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4
1
作者
刘国伟
王宜花
刘学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4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分析 ,7例行Dandy氏手术并取病理检查。结果 :发病年龄 5 0~ 60岁 2 0例 (5 9% )。右侧 2 1例 (62 % )。累及三叉神经I支 2 4例 (71% )。...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4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分析 ,7例行Dandy氏手术并取病理检查。结果 :发病年龄 5 0~ 60岁 2 0例 (5 9% )。右侧 2 1例 (62 % )。累及三叉神经I支 2 4例 (71% )。并发角膜溃疡 12例 ,角膜炎 10例。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2 4例的病理所见 ,三叉神经感觉根肿胀、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 ,神经纤维内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三叉神经感觉根急、慢性炎症所致。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右侧I支较多 ,易并发角膜溃疡及角膜炎。Dandy氏手术是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痛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au蛋白和核因子-κB在迟发性轴索断裂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2
作者
何朝晖
孙晓川
+3 位作者
李峰
江涌
吴海涛
郑履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牵拉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内Tau蛋白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规律,探讨二者与轴索损伤后迟发性轴索断裂的关系。方法将21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牵拉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内Tau蛋白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规律,探讨二者与轴索损伤后迟发性轴索断裂的关系。方法将21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只)和视神经牵拉伤组(B组,18只)。对B组大鼠右侧视神经施予牵拉,并于伤后4、8、16h,1、3、5d各处死3只动物。光镜下观察视神经、RGCs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动物RGCs内Tau蛋白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视神经牵拉伤后视神经轴索、RGCs的形态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B组RGCs内Tau蛋白在伤后表达增加,8h达高峰,1d后降低至A组水平以下,5d后恢复至A组水平。B组NF-κB在伤后表达增加,3d达高峰,5d仍然保持高水平表达。结论大鼠视神经牵拉伤后迟发性轴索断裂和神经元凋亡可能与伤后Tau蛋白和NF-κB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索损伤
TAU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平
李峰
+2 位作者
李双英
张巧莲
张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总结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共6例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神经电生理学、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谱、脑脊液、临床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本...
目的总结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共6例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神经电生理学、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谱、脑脊液、临床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本组6例患者发病前均有外伤或手术史,创伤至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时间平均8 d,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6例)、呼吸肌麻痹(4例)和脑神经损害(4例);1例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1 IgG阳性,1例GM1和GD1b IgG阳性;2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6例蛋白定量升高、4例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学以运动神经轴索损害为主。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1例为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2例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发病至呼吸肌麻痹时间平均3.25 d,1例呼吸机辅助通气27 d后放弃治疗,死亡;1例拒绝呼吸机辅助通气,死亡。5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0 g/(kg·d),1例仅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500 mg/d。平均随访9.50个月,4例生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肌萎缩,3例肌力恢复良好,1例肌力3~4级。结论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以发生于不同的创伤应激后,临床表现较严重,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及时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创伤和损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4
1
作者
刘国伟
王宜花
刘学宽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省
济宁市
第二
人民医院
眼科
山东省
济宁市
第一
人民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4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分析 ,7例行Dandy氏手术并取病理检查。结果 :发病年龄 5 0~ 60岁 2 0例 (5 9% )。右侧 2 1例 (62 % )。累及三叉神经I支 2 4例 (71% )。并发角膜溃疡 12例 ,角膜炎 10例。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2 4例的病理所见 ,三叉神经感觉根肿胀、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 ,神经纤维内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三叉神经感觉根急、慢性炎症所致。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右侧I支较多 ,易并发角膜溃疡及角膜炎。Dandy氏手术是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痛
病理
治疗
Keywords
Zoster herpes
Trigeminal neuralgia
Pathology
Treatment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45.1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au蛋白和核因子-κB在迟发性轴索断裂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2
作者
何朝晖
孙晓川
李峰
江涌
吴海涛
郑履平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神经
外科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泸州医学院附属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牵拉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内Tau蛋白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规律,探讨二者与轴索损伤后迟发性轴索断裂的关系。方法将21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只)和视神经牵拉伤组(B组,18只)。对B组大鼠右侧视神经施予牵拉,并于伤后4、8、16h,1、3、5d各处死3只动物。光镜下观察视神经、RGCs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动物RGCs内Tau蛋白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视神经牵拉伤后视神经轴索、RGCs的形态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B组RGCs内Tau蛋白在伤后表达增加,8h达高峰,1d后降低至A组水平以下,5d后恢复至A组水平。B组NF-κB在伤后表达增加,3d达高峰,5d仍然保持高水平表达。结论大鼠视神经牵拉伤后迟发性轴索断裂和神经元凋亡可能与伤后Tau蛋白和NF-κB表达增强有关。
关键词
轴索损伤
TAU
核因子-ΚB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平
李峰
李双英
张巧莲
张赛
机构
武警特色医学中心
神经
内科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武警特色医学中心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文摘
目的总结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共6例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神经电生理学、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谱、脑脊液、临床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本组6例患者发病前均有外伤或手术史,创伤至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时间平均8 d,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6例)、呼吸肌麻痹(4例)和脑神经损害(4例);1例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1 IgG阳性,1例GM1和GD1b IgG阳性;2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6例蛋白定量升高、4例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学以运动神经轴索损害为主。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1例为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2例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发病至呼吸肌麻痹时间平均3.25 d,1例呼吸机辅助通气27 d后放弃治疗,死亡;1例拒绝呼吸机辅助通气,死亡。5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0 g/(kg·d),1例仅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500 mg/d。平均随访9.50个月,4例生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肌萎缩,3例肌力恢复良好,1例肌力3~4级。结论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以发生于不同的创伤应激后,临床表现较严重,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及时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创伤和损伤
外科手术
Keywords
Guillain-Barre syndrome
Wounds and injuries
Surgical procedures,operative
分类号
R745.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及病理分析
刘国伟
王宜花
刘学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au蛋白和核因子-κB在迟发性轴索断裂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何朝晖
孙晓川
李峰
江涌
吴海涛
郑履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
李平
李峰
李双英
张巧莲
张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