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影响下的山东半岛冷流降雪
被引量:
8
1
作者
于群
周发琇
王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为探讨山东半岛北部冷流降雪的气候条件及其形成机理,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有效地分离出系统性降雪和局地降雪即冷流降雪.通过回归和合成分析揭示了冷流降雪多发时典型的环流特征是低层温度场落后高度场,强冷平流伴随冷槽加深,西...
为探讨山东半岛北部冷流降雪的气候条件及其形成机理,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有效地分离出系统性降雪和局地降雪即冷流降雪.通过回归和合成分析揭示了冷流降雪多发时典型的环流特征是低层温度场落后高度场,强冷平流伴随冷槽加深,西北风加强.在此环流背景下,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充分的热量、水汽输送是局地降雪的主要气候原因.根据热力、水汽和层结等条件的分析表明,12月具备最佳降雪条件,与观测事实一致.沿海边界层的斜压结构、陆面摩擦与地形强迫,使上升运动加强,形成了半岛局地降雪特有的空间分布型.进一步分析表明,低频重力内波有可能成为激发对流,组织降雪的动力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流降雪
海-气相互作用
海-陆相互作用
山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
611
2
作者
任国玉
初子莹
+15 位作者
周雅清
徐铭志
王颖
唐国利
翟盘茂
邵雪梅
张爱英
陈正洪
郭军
刘洪滨
周江兴
赵宗慈
张莉
白虎志
刘学峰
唐红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1-716,共16页
总结了“十五”攻关课题有关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若干进展。在资料质量控制和序列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地面近50年、100年和1000年气温序列。研究表明,不论是近5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来分...
总结了“十五”攻关课题有关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若干进展。在资料质量控制和序列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地面近50年、100年和1000年气温序列。研究表明,不论是近5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来分析结果表明的要强,分别达到0·25℃/10a和0·08℃/10a。中国现代增暖最明显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北部,最显著的季节在冬季和春季。近50多年中国近地面气候变暖主要是平均最低气温明显上升的结果,全国范围内极端最低气温也显著升高,而极端最高气温升高不多。中国与温度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强度和频率一般呈降低趋势或稳定态势。研究发现,城市化因素对中国地面平均气温记录具有显著影响,但在现有的全国和区域平均温度变化分析中一般没有考虑,因此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给予密切关注。在增温明显的华北地区,1961~2000年间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气温增加值达到0·44℃,占全部增温的38%,城市化引起的增温速率为0·11℃/10a。中国其他地区的增温趋势中也或多或少反映出增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仅为0·05℃/10a,比地面气温变化小一个量级;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17℃/10a和-0·22℃/10a;整个对流层平均温度呈微弱下降趋势。中国对流层温度与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趋于减小。近千年来中国地面气温变化史上可能确存在“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等特征性气候阶段,但“中世纪温暖期”的温暖程度似乎没有过去认为的那样明显。从全国范围看,11世纪末和13世纪中的温暖程度可能均超过了20世纪30~40年代暖期,表明20世纪的增暖可能并非史无前例。中国20世纪气候增暖的原因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回答。一些迹象表明,人类活动可能已经对中国的地面气温变化产生了影响,但太阳活动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现代气候变暖可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影响
高空温度
中世纪温暖期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影响下的山东半岛冷流降雪
被引量:
8
1
作者
于群
周发琇
王启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山东省气象局
气象
信息
中心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基金
2008年河口海岸科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68)
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MATG2007Y08)
文摘
为探讨山东半岛北部冷流降雪的气候条件及其形成机理,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有效地分离出系统性降雪和局地降雪即冷流降雪.通过回归和合成分析揭示了冷流降雪多发时典型的环流特征是低层温度场落后高度场,强冷平流伴随冷槽加深,西北风加强.在此环流背景下,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充分的热量、水汽输送是局地降雪的主要气候原因.根据热力、水汽和层结等条件的分析表明,12月具备最佳降雪条件,与观测事实一致.沿海边界层的斜压结构、陆面摩擦与地形强迫,使上升运动加强,形成了半岛局地降雪特有的空间分布型.进一步分析表明,低频重力内波有可能成为激发对流,组织降雪的动力因子之一.
关键词
冷流降雪
海-气相互作用
海-陆相互作用
山东半岛
Keywords
cold-air outbreak snow
sea-air interaction
sea-land interaction
Shandong Peninsula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
611
2
作者
任国玉
初子莹
周雅清
徐铭志
王颖
唐国利
翟盘茂
邵雪梅
张爱英
陈正洪
郭军
刘洪滨
周江兴
赵宗慈
张莉
白虎志
刘学峰
唐红玉
机构
中国
气象
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国家气候
中心
山西省晋中市
气象
局
中国
气象
局国家
气象
信息
中心
气候资料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山东省气象局气象中心
湖北省
气象
局
气象
科学技术研究所
天津市
气象
局气候
中心
甘肃省
气象
局兰州
中心
气象
台
河北省
气象
局气候
中心
青海省
气象
局青海
气象
台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1-716,共16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全球与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测"(2001BA611B-01)
文摘
总结了“十五”攻关课题有关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若干进展。在资料质量控制和序列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地面近50年、100年和1000年气温序列。研究表明,不论是近5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来分析结果表明的要强,分别达到0·25℃/10a和0·08℃/10a。中国现代增暖最明显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北部,最显著的季节在冬季和春季。近50多年中国近地面气候变暖主要是平均最低气温明显上升的结果,全国范围内极端最低气温也显著升高,而极端最高气温升高不多。中国与温度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强度和频率一般呈降低趋势或稳定态势。研究发现,城市化因素对中国地面平均气温记录具有显著影响,但在现有的全国和区域平均温度变化分析中一般没有考虑,因此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给予密切关注。在增温明显的华北地区,1961~2000年间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气温增加值达到0·44℃,占全部增温的38%,城市化引起的增温速率为0·11℃/10a。中国其他地区的增温趋势中也或多或少反映出增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仅为0·05℃/10a,比地面气温变化小一个量级;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17℃/10a和-0·22℃/10a;整个对流层平均温度呈微弱下降趋势。中国对流层温度与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趋于减小。近千年来中国地面气温变化史上可能确存在“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等特征性气候阶段,但“中世纪温暖期”的温暖程度似乎没有过去认为的那样明显。从全国范围看,11世纪末和13世纪中的温暖程度可能均超过了20世纪30~40年代暖期,表明20世纪的增暖可能并非史无前例。中国20世纪气候增暖的原因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回答。一些迹象表明,人类活动可能已经对中国的地面气温变化产生了影响,但太阳活动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现代气候变暖可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影响
高空温度
中世纪温暖期
中国大陆
Keywords
temperature change, urbanization effect, upper air temperature, medieval warm period, China's Mainland
分类号
P46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影响下的山东半岛冷流降雪
于群
周发琇
王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任国玉
初子莹
周雅清
徐铭志
王颖
唐国利
翟盘茂
邵雪梅
张爱英
陈正洪
郭军
刘洪滨
周江兴
赵宗慈
张莉
白虎志
刘学峰
唐红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