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医院CT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牛迎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3期26-28,32,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医院CT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薛城区中医院23名CT设备管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5月—2022年4月为对照组,2022年5月—2023年4月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联...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医院CT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薛城区中医院23名CT设备管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5月—2022年4月为对照组,2022年5月—2023年4月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联合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设备管理效果、故障情况及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应用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专人管理、设备流程、设备维修实操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共发生CT故障26次,其中操作不当19次,专业水平不足5次,医务人员工作疏忽2次;对照组发生37次,其中操作不当32次,专业水平不足4次,医务人员工作疏忽1次。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CT设备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提高设备管理效果,减少设备故障发生情况,有助于提高CT设备管理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医院CT设备 管理效果 故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体会 被引量:7
2
作者 种翠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索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疗法的效果。方法 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中医护理方式,观察组40例治疗方法为在中医护理疗法基础上加灸法。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 目的探索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疗法的效果。方法 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中医护理方式,观察组40例治疗方法为在中医护理疗法基础上加灸法。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周围性面瘫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发展须“扶正驱邪”方能“根正苗红”
3
作者 韩丽丽 姬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9期241-242,共2页
先人创中医而传于后世,数千载矣,治病救人每每应验。然今现废兴中医之言论,陷国粹于危急之中也。余思今之世况,盖时势造之。年深日久,难辞淫邪栖身之害:或为药失纯;或为学失真;或为医失传;种种淫邪如蝼蚁之毁穴,大树危矣。欲固其根本,... 先人创中医而传于后世,数千载矣,治病救人每每应验。然今现废兴中医之言论,陷国粹于危急之中也。余思今之世况,盖时势造之。年深日久,难辞淫邪栖身之害:或为药失纯;或为学失真;或为医失传;种种淫邪如蝼蚁之毁穴,大树危矣。欲固其根本,使邪不干内,必先自强其身,以光先祖之德,扬国粹之精华;不宜闭关自守,自乱其纲也,宜开张明义,外引异己之长补己之短,丰己之羽翼;更赖政道扶持以固根本。是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源性低钾血症及防治体会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燕 神芳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8期36-36,46,共2页
探讨导致低钾血症的临床常见药物,阐述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并给出药源性低钾血症的防治措施,提醒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药源性低钾血症这一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或减少药源性低钾血症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关键词 药源性低钾血症 引发药物 临床表现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磊 褚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5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5±5.6)h、住院时间为(5.3±2.6)d、术中补液量为(28.3±4.6)ml、术中出血量为(2500.3±400.3)ml,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69.3±6.9)h、住院时间为(14.8±7.1)d、术中补液量为(79.9±7.6)ml、术中出血量为(3812.3±602.2)ml,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3%(4/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5%(17/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方法进行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补液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蒌贝清肝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0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永运 孙淑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蒌贝清肝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198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蒌贝清肝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乳癖消片口服,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4%,... 目的:观察蒌贝清肝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198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蒌贝清肝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乳癖消片口服,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蒌贝清肝胶囊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蒌贝清肝胶囊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神芳祥 王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158-159,共2页
针对临床常见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提出解决方法,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
关键词 抗生素 不合理应用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斯的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尿潴留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邵红 崔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3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静脉剥脱手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I组)、对照组(Ⅱ组),观察组术终经硬膜外导管注入新斯的明0.7 mg与生理盐水合液5 ml,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静脉剥脱手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I组)、对照组(Ⅱ组),观察组术终经硬膜外导管注入新斯的明0.7 mg与生理盐水合液5 ml,对照组患者术终经硬膜外导管注入5 ml生理盐水;VAS法评价疼痛情况,记录术后第一次排尿、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 h、6 h、9 h、12 h的疼痛评分,哌替啶使用次数、时间,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各时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应用镇痛药的时间明显延迟和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静脉剥脱手术患者,新斯的明硬膜外注射可较好地缓解疼痛,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新斯的明 硬膜外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5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的120名儿童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指导。观察...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的120名儿童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指导。观察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前后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接种知晓情况、对医务人员服务满意情况、健康教育结果。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接种知晓情况、对医务人员服务满意情况、健康教育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儿童家长中的指导应用,可增长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提高预防接种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家长 预防接种 微信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1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德伟 杜玲玲 侯清天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l2月共1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引流组70例,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l2月共1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引流组70例,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两种方法均给予强的松30 mg,1次/d口服4周,严格四联抗痨,观察其胸水吸收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置管法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法,置管法治疗的患者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引流组患者中65例一次置管成功,引流时间为3~5 d,2例少量出血,无1例出现气胸、继发肺部感染;常规穿刺组7~14 d胸水吸收,6例发生少量出血、4例发生小量气胸。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穿刺 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文博 李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电子胃镜证实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雷贝拉唑口服,治疗组加服莫沙必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电子胃镜证实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雷贝拉唑口服,治疗组加服莫沙必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使用莫沙必利,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技巧与血管充盈度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理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穿刺技巧与血管充盈度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血管充盈者分别为41例和39例。实验组采用单纯外套管推入法,对照组采用外套管针芯并入法。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 目的探讨穿刺技巧与血管充盈度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血管充盈者分别为41例和39例。实验组采用单纯外套管推入法,对照组采用外套管针芯并入法。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不同血管充盈度下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血管充盈度对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充盈不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血管充盈情况和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在浅静脉充盈良好的情况下,2种方法均可采用;对于血管充盈不良者应选用单纯外套管推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充盈度 穿刺技巧 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尿潴留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敏 陈俊銮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1期186-186,共1页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对34例产后尿潴留病例,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结果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后,均能自行排尿。结论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见效快,无...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对34例产后尿潴留病例,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结果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后,均能自行排尿。结论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见效快,无副作用,成功率高,易于掌握,减轻负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承气汤 清热通下 气机自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海燕 许梅 熊晓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5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枣庄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护士36名为研究对象,管理前(2021年7—12月)采用常规急救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管理后(2022年1—6月)采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枣庄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护士36名为研究对象,管理前(2021年7—12月)采用常规急救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管理后(2022年1—6月)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两组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急救综合能力及医师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规范化胸痛中心中实施,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和沟通能力,临床医师对其工作满意度更高,有助于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 护理管理 胸痛中心 护理队伍建设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人性化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爱玲 楮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10期7-9,共3页
综述了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人性化护理经验,包括拓展护理内涵、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就医环境,呼唤促醒法,肢体功能康复锻炼,避免高热,预防并发症,并采用高压氧治疗,中药、针灸及促醒药物应用等。
关键词 颅脑 外伤 昏迷 人性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消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慎富 周永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观察清肝消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Ⅱ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证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清肝消痞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服药4周为1个疗程并观... 目的:观察清肝消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Ⅱ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证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清肝消痞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服药4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10%,对照组73.1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肝消痞胶囊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清肝消痞胶囊 临床疗效 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尿失禁的康复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桂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9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产后尿失禁 康复疗法 盆底肌锻炼 产后失血过多 常见并发症 穴位注射 分娩过程 膀胱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风海 陈岩 《江西中医药》 2002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 中药熏蒸 针刺 功能锻炼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技能欠缺问题原因与对策
19
作者 朱文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4期266-267,共2页
本文综述了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护理技能欠缺问题的的原因及对策,认为强化护士的职业化意识,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告知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强业务流程培训、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能提高职业素养,能够纠正护理技能缺陷,能够防范医疗损害责任... 本文综述了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护理技能欠缺问题的的原因及对策,认为强化护士的职业化意识,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告知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强业务流程培训、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能提高职业素养,能够纠正护理技能缺陷,能够防范医疗损害责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 护理技能欠缺 职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材料在成人脐疝修补术中应用36例分析
20
作者 王斌 李忠海 张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材料行成人脐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及其对成人脐疝的有效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网片置入腹膜前间隙的修补方法治疗的36例成人脐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术式临床特点及效果。结果全组患者中,男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材料行成人脐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及其对成人脐疝的有效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网片置入腹膜前间隙的修补方法治疗的36例成人脐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术式临床特点及效果。结果全组患者中,男7例,女29例,年龄44~75岁,平均56岁。平均手术时间(32±13)min。术后住院时间(2.3±0.7)d。术后尿潴留5例,均为硬膜外麻醉术后。术后早期术区疼痛9例,术后1-12d内症状均消失。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引流后愈合。经6个月至2年电话随访(随访率90℅),无复发病例。随访期间,患者无明显脐部不适及异物感,无深部补片感染,无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网片置入腹膜前间隙的治疗成人脐疝的修补技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脐疝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