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东枣庄熊耳山崩塌遗迹成因初探
- 1
-
-
作者
李庆岭
李金波
马志峰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地震局
-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1期98-101,共4页
-
文摘
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结合历史地震记载资料,对熊耳山地貌、裂谷以及崩塌遗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初步认为,熊耳山裂谷及崩塌是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的产物,属典型的地震灾害遗迹。
-
关键词
熊耳山裂谷
崩塌
地震遗迹
-
Keywords
rift valley of Xionger mountain
landslip
earthquake relic
-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鲁南新元古代一个地震活跃期的地震幕次组合序列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炳山
张宪依
梁兴泉
李金波
庞成宝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山东鑫国煤电责任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地震局
山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98-1205,共8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Y2006E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项目(编号:G0800-07-ZS-164)资助。
-
文摘
地震灾变事件的直接证据是地层中留下的特殊的沉积记录——震积岩。鲁南地区新元古界石旺庄组底部发育的一套碳酸盐岩泥晶脉、液化卷曲变形构造、丘状层理、砾屑层等典型的地震-海啸震积岩序列,表明本区新元古代曾有过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地震活跃期。依据其沉积组合规律,可以识别出7个地震幕,30余次地震。造成这一地震灾变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古郯庐断裂带的早期裂陷作用。
-
关键词
鲁南
新元古界
地震灾变事件
震积岩
啸积岩
-
Keywords
southern Shandong
Neoproterozoic
earthquake hazard event
seismite
tsunamite
-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陶庄煤矿矿震灾害与防治
被引量:9
- 3
-
-
作者
马志峰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地震局
-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02年第4期60-63,共4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陶庄煤矿矿区地质构造及矿震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矿震的发生条件及其机理,提出了矿震与天然地震的关联性,阐明了矿震的前兆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
关键词
煤矿
矿震
防治
山东
地质构造
防治措施
发生条件
-
Keywords
mine quake
prevention
Taozhuang in Shandong
-
分类号
TD3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