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改革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谭振花 魏玲本 高更春 《中国护理管理》 2004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 提高县级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确保病人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开展护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责任护士竞聘、护理岗位双向选择等方式,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转变护理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完善的后勤支持系统;实行新的... 目的 提高县级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确保病人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开展护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责任护士竞聘、护理岗位双向选择等方式,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转变护理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完善的后勤支持系统;实行新的查房制度和弹性排班制度。结果 护理内在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管理水平均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管理改革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强大动力,医院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护理管理 改革 管理模式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迎恩 庄茂源 刘兆恩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2期789-790,共2页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给予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 (A组 3 0例 )、拉米夫定 (B组 2 9例 )和苦参碱 (C组 2 9例 )治疗 ,均 12周 ,在完成治疗后...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给予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 (A组 3 0例 )、拉米夫定 (B组 2 9例 )和苦参碱 (C组 2 9例 )治疗 ,均 12周 ,在完成治疗后继续随访 12周 ,观察治疗前后ALT变化、HBeAg和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 :86例完成 12周治疗和 12周随访 ,分别为A组 2 9例 ,B组 2 9例 ,C组 2 8例。治疗结束时A、B、C组ALT复常率分别为 81.2 % ,62 .1%和 46.4% ;HBeAg转阴率分别为 62 .1% ,3 4.5 %和 3 2 .1% ,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 (P <0 .0 1和P <0 .0 5 )。随访 12周时 ,A、B、C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 44 .8% ,17.2 %和 17.8% ,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 62 .1% ,3 1.0 %和 3 2 .1% ,A组和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3组患者近期显效率分别为 5 8.6% ,3 1.0 %和 3 2 .1% ,远期显效率分别为 44 .4% ,13 .8%和 14 .3 % ,A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B、C组 (P <0 .0 5 )。 3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药物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或苦参碱 ,停药后无明显反跳 ,两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苦参碱 慢性乙型肝炎 联合用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被引量:42
3
作者 郑国静 齐达春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综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有关研究状况。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较多发的疾病 ,是由于机体保护性和损害性因素失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不难 ,但隐性GERD诊断不易 ,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2 4h食管... 综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有关研究状况。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较多发的疾病 ,是由于机体保护性和损害性因素失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不难 ,但隐性GERD诊断不易 ,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2 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 ,目前该病的诊断多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证实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 ,另一方面是证实有食管炎。内科治疗的原则是 :( 1)减少胃食管反流 ;( 2 )减低反流物的酸度 ;( 3 )增强泵食管的作用 ;( 4 )保护食管粘膜。药物治疗多采用制酸药、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等 ,如奥美拉唑红霉素、思密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对食管癌术后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高宗炜 李良彬 +1 位作者 王淑军 姜达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脂肪乳剂对食管癌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33例食管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A组(15例)为对照组接受不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B组(18例)接受含有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2组病人... 目的:本研究探讨脂肪乳剂对食管癌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33例食管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A组(15例)为对照组接受不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B组(18例)接受含有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2组病人的一般临床情况、非蛋白热量分布一致。分别于术前术后不同时段测定血清中IL-6、IL-10浓度、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术后1、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血清IL-10与IL-6变化相似。术后3天血清IL-6浓度与IL-10浓度显著正相关。术后血清IL-6/IL-10比值显著升高,术后7天B组显著高于A组。术后CD_4^+/CD_8^+、NK细胞活性均显著降低,术后10天B组CD_4^+/CD_8^+比值显著低于A组。术后3天CD_4^+/CD_8^+比值与术后1天IL-6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高应激病人输注脂肪乳剂能增加细胞因子产生并促进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食管癌 术后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β-淀粉样蛋白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冯景阳 包汉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Β-淀粉样蛋白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1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黄传峰 王玉山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苯巴比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后截瘫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兆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2%利多卡因 截瘫 穿刺置管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出凝血 裂开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胃癌术后 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佐治小儿秋冬季腹泻168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慧芹 王玉山 《医药导报》 CAS 1998年第2期89-89,共1页
报告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10ml/d~15 ml/d,佐治168例小儿腹泻,结果:治疗组3d内完全恢复121例,明显好转3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用门冬氨酸钾镁佐治小儿秋冬季腹泻病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镁 腹泻 药物疗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八面体蒙脱石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 李现元 +1 位作者 王玉山 高会芹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07-609,共3页
目的 :探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黄疸 )的影响。方法 :新生儿 14 3例 ,采用单盲分组 ,治疗组 8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出生后lh内开始喂奶 ,同时口服双八面体蒙脱石 1.0g ,q 8h ,连用 7d ,用药期间每隔 1d用新生儿... 目的 :探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黄疸 )的影响。方法 :新生儿 14 3例 ,采用单盲分组 ,治疗组 8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出生后lh内开始喂奶 ,同时口服双八面体蒙脱石 1.0g ,q 8h ,连用 7d ,用药期间每隔 1d用新生儿黄疸比色板查胆红素 1次 ,至肉眼黄疸消失 ;对照组 62例正常新生儿 ,不用双八面体蒙脱石 ,每隔 1d查胆红素 1次。结果 :治疗组发生黄疸≥Ⅲ级 16.0 % (13 81) ,对照组 3 3 .9% (2 1 6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2 2 ,P <0 .0 5 ) ;治疗组黄疸时间缩短 (χ2 =3 .3 5 ,P <0 .0 1) ,无黄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χ2 =5 .97,P <0 .0 5 )。结论 :双八面体蒙脱石可以有效干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发展 ,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八面体蒙脱石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新生儿脐血内皮素水平的观察
10
作者 王玉山 马禄兴 +3 位作者 李守伟 刘群 徐凤芳 王吉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1,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1例新生儿脐血内皮素(ET)含量。结果窒息新生儿脐血ET含量明显增高,重度窒息较轻度窒息高(P均<0.01)。作者认为,脐血ET含量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又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为应用钙通道阻滞剂...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1例新生儿脐血内皮素(ET)含量。结果窒息新生儿脐血ET含量明显增高,重度窒息较轻度窒息高(P均<0.01)。作者认为,脐血ET含量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又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为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及一氧化氮(NO)等药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内皮素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