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菹草收割对沂蒙湖磷组分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张莉颖 王立志 +9 位作者 刘淑婷 夏晓彤 王茜 安娟 吴希媛 宋红丽 王芸 郁万妮 吴元芝 王忠诚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5,共10页
为研究菹草收割对水中磷组分的影响,对比分析2017—2019年三年期间沂蒙湖菹草收割区和生长区水体各形态磷含量及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收割对水体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菹草收割能显著改善水质、降低水体磷含量,尤其在菹草衰亡期,... 为研究菹草收割对水中磷组分的影响,对比分析2017—2019年三年期间沂蒙湖菹草收割区和生长区水体各形态磷含量及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收割对水体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菹草收割能显著改善水质、降低水体磷含量,尤其在菹草衰亡期,菹草收割能显著的降低水体中各形态磷含量,其中溶解性有机磷(DOP)含量的降低最为显著。沉积物分析显示,菹草收割能有效降低沉积物总磷(TP)和有机磷的含量,对无机磷的影响相对较小。环境因子监测结果为,菹草收割对pH和溶解氧无显著影响,收割使得水温,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和叶绿素a(Chl a)含量略呈升高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收割区TP与DOP呈弱相关,收割处理降低了APA与各形态磷,DOP与Chl a之间的相关性。综上,沂蒙湖每年的4月底、5月初对菹草进行选择性的收割,不但可以发挥菹草净化水质的功能,而且避免菹草衰亡后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收割 磷形态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仙境源黄土常量元素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海涛 孔凡彪 +2 位作者 徐树建 娄兆军 张军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9-197,共9页
通过对南长山岛仙境源黄土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风化判别指标和元素综合参数探讨了该黄土堆积过程中经历的化学风化强度与气候变化特征,并将其与砣矶岛黄土、平阴黄土以及洛川黄土-古土壤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仙境源黄土的... 通过对南长山岛仙境源黄土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风化判别指标和元素综合参数探讨了该黄土堆积过程中经历的化学风化强度与气候变化特征,并将其与砣矶岛黄土、平阴黄土以及洛川黄土-古土壤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仙境源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和CaO,常量元素含量呈SiO2>Al2O3>CaO>Fe2O3>K2O>Na2O>MgO>TiO2>P2O5>MnO的组合特征;(2)仙境源黄土整体处于初等化学风化阶段,并在堆积过程中先后经历了5次暖湿与冷干的气候变化,该区气候环境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之间存在较好的响应关系;(3)山东的粉尘物源和古气候环境总体上存在较高相似性,但因海陆位置与地形的影响使气候环境存在区域性的差异,而仙境源黄土与平阴黄土之间明显的差异表明二者粉尘物源存在差别;(4)对于仙境源黄土与洛川黄土-古土壤在元素组成与风化强度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我们认为主要是因粉尘的物源不同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化学风化 环境演变 山东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各市自然社会资源聚类分析研究
3
作者 张守金 赵静静 王立志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0期248-252,共5页
指出了山东省人口基数大,所需的资源量大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巨大的人口压力给环境与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保证山东省合理发展、统筹兼顾,以山东省目前的资源环境状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及动植物资源和污染物排... 指出了山东省人口基数大,所需的资源量大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巨大的人口压力给环境与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保证山东省合理发展、统筹兼顾,以山东省目前的资源环境状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及动植物资源和污染物排放几个方面,根据河流湖泊情况、土地利用情况、降水量、日照时间、湿地情况、各市供水用水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数据,利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对山东省17座城市的资源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各市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各区域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个类型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山东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山东省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气候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枫湖水体营养盐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孟凡丽 王立志 +3 位作者 宋红丽 肖劲松 邱如稚 韩洪军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2期77-85,共9页
在红枫湖自北向南依次布设1—6号采样点,全年监测(采样频率每月一次)点位环境因子和营养盐含量的变化,以分析环境因子和湖水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体营养盐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呈夏冬两季升高春秋两季降低的双峰型波动... 在红枫湖自北向南依次布设1—6号采样点,全年监测(采样频率每月一次)点位环境因子和营养盐含量的变化,以分析环境因子和湖水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体营养盐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呈夏冬两季升高春秋两季降低的双峰型波动,且夏季营养盐含量高于冬季。环境因子监测结果表明水体pH、溶解氧(DO)、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水温和透明度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将营养盐提取得到1个主成分F,相关分析表明F与DO、Chl-a、COD_(Mn)、水温和透明度呈显著相关,Chl-a、COD_(Mn)和水温随着主成分得分F的升高而升高,而DO和透明度随着主成分得分F的升高而降低。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主成分F与DO、Chl-a、COD_(Mn)、水温和透明度均获得较好的线性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环境因子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秦纪法 梅大伟 +1 位作者 张蓓蓓 王梁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6期52-55,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方向。对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障碍因素计算与诊断。结果表明:2010~2019年,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处于上...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方向。对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障碍因素计算与诊断。结果表明:2010~2019年,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发展水平指数从0.142增长到0.720,发展态势总体趋好;2010~2019年,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四个维度总体上均处于上升趋势;2010~2019年,阻碍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指标为农业投资强度、单位播种面积农机动力、农业科研强度、农村人力资本、有效灌溉率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010~2013年,阻碍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维度为要素投入、发展支撑、产出效益和多功能拓展四个维度;2014~2019年,主要障碍维度为要素投入和发展支撑两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综合评价 障碍因素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网大数据检索的环境科学热点研究
6
作者 刘伟 王立志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6期26-29,共4页
指出了大数据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创造数据的同时也在利用数据。以大数据为切入点,阐述了其定义和发展历程,对未来的发展趋向做出了预判,最后提出了对于大数据研究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从2012年开始,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开... 指出了大数据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创造数据的同时也在利用数据。以大数据为切入点,阐述了其定义和发展历程,对未来的发展趋向做出了预判,最后提出了对于大数据研究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从2012年开始,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之后更是出现飞跃状态,并且年年攀升。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大数据检索下科学研究热点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期刊论文数量比较有限。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更有助于加强科学性,直观性,用数据说话往往更有力。以“大数据”“富营养”“水生态”“水生植物”等水环境科学研究热点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解释了这些主题词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这些研究热点的研究发展历程,时间横跨1826~2019年。并对某些研究热点进行了更深度层次的探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分析 科学热点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土石山区小麦与玉米秸秆还田年限对棕壤细沟侵蚀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含玉 李佳倩 +4 位作者 赵雅杰 李靖江 刘志华 方怒放 刘前进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细沟侵蚀阻力的影响,可为秸秆还田坡地细沟侵蚀过程模拟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秸秆还田0 a(CK)、3~4 a(R1)、5~6 a(R2)、7~8 a(R3)、9~10 a(R4)、15 a(R5)和20 a(R6)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样采集与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细沟侵蚀阻力的影响,可为秸秆还田坡地细沟侵蚀过程模拟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秸秆还田0 a(CK)、3~4 a(R1)、5~6 a(R2)、7~8 a(R3)、9~10 a(R4)、15 a(R5)和20 a(R6)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样采集与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侵蚀阻力的主控因子。[结果]1)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细沟可蚀性(K_(d))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趋势,R2、R3、R5和R6处理K_(d)均显著低于CK处理[170.38 cm^(3)/(N·s)];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土壤临界剪切力(τ_(c))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表现为R1=R3>R2>CK>R4>R6>R5,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与CK处理相比,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均可降低土壤体积质量(BD)、湿筛>0.25 mm团聚体(WG_(0.25))和交换性钠离子质量分数,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水分质量分数(SWC),但不同还田年限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具有差异。3)土壤K_(d)随交换性镁离子、有机质、腐殖质、富里酸(FA)、胡敏素和交换性钙离子增加而降低,随WG_(0.25)的增加而增加;土壤τ_(c)与FA、干筛>0.25 mm团聚体和BD呈正比,与水分质量分数呈反比。[结论]各处理K_(d)和τ_(c)的差异表明,秸秆还田5~8 a或15~20 a显著降低细沟可蚀性,有助于提高土壤侵蚀阻力,具有较好控制细沟侵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年限 细沟可蚀性 临界剪切力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材料对鲱鱼精子DNA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薇 石林 +1 位作者 孙晓 张迪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7-1495,共9页
环境DNA作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其环境行为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但其与碳基材料间吸附行为的研究仍不系统.选取有代表性的鲱鱼精子DNA(hsDNA),通过批量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实验及不同pH值下的吸附实验,探讨不同碳基材料(石墨化碳管G-... 环境DNA作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其环境行为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但其与碳基材料间吸附行为的研究仍不系统.选取有代表性的鲱鱼精子DNA(hsDNA),通过批量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实验及不同pH值下的吸附实验,探讨不同碳基材料(石墨化碳管G-CNT、羧基化碳管C-CNT、羟基化碳管H-CNT、200目石墨G200、2000目石墨G2000)对于环境DNA的吸附机制.实验表明,碳管对hsDNA的最高吸附量比石墨高近1个数量级,且吸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G-CNT(66.75 mg·g^(-1))>H-CNT(65.34 mg·g^(-1))>C-CNT(58.31 mg·g^(-1))>G2000(6.80 mg·g^(-1))>G200(6.01 mg·g^(-1)).静电作用、比表面积、孔径及疏水作用都会影响碳基材料对hsDNA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比Langmuir模型更适用于描述碳基材料对hsDNA的吸附,吸附主要是非均质化学吸附过程.pH在3—8时,hsDNA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显著降低;pH<3时,规律则相反.利用超声手段模拟实际环境中碳管的悬浮,描述了hsDNA对碳管悬浮的作用及超声条件对碳管吸附hsDNA的影响.超声显著增加了纳米碳管的悬浮,但对hsDNA吸附提升不明显.由于缺少含氧官能团,G-CNT的悬浮量低于C-CNT和H-CNT.超声辅助下,3种碳管的悬浮量随hsDNA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探究不同碳基材料与环境DNA的吸附机制及悬浮碳管对环境DNA吸附行为的影响,可为评价碳基材料和被其吸附的环境DNA进入环境后的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鲱鱼精子DNA 悬浮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梦冉 徐小任 +3 位作者 王梁 段健 史舒琪 任丹丹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4-865,共12页
根据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翻耕以及农业灌溉6项碳源,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碳排放系数方法测度并分析了2005—2020年黄河流域省域、市域尺度农业碳排放量及时空特征,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 根据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翻耕以及农业灌溉6项碳源,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碳排放系数方法测度并分析了2005—2020年黄河流域省域、市域尺度农业碳排放量及时空特征,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了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特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4431.95×10^(4)t增至2020年的4915.87×10^(4)t,其中化肥、翻耕是主要碳源,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65%以上,农药碳排放量始终处于最低水平。(2)2005年黄河流域省域尺度农业碳排放量最高的是山东省,为1241.68×10^(4)t。2010—2020年农业碳排放量最高的是河南省,排放量介于1360×10^(4)~1470×10^(4)t之间,农业碳排放量最低的一直是青海省。2020年黄河流域市域尺度农业碳排放量呈现“由东向西”阶梯式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3)农业生产效率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量的正向影响呈现东南和西北高、东北低的空间变化特征;农业结构的负向影响高值区为山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正向影响高值区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交界地区;农业劳动力规模的正向影响呈现东南和西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业碳排放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南四湖底泥典型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稳定度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宝 张智慧 +1 位作者 王志奇 梁仁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0-948,共9页
为研究南四湖底泥重金属赋存形态与稳定度的空间差异,利用柱状底泥采样器分别在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采集原位柱状样,在对典型重金属Pb、Cd、Hg、As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底泥(0—4 ... 为研究南四湖底泥重金属赋存形态与稳定度的空间差异,利用柱状底泥采样器分别在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采集原位柱状样,在对典型重金属Pb、Cd、Hg、As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底泥(0—4 cm)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的4个湖区采样点位表层底泥Pb、Cd、Hg、As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Hg、Cd富集最为明显,Pb、As次之;Cd和Hg的金属可交换态占比较高,约占总量的10%—15%,潜在风险较大。垂向分布上,4个湖区采样点各重金属形态差异较大,无明显规律。总体上,除南阳湖Hg污染外,其他湖区重金属污染均有降低趋势;地积累指数评价显示,4个湖区采样点表层底泥普遍受到Hg、Cd、As污染,Pb污染相对较轻,微山湖Cd污染和南阳湖Hg污染最为突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南阳湖、微山湖为重污染生态风险强度,昭阳湖、独山湖为中等污染生态风险强度,污染风险顺序为:微山湖>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各湖区采样点4种重金属元素稳定度差异较大,Hg、Cd、As稳定性较小,Pb比较稳定,四湖区各重金属稳定度顺序:Cd为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南阳湖,Hg为昭阳湖>微山湖>独山湖>南阳湖,As为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微山湖。综合比较,南阳湖区底泥Hg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分布 污染评价 稳定度 山东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物理性质对微塑料赋存特征的影响
11
作者 刘雷 张含玉 +3 位作者 王凯丽 高开通 李靖江 刘前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4,共9页
水土流失是土壤微塑料向水体迁移的重要途径。土壤性质作为影响水土流失的内在因素,可通过影响降雨入渗产流过程,而影响土壤微塑料的迁移,导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微塑料特征具有差异。笔者选取具有沂蒙山区土地利用方式代表性的耕地... 水土流失是土壤微塑料向水体迁移的重要途径。土壤性质作为影响水土流失的内在因素,可通过影响降雨入渗产流过程,而影响土壤微塑料的迁移,导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微塑料特征具有差异。笔者选取具有沂蒙山区土地利用方式代表性的耕地(花生地和红薯地)、桃园和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明确土壤中微塑料丰度、直径、周长和面积特征;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土壤密度、孔隙度等特征对微塑料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生地和林地土壤中微塑料平均丰度显著高于桃园和红薯地;2)红薯地微塑料平均直径、周长和面积最小,分别是49.0μm,104.3μm和991.9μm^(2);3)桃园土壤中微塑平均直径和面积最大,分别为57.9μm和2060.6μm^(2);4)土壤微塑料丰度、平均直径、平均周长和面积,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成正比,与土壤密度、通气孔隙度呈反比。.研究结果明确了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微塑料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为土壤微塑料污染防控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塑料 土地利用 丰度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孔林主要植物种群和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远 孟凡旭 +1 位作者 朱孔山 郝加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7,共8页
基于4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明确乔木层径级分布和物种类型,揭示种群特征和种间关联性,分析孔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植物群落恢复现状和演替动态。结果表明:1)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为黄连木群... 基于4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明确乔木层径级分布和物种类型,揭示种群特征和种间关联性,分析孔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植物群落恢复现状和演替动态。结果表明:1)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为黄连木群落显著高于侧柏群落(P<0.05),与麻栎群落无显著差异,其草本层间各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2)乔木扩展种7种、隐退种16种、稳定侵入种2种和随机侵入种3种,侧柏种群明显缺乏Ⅰ级幼苗和Ⅱ级幼树,麻栎种群极度缺乏Ⅱ级幼树;3)造成当前孔林植被现状的主要因素是灌草收割试验,重要原因是景观破碎化、面积效应和环境非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态学 群落演替 种群特征 径级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成效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13
作者 赵金龙 梅大伟 王梁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1-90,共10页
乡村振兴成效评价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科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以“内涵解析—理论认知—体系优化”为逻辑主线,从乡村振兴成效评价的评价尺度、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成效四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成效评价进行... 乡村振兴成效评价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科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以“内涵解析—理论认知—体系优化”为逻辑主线,从乡村振兴成效评价的评价尺度、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成效四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成效评价进行综述。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且已有一定理论基础;乡村振兴成效评价研究尺度整体偏向中宏观,缺少微观视角下的对比研究;评价指标选取呈现以“三农”问题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主,五大振兴为辅的多维化、多元化特征;评价方法从定性向定量以及定性定量相结合、从单一方法向多方法相结合转变,但运用大数据的评价方法尚有欠缺,同时还存在缺少动态成效评价、指标差异化不够明显、评价方法过于偏重某一方面等问题。对此,未来研究应当更加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动态演变时效性,增强跨区域比较研究;选取多元化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丰富成效评价方法,加强定量研究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成效评价体系 评价逻辑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葡萄糖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闫姝婕 王倩倩 张全艳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9期61-67,共7页
以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 mg/L)外源葡萄糖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下未施加葡萄糖相比,施加葡萄糖后的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与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 以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 mg/L)外源葡萄糖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下未施加葡萄糖相比,施加葡萄糖后的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与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100 mg/L浓度葡萄糖处理下,3项指标的提升幅度最大,分别为31.9%、44.2%、52.9%;而番茄幼苗的根冠比、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100 mg/L葡萄糖处理下,3项指标的降幅最大,分别为61.3%、11.4%、58.6%。综上所述,施用100 mg/L葡萄糖可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葡萄糖 干旱胁迫 番茄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市垂直绿化植物的现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仪东 王玲玲 +1 位作者 王杰 宋红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18-120,共3页
对临沂市现有垂直绿化植物的种类、外观形状和生态习性进行系统调查,掌握临沂市垂直绿化植物的基本资源情况,了解临沂市垂直绿化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根据临沂市气候条件在高架桥下对11种垂直绿化植物进行抗逆性... 对临沂市现有垂直绿化植物的种类、外观形状和生态习性进行系统调查,掌握临沂市垂直绿化植物的基本资源情况,了解临沂市垂直绿化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根据临沂市气候条件在高架桥下对11种垂直绿化植物进行抗逆性试验及适应性观察,分析这些植物的物候期、越冬、越夏及耐性情况,并筛选适于在临沂高架桥底生长的垂直绿化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方式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市立交桥垂直绿化现状与植物的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仪东 王玲玲 宋红丽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39-42,45,共5页
在前人对立交桥绿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临沂立交桥的绿化现状以及立交桥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临沂市气候条件在立交桥下对11种垂直绿化植物进行抗逆性及适应性观察,通过研究了解了这些植物的物候期、越冬及耐性情况,并筛选出适于... 在前人对立交桥绿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临沂立交桥的绿化现状以及立交桥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临沂市气候条件在立交桥下对11种垂直绿化植物进行抗逆性及适应性观察,通过研究了解了这些植物的物候期、越冬及耐性情况,并筛选出适于在临沂立交桥底生长的垂直绿化植物种类,以期为临沂地区立交桥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交桥 垂直绿化 筛选 临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暖季型草坪草在临沂市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杰 张仪东 +1 位作者 王玲玲 宋红丽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43-45,共3页
为筛选适合临沂地区生长的优良暖季型草坪草品种。对狗牙根、结缕草、沟叶结缕草、假俭草、野牛草5种暖季型草坪草和对照草种冷季型草坪高羊茅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草坪密度、质地、颜色、耐寒性、耐旱性、生长速率6个指标综合评价... 为筛选适合临沂地区生长的优良暖季型草坪草品种。对狗牙根、结缕草、沟叶结缕草、假俭草、野牛草5种暖季型草坪草和对照草种冷季型草坪高羊茅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草坪密度、质地、颜色、耐寒性、耐旱性、生长速率6个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临沂地区暖季型草坪草综合质量评价明显好于冷季型草坪草,其中狗牙根、结缕草、沟叶结缕草可以在临沂地区进行大范围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季型草坪草 适应性 临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市果园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措施
18
作者 朱飞 李文波 +2 位作者 沈洪伟 高飞 王欣丽 《落叶果树》 2023年第3期96-97,共2页
山东省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裕,无霜期长的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片地域成为果树栽植的优势区。截至2021年,全市园林水果面积9.31万hm^(2),产量314.43万t,分别占全省的14.94%和16.61%,面积和... 山东省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裕,无霜期长的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片地域成为果树栽植的优势区。截至2021年,全市园林水果面积9.31万hm^(2),产量314.43万t,分别占全省的14.94%和16.61%,面积和产量常年维持在全省市级第2位水平,是中国重要的落叶果树集中产区。但近些年果园比较效益下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果园管理受到影响,果园土壤面临退化的趋势,影响了果树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树势较弱、生长缓慢、结果晚、产量少、品质较差,有的甚至长成“小老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管理 土壤改良 落叶果树 果园土壤 小老树 水果面积 效益下降 山东省临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碳输入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静 张晓阳 +6 位作者 刘艺萱 梅鹤平 闵现东 王欣丽 刘波 梁倩怡 王芸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80-85,99,共7页
凋落物和根系向土壤的碳输入是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凋落物和根系向土壤碳输入的质和量发生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产生的影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综述了改变碳输入对森林土壤微生物... 凋落物和根系向土壤的碳输入是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凋落物和根系向土壤碳输入的质和量发生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产生的影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综述了改变碳输入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主要结果如下:(1)凋落物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还存在不一致的结果,随气候带和林型而变化。(2)大多研究表明去除凋落物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3)去除根对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的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随气候带和林型而变化。(4)同时去除凋落物和根系降低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5)凋落物添加和去除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主要是由土壤碳含量、养分可利用性等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影响的。本综述可加深对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碳代谢过程和碳汇功能影响的认知,可为森林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根系 土壤微生物 碳源代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和根系对沂蒙山区三种森林恢复方式土壤酸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包金美 陈法霖 +7 位作者 杨龙超 刘波 王欣丽 张弛 张静 刘艺萱 张全艳 王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94-5306,共13页
酸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可反映不同底物供应下土壤磷转化状况。以人工恢复的引进种黑松人工林和本地种栓皮栎人工林以及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凋落物添加去除和根系去除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酸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可反映不同底物供应下土壤磷转化状况。以人工恢复的引进种黑松人工林和本地种栓皮栎人工林以及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凋落物添加去除和根系去除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森林恢复方式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最大反应速度(V_(max))均为双倍凋落物>对照>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无输入;(2)改变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对酸性磷酸酶的半饱和常数(K_(m))和催化效率(V_(max)/K_(m))影响不大;(3)酸性磷酸酶活性受速效磷含量的反馈调节;土壤氮可利用性和含水量显著影响酸性磷酸酶活性。改变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对引进种黑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磷转化能力影响最大,天然次生林次之,本地种栓皮栎人工林最稳定。根系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大于凋落物。其结果可为暖温带森林恢复,应对气候变化和森林防火、收集凋落物等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恢复 人工恢复 凋落物 根系 土壤酸性磷酸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