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刘婷婷
孙海滨
王玉平
-
机构
山东省泰山学院物理系
山东省泰安一中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6X期128-129,共2页
-
基金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2006全国物理教育科研课题"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编号:35106)的研究成果之一
-
-
关键词
科学素养
物理教学
培养策略
物理课程改革
新的教育理念
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方法
全面发展
核心目标
知识传授
物理教育
科学知识
基本技能
科学探究
物理学
学生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语文教学的“味”与“道”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毕泗建
-
机构
山东省泰安一中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7-58,共2页
-
文摘
教学方法上:追求原味 舍弃技道
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曾经提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教学追求原味,这应该是一种生命活力,一种平淡和自然美,应该有着特有的情趣、意趣、理趣,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道”
“味”
教学方法
教育学家
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
李维鼎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怀-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 3
-
-
作者
李建楠
毕泗建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省泰安一中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59,共2页
-
文摘
关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它常与“关心”“关注”“关照”“关爱”等词混同,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关怀是一个价值性的术语,它与爱、责任相关联,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语文课堂是关怀型的课堂,是以生命的存在为起点,以知识学习为平台,
-
关键词
关怀
语文教学
追求
应然
语文课堂
使用频率
日常生活
“关爱”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语文教师的“力”与“气”
- 4
-
-
作者
毕泗建
-
机构
山东省泰安一中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0-41,共2页
-
文摘
语言:多一些黏着力,少一些匠气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常常通过风趣幽默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在给人以莫大的愉悦感、美的享受和诗意的熏陶的同时,把学生带进知识殿堂。
-
关键词
语文教师
“气”
“力”
语文特级教师
注意力
愉悦感
语言
学生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麦叶片光呼吸与蛋白质积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树芹
赵世杰
张万泉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理学院
山东省泰安一中
-
出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304-306,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教委资助课题
-
-
关键词
蛋白质积累
光呼吸
叶片
小麦叶
开花后
叶面喷施
氮代谢
后叶
NADH
关系
-
Keywords
wheat
photorespirotion
protein content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秦祥军
-
机构
山东省泰安一中数学研究室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7-58,共2页
-
文摘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中,广大教师几乎把所有的改革热情都放在了课堂教学,而对作业设计投放的精力不足,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数学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并且也有助于老师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关键词
数学作业
作业设计
课程理念
高中
新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
数学思维能力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认真上好人口教育课
- 7
-
-
作者
程舜
-
机构
山东省泰安一中
-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4期31-31,共1页
-
文摘
人口教育课担负着对中学生进行人口科学的基本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口观,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和任务。要达到人口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努力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对上好这门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精心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备课的过程即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为此,我认为,备好一堂课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掌握好教学内容。钻研教材,不但要注意掌握教材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注意各章在有关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以《人口教育》一书为教材,其中第二、第三章的内容与高中地理、生物课密切相关,第八、第九章中的部分内容与生物课联系密切。教学中应注意分工和配合。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可以有所侧重。其次,要明确教学目的、要求以及重点和难点。例如,“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章在知识方面的要求应当是。
-
关键词
人口教育
教师
我国人口
高中地理
钻研教材
人口观
生物课
生德
社会主义现代化
智体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等待童言无忌的是……
- 8
-
-
作者
崔延庆
-
机构
山东省泰安一中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42-42,共1页
-
-
关键词
个人主义行为
教学目标
教学机智
小学
科技课
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
-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