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隐静脉解剖变异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慧 王铁铮 +2 位作者 张十一 董典宁 亓恒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912-1914,1917,共4页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解剖变异及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于我科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0例患者(小隐静脉100条),观察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及其汇入点等信息,利用超声检查进行评估。结果彩色多普...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解剖变异及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于我科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0例患者(小隐静脉100条),观察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及其汇入点等信息,利用超声检查进行评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小隐静脉的管腔、走行位置及其汇入点。100条小隐静脉起始部观察:Ⅰ型单支起始型51条、Ⅱ型双支起始型29条、Ⅲ型三支起始型10条及Ⅳ型四支起始型10条。小隐静脉汇入点变异较多,100条小隐静脉中正常型61条、高位型37条及低位型2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动态观察小隐静脉,明确其起始部、汇入点及与肌间静脉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静脉 解剖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
2
作者 武玉良 朱玉英 +4 位作者 李立新 张殿星 黄世廷 张睿 孙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084-2086,共3页
目的探讨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外科治疗提供精准化依据。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0例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6.5岁。结果10例患者中原发性骨肉瘤7例,继发性骨肉瘤3例。3例病变位于颞骨,2例... 目的探讨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外科治疗提供精准化依据。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0例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6.5岁。结果10例患者中原发性骨肉瘤7例,继发性骨肉瘤3例。3例病变位于颞骨,2例位于蝶骨,2例位于顶骨,1例位于额骨,1例患者病变同时累及颞骨和蝶骨,1例同时累及颞骨和枕骨。成骨型骨肉瘤7例,溶骨型骨肉瘤2例,混合型骨肉瘤1例。影像表现主要为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以及肿块内瘤骨形成,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应用不同的检查手段,并注意瘤骨的识别,将有助于提高对颅骨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手术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颅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宗寿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7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济阳区中医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将5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症治疗期间,...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济阳区中医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将5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症治疗期间,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经腹腔途径实施腹腔镜手术;试验组25例患者实施经腹膜外途径实施腹腔镜手术。分别比较两组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分析其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相比,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用时短等特点,将其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不仅能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其康复及预后,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膜外途径 腹腔镜手术 经腹腔途径 前列腺癌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尹建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7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比较... 目的:分析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呼吸机时间、恢复意识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控制病情,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疗法 炎性因子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