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任莉霞 贾旭 +3 位作者 王志浩 张薇 钟明 马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69-1775,共7页
背景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治疗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既往研究多集中在省市级医院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面,而涉及基层医院心力衰竭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 背景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治疗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既往研究多集中在省市级医院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面,而涉及基层医院心力衰竭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8年7月入住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3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治疗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320例)和恶化组(19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诱发因素、病史、诊断、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生化检查、用药情况、治疗转归等信息,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治疗转归情况的因素。根据入院时收缩压情况将患者分为≤100 mm Hg组(41例)、100 mm Hg<收缩压<130 mm Hg组(132例)、≥130 mm Hg组(166例),并比较3组CHF患者的临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恶化组中肺部感染比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收缩压水平、谷氨酰胺转移酶水平、尿素氮水平、NT-proBNP水平、多巴酚丁胺的应用比例高于好转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清蛋白水平、血钠水平、血氯水平、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比例、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比例低于好转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OR=0.977,95%CI(0.972,0.981),P<0.001〕、肺部感染情况〔OR=4.799,95%CI(1.156,19.919),P=0.03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OR=1.003,95%CI(1.000,1.006),P=0.039〕、清蛋白水平〔OR=0.910,95%CI(0.891,0.928),P<0.001〕、β-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OR=0.202,95%CI(0.046,0.898),P=0.036〕、螺内酯应用情况〔OR=0.125,95%CI(0.066,0.235),P<0.001〕、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OR=0.307,95%CI(0.121,0.779),P=0.013〕、多巴酚丁胺应用情况〔OR=9.173,95%CI(1.351,62.272),P=0.023〕是CHF患者临床治疗转归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100 mm Hg组中恶化7例(17.1%)、好转34例(82.9%),100 mm Hg<收缩压<130 mm Hg组中恶化5例(3.8%)、好转127例(96.2%),≥130 mm Hg组中恶化7例(4.2%)、好转159例(95.8%)。3组CHF患者临床治疗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9,P=0.015);其中≤100 mm Hg组CHF患者临床治疗恶化比例高于100 mm Hg<收缩压<130 mm Hg组、≥130 mm Hg组(χ^(2)=6.619、6.700,P=0.010、0.010)。结论基层医院CHF临床治疗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发肺部感染、入院时收缩压≤100 mm Hg、低清蛋白水平、肝功能受损、应用多巴酚丁胺均可导致CHF临床治疗转归不良,而应用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和他汀类药物是CHF临床治疗转归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基层医院 治疗转归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哮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立梅 陈立荣 +2 位作者 杨敏 贺晓民 徐景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5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指导临床氨哮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首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经...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指导临床氨哮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首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憋喘缓解、体温正常、咳喘消失、并发症的出现等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患儿住院天数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雾化吸入患儿舒适度,较快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循证护理 氨哮素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血脂异常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兴兰 朱光耀 +2 位作者 刘开智 孙辉 赵华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糖、血脂异常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 0 5例脑梗死患者依据血糖、血脂值正常与否分为两组。血糖、血脂值增高者为研究组 (1 0 3例 ) ,正常者为对照组 (1 0 2例 )。自初次发病起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变化对... 目的 探讨血糖、血脂异常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 0 5例脑梗死患者依据血糖、血脂值正常与否分为两组。血糖、血脂值增高者为研究组 (1 0 3例 ) ,正常者为对照组 (1 0 2例 )。自初次发病起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变化对脑梗死复发率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进行了随访研究。结果  (1 )脑梗死复发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除HDL -C外 ,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2 ) 1 0年间脑梗死复发率研究组为 54 0 % ,对照组为 2 6 4% ,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3)脑梗死复发时及随访结束时 ,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4)两组患者的存活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5)两组TC/HDL -C、TG/HDL -C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血糖、血脂含量增高对脑梗死的复发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影响 ;脑梗死易复发者的TC/HDL -C、TG/H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剖宫产自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霞 扈爱清 庞厚雯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从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DI)的影响因素,以及急诊剖宫产DDI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72例剖宫产患者根据Lucas分类法分为两组:急诊剖宫产组(291例)与非急诊剖宫产组(181例);急诊剖宫产组中分为DDI≤30分钟组和DDI... 目的:分析剖宫产从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DI)的影响因素,以及急诊剖宫产DDI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72例剖宫产患者根据Lucas分类法分为两组:急诊剖宫产组(291例)与非急诊剖宫产组(181例);急诊剖宫产组中分为DDI≤30分钟组和DDI>30分钟组,分别回顾性分析影响DDI的重要因素、以及DDI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的影响。结果:①急诊剖宫产组的DDI为35.5±11.6分钟,其中210例(72.2%)DDI≤30分钟;非急诊剖宫产组DDI为49.3±22.8分钟,其中86例(47.5%)DDI≤30分钟;②急诊剖宫产组中,与DDI>30分钟相比,DDI≤30分钟可明显改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以及1分钟Apgar评分(P<0.05);但5分钟Apgar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DI>30分钟的主要原因为将孕妇由产房或待产室运送至手术室的耗时(56例,69.1%)。结论:并非所有急诊剖宫产手术均能达到DDI≤30分钟的标准,尽量缩短DDI时间有助于最终改善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剖宫产术 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 APGAR评分 新生儿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哮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发作9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兴儒 庄胤伦 +1 位作者 张明慧 李金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28,共2页
我院自1992年6月应用氨哮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90例中男61例,女29例。年龄1~12岁,平均8.5岁。病程6月~9年,平均4.5年。每年发作:~5次8例,~10次46例,大于10次36例。夏季发作1... 我院自1992年6月应用氨哮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90例中男61例,女29例。年龄1~12岁,平均8.5岁。病程6月~9年,平均4.5年。每年发作:~5次8例,~10次46例,大于10次36例。夏季发作13例,冬季发作74例,无季节性3例。呼吸道感染诱发82例,运动诱发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哮素 超声雾化治疗 哮喘 儿童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乙状结肠冗长致不全梗阻1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新强 王永广 邵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乙状结肠冗长 不全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入气体温度对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贾传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0期2555-255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最佳吸入气体温度,以取得最好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择52例机械通气患儿,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36℃,对照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2℃,观察两组患儿气道湿化满意度、气道阻...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最佳吸入气体温度,以取得最好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择52例机械通气患儿,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36℃,对照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2℃,观察两组患儿气道湿化满意度、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湿化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塞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将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36℃,可达到最佳湿化效果,降低气道阻塞及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机械通气 吸入气体温度 气道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输尿管疾病中应用超声检查的体会与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闫成田 陈长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82-882,共1页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超声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性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反复发生1例
9
作者 王文栋 戴兵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70-270,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双眼无痛性视物不清1a于1999年5月10日入我院眼科治疗.入院时视力右眼0.04,左眼数指/10cm.双眼球前段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正常,双眼晶状体混浊,以左眼为重,无虹膜投影.双眼底窥不进.第2天在局麻+球...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双眼无痛性视物不清1a于1999年5月10日入我院眼科治疗.入院时视力右眼0.04,左眼数指/10cm.双眼球前段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正常,双眼晶状体混浊,以左眼为重,无虹膜投影.双眼底窥不进.第2天在局麻+球后麻醉下为患者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常规处理,5d检查术眼视力0.5,前房深浅正常,瞳孔圆,直径3.0mm,对光反应正常,IOL位置好,无前倾及偏斜,瞳孔区极少残留皮质,无虹膜后粘连及渗出.患者痊愈出院.2000年2月患者因咳嗽后突发左眼视物不清来诊.检查:IOL光学部全部脱入前房,位于虹膜前方,两襻仍位于虹膜后囊袋内,瞳孔呈梭形,瞳孔区及前房无炎性渗出.诊断:左眼游离性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给予药物+体位复位法使IOL复位.其后,患者又分别于2000年10月,2001年5月,2002年3月3次发生左眼游离性IOL瞳孔夹持,诱因分别为咳嗽或低头劳动.均采用药物+体位法使IOL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瞳孔夹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