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地质成因的走滑断裂带岩溶缝洞型储层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
李凤磊
林承焰
任丽华
张国印
朱永峰
张银涛
关宝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储层构型与油藏数值模拟的点坝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
张建兴
林承焰
张宪国
孙志峰
陈家昀
|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3
|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油气水三相流测试技术 |
马宝全
杨少春
傅永强
李洪军
张鸿
王进旗
|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4
|
基于J函数的低饱和油藏数值模拟及水平井含水模式研究 |
张建兴
林承焰
陈仕臻
文子桃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5
|
莫西庄油田庄101井区低含油饱和度古油藏特征 |
吕端川
林承焰
任丽华
郭威
马鹏杰
狄喜凤
|
《非常规油气》
|
2019 |
3
|
|
6
|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及启示 |
林承焰
董春梅
任丽华
张宪国
信荃麟
刘泽容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7
|
次生底水油藏的三元复合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 |
吕端川
林承焰
任丽华
宋金鹏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8
|
塔北地区多期走滑断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精细识别 |
李凤磊
林承焰
张国印
任丽华
朱永峰
张银涛
关宝珠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9
|
牛庄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
刘旭锋
李凤磊
刘华
徐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中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来源 |
徐方建
李安春
李铁刚
陈世悦
操应长
董春梅
邱隆伟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1
|
西湖凹陷深层低渗-致密气藏“甜点”类型划分及成因探讨 |
赵仲祥
董春梅
林承焰
张宪国
段冬平
黄鑫
曾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12
|
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建模方法 |
林承焰
李辉
马存飞
任丽华
陈仕臻
李师涛
梁书义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13
|
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物源及沉积相分析 |
董春梅
赵仲祥
张宪国
于申
黄鑫
段冬平
林建力
孙小龙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25
|
|
14
|
砂泥岩薄互层层位精细标定方法及应用——以东营凹陷滨东地区沙四上亚段为例 |
栗宝鹃
董春梅
林承焰
张宪国
任丽华
宋亚民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5
|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港北多层系潜山结构特征与成藏模式 |
高长海
孟士达
查明
楼达
李宏军
潘守旭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6
|
基于地质模式约束的致密砂岩储层断缝体地质建模 |
李辉
林承焰
马存飞
任丽华
李师涛
梁书义
杜凯
孙裔婷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7
|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表征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 |
杨少春
温雅茹
李媛媛
刘金华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8
|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须家河组须三段储层古压力演化及主控因素 |
刘景东
张存剑
蒋有录
王良军
曾韬
王威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9
|
基于沉积数值模拟的辫状河心滩演化 |
张宪国
张育衡
张涛
林承焰
王宏伟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20
|
遗传和模拟退火混合寻优一步法三维CRS叠加 |
孙小东
侯孟睿
任丽娟
王伟奇
李振春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