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肝癌动脉的显示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谢元忠 孔庆奎 +1 位作者 张友军 谢丛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肝癌动脉的显示价值。方法:173例肝癌患者中,男131例,女42例;年龄33~82岁。采用多层螺旋CT机进行增强扫描。将动脉期图像数据以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等模式对血管进行显示分析。曲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肝癌动脉的显示价值。方法:173例肝癌患者中,男131例,女42例;年龄33~82岁。采用多层螺旋CT机进行增强扫描。将动脉期图像数据以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等模式对血管进行显示分析。曲面重组和曲面最大密度投影技术也被应用。结果:在评价肝动脉解剖识别方面,容积再现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显著优于多平面重建(P<0.001),且容积再现技术优于最大密度投影(P<0.001)。在评价肿瘤病灶供血动脉方面,最大密度投影显著优于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技术(P<0.001),且容积再现技术优于多平面重建(P<0.05)。在评价肿瘤血管的连续性和血管形态方面,MIP优于VRT(P<0.001);MIP优于MPR(P<0.001);VRT优于MPR(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对肝癌供血动脉的评价方法。MIP为评价肝脏血管的最佳模式,有助于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