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滨海盐渍棉田盐分和养分特征及对棉花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65
1
作者 董合忠 辛承松 +3 位作者 李维江 唐薇 张冬梅 罗振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0-295,共6页
在黄河三角洲6个县区随机选择318块盐渍棉田,对0~20cm土层盐分、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分析表明,轻度(含盐量〈2.5g·kg^-1)、中度(2.5~4.49g·kg^-1)和重度(〉4.5g·kg^-1)盐碱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39/6... 在黄河三角洲6个县区随机选择318块盐渍棉田,对0~20cm土层盐分、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分析表明,轻度(含盐量〈2.5g·kg^-1)、中度(2.5~4.49g·kg^-1)和重度(〉4.5g·kg^-1)盐碱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39/6、40.6%和15.1%。中度盐碱地N、P、K含量皆中等偏下,轻度盐碱地则是钾含量偏低;种植年限短的重度盐碱地有机质含量很低,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严重不足,但含钾量高;种植年限较长的重度盐碱地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中等,但速效钾较低。滨海盐碱棉田土壤含盐量(y)和土壤溶液(水:土=5:1)电导率(x)回归方程为y=3.4058X+0.1427(n=27,R62=0.9964**)。当土壤含盐2g·kg^-1以下时,棉花基本能正常出苗、成苗;当含盐2~3g·kg^-1时,只有60%~78%的种子可以出苗,45%~55%的种子能够成苗;含盐超过4g·kg^-1时,出苗率40%左右,成苗率不足30%。根据滨海盐碱地的盐分和养分特征,采取合理的成苗技术和施肥技术是实现棉花高产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滨海盐碱地 盐分 养分 出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东营滨海盐渍棉田盐分与养分的季节性变化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董合忠 辛承松 +3 位作者 唐薇 李维江 张冬梅 温四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2-366,共5页
在山东省东营市选择土壤盐分含量分别为0.15%、0.35%和0.50%的高、中、低产田各一块,种植中早熟品种鲁棉研18或早熟品种鲁棉研19,结合取盐碱土盆栽,研究了不同含盐量棉田的盐分、养分含量变化及棉花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高产... 在山东省东营市选择土壤盐分含量分别为0.15%、0.35%和0.50%的高、中、低产田各一块,种植中早熟品种鲁棉研18或早熟品种鲁棉研19,结合取盐碱土盆栽,研究了不同含盐量棉田的盐分、养分含量变化及棉花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高产田有机质与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偏低、有效钾含量中等,而低产田则表现出有机质少、贫氮、缺磷、富钾的特点。三类棉田的土壤盐分皆是春季和秋季高、夏季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整个生育季节内变化不大,而氮、磷、钾则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大田条件下,中、低产田比高产田分别减产10%~17%和27%~39%,而相应盐土盆栽条件下则分别减产2.8%和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盐分 养分 季节性变化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力滨海盐土对棉花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辛承松 董合忠 +3 位作者 唐薇 李维江 张冬梅 罗振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以高肥力非盐土和高、低肥力滨海盐土盆栽棉花,研究了盐渍土肥力和盐分对棉花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力盐土种植的棉花,在出苗速率、株高增长、叶面积扩展、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高肥力非盐... 以高肥力非盐土和高、低肥力滨海盐土盆栽棉花,研究了盐渍土肥力和盐分对棉花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力盐土种植的棉花,在出苗速率、株高增长、叶面积扩展、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高肥力非盐土(对照)的棉花,其中干物质积累和子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1.7%和20.7%;而低肥力盐土比高肥力盐土种植棉花的干物重和子棉产量则分别降低20.6%和11.8%,说明低肥力盐碱地棉花光合和产量的降低是养分缺乏和盐分胁迫的共同作用。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不断培肥地力是提高滨海盐渍土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滨海盐渍土 土壤肥力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生理性早衰研究进展 被引量:99
4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1 位作者 唐薇 张冬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由于自身或外部原因使棉株在有效的生长季节内局部或整体提早结束生命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即为早衰。早衰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皆表现为棉株体局部或整体过早衰败,经济性状受损。棉花生理性早衰既有品种原因,也与气候条件... 由于自身或外部原因使棉株在有效的生长季节内局部或整体提早结束生命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即为早衰。早衰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皆表现为棉株体局部或整体过早衰败,经济性状受损。棉花生理性早衰既有品种原因,也与气候条件、土壤地力、肥水管理等外部因素等有关。结合现有研究,总结提出了生理性早衰成因的矿质营养失调说、库源失调说、激素失衡说和外源基因耗能说4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早衰 花生 棉花产量 棉株 早结 生长季节 矿质营养 外部因素 地力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搭载对棉花种子发芽出苗和棉苗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振怀 唐薇 +2 位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张冬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卫星搭载 棉花种子 生理性状 发芽出苗 棉苗 农作物种子 空间诱变效应 植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淹水对棉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6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2 位作者 唐薇 李振怀 张冬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695-1699,共5页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通过控制苗期土壤水分含量,研究了干旱和淹水对棉苗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淹水皆抑制棉苗株高增长、叶片扩展和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 ,促进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MDA含量增加,K...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通过控制苗期土壤水分含量,研究了干旱和淹水对棉苗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淹水皆抑制棉苗株高增长、叶片扩展和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 ,促进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MDA含量增加,K+吸收受抑,功能叶和顶尖代谢活动最旺盛部位的K+含量降低.但干旱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大于淹水,而淹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又大于干旱;淹水处理的棉苗在11:00~14:00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Pn ,而此时干旱棉苗的Pn却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干旱 淹水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棉花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辛承松 董合忠 +4 位作者 罗振 唐薇 张冬梅 李维江 孔祥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8-1706,共9页
为探讨盐渍土抗虫棉施用氮(N)、磷(P)、钾(K)肥的效应及其营养生理机制,指导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合理施肥,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低、中、高盐棉田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8,研究N、P、K肥配合施用对其养分吸收利用、Na+吸收积累、光合速率... 为探讨盐渍土抗虫棉施用氮(N)、磷(P)、钾(K)肥的效应及其营养生理机制,指导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合理施肥,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低、中、高盐棉田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8,研究N、P、K肥配合施用对其养分吸收利用、Na+吸收积累、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合,尤其是N、P、K肥配合施用显著增加了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吸收量,减少了Na+吸收积累量。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氮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0、1.95和2.07kg皮棉kg-1N,磷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87、8.35和8.71kg皮棉kg-1P,钾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6、2.89和3.77kg皮棉kg-1K。N、P、K肥配合施用还维持了较高的棉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低、中、高盐田棉花的生物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皮棉产量分别增产2.53%、28.67%和30.47%。中、高盐棉田的施肥效应明显好于低盐棉田。表明根据盐碱程度分类合理施肥是减轻盐渍土营养障碍、改善棉花营养、提高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盐渍土 N P K肥 养分农学利用效率 施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卢合全 唐薇 +4 位作者 罗振 孔祥强 李振怀 徐士振 辛承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11-2521,共11页
研究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变化、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可行性,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2016—2018年在山东省临清市安排3年定位施肥试验... 研究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变化、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可行性,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2016—2018年在山东省临清市安排3年定位施肥试验,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ium L.)品种K836为试验材料,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肥(NF)、化肥常规用量(NPK)、商品有机肥用量(COF)、化肥常规用量与商品有机肥用量配施(NPK+COF)、化肥常规用量的70%与商品有机肥用量配施(0.70NPK+COF)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0.70NPK+COF处理较NF显著提高棉田土壤肥力、棉花干物质积累量、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协调改善了棉花产量构成,籽棉产量逐年增加9.63%、26.18%和59.96%。0.70NPK+COF处理较NPK提高棉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棉花干物质积累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籽棉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差异,3年内0.70NPK+COF与NPK处理的籽棉产量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产量水平(3976~4105 kg hm-2)。NPK+COF处理较NPK和0.70NPK+COF均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棉花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但没有显著提高棉花产量。据此,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0.70NPK+COF)能够培肥连作棉田地力、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和持续高产稳产,是一种节肥增效环保的施肥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商品有机肥 减施化肥 土壤肥力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冬梅 李维江 +4 位作者 唐薇 董合忠 李振怀 罗振 卢合全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为实现合理密植与叶枝利用的有机结合,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整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以低密度(3.00株.m-2)的产量最低,中高密度(5.25~7.5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 为实现合理密植与叶枝利用的有机结合,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整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以低密度(3.00株.m-2)的产量最低,中高密度(5.25~7.5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以中低密度(3.00~5.25株.m-2)的产量较高,高密度(7.50~9.75株.m-2)的产量较低。去叶枝条件下,中密度(5.25株.m-2)比低密度皮棉增产9.7%,而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与中密度的产量相当,比高密度(9.75株.m-2)增产15.3%。密度与留叶枝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产量结构,对皮棉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低密度条件下保留叶枝似可弥补密度不足引起的产量损失,而中、高密度条件下,去叶枝仍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叶枝 互作效应 产量 早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代建龙 李振怀 +6 位作者 罗振 卢合全 唐薇 张冬梅 李维江 辛承松 董合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40-2045,共6页
间苗、定苗是黄河流域棉区十分普及却费工费时的棉田管理措施。通过精量播种减免间苗、定苗环节,将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栽培提供新的技术途径。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山东省临清市、夏津县、惠民县和东营市4个地点,以常规播种保苗... 间苗、定苗是黄河流域棉区十分普及却费工费时的棉田管理措施。通过精量播种减免间苗、定苗环节,将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栽培提供新的技术途径。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山东省临清市、夏津县、惠民县和东营市4个地点,以常规播种保苗方式为对照,研究了精量播种保苗(播量11.25 kg hm^–2,出苗放苗后不间苗、定苗)方式对棉花收获密度、籽棉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年份、地点和播种保苗方式对棉花收获密度、籽棉产量和铃数皆有显著的互作效应。12个点次(3年4个地点)中有10个点次精量播种保苗方式的收获密度达到4.5-8.5株 m^–2,铃数和籽棉产量与常规播种保苗方式相当;2011年东营点和2012年惠民点精量播种保苗方式的密度分别只有3.53株 m^–2和3.63株 m^–2,铃数比常规播种分别减少13.8%和9.7%,单铃重与各自的对照无显著差异,籽棉产量分别减少14.2%和5.5%。精量播种处理中2个点次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收获密度过低,导致铃数降低。通过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较高的收获密度,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能够实现省工节本不减产,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简化栽培措施在黄河流域棉区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精量播种 减免间定苗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期对2个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卢合全 李振怀 +3 位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唐薇 张冬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17,共6页
适期播种是棉花丰产的重要措施,品种类型常影响播种期。为确定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的适宜播期,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类型(早发型鲁棉研21号和后发型鲁棉研28号)为主区,播种期(4月上旬早播、4月下旬中播和5月上旬晚播)为副区,于2009—2010年... 适期播种是棉花丰产的重要措施,品种类型常影响播种期。为确定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的适宜播期,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类型(早发型鲁棉研21号和后发型鲁棉研28号)为主区,播种期(4月上旬早播、4月下旬中播和5月上旬晚播)为副区,于2009—2010年在山东临清研究了品种类型和播种期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播期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而且主要是由于铃数和衣分的变化所致;早发型品种4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比4月中旬播种增产6.3%,5月上旬播种与4月中旬播种产量相当;后发型品种4月中旬播种产量最高,比4月下旬和5月上旬播种分别增产4.8%和12%。在鲁西北棉区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早发型品种以4月下旬播种为宜,可以适当晚播,直到5月上旬;后发型品种应适当早播,以4月中旬为宜,晚播会显著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类型 播种期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早衰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孔祥强 罗振 +1 位作者 李存东 董合忠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9,共9页
早衰是棉花生长发育的一种异常现象,是大量衰老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结果。早衰棉花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生物大分子合成相关基因大多下调表达,而蛋白、核苷酸、脂类降解和氨基酸、糖类、嘌呤、嘧啶和离子转运体等养分循环利用相关... 早衰是棉花生长发育的一种异常现象,是大量衰老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结果。早衰棉花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生物大分子合成相关基因大多下调表达,而蛋白、核苷酸、脂类降解和氨基酸、糖类、嘌呤、嘧啶和离子转运体等养分循环利用相关基因大多上调表达;脱落酸(ABA)、乙烯、生长素、茉莉酸(JA)和赤霉素(GA)相关基因大多上调表达,而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IPT下调表达;NAC和WRKY等转录因子基因也大多上调表达。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总结评述了光合作用及大分子降解、养分循环利用、激素和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在早衰棉花中的表达模式及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早衰 衰老相关基因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棉花熟相调控技术及其机理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孔祥强 董合忠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6-471,共6页
熟相是指棉株吐絮成熟期的衰老表现,有正常成熟、早衰和贪青晚熟等熟相之分,实现正常熟相需要协调的库源关系和根冠关系。整枝、嫁接和环割等措施通过改变棉花库源关系和根冠关系,导致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发生变化,引起早衰或贪青晚... 熟相是指棉株吐絮成熟期的衰老表现,有正常成熟、早衰和贪青晚熟等熟相之分,实现正常熟相需要协调的库源关系和根冠关系。整枝、嫁接和环割等措施通过改变棉花库源关系和根冠关系,导致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发生变化,引起早衰或贪青晚熟等异常熟相。品种自身的遗传背景、栽培措施和外界环境等都可以改变库源关系、根冠关系及相关的植物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棉花熟相。受渗透胁迫、离子毒害和营养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滨海盐碱地棉花容易出现库源关系和根冠关系失调,引起早衰或贪青晚熟等异常熟相,并导致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下降。本文提出,选用对路品种,不断改良培肥盐碱地减轻盐离子毒害和营养障碍,合理密植、科学整枝和适时适度化控,是滨海盐碱地棉花获得正常熟相、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棉花 盐胁迫 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深播覆膜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成苗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苗兴武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于2008-2009年在山东省东营市滨海盐碱地以露地直播(无地膜覆盖)或传统的浅播覆膜(开浅沟播种后平盖地膜)为对照,研究了深播覆膜(深播浅盖并形成膜下温室)对棉苗的效应。结果表明,与露地直播相比,浅播覆膜和深播覆膜都能显著提高幼苗期... 于2008-2009年在山东省东营市滨海盐碱地以露地直播(无地膜覆盖)或传统的浅播覆膜(开浅沟播种后平盖地膜)为对照,研究了深播覆膜(深播浅盖并形成膜下温室)对棉苗的效应。结果表明,与露地直播相比,浅播覆膜和深播覆膜都能显著提高幼苗期的地温,降低表层土壤的含盐量,深播覆膜比浅播覆膜的抑盐效果更好;深播覆膜后膜下温室内的日平均气温比外部气温提高了1.9℃。覆膜显著提高了棉花的成苗率、苗期单株干重和皮棉产量,降低了棉苗叶片Na+含量,并且深播好于浅播。与浅播覆膜相比,2008年深播覆膜的成苗率、播种后31 d的棉苗干重和最终皮棉产量分别提高了26.3%,9.9%和5%,棉苗叶片Na+含量降低了22%;2009年5个试验点的成苗率平均提高了24.9%,皮棉产量平均提高了6%。深播覆膜使棉田生态系统因增加膜下温室而成为4层次结构,改善了棉花成苗和幼苗生长的环境,促进了成苗和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地膜覆盖 膜下温室 生态效应 成苗 皮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轻简栽培的棉花品种K836的选育及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卢合全 李振怀 +5 位作者 李维江 孔祥强 代建龙 唐薇 张冬梅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15年第6期33-36,37,共5页
K836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转Bt Cry1A基因抗虫棉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适合轻简化栽培,现已成为山东省主推棉花品种。本文介绍了K836的选育思路、技术路线和育种过程,并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棉花 K836 育种 轻简化 机采棉 纤维品质 产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和抗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汪有元 李维江 董合忠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73-76,共4页
以新棉33B光子为材料,经赤霉素、缩节胺、维生素B6、萘乙酸、水杨酸、高分子吸水树脂、海藻酸钾和清水浸种、晾干处理,在0、0.2%、0.4%、0.6%NaC l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测其发芽势、发芽率。至发芽12 d后,测定棉苗主根长、株高及根、茎... 以新棉33B光子为材料,经赤霉素、缩节胺、维生素B6、萘乙酸、水杨酸、高分子吸水树脂、海藻酸钾和清水浸种、晾干处理,在0、0.2%、0.4%、0.6%NaC l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测其发芽势、发芽率。至发芽12 d后,测定棉苗主根长、株高及根、茎和子叶的干重。结果表明:150 mg/L缩节胺、50 mg/L赤霉素、20 mg/L维生素B6和25 mg/L萘乙酸处理对棉花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25 mg/L萘乙酸处理效果最好。50 mg/L赤霉素处理明显提高了株高,150 mg/L缩节胺和20 mg/L维生素B6处理的棉花种子活力、抗盐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种子 化学处理 种子萌发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对初蕾期物理伤害的调节补偿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合全 祁杰 +11 位作者 代建龙 张艳军 孔祥强 李振怀 李维江 徐士振 唐薇 张冬梅 罗振 辛承松 孙学振 董合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4-911,共8页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在蕾期常遭遇冰雹所致的物理伤害,但棉花具有一定的调节补偿能力。明确棉花对不同程度物理伤害的补偿效应,对灾后棉田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以山东主栽棉花品种K836为材料,于2014 2015年棉花现蕾后第5天在山东省临清市设...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在蕾期常遭遇冰雹所致的物理伤害,但棉花具有一定的调节补偿能力。明确棉花对不同程度物理伤害的补偿效应,对灾后棉田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以山东主栽棉花品种K836为材料,于2014 2015年棉花现蕾后第5天在山东省临清市设置去顶去叶(RTL)、去顶留1叶(RT+1LM)、去顶留叶(RT+ALM)、留顶去叶(TM+RL)、留顶留1叶(TM+1LM)以及未损伤的正常植株(CK)6个处理,研究不同程度损伤对棉花生长发育、叶面积动态、净光合速率、生物量、棉柴比、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棉花单株干物质量,TM+1LM处理在15 DAT和30 DAT(物理伤害后天数)分别比CK降低59.0%和12.1%,但在45 DAT和60 DAT与CK无差异;其余伤害处理在15~60 DAT均不同程度降低。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与干物质积累趋势一致。处理45 DAT内,RTL、RT+1LM、RT+ALM和TM+RL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对照,且高峰值出现时间推迟,TM+1LM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及高峰值出现时间与对照一致。TM+RL生物产量较CK降低18.2%,而RTL、RT+1LM、RT+ALM和TM+1LM的生物产量与CK相当;RTL、RT+1LM、RT+ALM和TM+RL的棉柴比分别比CK降低52.6%、47.3%、36.8%和23.7%,而TM+1LM的棉柴比与CK无明显差异。RTL、RT+1LM、RT+ALM和TM+RL单位面积铃数分别减少19.0%、7.2%、9.9%和15.6%,单铃重分别降低23.2%、8.9%、8.9%和19.6%,籽棉产量分别降低36.3%、17.5%、15.5%和31.9%,而TM+1LM的铃数和单铃重没有显著降低,籽棉产量与CK相当。据此,把蕾期物理损伤分为轻度损伤(TM+1LM)、中度损伤(RT+1LM、RT+ALM)和重度损伤(RTL、TM+RL),其减产幅度分别在5%以内、15%左右和30%以上。对于轻度和中度损伤棉田,宜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棉花补偿性生长,减少产量损失;对于重度损伤棉田,可以考虑改种其他短季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物理伤害 生长 产量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棉花施肥的原理与技术 被引量:18
18
作者 辛承松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12年第2期6-11,共6页
依据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棉花养分吸收需求规律和施肥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报道,分析了滨海盐碱地棉田的营养障碍及其控制途径,揭示了盐胁迫下棉花根系和叶面吸收利用养分特性与施肥效应;总结提出了依据土壤盐分含量、地力... 依据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棉花养分吸收需求规律和施肥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报道,分析了滨海盐碱地棉田的营养障碍及其控制途径,揭示了盐胁迫下棉花根系和叶面吸收利用养分特性与施肥效应;总结提出了依据土壤盐分含量、地力水平和产量目标分类施肥,速效肥与缓/控释肥相结合、根际肥与叶面肥相结合的滨海盐碱地棉花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棉花 营养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杀雄和标记去杂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胜利 唐薇 +3 位作者 李振怀 李维江 张冬梅 董合忠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14-18,共5页
为寻求简便可靠的棉花去雄新方法,研究了喷水杀雄结合标记去杂用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以转基因抗虫棉或抗草甘膦棉花为父本,与非抗虫棉或非抗草甘膦棉花配置组合,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对母本棉花喷水杀雄,以人工剥花去雄为对... 为寻求简便可靠的棉花去雄新方法,研究了喷水杀雄结合标记去杂用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以转基因抗虫棉或抗草甘膦棉花为父本,与非抗虫棉或非抗草甘膦棉花配置组合,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对母本棉花喷水杀雄,以人工剥花去雄为对照,分别人工授粉杂交,杂交种子收获后鉴定纯度,并在来年田间种植,苗期通过转基因标记去杂,收获后统计皮棉产量。结果表明,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喷水杀雄的杂种纯度分别为94.8%和92.2%,较人工去雄分别低4.4和6.6个百分点,喷水没有达到完全彻底的杀雄效果,但大田条件下喷水杀雄比人工剥花去雄快了约1倍。人工剥花去雄的最佳时间为开花头天下午,而喷水杀雄以开花当日8~10时的效果最好。喷水杀雄生产的种子种植田间,利用转基因标记于苗期去杂,F1的最终皮棉产量与人工去雄处理的无显著差异。喷水杀雄结合标记去杂可应用于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棉 抗草甘膦棉 去雄 喷水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抗虫棉栽培技术体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冬梅 董合忠 +4 位作者 李维江 辛承松 唐薇 李振怀 罗振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96-99,共4页
总结介绍了近10多年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在抗虫棉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常规抗虫棉的特点和栽培技术、杂交抗虫棉的特点和栽培技术、滨海盐碱地抗虫棉栽培技术等。
关键词 山东省 抗虫棉 栽培技术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