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三角洲柽柳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霞
杜振宇
+5 位作者
董爱新
马丙尧
魏海霞
曹琪琪
张军
李永涛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为探讨滨海盐碱区柽柳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3 a、8 a、12 a)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毗邻的无林地(CK)为对照,研究了林龄变化对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DOC、MBC、EOC...
为探讨滨海盐碱区柽柳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3 a、8 a、12 a)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毗邻的无林地(CK)为对照,研究了林龄变化对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DOC、MBC、EOC)、惰性有机碳(ROC)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能够影响不同土层SOC及其组分含量,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林龄对SOC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一致,均表现为12 a>8 a>3 a>CK,其中3种林龄SOC平均含量(0-60 cm)较CK分别增加23.95%、46.38%和111.03%,DOC、MBC和EOC平均含量则以12 a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127.06%、68.99%和78.49%,明显高于其它林龄,而ROC分别为CK的1.22倍、1.59倍和1.87倍,增加显著;不同林龄0-20 cm表层SOC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层(P<0.05),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除3 a、12 a土层20-40 cm与40-60 cm土壤MBC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林龄的增加提高了各层土壤的CPMI,其中以12 a最高、8 a次之,且8 a与12 a提高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SOC及各组分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土壤EOC、DOC、MBC及ROC碳组分分别解释了SOC变化的93.50%、83.00%、53.82%和91.89%。综上,在滨海盐碱地区,林龄的延长有利于林地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积累和CPMI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柽柳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永涛
王振猛
+5 位作者
杨庆山
张子龙
董爱新
周健
曹琪琪
张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3,共14页
【目的】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柽柳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人工林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后期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无林地(WLD)和3种不同林龄(TC3a、TC8a、TC12a)的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柽柳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人工林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后期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无林地(WLD)和3种不同林龄(TC3a、TC8a、TC12a)的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3种林龄及无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真菌,随着林龄的增加,优势菌群未发生改变。林龄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有限,其中细菌Chao1index、ACE index和Shannon指数表现为TC8a>TC3a>TC12a,而真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则表现为TC3a>TC8a>TC12a。细菌的群落组成数量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与真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细菌的群落组成在各个分类水平上均表现为TC12a>TC8a>TC3a>WLD,而真菌则表现不规律,但均以TC3a数量最多。土壤微生物优势群落和主要群落组成基本一致,但在相对丰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unidentified Bacteria相对丰度均超过10%,是优势菌门,而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均超过45%,是绝对优势菌门。林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均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均高于WLD,而土壤含盐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冗余分析表明,不同林龄的微生物群落受养分影响明显,细菌群落中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真菌群落中盐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分别是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柽柳人工林调控了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但对林龄的响应变化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柽柳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柽柳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霞
杜振宇
董爱新
马丙尧
魏海霞
曹琪琪
张军
李永涛
机构
山东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
山东
黄河三角洲
农田
防护林
生态系统
国家
定位
观测
研究站
山东
航空学院/
山东省
黄河三角洲
生态
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基金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KFJJ02)
东营市市校合作资金重点项目(SXHZ-2023-02-8)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创新平台开放课题项目(滨海盐碱区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文摘
为探讨滨海盐碱区柽柳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3 a、8 a、12 a)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毗邻的无林地(CK)为对照,研究了林龄变化对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DOC、MBC、EOC)、惰性有机碳(ROC)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能够影响不同土层SOC及其组分含量,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林龄对SOC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一致,均表现为12 a>8 a>3 a>CK,其中3种林龄SOC平均含量(0-60 cm)较CK分别增加23.95%、46.38%和111.03%,DOC、MBC和EOC平均含量则以12 a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127.06%、68.99%和78.49%,明显高于其它林龄,而ROC分别为CK的1.22倍、1.59倍和1.87倍,增加显著;不同林龄0-20 cm表层SOC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层(P<0.05),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除3 a、12 a土层20-40 cm与40-60 cm土壤MBC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林龄的增加提高了各层土壤的CPMI,其中以12 a最高、8 a次之,且8 a与12 a提高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SOC及各组分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土壤EOC、DOC、MBC及ROC碳组分分别解释了SOC变化的93.50%、83.00%、53.82%和91.89%。综上,在滨海盐碱地区,林龄的延长有利于林地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积累和CPMI的提高。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黄河三角洲
Keywords
soil organic carbon
active organic carbon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icators
Yellow River Delta
分类号
S714.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柽柳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永涛
王振猛
杨庆山
张子龙
董爱新
周健
曹琪琪
张军
机构
山东
航空学院
山东省
黄河三角洲
生态
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黄河三角洲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3,共14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KFJJ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201205)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21SFGC0205)。
文摘
【目的】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柽柳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人工林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后期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无林地(WLD)和3种不同林龄(TC3a、TC8a、TC12a)的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3种林龄及无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真菌,随着林龄的增加,优势菌群未发生改变。林龄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有限,其中细菌Chao1index、ACE index和Shannon指数表现为TC8a>TC3a>TC12a,而真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则表现为TC3a>TC8a>TC12a。细菌的群落组成数量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与真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细菌的群落组成在各个分类水平上均表现为TC12a>TC8a>TC3a>WLD,而真菌则表现不规律,但均以TC3a数量最多。土壤微生物优势群落和主要群落组成基本一致,但在相对丰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unidentified Bacteria相对丰度均超过10%,是优势菌门,而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均超过45%,是绝对优势菌门。林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均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均高于WLD,而土壤含盐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冗余分析表明,不同林龄的微生物群落受养分影响明显,细菌群落中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真菌群落中盐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分别是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柽柳人工林调控了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但对林龄的响应变化不规律。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柽柳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土壤质量
Key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Tamarix chinensis plantations
soil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structure
soil quality
分类号
S718.5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三角洲柽柳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王霞
杜振宇
董爱新
马丙尧
魏海霞
曹琪琪
张军
李永涛
《山东林业科技》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三角洲柽柳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李永涛
王振猛
杨庆山
张子龙
董爱新
周健
曹琪琪
张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