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招远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建议
1
作者 刘建华 王磊 +1 位作者 刘言龙 林森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
山东省招远市经过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摸清了全市林木种质资源家底。招远市现有林木种质有61科135属293种。该次调查为招远市林木种质资源提供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 现状 保护 山东招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软枣猕猴桃野生分布状态及特点分析
2
作者 刘鵾 包志刚 +5 位作者 刘涛 刘德深 赵永军 韩庆军 张锋 王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8期109-112,共4页
通过资源本底调查,对山东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的资源分布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开展该树种野生基因资源保护及改善濒危状态具有指导意义,并能够为该树种的濒危机制研究、种群结构改善及种群重建提供参考。对调查取得的7组29处野生种群... 通过资源本底调查,对山东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的资源分布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开展该树种野生基因资源保护及改善濒危状态具有指导意义,并能够为该树种的濒危机制研究、种群结构改善及种群重建提供参考。对调查取得的7组29处野生种群样本的分布方式、垂直分布、生境条件、伴生植物以及人为活动影响等因子进行分析,总结山东半岛及内陆地区资源分布特点。针对因人为活动影响的增加,导致软枣猕猴桃野生基因资源受威胁程度加剧的现状,提出了原地保护、异地保存、改善种群结构组成及重建种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野生种群 分布状态 人为活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与保护酶活性相关分析
3
作者 于梅 牟凯月 +3 位作者 刘子恒 咸洋 王磊 韩彪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2-25,32,共5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藿香种子在萌发与生长上的差异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15个不同品种的藿香种子萌发状况、主要农艺性状、保护酶活性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状况存在差异,以H9、H4、H15处理下藿香种子发芽率、发... 为探究不同品种藿香种子在萌发与生长上的差异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15个不同品种的藿香种子萌发状况、主要农艺性状、保护酶活性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状况存在差异,以H9、H4、H15处理下藿香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后在生物量上的表现亦存在不同,以H4、H9、H15处理下藿香发芽数、胚轴长、胚茎粗相对较大,H14处理下发芽数最少,H7处理下胚轴长最短,H14处理下胚茎粗最小。不同品种藿香种子萌发后的SOD、POD、CAT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H9、H4处理下的藿香种子SOD、POD、CAT活性相对较高,活性氧清除能力相对较强;H1处理下的藿香种子SOD活性最低,H7处理下的藿香种子POD活性最低,H14处理下的藿香种子CAT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藿香种子发芽数与SOD、POD、CAT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胚轴长与POD、CAT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胚茎粗与SOD、CAT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种子 萌发指标 农艺性状 保护酶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饼干的研制及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雨萌 路昌 +5 位作者 刘文荣 王兆磊 赵永军 李守科 于梅 王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9-77,共9页
为研发出一款文冠果饼干,并对其风味进行分析,以文冠果油、文冠果茶粉、木糖醇、低筋面粉等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文冠果饼干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spectromet... 为研发出一款文冠果饼干,并对其风味进行分析,以文冠果油、文冠果茶粉、木糖醇、低筋面粉等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文冠果饼干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spectrometry,GC-IMS)联用技术分析文冠果油、文冠果茶粉对饼干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筋面粉添加量以100%计,油添加量40%(文冠果油与玉米油质量比8∶2)、文冠果茶粉添加量3%、木糖醇添加量40%、鸡蛋液添加量35%、盐添加量0.7%、小苏打添加量0.6%,在上火160℃、下火130℃条件下烘烤19 min时,制得的饼干软硬适中,口感酥脆,挥发性成分中含有的酯类及不饱和醛类均更多,赋予饼干特有的文冠果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饼干 加工工艺 品质分析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对不同文冠果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磊 路昌 +4 位作者 刘莉 赵立强 解孝满 于梅 赵永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9-168,共10页
为探索文冠果叶茶与花茶加工风味变化差异,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法对文冠果鲜叶、叶茶、花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检测出酮类、醛类、醇类、酯类、萜烯类等83种挥... 为探索文冠果叶茶与花茶加工风味变化差异,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法对文冠果鲜叶、叶茶、花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检测出酮类、醛类、醇类、酯类、萜烯类等83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41种。文冠果鲜叶中酯类含量最高,叶茶中酮类含量最高,花茶中醛类含量最高。加工处理对各种茶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影响较大且表现不一,鲜叶加工后各类挥发性成分减少为原体积的55.48%~61.05%,其中酮类相对稳定、酯类减少最多;叶茶中正丁醇、(E)-β-罗勒烯等23种物质含量降至鲜叶含量的20%以下,而2-乙酰基呋喃、2,3-丁二醇、3-(甲基硫代)丙醛等含量提升。叶茶与花茶相比,叶茶中丁酮、乙酸叶醇酯、2,3-丁二醇及壬醛含量更高,花茶中过氧化乙酰丙酮、(2E,4E)-2,4-辛二烯醛等10种物质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文冠果茶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指纹图谱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结合发光二极管红光辐照对香椿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雨萌 曹文浩 +5 位作者 刘玉鑫 路昌 王磊 陈庆敏 石瑜 于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3,共9页
目的比较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复合辐照和单一LED红光辐照对贮藏期香椿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挑选后的香椿分为3组,在4℃下贮藏,通过测定感官指标、失重率、色差值、可溶性... 目的比较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复合辐照和单一LED红光辐照对贮藏期香椿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挑选后的香椿分为3组,在4℃下贮藏,通过测定感官指标、失重率、色差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还原糖含量、菌落总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指标比较不同处理的差异。结果将红光复合辐照与单一LED红光辐照的处理效果比较后发现:在外观品质方面,前者显著地提高香椿的感官品质,其感官品质评分比对照高9.6分;有效地降低香椿的失重率,其失重率仅为对照的52.5%;在营养品质上,前者可以保持更高的可溶性固形物、VC和还原糖含量,其VC含量是对照的11.1倍;前者不仅有效地抑制香椿叶片中微生物的生长,还显著地减缓MDA含量的积累,其MDA含量只有对照的72.3%;前者还保持更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显著地提高POD和PPO的活性,其PPO活性比对照高32.4%。结论UV-C结合LED红光辐照和单一LED红光辐照都有利于保持香椿的贮藏品质,UV-C结合LED红光复合辐照对香椿的保鲜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短波紫外线 发光二极管 辐照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莱芜区北五味子播种繁育技术要点
7
作者 包志刚 刘涛 +1 位作者 刘德深 刘鵾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8期48-50,共3页
北五味子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是多种药品、食品、保健品的重要原材料。随着野生北五味子资源的减少,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技术快速发展,但其仍然存在发芽率低、鲜果产量低等问题。为提升北五味子的存活率和鲜果产量,在明确北五味子种子发... 北五味子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是多种药品、食品、保健品的重要原材料。随着野生北五味子资源的减少,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技术快速发展,但其仍然存在发芽率低、鲜果产量低等问题。为提升北五味子的存活率和鲜果产量,在明确北五味子种子发芽特性的基础上,从种前处理、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繁育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6方面介绍了适合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播种繁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发芽特性 播种繁育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