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T_(1)mapping技术在心肌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宇华 齐先龙 颜春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82-684,共3页
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能“一站式”提供心脏形态、功能室壁运动情况、局部血流灌注及心肌活性等信息。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 1mapping)技术能量化人体组织每个体素的纵向弛豫时间常数(T 1),可以无创定量的... 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能“一站式”提供心脏形态、功能室壁运动情况、局部血流灌注及心肌活性等信息。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 1mapping)技术能量化人体组织每个体素的纵向弛豫时间常数(T 1),可以无创定量的评估心肌水肿与弥漫性心肌纤维化。近些年来,随着T 1mapping技术的发展,CMR已经成为心肌疾病诊断与治疗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磁共振成像 细胞外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鳃裂囊肿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宁 刘文娟 +1 位作者 赵强 齐先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9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探讨BaileyⅡ型第二鳃裂囊肿在MRI上的特征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二鳃裂囊肿的MRI表现,其中6例行MRI增强扫描,总结其特征讨论其形成机制。结果:本组11例全部为BaileyⅡ型;MRI表现为薄... 目的:探讨BaileyⅡ型第二鳃裂囊肿在MRI上的特征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二鳃裂囊肿的MRI表现,其中6例行MRI增强扫描,总结其特征讨论其形成机制。结果:本组11例全部为BaileyⅡ型;MRI表现为薄壁、均质的囊性肿块,囊腔在T1WI上呈低、等、高信号(其中低信号7例,等信号2例,高信号2例),T2WI常呈等、高信号(等信号2例,高信号9例);DWI均呈等、高信号(等信号3例,高信号8例);囊壁强化或不强化,并发感染者囊壁增厚、强化;胸锁乳突肌受压向后外或向后移位,颈动脉间隙大血管向内或向后内移位,颌下腺受压移位;脂肪抑制序列可更清楚的显示病变与周围关系。结论:对于BaileyⅡ型鳃裂囊肿,磁共振图像具有明显的信号特征及部位特征,对术前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鳃裂囊肿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岳锦芳 齐先龙 颜春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32-335,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疾病,多起病隐匿,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和猝死,因此,早期DCM的诊断是研究的重点。目前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影像学检查有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ar magnetic res...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疾病,多起病隐匿,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和猝死,因此,早期DCM的诊断是研究的重点。目前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影像学检查有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CT、核医学等。本文介绍了DCM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分析并比较每种方法的优劣势,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成像 核医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转移性颗粒细胞瘤1例
4
作者 金宇华 齐先龙 颜春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090-2090,2095,共2页
患者女,53岁。因右上腹疼痛不适6天入院。患者10年前因卵巢颗粒细胞瘤行手术治疗。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及包块。肿瘤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CT显示右膈肌下方可见巨大团块状稍高低混杂密度影,大小约11.8 cm×5.7 cm,... 患者女,53岁。因右上腹疼痛不适6天入院。患者10年前因卵巢颗粒细胞瘤行手术治疗。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及包块。肿瘤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CT显示右膈肌下方可见巨大团块状稍高低混杂密度影,大小约11.8 cm×5.7 cm,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肝右叶局部似呈受压改变(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转移 腹腔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脑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5
作者 罗玉婷 张天然 齐先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711-1711,1715,共2页
患者男,68岁,双下肢无力10天来院就诊。体检:双下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基本正常,行走不稳,不能直线行走,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细胞角蛋白19片段3.54 ng/ml(0.1~3.3)、癌胚抗原14.09 ng/ml(0~5),余未见异常。既往无特殊病史。MRI:显... 患者男,68岁,双下肢无力10天来院就诊。体检:双下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基本正常,行走不稳,不能直线行走,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细胞角蛋白19片段3.54 ng/ml(0.1~3.3)、癌胚抗原14.09 ng/ml(0~5),余未见异常。既往无特殊病史。MRI:显示右侧颞叶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呈T 1WI低信号、T 2WI高信号,实性部分呈T 1WI等信号、T 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及囊壁明显强化,灶周见大片水肿信号,右侧丘脑及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局部左移(图1~3)。MRS检查:右侧颞叶病灶实性部分胆碱(Cho)峰明显增高,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明显降低,Cho/NAA=3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