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油气层水力压裂化学暂堵剂研究进展及展望
1
作者 戴彩丽 王子昭 +5 位作者 李琳 蒋田宇 刘津铭 董云博 赵明伟 吴一宁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共14页
深层油气储层普遍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压力大、非均质性强、地层流体特征复杂、自然产能低,岩石塑性强等特征,油气层暂堵压裂技术一般通过化学暂堵剂来实现压力转向开启新裂缝,从而有效提高储层的增产改造体积。暂堵剂性能对于深层油... 深层油气储层普遍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压力大、非均质性强、地层流体特征复杂、自然产能低,岩石塑性强等特征,油气层暂堵压裂技术一般通过化学暂堵剂来实现压力转向开启新裂缝,从而有效提高储层的增产改造体积。暂堵剂性能对于深层油气水力压裂形成复杂缝网至关重要。为此,通过对现有深层油气化学暂堵压裂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各储层应用条件、施工工况提出了深层油气暂堵剂关键应用材料的使用要求,然后通过对各类深层油气储层暂堵材料的作用机理及现场应用调研,明晰了深层油气层水力压裂暂堵材料研发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现有深层油气层暂堵压裂技术针对不同储层特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施工工艺,缝口/缝内暂堵材料的性能要求主要集中在高温(>160℃)适应性、封堵后高承压能力(有效暂堵压力10~20 MPa)以及降解后低残渣率(降解率>99%);②现有缝口/缝内暂堵材料分别以金属合金及有机高分子类、树脂及凝胶类或复合类为主,室内岩心暂堵实验评价能够实现最高耐温160℃、缝口/缝内承压最高30 MPa/24.6 MPa;③针对耐温超160℃储层,暂堵材料研发主要面临高温封堵结构提前失效、混合致密承压材料降解后残渣率较高和暂堵压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差等问题,后续暂堵材料应从提升封堵结构致密性、优化暂堵剂结构、合理调整可降解材料中混合耐温材料占比等方面进行研发。结论认为,现有深层油气层暂堵转向压裂储层改造能力主要受关键暂堵材料影响,将来暂堵材料研发应向多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该成果可以为研发适用于超160℃油气层暂堵压裂关键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油气藏 水力压裂 暂堵转向 化学暂堵剂 非均质性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