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球蛋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涛 李玉强 +1 位作者 王贤君 张泽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经免疫球蛋白(Ig)干预后的神经元损伤修复情况,为SAH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常规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选择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40只建立SAH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经免疫球蛋白(Ig)干预后的神经元损伤修复情况,为SAH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常规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选择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40只建立SAH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设为模型组、Ig低剂量[0.2 g/(kg·d)]组、Ig中剂量[0.3 g/(kg·d)]组、Ig高剂量[0.4 g/(kg·d)]组,观察大鼠神经元破坏情况,TUNEL检测大鼠海马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cJun(p-c-Jun)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凋亡细胞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多,经Ig干预后凋亡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Ig高剂量组减少最为显著。空白对照组大鼠海马细胞AI、P-JNK/JNK、p-c-Jun/c-Jun、caspase-3表达最低,Bcl-2表达最高,剩余依次为Ig高剂量组、Ig中剂量组、Ig低剂量组、模型组,Ig低剂量与Ig中剂量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可抑制SAH大鼠海马细胞凋亡、P-JNK/JNK、p-c-Jun/c-Jun、caspase-3表达,提高Bcl-2表达,有助于修复SAH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免疫球蛋白 凋亡 神经元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