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培酮治疗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30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占玲 常保强 卢世臣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2期769-769,共1页
目的 :了解利培酮治疗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3 0例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患者 ,予中小剂量利培酮治疗 ,在治疗前、治疗后 2 ,4 ,6,8周末分别以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不良反应量表 (TES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 目的 :了解利培酮治疗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3 0例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患者 ,予中小剂量利培酮治疗 ,在治疗前、治疗后 2 ,4 ,6,8周末分别以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不良反应量表 (TES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评定。结果 :利培酮治疗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显效率为 80 .0 % ,有效率 90 .0 % ,副作用少 ,无 1例诱发癫发作。结论 :利培酮可作为治疗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癫痫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样 抗精神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仲荣 胡勤玲 赵福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自制的约束不良言行标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综合评价精...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自制的约束不良言行标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IPROS、SANS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综合干预治疗矫治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精神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社会功能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段维维 唐小伟 +6 位作者 杨韦 董慧 肖文焕 陈茜 耿德勤 沙维伟 张晓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关联性。方法纳入年龄、教育...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关联性。方法纳入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DS患者53例、NDS患者58例和正常对照41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和社会适应量表(social-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分别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社会功能。结果 DS组和NDS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2.9±1.8)μg/L&(3.4±1.7)μg/L vs.(9.5±4.0)μg/L,均P<0.01],而DS与NDS组间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与NDS组相比,DS组SSPI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低(P<0.01),SAFE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总分均较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SAFE分呈负相关(r=-0.20,P=0.04),与SSPI因子Ⅰ(r=0.23,P=0.01)、SSPI因子Ⅱ(r=0.22,P=0.02)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示,控制年龄、病程等混杂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SSPI与BDNF呈正关联(β=1.05,P=0.02),SAFE与PANSS总分呈正关联(β=1.36,P<0.01)。结论 DS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明显,血清BDNF水平明显下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与社会功能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传芝 王秋玲 时忠丽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891-892,共2页
目的观察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均给予奎的平300~600 mg·d-1,bid,PO;对照组32例,均给予氯氮平300~500mg·d-1,bid或tid,PO.两组均治疗6个... 目的观察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均给予奎的平300~600 mg·d-1,bid,PO;对照组32例,均给予氯氮平300~500mg·d-1,bid或tid,PO.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及PANSS总分的改善情况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除精神支柱外,其他均非常明显地提高;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提高,但对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奎的平比氯氮平更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的平 氯氮平 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及其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玉娥 曾昭祥 刘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1期1773-1775,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及其复发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折合氯丙嗪剂量≤300mg/d)治疗,时间为2年,同时对观察组家属实... 目的探讨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及其复发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折合氯丙嗪剂量≤300mg/d)治疗,时间为2年,同时对观察组家属实施家庭教育。采用坎伯威家庭问卷中文版(CFI-CV)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分别于家庭教育前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定,并于随访结束时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1)家庭教育前,两组患者CFI-CV评分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批评、敌对及情感过分参入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热情性及赞扬性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2年内观察组复发率、病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教育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情感表达方式,降低患者复发率及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精神分裂症 表达的情绪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冬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8期621-622,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 90对 36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常模差 ,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 4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 90对 36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常模差 ,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 4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躯体化、敌对和恐怖 3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患儿母亲躯体化、抑郁、焦虑 3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父亲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低于父亲。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调查 儿童 精神分裂症 亲属关系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安舍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43例
7
作者 张俊青 王秋玲 张增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889-890,共2页
目的比较米安舍林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米安舍林30~90 mg·d-1,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75~225mg·d-1,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 目的比较米安舍林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米安舍林30~90 mg·d-1,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75~225mg·d-1,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米安舍林和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相当(P>0.05),其显效率分别为62.8%和65.1%,两组治疗前后HAMD、PANSS评分分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改善(P<0.01),但米安舍林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米安舍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肯定,用药安全,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安舍林 阿米替林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1
8
作者 刘赟赟 陈红 +3 位作者 刘国莲 牛萌 何旭文 冯玉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3478-348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银川市某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干预组,另一家作为对照组,于健康体检日随机抽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各39例作...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银川市某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干预组,另一家作为对照组,于健康体检日随机抽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各39例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基于CGA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对照组同期接受常规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最终71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干预组35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收缩压水平在组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水平在组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环境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GA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 高血压 老年人 家庭护理(专业)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治疗前后认知应对策略的变化及其与抑郁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武 胡春凤 +4 位作者 周玉萍 张增 翟金国 张欣 李龙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9-680,共2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应对策略的变化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入组的130例患者给予抗抑郁剂辅以认知行为为主的心理干预治疗4周以上,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应对策略的变化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入组的130例患者给予抗抑郁剂辅以认知行为为主的心理干预治疗4周以上,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CERQ-C)、Beck抑郁自评量表(Beckdepressioninventory,BDI)评定治疗前后的认知应对策略及抑郁情绪,分析二者的变化及可能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组的BDI总分、CERQ-C不适应性策略总分、CERQ-C的责难自己、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责难他人因子分降低(t值依次为28.23、9.89、4.65、8.75、2.90、8.17、8.54,P均小于0.05),积极重新评价因子分升高(t=-3.95,P<0.01)。治疗前BDI总分与CERQ-C的沉思、灾难化因子分呈正相关(r=0.35,P<0.01;r=0.25,P<0.01);治疗后BDI总分与CERQ-C责难自己、沉思、灾难化因子分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18、0.44、0.30,P均小于0.05),BDI减分与沉思、灾难化及责难他人因子治疗后的减分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25、0.23、0.26,P均小于0.01)。结论抗抑郁剂结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应对策略得到改善,不良的认知应对策略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曲唑酮治疗伴勃起功能障碍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年生 李荣琴 陈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曲唑酮对伴有勃起功能障碍(ED)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伴有勃起功能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研究组在常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小剂量曲唑酮,对照组仅...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曲唑酮对伴有勃起功能障碍(ED)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伴有勃起功能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研究组在常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小剂量曲唑酮,对照组仅给予帕罗西汀,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勃起功能国际指数评分问卷(IIEF-5)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勃起功能及副反应。结果对抑郁症状的治疗,2组疗效相当,研究组显效率为86.0%,对照组为78.4%;但1周末及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勃起功能,2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6.0%、21.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的IIEF-5评分于4周末即显著高于对照组;ED改善与HAMD阻滞因子减分值呈正相关。2组间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曲唑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曲唑酮 抑郁症 勃起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气质特征及其家庭背景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东强 于兰 杨秋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气质特征、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旨在为癫痫患儿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58例癫痫患儿进行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同中国常模组儿童比较。同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气质特征、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旨在为癫痫患儿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58例癫痫患儿进行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同中国常模组儿童比较。同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58例癫痫患儿及58名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评。结果(1)癫痫组患儿与常模组儿童的气质类型构成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癫痫组患儿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及持久性气质维度得分与常模组儿童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3)癫痫组患儿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及控制性得分与对照组儿童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4)癫痫组患儿与正常儿童的父母情感温暖、惩罚及拒绝因子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及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得分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癫痫组患儿的气质特征、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与正常儿童有着明显的不同,此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气质 家庭环境 父母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内心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桂苓 楚平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1期75-77,共3页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对住院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Herth希望指数(HHI)...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对住院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Herth希望指数(HHI)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希望指数量表测量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希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护理 疾病不确定感 希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建军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4期326-326,共1页
目的 :比较氟西汀与氯米帕明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对 3 9例强迫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观察。结果 :两药抗强迫症疗效相当 ,氟西汀副作用比氯米帕明少而轻微。结论 :氟西汀更适合于伴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
关键词 氟西汀 氯米帕明 强迫症 疗效对比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治疗氯丙咪嗪无效的强迫症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占玲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0期682-683,共2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对氯丙咪嗪治疗无效的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对52例氯丙咪嗪治疗无效的强迫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50mg·d-1,3 d后增至100 mg·d-1,氯硝西泮4mg·d-1,3 d后增...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对氯丙咪嗪治疗无效的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对52例氯丙咪嗪治疗无效的强迫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50mg·d-1,3 d后增至100 mg·d-1,氯硝西泮4mg·d-1,3 d后增至8 mg·d-1,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舍曲林,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Yale-Brow强迫量表(Y-Bocs)和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4.5%,对照组显效率38.5%;治疗第4,8周末Y-Boc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舍曲林并氯硝西泮治疗氯丙咪嗪无效的强迫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氯硝西泮 强迫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引起银屑病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秋玲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7期866-866,共1页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银屑病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