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曾昭祥 刘琳 +2 位作者 房茂盛 李志成 高新学 《四川精神卫生》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 (中文版 ) ) (FES -CV)、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中文版 ) (FACESII-CV)对 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 (中文版 ) ) (FES -CV)、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中文版 ) (FACESII-CV)对 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研究组 )进行评定 ,并与 110例正常受试者 (对照组 )加以比较。结果 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 ,患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低组织性以及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 (P <0 0 5或P<0 0 1)。②在教养方式上 ,患者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 (P <0 0 1) ;而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 (P <0 0 5和P <0 0 1)。③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 ,患者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亲密度和理想适应性均较对照组为差 (P <0 0 1)。结论 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均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 亲密度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冬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8期621-622,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 90对 36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常模差 ,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 4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 90对 36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常模差 ,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 4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躯体化、敌对和恐怖 3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患儿母亲躯体化、抑郁、焦虑 3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父亲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低于父亲。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调查 儿童 精神分裂症 亲属关系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内心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桂苓 楚平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1期75-77,共3页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对住院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Herth希望指数(HHI)...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对住院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Herth希望指数(HHI)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希望指数量表测量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希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护理 疾病不确定感 希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依赖患者自尊水平及其家庭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绍敏 刘琳 《四川精神卫生》 2004年第4期208-209,共2页
目的 探讨酒依赖患者自尊水平及其家庭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 (SES)及家庭功能问卷(FAD)对 6 0例酒依赖及 6 0例正常受试者进行了评定 ,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酒依赖组的SES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目的 探讨酒依赖患者自尊水平及其家庭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 (SES)及家庭功能问卷(FAD)对 6 0例酒依赖及 6 0例正常受试者进行了评定 ,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酒依赖组的SES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家庭功能方面 ,酒依赖组在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方面评分和FAD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酒依赖组的自尊水平降低 ,有效的家庭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自尊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守景 《四川精神卫生》 200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西酞普兰合并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对照组(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各43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及12周末进行Hamilton抑郁量...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西酞普兰合并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对照组(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各43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及12周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HAMD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ADL评分则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酞普兰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而且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抑郁障碍 神经功能 西酞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合并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研究
6
作者 李玉娥 李荣琴 《四川精神卫生》 2005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评价氟西汀合并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给予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小剂量的多塞平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 目的评价氟西汀合并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给予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小剂量的多塞平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相当(P>0.05),即研究组显效率为80.8%,对照组为73.1%;但在第1及第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周研究组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ES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多塞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能显著改善患者伴发的焦虑症状,安全性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多塞平 抑郁症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