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陈小翠 王仁卿 刘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099-3102,共4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必要对山东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从遗传...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必要对山东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方面总结了山东省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人工湿地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依然 王仁卿 +1 位作者 张建 刘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803-4810,共8页
大型人工湿地现已广泛应用于湖滨带、河滨带水质净化及湿地生态修复,这些人工湿地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对于其科学管理调控及长期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综合指标评价及层次分析法,根据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适合评... 大型人工湿地现已广泛应用于湖滨带、河滨带水质净化及湿地生态修复,这些人工湿地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对于其科学管理调控及长期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综合指标评价及层次分析法,根据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适合评价人工湿地可持续性运行的指标体系,建立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特征与功能、水质净化功能及经济社会功能三项一级指标,及对应的14个二级指标。运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四湖湖滨带新薛河大型人工湿地示范工程的生态可持续性运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植物多样性、氨氮去除能力、生物入侵抵抗力、野生动物栖息地、COD去除能力是影响大型人工湿地运行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新薛河人工湿地生态可持续性综合指数为0.6862,处于"良"级,其中生态特征功能可持续性指数最高,为0.7732;水质净化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指数分别为0.6190,0.6492。由结果可知,南四湖新薛河大型人工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修复功能,水质净化功能方面应加强植物定期收割及植被管理,同时经济社会功能还有待加强,植物经济效益及旅游娱乐效益还有待深入开发。建立的人工湿地可持续性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用于其他大型人工湿地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人工湿地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标评价 生态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条叶性状对野外不同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 被引量:37
3
作者 杜宁 张秀茹 +4 位作者 王炜 陈华 谭向峰 王仁卿 郭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049-6059,共11页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对生长在野外5种不同光环境下(林外、阔叶林林缘、阔叶林林下、针叶林林窗和针叶林林下)的荆条的叶片进行取样研究,通过对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磷含量以及叶片...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对生长在野外5种不同光环境下(林外、阔叶林林缘、阔叶林林下、针叶林林窗和针叶林林下)的荆条的叶片进行取样研究,通过对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磷含量以及叶片形态的测量,来反映荆条对不同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荆条叶片对于野外不同的光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机制,叶片功能性状受到结构性状的调节。低光下通过高的比叶面积(SLA)、单位质量叶绿素含量、光系统II最大量子产量,低的暗呼吸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叶绿素a,b的比值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效率,维持生长;高光下则通过与SLA有关的叶片结构的变化对光合作用进行调节。大多数的叶性状只受到日光照总量的影响,SLA的大小与日最高光强有关,可以对不同日变化模式的光照做出迅速的响应,是适应不同光照的敏感指标。尽管光照是不同光环境下影响荆条叶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养分含量同样会对叶性状产生影响,高土壤养分下的高叶长与叶柄长的比值体现了植物对资源获取和支撑结构之间分配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 叶性状 光环境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及综合管理 被引量:36
4
作者 常瑞英 王仁卿 +1 位作者 张依然 刘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3,共7页
综合分析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入侵机制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指出空心莲子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如无性繁殖、较强的表观可塑性、广泛的适应性、强大的抗逆性等密切相关,其次与生境的可入侵性、人为干扰... 综合分析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入侵机制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指出空心莲子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如无性繁殖、较强的表观可塑性、广泛的适应性、强大的抗逆性等密切相关,其次与生境的可入侵性、人为干扰等外在因素也息息相关。应将人工防除与化学、生物防除手段相结合,加强区域间管理,适时适地采取最佳防除措施。需加强入侵种空心莲子草与本地种的竞争关系研究,运用本地种防止其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生物入侵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谭向峰 杜宁 +10 位作者 葛秀丽 王炜 王仁卿 蔡云飞 王越 王成栋 卢鹏林 刘月良 朱书玉 王伟华 郭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998-6005,共8页
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群落的分布和变化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于2010年6月对黄河三角洲的草甸植被进行了样方调查,并对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在所调查的67个草本样方中,共出现52种植物。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9种土壤因子与草甸群落... 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群落的分布和变化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于2010年6月对黄河三角洲的草甸植被进行了样方调查,并对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在所调查的67个草本样方中,共出现52种植物。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9种土壤因子与草甸群落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前两轴总共解释了物种-环境关系方差的46.4%,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对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67个样方分为7种群落类型,将其标示在CCA排序图上后,沿第一轴分成三大类群: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盐地碱蓬群落→其他草甸群落,这反映了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群落在盐分梯度上的演替规律。相关分析显示,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电导率、速效钾和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解释了黄河三角洲滨海草甸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对黄河三角洲植被保护和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草甸 土壤因子 双向指示种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贻海 戴九兰 王仁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6,93,共6页
聚乙烯醇由于具有良好的黏附性、浆膜强韧性、耐磨性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等行业,但由于其不易生物降解的特性而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自1973年成功分离出第一株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以来,研究者们对聚乙烯醇的... 聚乙烯醇由于具有良好的黏附性、浆膜强韧性、耐磨性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等行业,但由于其不易生物降解的特性而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自1973年成功分离出第一株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以来,研究者们对聚乙烯醇的生物降解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聚乙烯醇的降解微生物、降解酶类、降解基因和生物降解环境,并提出聚乙烯醇生物降解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聚乙烯醇高效降解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生物降解 PVA降解酶 PVA降解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蒙古栎幼苗生长和根系伤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晓琴 刘建 +2 位作者 丁文娟 常瑞英 王仁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583-4590,共8页
选择中国北方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的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酸雨酸度(重度、中度、轻度和对照)和3个降雨量(自然雨量和增、减雨量30%),以期阐明酸雨对蒙古栎幼苗形态生长、生物量... 选择中国北方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的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酸雨酸度(重度、中度、轻度和对照)和3个降雨量(自然雨量和增、减雨量30%),以期阐明酸雨对蒙古栎幼苗形态生长、生物量和根系伤流量的影响,探讨中国北方日趋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影响蒙古栎幼苗的生长,为酸雨区森林恢复植物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在本实验的酸雨酸度下,酸雨降雨量的增加对蒙古栎幼苗各生理生态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酸雨酸度对蒙古栎幼苗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但酸度增加降低了幼苗的根系伤流量;3)增雨的重度酸雨处理促进了蒙古栎幼苗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累积;4)两因素对蒙古栎幼苗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说明蒙古栎对酸雨具有一定的抗性,可考虑选择为酸雨区植被构建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蒙古栎幼苗 生长指标 生物量 根系伤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野外调查和同质种植园实验的芦苇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香艳 刘乐乐 +6 位作者 尹美淇 宋慧佳 朱鹏程 于晓娜 杜宁 王仁卿 郭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55-3764,共10页
研究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变异在植物表型分化中的相对作用,有助于预测全球环境变化下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全球性广布的草本植物,种内变异丰富,在我国西北和东部均存在多个分化稳定的生态型,... 研究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变异在植物表型分化中的相对作用,有助于预测全球环境变化下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全球性广布的草本植物,种内变异丰富,在我国西北和东部均存在多个分化稳定的生态型,但中国芦苇在更大尺度上的表型研究还非常匮乏。将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和黄河下游的黄河三角洲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和同质种植园实验对芦苇自然种群的植物功能性状变异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无论在野外还是同质种植园,黄河三角洲芦苇的基径、叶长和叶宽均显著大于宁夏平原芦苇,说明两个地区的芦苇种群之间存在着受遗传决定的表型分化,这可能与两个地区间的降水等气候差异有关。在野外,宁夏芦苇的株高和叶厚显著大于黄河三角洲芦苇,但在同质园中差异消失或相反,说明株高、叶厚受环境影响较大,表型可塑性也是芦苇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在同质种植园中,宁夏平原芦苇的叶片氮磷含量较低,但株数却显著多于黄河三角洲芦苇,反映了不同地区芦苇之间存在不同的适应策略,宁夏平原芦苇更偏向于高扩散率的杂草策略,而黄河三角洲芦苇更偏向于竞争策略。此外,宁夏平原芦苇的株高、叶长两个性状以及基径-比叶面积相关性在野外和同质园两个环境中存在一致性,表明了性状变异和权衡策略的遗传稳定性。综上,位于黄河上下游的芦苇种群间存在着适应性分化,这是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来源芦苇对全球变化下的多重环境因子的响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植物功能性状 表型可塑性 同质种植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质化学的光谱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薛童 陈华 +2 位作者 张依然 王仁卿 戴九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833-3836,共4页
腐殖质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广泛参与各种地球化学循环,并在工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腐殖质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光谱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腐殖质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特别... 腐殖质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广泛参与各种地球化学循环,并在工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腐殖质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光谱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腐殖质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特别是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等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对于腐殖质的结构特征、反应机理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综述了腐殖质化学的光谱学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腐殖质化学研究及其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光谱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