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校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变革之路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李平
-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2-24,共3页
-
文摘
学校仪式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学校仪式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形式主义严重;功利主义倾向过剩,缺乏人文主义关怀;仪式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德育功能弱化;活动设计只关注学生,存在教师自我身份的缺席现象.因此,需要对学校仪式教育进行变革:统筹安排,使内容与形式达到统一;杜绝功利化的目标追求;开展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仪式活动;活动设计注重师生的共同在场.
-
关键词
学校仪式教育
价值功能
形式主义
行为规约
功利主义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学校教研的互嵌式关系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朱金平
-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8,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改项目“基于评价的深度学习实践研究”(项目编号:3709033)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学校教研的互嵌式关系有助于学科融合,能够使教师互助共生,有助于学生发展的系统规划,有助于学校教研资源的深度开发。要促进互嵌式教研关系的建构,学校可以多方面着手:出台跨学科跨年级教研的制度,建设引导多方深入合作的教研文化,开展多方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激发学校教研关系变革的动机需求。
-
关键词
学校教研
互嵌式关系
学科融合
教研资源
教研文化
教研关系
实践活动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开展可持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崔成林
李晓琴
张桂云
-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5-36,共2页
-
-
关键词
发展性教师评价
可持续发展
实践
实验学校
教育评价模式
新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
以人为本
泰安市
山东省
-
分类号
G637.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导课尝试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许峰
-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7-58,共2页
-
文摘
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导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而然地进人学习新知识的情境。笔者经教学实践发现,富有艺术的导课的确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与大家共同探讨几种常用导课方式。
-
关键词
导课方式
生物课堂教学
初中
心理学研究
神经细胞
大脑皮层
自我需要
教学实践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四条途径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桂云
-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0,共1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笔者曾对我校初一385名新生的反思能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能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结果进行自觉反思的学生仅占4.8%,20%的学生能对错题进行错因分析,高达98%的学生从不考虑对所解题目进行变式、变形或引伸。针对这种状况,我通过对学生单个体知识、多个体知识、局部知识、整体知识反思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了自觉反思的好习惯。
-
关键词
学生学习主动性
能力的培养
反思能力
个体知识
解题过程
问卷调查
解题方法
解题思路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若干前提问题的辨明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尚春香
满忠坤
-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3-57,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6-2017年度专项课题“基于政府服务创新的欠发达地区学师资源配置研究”(课题编号:BYF2017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度青年基金项目“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文化困境及化解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14YJX880077)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学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老生常谈”,却也是困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老大难”。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对学业负担过重若干前提问题的辨明,这也是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的前提。探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首先应明确评判学业负担或学业任务重与不重的标准和依据,继而确证学业负担过重作为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的特殊性,方能在此基础上明确应对基础教育领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观念路向和实践策略。
-
关键词
学业负担
教育问题
社会问题
问题归属
-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