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ATG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曼 韩莎 +3 位作者 李胜 张国安 王业全 崔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2-1364,共3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related gene 5,ATG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00例PTC原发灶及其癌旁组织、50例PTC淋巴...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related gene 5,ATG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00例PTC原发灶及其癌旁组织、50例PTC淋巴结转移灶中ATG5的表达,分析ATG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ATG5在PTC原发灶中的阳性率为82.0%(82/1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1.0%,31/100)和正常甲状腺组织(17.4%,4/23),但低于淋巴结转移灶(96.0%,4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G5高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侵犯数目有关(P<0.05),年龄40岁以下、肿瘤最大径>1 cm、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侵犯数>3个的PTC患者ATG5的表达水平高。结论ATG5在PT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并与PTC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恶性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ATG5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颜廷振 张晶 +1 位作者 魏彦春 卢公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0~2011年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并行PVP/PKP骨水泥技术治疗的病人,20例获得随访,依据PVP/PKP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分成...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0~2011年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并行PVP/PKP骨水泥技术治疗的病人,20例获得随访,依据PVP/PKP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所有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进行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及疼痛VAS临床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实验组患者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提高,脊柱骨疼痛症状较对照组得到持续缓解,治疗后1年内无新发骨折。对照组1年期间有脊柱骨性疼痛加重趋势,1例患者术后2月后再次出现新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唑来膦酸用药后主要临床不良反应为类流感样反应,包括发热、面红、周身不适等,短期内可缓解,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性患者骨密度,预防骨量持续丢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有效减轻全身及胸腰部骨性疼痛症状,预防再次骨折发生。应用唑来膦酸给药方便、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可达到全身系统化治疗,可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 后凸术 唑来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洪伟 魏丽 +1 位作者 林凡忠 吴德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SPA)及癌在多形性腺瘤(CPA)组织中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已经确诊的50例SPA(n=44)和CPA(n=6)及瘤旁样本的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明确Nrf2在肿瘤及正常组... 目的:探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SPA)及癌在多形性腺瘤(CPA)组织中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已经确诊的50例SPA(n=44)和CPA(n=6)及瘤旁样本的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明确Nrf2在肿瘤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同时发现Nrf2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rf2在SPA及CPA组织中表达高于肿瘤旁组织(P<0.05),其表达程度同肿瘤的病理类型呈正相关(P<0.05),CPA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性(n=39)和复发性(n=5)SPA(P<0.05),在正常腮腺组织中表达率明显低于在唾液腺良恶性肿瘤表达率(P<0.05)。结论:Nrf2与SPA和CPA的生长及病理类型关系密切,对二者的预后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 唾液腺 多形性腺瘤 癌在多形性腺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6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樊丽娟 张健 +1 位作者 林凡忠 李洪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900-290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33例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C6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C...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33例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C6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CDC6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的相关性。结果:CDC6在食管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51.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6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CDC6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累计无病生存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CDC6蛋白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CDC6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筏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红梅 李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8-310,共3页
Aβ毒性学说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由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代谢紊乱,产生了过量的Aβ42,后者迅速聚集形成寡聚物,启动了Aβ瀑流效应,造成了Aβ的沉积,形成老年斑。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脂筏在Aβ的产生和异常沉积... Aβ毒性学说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由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代谢紊乱,产生了过量的Aβ42,后者迅速聚集形成寡聚物,启动了Aβ瀑流效应,造成了Aβ的沉积,形成老年斑。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脂筏在Aβ的产生和异常沉积过程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脂筏是富含胆固醇和磷脂的细胞膜特殊区域,本文对脂筏的结构功能及其在AD发病机制中作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脂筏 胆固醇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GABA A型受体对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成洪聚 相龙全 +1 位作者 亚白柳 刘文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2-1325,共4页
γ-氨基丁酸(GABA)是神经系统中经典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合成系统和受体系统在动物和人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均已被检测到。在DRG中,GABA系统参与对痛觉信息传入的初级调制,已成为现今痛觉调制研究中的热点,但至今其参与病理性... γ-氨基丁酸(GABA)是神经系统中经典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合成系统和受体系统在动物和人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均已被检测到。在DRG中,GABA系统参与对痛觉信息传入的初级调制,已成为现今痛觉调制研究中的热点,但至今其参与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尚未阐明。GABA的A型受体(GABAAR)是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快速性抑制反应,在病理性疼痛产生过程中其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很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病理性疼痛的重要靶点。GABAAR有众多亚基,不同亚基组合成的受体功能不同。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GABAAR在DRG神经元中的分布、在痛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及在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表达和功能的变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GABAA受体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