺旋侧板圆柱的运动响应,从响应幅值、涡泄频率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其涡激运动的关键特征。研究表明:裸圆柱在约化速度5... 为研究浮式圆柱体在均匀流下涡激运动响应,对其进行了水槽模型实验研究。测试了约化速度自1.3~10.2范围内的有、无螺旋侧板圆柱的运动响应,从响应幅值、涡泄频率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其涡激运动的关键特征。研究表明:裸圆柱在约化速度5.5~8之间发生锁定现象,增加螺旋侧板后抑制涡激运动效果显著,且无明显锁定现象;流固耦合作用下,涡激运动横荡频率不再符合斯托哈尔频率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圆柱 涡激运动 模型实验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链式系泊的双体波能装置水动力特性研究
8
作者 黄鹤翱 曹飞飞 +2 位作者 李德敏 王琦 董晓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176,共10页
为推动中国波浪能装置深远海发展的进程,本文以基于悬链式系泊的双浮体波浪能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AWQA软件与WEC-Sim软件相结合的手段,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对装置施加常值动力输出(Power take-off,PTO)... 为推动中国波浪能装置深远海发展的进程,本文以基于悬链式系泊的双浮体波浪能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AWQA软件与WEC-Sim软件相结合的手段,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对装置施加常值动力输出(Power take-off,PTO)阻尼力,探究了装置在规则波作用下的水动力特性与获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装置适用于中国海域中周期较短且波高较小的环境;装置的能量捕获特性在不同质量比配置下存在显著差异,需根据海域波况配置最优质量比;PTO阻尼力的改变不影响装置最优获能区间,但不同周期对应的最优阻尼力差距较大;不同波况条件下,锚链受力差距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AWQA软件 WEC-Sim软件 水动力系数 悬链线式系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试验流场设计及CFD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景伟 郭海燕 +2 位作者 赵婧 李朋 徐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11,共6页
针对阶段流作用下的大长细比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试验所需的外流条件,根据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对试验流场进行了设计改造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选定了试验流场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测得的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针对阶段流作用下的大长细比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试验所需的外流条件,根据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对试验流场进行了设计改造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选定了试验流场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测得的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流速时,模拟结果与试验流速吻合较好;在高流速时,数值模拟结果比试验流速略大。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得到均匀分布的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立管 涡激振动 流场改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海洋平台损伤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裕裕 王典鹤 +1 位作者 王树青 王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13-419,共7页
当结构物产生损伤时,结构的动力特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结构振动响应产生相应的变化。小波变换是奇异性信号的良好检测工具,可以用于识别结构损伤的发生。建立了某海洋平台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随机海浪作用下不同损伤工况的结构振动响应... 当结构物产生损伤时,结构的动力特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结构振动响应产生相应的变化。小波变换是奇异性信号的良好检测工具,可以用于识别结构损伤的发生。建立了某海洋平台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随机海浪作用下不同损伤工况的结构振动响应。基于小波变换损伤检测,针对不同类型杆件损伤、不同位置杆件损伤、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以及不同方向振动响应信号情况下,分别研究了海洋平台结构的损伤检测问题,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损伤检测 海洋平台 随机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强国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新能源评估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崇伟 李崇银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83,共9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然而沿线薄弱的电力供应能力严重制约其高效展开。海洋新能源评估与开发既是破解"海上丝路"能源困局的最佳选择之一,也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然而沿线薄弱的电力供应能力严重制约其高效展开。海洋新能源评估与开发既是破解"海上丝路"能源困局的最佳选择之一,也是推进互联互通、展开国际合作的良好契机,还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常规能源紧缺的有效措施。本文首先论述海洋新能源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梳理资源评估现状,探析资源评估难点:资源气候特征详查、等级区划、与天文地球因子的相关、资源短期预报、长期演变规律、中长期预估、关键节点资源评价,并提供应对措施,为资源开发的精准选址、业务化运行和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海洋新能源开发的产业化、规模化。最后展望海洋新能源数据集建设、人才培养与学科体系建设,为各国参与"海上丝路"建设的决策、科研、工程人员提供数据保障、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新能源评估 气候特征 等级区划 短期预报 中长期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长径比浮式圆柱涡激运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洪源 黄维平 +1 位作者 李磊 常爽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411,共7页
为研究低长径比浮式圆柱涡激运动响应,对其进行了水槽模型实验研究。测试了三种长径比(L/D=2.5、2.0、1.5)圆柱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运动响应及顺流向、横流向动水压力,从响应幅值、涡泄频率、受力分析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其涡激运动的关... 为研究低长径比浮式圆柱涡激运动响应,对其进行了水槽模型实验研究。测试了三种长径比(L/D=2.5、2.0、1.5)圆柱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运动响应及顺流向、横流向动水压力,从响应幅值、涡泄频率、受力分析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其涡激运动的关键特征。研究表明:涡激运动响应幅值随长径比的减小呈降低趋势,这种趋势在锁定阶段更加明显;涡激运动锁定区前后阶段,涡泄频率与固有频率比值随约化速度呈线性增加,锁定区前St≈0.18,锁定区后St数小于0.18,且随长径比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圆柱 涡激运动 模型试验 低长径比 斯托哈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翼间距对串列布置全被动式双水翼获能的影响
13
作者 黄丽 刘臻 +1 位作者 宋馨钰 倪和强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2,共12页
单个振荡水翼装置获能有限,对其进行阵列布置是振荡水翼装置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构建串列布置双水翼的二维模型,采用全被动式控制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水翼间距对全被动式双水翼水动力特性及获能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流场结... 单个振荡水翼装置获能有限,对其进行阵列布置是振荡水翼装置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构建串列布置双水翼的二维模型,采用全被动式控制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水翼间距对全被动式双水翼水动力特性及获能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流场结构、运动响应及获能性能变化,研究了串列布置全被动式双水翼干涉机理。研究发现,水翼间距增大,下游水翼获能性能随之提高。此外,根据无量纲化水翼间距L_(x)^(*)∈[3.0,16.0]中各下游水翼的流场变化,将串列双水翼翼涡作用分为3类,其中第Ⅲ类翼涡作用为维持下游水翼良好水动力性能的理想作用类型。在L_(x)^(*)=6.0的最优工况下,双水翼系统平均功率系数与平均效率的获能系数分别为0.7和0.8,其阵列获能密度及有效用海效率分别为118.8 W/m^(2)和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被动式 串列布置 水翼间距 流场结构 获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海洋平台损伤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娟 黄维平 石湘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7-331,349,共5页
海洋平台结构在环境因素下可能出现局部破损,提出一种快速诊断结构损伤的损伤探测方法,而遗传算法因其方法简单及较强的鲁棒性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全局优化方法。以海洋平台实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诊断依据,将海洋结构的损伤诊断... 海洋平台结构在环境因素下可能出现局部破损,提出一种快速诊断结构损伤的损伤探测方法,而遗传算法因其方法简单及较强的鲁棒性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全局优化方法。以海洋平台实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诊断依据,将海洋结构的损伤诊断归结为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搜索。考虑到平台结构刚度的方向性,针对测量噪声和海洋平台模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修正的目标函数作为遗传算法进行损伤诊断的适应度函数。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诊断出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的损伤,改进了进化搜索的鲁棒性,提高了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诊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诊断 遗传算法 海洋平台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迫激励模型的水平摆式波能装置获能优化研究
15
作者 王家智 史宏达 +2 位作者 曹飞飞 江小强 徐英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4,共8页
以水平参数摆波能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强迫激励模型,对装置多自由度下的运动和获能规律进行研究。装置在系泊状态下多自由度运动平均功率出现两个峰值,第一峰值与外浮体自身性质有关,第二峰值受系泊影响。将动... 以水平参数摆波能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强迫激励模型,对装置多自由度下的运动和获能规律进行研究。装置在系泊状态下多自由度运动平均功率出现两个峰值,第一峰值与外浮体自身性质有关,第二峰值受系泊影响。将动力输出装置(PTO)阻尼形式、外浮体形状、系泊系统为变量,研究表明在斋堂岛海域,线性阻尼性能优于常值阻尼;外浮体为半球形和半圆柱形时装置获能较好;系泊轴向刚度、线密度对获能第二峰值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能转换 能量吸收 系泊 浮体 摆体 强迫激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能装置-浮式防波堤集成系统获能消波特性研究
16
作者 王治林 史宏达 +3 位作者 曹飞飞 韩蒙 易惜 马旭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基于空间共享和成本分摊理念提出一种由振荡浮子式波能装置和浮式防波堤相结合的集成系统,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耦合数值模型,并研究集成系统水动力性能,分析动力输出系统(PTO)阻尼、波能装置与浮式防波堤间距、波能装置宽度对集成... 基于空间共享和成本分摊理念提出一种由振荡浮子式波能装置和浮式防波堤相结合的集成系统,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耦合数值模型,并研究集成系统水动力性能,分析动力输出系统(PTO)阻尼、波能装置与浮式防波堤间距、波能装置宽度对集成系统能量捕获和消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集成系统相对运动优于波能装置与固定式防波堤集成系统以及单独的波能装置。PTO阻尼系数的合理选取可使集成系统具有较优的能量捕获和消波性能;间距的减小和波能装置宽度的增加可改善集成系统能量捕获性能,转换效率可达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能转换 能量吸收 浮式防波堤 波浪透射 窄缝间波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荡姿态自持式波能装置参数优化研究
17
作者 马旭 史宏达 +3 位作者 曹飞飞 魏志文 于明琦 江小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41,共6页
提出一种垂荡姿态自持式波能装置,建立装置的运动方程,基于势流理论构建其水动力分析数值模型并进行验证,加载常值、线性动力输出(PTO),计算发电功率及俘获宽度比,对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时,装置的平均输出功率及俘... 提出一种垂荡姿态自持式波能装置,建立装置的运动方程,基于势流理论构建其水动力分析数值模型并进行验证,加载常值、线性动力输出(PTO),计算发电功率及俘获宽度比,对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时,装置的平均输出功率及俘获宽度比随PTO、浮子的半径和吃水、横杆长度、横杆倾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浮子与横杆质量配比的增大影响较小。当横竖杆长度比为0.5,即横杆长度为4.8 m时,装置的平均输出功率和俘获宽度比最大;当横杆倾角为40°时,装置的获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转换 波能 能量吸收 振荡浮子 垂荡姿态自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海洋输油软管疲劳试验机的寿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新杰 赵林 +3 位作者 郑中强 常宗瑜 刘栋杰 宋平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4,共4页
利用ANSYS对海洋输油软管疲劳试验机进行了静力分析,得到了试验机的危险位置及其应力特点。通过疲劳分析模块Fatigue Tools对试验机的寿命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试验机的最少循环次数,发现了其结构的薄弱环节。以疲劳强度理论为基础,对... 利用ANSYS对海洋输油软管疲劳试验机进行了静力分析,得到了试验机的危险位置及其应力特点。通过疲劳分析模块Fatigue Tools对试验机的寿命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试验机的最少循环次数,发现了其结构的薄弱环节。以疲劳强度理论为基础,对试验机的寿命进行了理论计算。把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寿命和理论计算得到的寿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研究工程设备的疲劳寿命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疲劳试验机 海洋软管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研究
19
作者 孙淼军 陈玉静 +3 位作者 杨风艳 占辰龄 袁文永 张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6-414,共9页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该评价模型可从客观角度进行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评价,基于评价模型提出的优化方案具有合理性,能达到改善方案综合表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熵权-TOPSIS法 优化决策 多准则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结构薄板弹性屈曲的群孔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强 孙计勃 +1 位作者 张剑利 方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9-224,265,共7页
针对含孔洞板结构,重点考虑非均匀孔洞分布,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小变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得到孔洞数量、面积、位置、分布等因素对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孔洞分布不仅会改变有效承载面积并使承载能力变化,局部结构... 针对含孔洞板结构,重点考虑非均匀孔洞分布,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小变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得到孔洞数量、面积、位置、分布等因素对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孔洞分布不仅会改变有效承载面积并使承载能力变化,局部结构还会进入不同承载状态,使板结构承载性能产生非单调变化,即孔洞对板结构屈曲应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群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结构 含孔板 群孔效应 屈曲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