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业水权分配的山东省沿黄区域水资源承载阈值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仕玉治 赵立杰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王锐 刘莉莉 黎明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权分别为98.28亿、25.15亿、27.52亿、14.77亿m^(3),各行业用水量较现状年(2022年)分别提升10.1%、20.5%、27.5%、13.5%。2)9个地级市人口规模承载阈值为4519.55万~5956.20万人,其中济南承载阈值上限最大;工业增加值阈值为16540.37亿~19353.23亿元,整体提升15%~35%;灌溉耕地面积承载阈值为228.55万~379.54万hm^(2),只有菏泽、东营超出阈值上限;城镇建设用地阈值为38.42万~62.55万hm^(2),现状年滨州超出阈值上限,淄博接近上限,整体有较大承载空间。3)2022年9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灌溉耕地面积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弱;工业增加值较现状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均处于可承载状态;城镇建设用地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强,滨州、淄博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水权分配 “四水四定” 水资源承载力 山东省沿黄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用水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2
作者 王耀雷 陈华伟 +1 位作者 李福林 张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8,共7页
为了深入分析不同城市用水量变化驱动力,基于山东省各城市2009—2020年用水指标调查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方法揭示全省城市用水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工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产业... 为了深入分析不同城市用水量变化驱动力,基于山东省各城市2009—2020年用水指标调查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方法揭示全省城市用水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工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产业结构指标对山东省城市用水量的变化影响最大,农作物种植结构是水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指标;青岛市的驱动力评分最高,水资源配置情况最好;节水灌溉面积、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年均用水量和年均气温与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量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71、0.731、0.920和0.820,是影响城市用水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水量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条件下山东省未来水资源情势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健 夏军 +1 位作者 王明森 佘敦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4,共5页
利用山东省实测降水资料、政府水资源公报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预估了山东省未来水资源情势。结果表明:从目前到2030年左右,山东省降水将处于相对枯水期,受降水量减少和极端降水强度增大的影响,当地水资源量将减少、水资... 利用山东省实测降水资料、政府水资源公报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预估了山东省未来水资源情势。结果表明:从目前到2030年左右,山东省降水将处于相对枯水期,受降水量减少和极端降水强度增大的影响,当地水资源量将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将增大;黄河水和长江水等客水资源受到干流上游来水量减少、脆弱性增强、调蓄工程不完善、水价成本高等因素限制,未来情势不容乐观;目前山东省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潜力较大,应在增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的同时,做好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现代水网工程、提高水利工程调蓄能力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 情势预估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贞栋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1-4,12,共5页
针对山东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其水资源供需矛盾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更加突出的现实,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山东省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 针对山东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其水资源供需矛盾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更加突出的现实,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山东省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与对策,以期为山东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管理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耦合协调模型的水资源关联系统协调性动态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立杰 仕玉治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钱秀红 黎明扬 王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58,共12页
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选取21个代表性指标,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法确定水资源关联系统协调性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云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0-2021年水资源关联系统协调性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资源关联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不断上升... 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选取21个代表性指标,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法确定水资源关联系统协调性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云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0-2021年水资源关联系统协调性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资源关联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其变化范围为0.608~0.715,耦合协调发展等级逐渐由初级协调水平向中级协调水平发展变化,在2014年和2019年出现明显变点;在空间上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不同阶段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地域性差异性较为明显,整体上由高到低为胶东半岛地区>鲁中南地区>鲁西北地区,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耦合协调发展能力最优,达到良好协调水平,德州市和滨州市耦合协调发展能力较为缓慢,维持在初级协调水平;未来山东省应加强鲁西北平原区水资源关联系统协调发展,促进全省空间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耦合协调模型 水资源关联系统 协调度 动态评价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洮儿河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研究
6
作者 王明玮 王昊 +2 位作者 逄晓腾 刘建卫 张媛媛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2,共9页
为探究变化环境下洮儿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采用PCA法筛选IHA水文指标作为ERHIs指标体系,利用SWAT模型与“观测-模拟”法分析流域水文情势演变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基于CMIP6气候模式探讨流域未来水文情势变化特征。结果表... 为探究变化环境下洮儿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采用PCA法筛选IHA水文指标作为ERHIs指标体系,利用SWAT模型与“观测-模拟”法分析流域水文情势演变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基于CMIP6气候模式探讨流域未来水文情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洮儿河流域上、下游径流均呈减少趋势,径流序列突变点为1998年。(2)流域上游水文情势演变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下游水文情势演变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3)相较于基准期,在3种SSPs情景下,流域未来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最低气温的升温趋势显著高于年均最高气温,未来地表水可供水量会减少,而洪水事件发生概率会上升。研究成果可为适应变化环境的洮儿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水文情势 SWAT模型 CMIP6 洮儿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海娇 仕玉治 +1 位作者 范明元 张欣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依据黄河三角洲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构建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GIS技术进行空间区域划分,建立基于熵权的水资源脆弱性模糊优选评价模型。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变化较大,沿海及小清河区域水... 依据黄河三角洲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构建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GIS技术进行空间区域划分,建立基于熵权的水资源脆弱性模糊优选评价模型。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变化较大,沿海及小清河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较高,沿黄河区域脆弱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黄河三角洲 GIS 熵权 模糊优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优化计算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欣 范明元 +2 位作者 陈华伟 黄继文 刘海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49,53,共4页
为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优化计算模型,选用人口、经济和粮食承载指数量化水资源承载力,得出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不同水平年基本方案和节水方案下水资源系统能够支撑的最大人口和经济社会... 为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优化计算模型,选用人口、经济和粮食承载指数量化水资源承载力,得出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不同水平年基本方案和节水方案下水资源系统能够支撑的最大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利用相对承载指数法评价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对状态。结果表明:2010年研究区整体处于弱度超载状态;2015年、2020年由于用水功效系数的提高、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及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因此水资源承载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节水方案下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更强,节水是提高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多目标优化模型 用水总量控制 相对承载指数法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欣 陈华伟 +2 位作者 仕玉治 刘海娇 范明元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25个指标组成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利用集对分析理论,通过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赋权,构建了基于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黄河... 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25个指标组成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利用集对分析理论,通过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赋权,构建了基于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继续开发的潜力较小。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集对分析 三标度法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琳 刘健 +1 位作者 陈学群 管清花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29-33,37,共6页
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地下水位及埋深4个指标对1961—2000年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降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年内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年际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自南向北逐渐下降的趋势。②黄河入境径流量年内及... 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地下水位及埋深4个指标对1961—2000年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降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年内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年际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自南向北逐渐下降的趋势。②黄河入境径流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根据趋势分析1986年之前径流量变化较平缓,之后呈线性下降趋势。当地径流量年内变化较大,夏季径流量超过全年的80%;年际变化较小,呈峰-谷-峰的变化趋势。③东营市浅层地下水位年内变化较小,其中广饶县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平均下降了12.78m。④广饶县地下水埋深自70年代至90年代增幅达到14.70m。1975—2000年广饶县地下水埋深呈显著线性增加趋势(R2=0.93),年均增速达到0.7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水资源 时空变化特征 降水 径流 地下水位 地下水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5年山东省降水周期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健 夏军 +1 位作者 王明森 佘敦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0,共5页
利用山东省123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实测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山东省降水全年、4—9月汛期和10月—次年3月非汛期三种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降水全年时间序列存在3~4、15~16、36~37 a三个变化周期,... 利用山东省123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实测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山东省降水全年、4—9月汛期和10月—次年3月非汛期三种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降水全年时间序列存在3~4、15~16、36~37 a三个变化周期,汛期时间序列存在5~6、11~12、43~44 a三个变化周期,非汛期序列存在3~4、12~13、30~31 a三个变化周期,第一周期(小周期)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增大的趋势;降水全年时间序列变化周期同时受到汛期和非汛期的影响,但汛期影响起决定作用;根据分析的周期特征预测,山东省未来15 a内将处于枯水期,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周期变化 降水 山东省 1961—201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村集中供水的区域性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漪 卜庆伟 +2 位作者 刘健 林琳 宋美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5-218,共4页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利用山东省2005-2015年数据,将山东省分为3个区域从供水模式、取水水源和水源水质等角度分析农村集中供水的区域性特征。结果显示: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农村...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利用山东省2005-2015年数据,将山东省分为3个区域从供水模式、取水水源和水源水质等角度分析农村集中供水的区域性特征。结果显示: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主要以单村供水为主,鲁西北、鲁西南黄泛平原区以联村供水模式为主;山东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大部分取用地下水水源,但实际取用的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相差不大;供水工程取水水源水质普遍良好,少数供水工程水源水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高氟、苦咸、铁锰超标等由地质环境引发的水质问题,且呈一定的区域分布。在此基础上识别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中供水 区域性特征 存在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灌溉发展态势及分区节水模式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薇 冯永军 +1 位作者 李其光 王昕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8,共5页
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缺水地区水资源安全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我国东部沿海缺水省份山东省为例,采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该省自然条件和水土资源现状,分析了2000-2009年山东省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 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缺水地区水资源安全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我国东部沿海缺水省份山东省为例,采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该省自然条件和水土资源现状,分析了2000-2009年山东省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及二者比例结构动态变化,揭示了目前该省农业灌溉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按照"归纳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照顾行政区界"的原则,对山东省17个地市农业进行科学的灌溉区划分,阐明了分区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节水适宜模式,以此作为发展宏观决策和制定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节水灌溉 发展态势 节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践与经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薇 孙力 +1 位作者 吕宁江 黄乾 《农学学报》 2016年第4期97-100,共4页
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构建农田水利良性运行保障机制,是目前农田水利发展最关注的重要课题。山东省2014年农业水价改革在禹城市、安丘市、博兴县、沂源县、莒南县5个县(市)展开。文章介绍了不同试点县农业水价基本... 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构建农田水利良性运行保障机制,是目前农田水利发展最关注的重要课题。山东省2014年农业水价改革在禹城市、安丘市、博兴县、沂源县、莒南县5个县(市)展开。文章介绍了不同试点县农业水价基本情况,分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具体内容,总结了在改革中积累的典型做法,为制定针对山东省不同区域的可复制易推广的农业水价综合机制体制创新模式,推动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 实践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高效节水发展现状及潜力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薇 吕宁江 +2 位作者 王昕 孙力 马海燕 《农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6-59,共4页
笔者分析了山东省高效节水发展现状,介绍了山东省高效节水发展主要经验,探析了山东省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潜力,提出了山东省发展高效节水的主要途径与对策:加大实施高效节水工程、探索农业用水新机制、建立有效的管护模式。
关键词 山东省 高效节水 发展现状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薇 孙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水价改革试点、水权划分、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若干问题。开展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水价改革试点、水权划分、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若干问题。开展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及计量设施建设;二是科学测算农业供水成本,合理确定农业水价;三是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农业水价综合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水文模型的流域地表水资源利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管清花 汪玉静 +3 位作者 刘海娇 程元庚 赵红兵 辛光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8-29,共2页
为解决北方滨海山丘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流域地表水资源利用量,减少入海径流水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山东滨海区威海五里屯流域为例,利用MIKE软件构建降雨径流模型(NAM)和一维水动力(HD)耦合模型,分析流域地表水的径流变化过程、分... 为解决北方滨海山丘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流域地表水资源利用量,减少入海径流水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山东滨海区威海五里屯流域为例,利用MIKE软件构建降雨径流模型(NAM)和一维水动力(HD)耦合模型,分析流域地表水的径流变化过程、分散式防洪拦蓄工程的蓄水能力、供水能力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流域的梯级拦蓄工程使地表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到38.73%,提升了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区域供水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山丘区 小流域 雨洪资源利用 水文模型 M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监测的滨海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18
作者 管清花 题宇洋 +3 位作者 吴现爱 陈凤琴 陈学群 仇钰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
为了探讨地下水分层监测技术在研究地下水不同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与地下水污染迁移变化中的应用,以滨海地区山东省寿光市为研究区,在垂直海岸线的淡水区—咸淡水过渡带—咸水区布设多层位监测井,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开展分层监测;应用Gi... 为了探讨地下水分层监测技术在研究地下水不同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与地下水污染迁移变化中的应用,以滨海地区山东省寿光市为研究区,在垂直海岸线的淡水区—咸淡水过渡带—咸水区布设多层位监测井,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开展分层监测;应用Gibbs图、海水比值等离子相关性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分析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探测海水入侵的类型特点。结果表明:寿光市地下水中淡水、微咸水的形成与碳酸盐和硅酸盐的风化有关,咸水的形成与蒸发-结晶有关;Ca^(2+)的来源为石膏风化和白云石的溶解,Na^(+)、K^(+)的来源为硅酸盐风化及人类活动;砂层富集带是海水入侵重要通道,也是地下水的重要含水层,是海水入侵防治的重要目标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 水文地球化学 海水入侵 水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水质双控的缺水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5
19
作者 高黎明 陈华伟 李福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78,共9页
开展水量水质双控约束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是落实新时期"节水优先"方针、保障区域水安全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支撑。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并存的问题,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结合WEAP模型与传统水资... 开展水量水质双控约束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是落实新时期"节水优先"方针、保障区域水安全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支撑。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并存的问题,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结合WEAP模型与传统水资源配置理论方法,根据区域用水需求与总量控制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控要求,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基于水量水质双控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AHP法、熵权法、AHP-熵权耦合法计算不同情景方案的配置效益并优选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规划水平年农业、城市供水保证率分别为50%、95%时,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跨流域调水、强化行业节水和水污染治理以及加大再生水回用相结合的配置方案(B4方案)综合效益最大,各行业用水需求均能得到满足,GDP较现状水平年增加709.01亿元,再生水利用率提高至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双控 优化配置 WEAP模型 综合效益 缺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卜庆伟 辛宏杰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不足、对黄河客水依靠程度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通过建设滨海骨干生态河道、完善灌区灌排干支渠、增设必要蓄水设施、构建生态水网等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初步估算黄河以北非常规水资源...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不足、对黄河客水依靠程度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通过建设滨海骨干生态河道、完善灌区灌排干支渠、增设必要蓄水设施、构建生态水网等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初步估算黄河以北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可达22 390万m3/a,黄河以南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可达14550万m3/a,这部分水经深度处理后可作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补水水源或当地工农业用水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非常规水资源 综合利用模式 生态水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