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德建 郑丽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1-62,共2页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是当今世界三大养殖对虾优良品种之一,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但管理稍有不当,便容易爆发流行病,其中以红体病最为严重,一旦发病将是毁灭性的,小则整个池塘,大则整个养殖小区绝产。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红体病 防治技术 生长速度 优良品种 养殖对虾 养殖小区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河蟹小龙虾生态混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德建 《中国水产》 2017年第1期81-83,共3页
发展河蟹小龙虾生态混养技术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河蟹摄食后的残饵资源,优化养殖水体环境,又能够有效提高河蟹和小龙虾上市品质,符合当前渔业产业发展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转换,从环境胁迫型向环境友好型转换,从资源破坏型向资源节约型转... 发展河蟹小龙虾生态混养技术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河蟹摄食后的残饵资源,优化养殖水体环境,又能够有效提高河蟹和小龙虾上市品质,符合当前渔业产业发展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转换,从环境胁迫型向环境友好型转换,从资源破坏型向资源节约型转换,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模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混养技术 小龙虾 河蟹 淡水池塘 资源节约型 养殖模式 环境友好型 水体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大鳞副泥鳅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育技术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郑伟力 鹿杨 +2 位作者 刘德建 杨凤香 王团结 《中国水产》 2015年第7期64-66,共3页
南四湖水域渔业资源丰富.大鳞副泥鳅作为其重要的土著种群,具有质优价美、抗逆性强、个体大的特点。采用人工繁育的苗种与野生苗种相比.具有规格均匀、饲养驯化快.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成活率高等优点,适于规模化养殖。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 人工繁育 南四湖 生物学特性 技术试验 规模化养殖 资源丰富 抗逆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三种模式养殖罗氏沼虾高产试验
4
作者 乔福州 张新民 +5 位作者 陈德福 孔祥忠 郑伟力 陈奇 时彦民 时丽萍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池塘养殖 高产试验 池塘条件 清塘 移植水草 投饲 饵料系数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山湖乌鳢培育对比试验
5
作者 刘德建 陈奇 郑伟力 《当代水产》 2010年第12期56-57,共2页
2010年6月12日至7月12日,在微山县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选择2个池塘网箱,微山县鲁桥镇选择2个土质池塘、2个土质池塘网箱分别进行微山湖乌鳢良种苗种培育对比试验。
关键词 对比试验 苗种培育 微山湖 乌鳢 特种水产养殖 微山县 池塘 试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H—1新型动物蛋白料替代秘鲁鱼粉养殖罗非鱼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祖本 李兆海 +2 位作者 陈奇 乔福洲 李静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3-16,共4页
用廉价的JH-1新型动物蛋白料以1/2、2/3和100%的比例替代饲料配方中的秘鲁鱼粉,在自然水体中网箱养殖尼罗罗非鱼。56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以1/2的替代比例其效果最佳:试验组比对照组饵料系数下降16.2%,公斤鱼的饵料成本减少20.2... 用廉价的JH-1新型动物蛋白料以1/2、2/3和100%的比例替代饲料配方中的秘鲁鱼粉,在自然水体中网箱养殖尼罗罗非鱼。56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以1/2的替代比例其效果最佳:试验组比对照组饵料系数下降16.2%,公斤鱼的饵料成本减少20.2%,鱼净产量增加21.7%,饲料经济效益提高25.5%,饲料蛋白质效率提高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蛋白料 秘鲁鱼粉 尼罗罗非鱼 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H-Ⅱ动物蛋白料部分替代秘鲁鱼粉养殖虹鳟试验
7
作者 来长青 刘传忠 +3 位作者 孙剑 刘祖本 冯永 程继鲁 《水产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81-85,共5页
74天的试验结果证明,用廉价的JH-Ⅱ动物蛋白料部分地替代虹鳟配合饲料中昂贵的秘鲁鱼粉是可行的,尤以1/2的替代比例养殖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净产量增加41%,饲料经济效率提高了21.7%,饲料蛋白质效率变提高4.1%。
关键词 JH-Ⅱ动物蛋白料 虹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主养彭泽鲫成鱼高产试验
8
作者 郑伟力 陈奇 +5 位作者 时彦民 陈德富 周健 乔福州 张新民 孔洋忠 《内陆水产》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彭泽鲫 成鱼养殖 池塘养殖 主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山湖滨湖稻区稻蟹综合种养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伟力 《中国水产》 2016年第8期88-90,共3页
稻田成蟹养殖试验平均亩产河蟹274kg,平均规格114g/只,体重100g以上的成蟹占68.3%,回捕率60%。稻田培育扣蟹试验平均亩产扣蟹55.2kg,平均规格27.6g/只,回捕率20%。稻田养蟹模式比单一种植水稻增效明显,按照市场产品价格计算... 稻田成蟹养殖试验平均亩产河蟹274kg,平均规格114g/只,体重100g以上的成蟹占68.3%,回捕率60%。稻田培育扣蟹试验平均亩产扣蟹55.2kg,平均规格27.6g/只,回捕率20%。稻田养蟹模式比单一种植水稻增效明显,按照市场产品价格计算,稻田养殖成蟹平均亩新增效益1600元,稻田培育扣蟹平均亩新增效益166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试验 综合种养 河蟹 稻区 湖滨 稻田培育 稻田养蟹模式 价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殖设施建设及使用效果试验
10
作者 董永涛 郑伟力 《中国水产》 2016年第7期90-91,共2页
采用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殖设施开展繁殖.比自然繁殖更好控制.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更高.通过对500组大鳞副泥鳅进行了繁殖试验.结果为产卵率93%.受精率85%,鱼苗培育成活率51%。同时,该设施还有很大的改进、提高空间。
关键词 规模化繁殖 大鳞副泥鳅 设施建设 效果试验 自然繁殖 繁殖试验 鱼苗培育 产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