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东枣庄市出土的古代铁农具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文光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212-214,共3页
-
文摘
最近,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调查工作中,陆续收集到了三批汉至宋代铁农具,共计二十余件,现简报如下:一、张山子镇出土的铁农具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村民在村东的台(台儿庄)张(张山子镇)公路东侧约300米处,进行农田水利基建工程时,挖掘出一件陶罐,内装汉代铁制农具二十余件。可辨器形有耙、铧、镢、长剑、链、凿等。现将较完整器物分述如下:
-
关键词
铁农具
枣庄市
出土
台儿庄
文物调查
汉代
农田水利
基建工程
古代
博物馆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浅析山东枣庄渴口汉墓出土的铁农具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石敬东
刘西柱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3年第3期158-163,共6页
-
-
关键词
山东
枣庄
渴口汉墓
出土
铁农具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S-09
[农业科学]
-
-
题名从出土文物看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石敬东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0年第3期45-52,共8页
-
-
关键词
枣庄地区
出土文物
史前农业
粟作农业
生产工具
-
分类号
F329.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875.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论枣庄地区原始农业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徐加军
刘爱民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6,共6页
-
-
关键词
枣庄地区
原始农业
考古发掘
大遗址
大汶口文化
经济建设
陶片
-
分类号
S-092
[农业科学]
-
-
题名山东安丘汉墓“裸戏”画像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铭山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1,共5页
-
-
关键词
“裸戏”画像
东汉晚期
石墓
文物考古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略论汉代地主庄园经济
被引量:8
- 6
-
-
作者
李锦山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1年第3期108-124,共17页
-
文摘
汉代的庄园经济是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产物,它以多种经营,自给自足为特征,形成汉代的一种独立的经济体系。这种重要的经济结构对魏晋时期庄园经济的大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它在新兴的封建制的土壤上萌发、扎根,经历数百年的而不衰。实践表明,地主庄园经济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是当时最理想的生产基地。
-
关键词
汉代
地主庄园经济
历史背景
基本格局
生产经营
评价
-
分类号
F129.3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02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八角形纹饰与太阳神崇拜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李锦山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0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
-
关键词
太阳神崇拜
八角形纹饰
原始宗教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北辛文化中的渔猎工具
- 8
-
-
作者
李光雨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6年第3期190-194,共5页
-
文摘
北辛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一种物质文化。距今7300—6300年左右。依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看,此类物质文化大致分布在山东和苏北地区。八十年代初,北辛文化的确立和被认识,不仅解决了大汶口文化的渊源问题,而且对于深入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农业、手工业及渔猎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物资料。
-
关键词
北辛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考古资料
加工工具
物质文化
生产工具
渔猎生产
苏北地区
八十年代
遗址
-
分类号
S972-09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