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山东省臭氧浓度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义 陈乐奇 +1 位作者 高飞 邬铭法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基于ChinaHighO3数据集,提取山东省2013—2020年臭氧(O3)浓度数据,分析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建立10 km×10 km网格,分析山东省臭氧时空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山东省臭氧浓度年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年内各月均... 基于ChinaHighO3数据集,提取山东省2013—2020年臭氧(O3)浓度数据,分析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建立10 km×10 km网格,分析山东省臭氧时空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山东省臭氧浓度年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年内各月均值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呈“倒V形”特征,存在6月、9月一大一小2个峰值;夏季高、冬季低。年均值空间上呈西南(鲁南)高、东部(半岛)低的特征,夏季臭氧浓度西高东低,鲁西北为高值,半岛地区为低值。臭氧浓度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性较强,夏季空间正自相关性最强。年均臭氧浓度中,内陆地区多为高值聚类区(HH区);半岛地区及周边多为低值聚类区(LL区),高值聚类区面积大于低值聚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时空特征 空间自相关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海面的雷电电磁场传播特征及其对闪电定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源源 庞华基 +2 位作者 刘钊 宋琳 邓猛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41,共8页
为了研究起伏海面对雷电电磁传播的影响,本文利用Barrick表面阻抗理论和Wait近似算法,采用改进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起伏海面,利用数值模式,分析起伏海面的雷电电磁传播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起伏海面对时差法闪电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 为了研究起伏海面对雷电电磁传播的影响,本文利用Barrick表面阻抗理论和Wait近似算法,采用改进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起伏海面,利用数值模式,分析起伏海面的雷电电磁传播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起伏海面对时差法闪电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起伏海面对垂直电场和磁场的峰值的影响不显著,但会引起波形的上升期时间的延长,浪高越大,影响越明显;随着观测距离的增加,雷电垂直电场波形的上升时间逐渐变长;风速的变化与雷电垂直电场波形的上升时间成正比;由于海面起伏引起雷电电磁场波形在传播中的变化会影响基于时差法闪电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定位误差可达几至十几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二维分型海面 雷电回击 垂直电场 水平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风景区闪电特征及林区雷击火灾风险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乐奇 徐鑫 +2 位作者 邬铭法 刘向科 邓猛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34-40,共7页
采用2007-2018年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分析泰山风景区地闪密度、地闪强度、地闪年、月、日变化特征及其林区雷击火灾风险高值区域。研究表明:泰山风景区年均地闪密度为1.82次/(km^2·a),桃花源景区以东、南天门以北区域属于... 采用2007-2018年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分析泰山风景区地闪密度、地闪强度、地闪年、月、日变化特征及其林区雷击火灾风险高值区域。研究表明:泰山风景区年均地闪密度为1.82次/(km^2·a),桃花源景区以东、南天门以北区域属于地闪密度极值区;地闪活动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8月最频繁,4月正闪占比最高,日变化特征为高峰时段14∶00-17∶00和19∶00-21∶00;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11.91 kA,最大地闪强度出现在中天门附近,电流强度达-116.834 kA;南天门、桃花峪、桃花源、天烛峰、巴山林区所在区域雷击火灾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特征 地闪密度 地闪活动变化 电流强度 雷击火灾风险 泰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