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宁市大豆—小麦良种繁育绿色优质高产技术
1
作者 刘秀菊 蔡文秀 +5 位作者 孙金霞 孙玉强 齐向阳 吴玉川 卢月 吴雪丰 《中国种业》 2025年第7期197-200,共4页
济宁市作为全国种业大市,依托大豆和小麦两大优势作物,在国家级制种大县持续开展豆—麦轮作周年良种繁育技术的示范推广,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系统阐述济宁市大豆—小麦良种繁育的绿色优质高产关键技术,旨在为... 济宁市作为全国种业大市,依托大豆和小麦两大优势作物,在国家级制种大县持续开展豆—麦轮作周年良种繁育技术的示范推广,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系统阐述济宁市大豆—小麦良种繁育的绿色优质高产关键技术,旨在为山东省大豆、小麦良种繁育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黄淮海地区小麦、大豆单产提升及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宁市 大豆 小麦 良种繁育 优质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济宁市兖州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3期25-27,共3页
农业信息化是新时期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对于改造传统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作者... 农业信息化是新时期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对于改造传统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作者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对兖州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查找了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兖州区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兖州区 农业信息化 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兖州小麦“三链协同”发展模式与智慧农业实践
3
作者 张艳 龚亚楠 +1 位作者 田雨 高飞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7期106-107,共2页
该文基于2013—2024年兖州小麦生产数据,系统分析“减垄增地+智能农机+地力提升”技术体系的增效机制。研究表明:该体系推动小麦单产从529.3 kg/亩增至598.6 kg/亩(p<0.05,1亩=1/15 hm^(2)),2024年总产22.35万吨(播种面积37.34万亩,... 该文基于2013—2024年兖州小麦生产数据,系统分析“减垄增地+智能农机+地力提升”技术体系的增效机制。研究表明:该体系推动小麦单产从529.3 kg/亩增至598.6 kg/亩(p<0.05,1亩=1/15 hm^(2)),2024年总产22.35万吨(播种面积37.34万亩,较2023年增长10.2%,源于退林还田政策)。但品种更新滞后、气候风险加剧及产业链融合不足等仍制约产业发展。结合兖州区实际,提出“三链协同”解决方案:品种链(3年新品种覆盖率≥90%)、加工链(建设精深加工产业园)、数字链(农田监测覆盖率100%),为粮食主产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兖州区 小麦生产现状 产业链融合 智慧农业 三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济宁肥料管理与土壤改良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雪梅 孙洪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7期24-25,共2页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粮食需求的日益增加,土壤质量和农产品产量的稳定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济宁市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产品产量不稳定等挑战。土壤改良与肥料管理作为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粮食需求的日益增加,土壤质量和农产品产量的稳定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济宁市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产品产量不稳定等挑战。土壤改良与肥料管理作为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已经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该文分析了山东省济宁市的土壤特点,探讨了当地肥料管理与土壤改良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肥料管理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兖州区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红静 王燕 曹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4期223-224,297,共3页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通过优选品种,关键生产环节加强管理,应用配套技术,总结出兖州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为相似生态气候条件的县市区采用该种植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 大豆 双高产 栽培技术 兖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兖州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点思考
6
作者 王燕 张玉允 +1 位作者 倪倩 袁士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3期32-34,共3页
兖州是传统农业强县,小麦玉米栽培技术、产量品质等一直处在全国前列。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兖州紧跟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展现出新的发展特点。文章通过总结当前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发展方向做出分析。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一体化种植 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背景下蔬菜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鲍卫东 《河北农机》 2022年第21期75-77,共3页
在当前科学技术及社会不断进步的条件下,我国现代农业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蔬菜栽培方面,各类技术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创新升级。若是仍选用以往的蔬菜栽培方式,将无法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以现代农业背... 在当前科学技术及社会不断进步的条件下,我国现代农业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蔬菜栽培方面,各类技术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创新升级。若是仍选用以往的蔬菜栽培方式,将无法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以现代农业背景下蔬菜栽培技术为核心,分析新背景下蔬菜栽培技术的内涵及特点,明确影响蔬菜品质及产量的因素,并提出实际栽培种植中应当注意的技术要点,以期提升蔬菜栽培技术水平,进而保障种植经营者的经济收益,满足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蔬菜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兖州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静 孙洪 +1 位作者 刘晓霞 曹娟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6期56-58,共3页
济宁市兖州区依托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和强筋专用小麦优势产区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和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粮油产业链条式增长和集群化发展,成为全市唯一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优势食品产... 济宁市兖州区依托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和强筋专用小麦优势产区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和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粮油产业链条式增长和集群化发展,成为全市唯一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的食品产业集群。现分享兖州区推动粮油产业集群高质发展的措施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产业 农产品精深加工 集群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傅延富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3期53-55,共3页
小麦作为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但关乎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此,相关技术人员要调整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应用绿色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达成高产增收的种植目标,并且在现代农业不断改革... 小麦作为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但关乎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此,相关技术人员要调整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应用绿色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达成高产增收的种植目标,并且在现代农业不断改革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技术被研发和推广,小麦种植水平也得到提高。针对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等问题,通过优化种植技术,缓解当前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类阻碍和压力,从而推动小麦现代化种植以及产业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优质小麦 高产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菏豆23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燕 张玉允 《中国种业》 2018年第7期82-83,共2页
大豆是兖州区主要经济作物,在调整种植结构、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通过介绍菏豆23品种特性、产量潜力,总结其高效栽培技术,供读者参考。精选良种,提高播种质量,确定适宜密度,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大豆是兖州区主要经济作物,在调整种植结构、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通过介绍菏豆23品种特性、产量潜力,总结其高效栽培技术,供读者参考。精选良种,提高播种质量,确定适宜密度,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确保优质丰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菏豆23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与大豆轮作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红静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0期114-114,共1页
总结了兖州区小麦—大豆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施肥、浇水、化学防控、收货贮存等技术,以期为小麦大豆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 大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耕结合有机肥施用对山东济宁地区小麦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张艳 仙娜 +1 位作者 马丰刚 蒋明洋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8期37-39,共3页
探讨旋耕与有机肥施用结合对山东济宁地区小麦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耕与有机肥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物质积累,改善根系发育,增加生物量,并有效提升小麦产量。此外,旋耕还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肥力的恢复和微生物... 探讨旋耕与有机肥施用结合对山东济宁地区小麦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耕与有机肥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物质积累,改善根系发育,增加生物量,并有效提升小麦产量。此外,旋耕还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肥力的恢复和微生物活性。旋耕与有机肥结合具有协同效应,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性质 有机肥 物质积累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3
作者 刘福昌 《中国种业》 2014年第11期68-69,共2页
2008年以来,兖州区承担实施了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在兖州区小孟镇、大安镇、漕河镇等建设了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区,其中,小孟镇万亩示范片连续6年小麦每667m2平均产量达到600kg以上;小孟镇史王村建设的超高产攻关田,2014年6666m2示... 2008年以来,兖州区承担实施了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在兖州区小孟镇、大安镇、漕河镇等建设了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区,其中,小孟镇万亩示范片连续6年小麦每667m2平均产量达到600kg以上;小孟镇史王村建设的超高产攻关田,2014年6666m2示范方平均产量702.6kg,2011年产量783.52kg,创兖州历史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关键技术 小麦 玉米 一体化 示范区 年产量 兖州 超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探讨
14
作者 刘福昌 《中国种业》 2014年第12期39-40,共2页
从2012年玉米生产季节开始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出了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农业 保险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切碎抛送装置的改进设计
15
作者 韩庆有 毛春华 +1 位作者 秦昭阳 刘振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12期44-47,共4页
玉米穗茎兼收机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农业机械,能够同时收获玉米穗和茎秆,实现穗茎自动分离,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目前,市场上的玉米穗茎兼收机种类繁多,但切碎抛送装置仍存在茎秆无序喂入、切碎质量差、切碎长度不均匀、动定刀间隙调整... 玉米穗茎兼收机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农业机械,能够同时收获玉米穗和茎秆,实现穗茎自动分离,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目前,市场上的玉米穗茎兼收机种类繁多,但切碎抛送装置仍存在茎秆无序喂入、切碎质量差、切碎长度不均匀、动定刀间隙调整不灵活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改进设计一种适用于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的切碎抛送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穗茎兼收 抛送装置 玉米穗 农业机械 间隙调整 自动分离 切碎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条件下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燕 张娟 +4 位作者 张玉允 袁士涛 王西芝 蒋明洋 白洪立 《中国种业》 2023年第6期77-80,共4页
采用4∶2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当地常用品种齐黄34作对照,选择菏豆33等10个大豆品种,综合考量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筛选出菏豆33、山宁24、祥丰4号、中黄39等4个较为适合当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为当地农... 采用4∶2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当地常用品种齐黄34作对照,选择菏豆33等10个大豆品种,综合考量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筛选出菏豆33、山宁24、祥丰4号、中黄39等4个较为适合当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为当地农户选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品种 筛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红静 王立静 +1 位作者 曹娟 马红莉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6期86-88,共3页
在济宁市兖州区大田栽培条件下,对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设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4 500株/亩密度和5 000株/亩密度下玉米产量均随着行距的增加而降低,50 cm行距处理产量最高,80 cm行距处理产量最低。
关键词 玉米 行距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释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西芝 张娟 +4 位作者 李洪梅 武军华 王立静 白洪立 苏丙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7期63-66,共4页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控释肥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肥料不同运筹方式相比,控释肥施用量750 kg/hm^2的处理和控释肥施用量600 kg/hm^2的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均高于控释肥施用量600 kg/hm^2+大...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控释肥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肥料不同运筹方式相比,控释肥施用量750 kg/hm^2的处理和控释肥施用量600 kg/hm^2的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均高于控释肥施用量600 kg/hm^2+大口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的处理。同一用量不同控释肥处理相比,控释肥A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高于相同数量的控释肥B处理。综合衡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控释肥A、施用量600 kg/hm^2为较合理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控释肥 叶面积指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夏玉米生育特性、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洪梅 张娟 +4 位作者 王西芝 白洪立 蒋明洋 徐鹏 马丰刚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2期57-60,共4页
选用郑单958为供试材料,在6月3-19日,每隔4 d设置1个播期处理,共设置了5个播种时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玉米出苗至开花期生育进程加快,灌浆前期(开花至乳线下降50%)... 选用郑单958为供试材料,在6月3-19日,每隔4 d设置1个播期处理,共设置了5个播种时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玉米出苗至开花期生育进程加快,灌浆前期(开花至乳线下降50%)差别不显著,灌浆后期(乳线下降50%-100%)显著缩短,全生育天数由最长的122 d依次缩短到111 d。郑单958在兖州区夏直播生育期长达117 d左右,6月7-15日播种到9月30日收获,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仍大于30%,而受上下茬小麦成熟与播种时间的限制,玉米夏直播时间不可能提前到6月7日前、收获时间不可能延后到9月30日后,因此郑单958在本区不适宜机械化籽粒直收。筛选夏直播生育期在100 d左右、后期脱水快、9月底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于30%的新品种,是满足当前生产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灌浆特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玉米新品种的筛选研究
20
作者 王立静 武军华 +5 位作者 李洪梅 张娟 王西芝 白洪立 徐鹏 谷项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5期61-63,共3页
选用10个玉米新品种为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重点研究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以判断其是否适合在鲁西南地区种植。结果表明:迪卡517、迪卡667和鲁单818三个品种较对照增产显著,且主要农艺性状均表现优良,适宜在鲁西南地区... 选用10个玉米新品种为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重点研究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以判断其是否适合在鲁西南地区种植。结果表明:迪卡517、迪卡667和鲁单818三个品种较对照增产显著,且主要农艺性状均表现优良,适宜在鲁西南地区示范种植。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