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叶切氏藻雌配子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1
作者 李言 陈书秀 +3 位作者 田萍萍 武瑞娜 赛珊 李晓捷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49,共8页
为抑制厚叶切氏藻的孤雌生殖,将经60μm筛绢过滤的50~100μm细胞段厚叶切氏藻雌配子体均匀倒在直径9 cm的培养皿中,分别控制温度为5、8、12、15、20℃,光照度为500、1000、2000、3000、4000 lx,NaNO_(3)^(-)N质量浓度为0.1~10.0 mg/L和K... 为抑制厚叶切氏藻的孤雌生殖,将经60μm筛绢过滤的50~100μm细胞段厚叶切氏藻雌配子体均匀倒在直径9 cm的培养皿中,分别控制温度为5、8、12、15、20℃,光照度为500、1000、2000、3000、4000 lx,NaNO_(3)^(-)N质量浓度为0.1~10.0 mg/L和KH_(2)PO_(4)-P质量浓度为0.01~1.00 mg/L,调整环境条件,提高厚叶切氏藻雌配子体生长速度,查看其孤雌生殖情况。结果表明,光照度、温度、氮质量浓度、磷质量浓度和氮源类型显著影响厚叶切氏藻雌配子体生长。培养温度为15℃时,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有效抑制孤雌生殖。随着光照度的增加,雌配子体相对生长率随之降低,孤雌生殖产生的孢子体数量显著增加,1000 lx下相对生长率最高,单位面积(1 cm^(2))孢子体的数量显著低于高光照度(2000~4000 lx)组。当氮、磷质量浓度分别为1.0 mg/L和0.10 mg/L时,雌配子体相对生长率为9.25%,未发生孤雌生殖。以NaNO_(3)和CH_(4)N_(2)O为氮源,配子体细胞簇分支较多且舒展,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氮源组。因此,厚叶切氏藻在白光1000 lx、24 h光照、15℃、氮质量浓度1.0 mg/L和磷质量浓度0.10 mg/L条件下生长较快,不易发生孤雌生殖,NaNO_(3)和CH_(4)N_(2)O均可作为氮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叶切氏藻 营养生长 孤雌生殖 光照度 温度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鉴定海带孢子体倍性的研究
2
作者 田萍萍 李言 +3 位作者 刘延岭 李晓捷 王伟伟 陈书秀 《水产养殖》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满足海带倍性育种中对多倍体海带倍性的鉴定需要,以海上栽培3~5个月的海带孢子体为材料,制备并收集原生质体。结果表明,海带孢子体生长部组织酶解后,得到2种直径大小不同的原生质体,满足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检测倍性所需的原生质体... 为满足海带倍性育种中对多倍体海带倍性的鉴定需要,以海上栽培3~5个月的海带孢子体为材料,制备并收集原生质体。结果表明,海带孢子体生长部组织酶解后,得到2种直径大小不同的原生质体,满足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检测倍性所需的原生质体数量要求。海带孢子体原生质体经细胞核解离液解离,于流式细胞仪检测后,获得了可用于估测海带DNA含量鉴定海带孢子体倍性的流式直方图。表明流式细胞术鉴定海带孢子体倍性的方法,适用于海带孢子体倍性的初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海带 孢子体 倍性鉴定 原生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质保存时长对海带配子体发育影响试验
3
作者 李霞 孙娟 +3 位作者 陈书秀 王伟伟 史良 赵楠 《水产养殖》 2025年第4期38-40,43,共4页
目前,海带种质最主要的保存方式是配子体低温弱光液体保存[1]。在低温弱光照条件下,海带配子体大部分具有正常的生理活性,恢复正常光照后,仍能正常发育并产生孢子体[2-3]。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配子体会出现较大的形态差异,且存活率随着... 目前,海带种质最主要的保存方式是配子体低温弱光液体保存[1]。在低温弱光照条件下,海带配子体大部分具有正常的生理活性,恢复正常光照后,仍能正常发育并产生孢子体[2-3]。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配子体会出现较大的形态差异,且存活率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一部分配子体出现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如细胞解体、漂白),另一部分保持不变,还有一部分配子体在恢复最佳条件(光照和营养等)后,甚至失去了再生能力[5-6]。王翔宇等[7]采用显微和透射电镜观察的方法,发现长期低温弱光保存的部分海带配子体,会出现细胞质壁分离、色素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形状变得不规则、甚至完全溶解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配子体 存活率 再生能力 形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构建海带核心繁育群体
4
作者 李言 刘延岭 +5 位作者 梁广津 王利芹 李晓捷 赵聚萍 武瑞娜 田萍萍 《水产科学》 2025年第5期717-726,共10页
为提高海带保种的精准性,基于海带微卫星DNA(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表型多样、遗传信息全面的核心繁育群体,并在4个海带品系中应用。从海带微卫星标记库中筛选出153个标记用于构建4个品系的核心繁育群体,每个品系筛选出15... 为提高海带保种的精准性,基于海带微卫星DNA(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表型多样、遗传信息全面的核心繁育群体,并在4个海带品系中应用。从海带微卫星标记库中筛选出153个标记用于构建4个品系的核心繁育群体,每个品系筛选出15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分析海带孢子体群体遗传多样性。综合考虑等位基因权重分值、个体加合分值和孢子体状态等因素,最终确定DFKZ-3、DFXZ-3、DFXZ-1和DFXZ-24个品系,保存孢子体个体数目分别为12、12、11和17株。根据保种海带编号在孢子囊成熟时进行种质采集、分离,留存配子体进行保种,完成核心繁育群体构建,为良种持续利用、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筛选更核心的海带种质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核心繁育群体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