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苹果树腐烂病菌不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伦莹莹 于成明 +2 位作者 李琴 何邦令 刘会香 《落叶果树》 2014年第3期30-33,共4页
对山东省苹果树腐烂病菌从培养特性、温度、酸碱度适应性和药剂敏感性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可分为深褐色、棕绿色、淡黄色3个培养学类群,其中淡黄色类群为主;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酸碱度为pH值4... 对山东省苹果树腐烂病菌从培养特性、温度、酸碱度适应性和药剂敏感性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可分为深褐色、棕绿色、淡黄色3个培养学类群,其中淡黄色类群为主;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酸碱度为pH值4~6;各菌株对1.25mg/L多菌灵高度敏感,对福美双次之,对代森锰锌不敏感,部分菌株对代森锰锌表现出抗药性,说明山东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多样性和药剂敏感性分化现象,这种多样性分化与地理来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温度 PH 药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评述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跃 吕全 +3 位作者 于成明 李琴 刘会香 张星耀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0,76,153,共5页
早期诊断技术的应用是对松材线虫病这一重大森林生物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进而防控该病害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发病症状、病原鉴定、化学生化、媒介昆虫、光谱学、电学、早期检测管等方面对目前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评价... 早期诊断技术的应用是对松材线虫病这一重大森林生物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进而防控该病害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发病症状、病原鉴定、化学生化、媒介昆虫、光谱学、电学、早期检测管等方面对目前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评价,以期对未来更为简便、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早期诊断 技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粘虫板诱捕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锋 仲伟元 +2 位作者 于新社 曹露凡 周成刚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5,共3页
应用7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林间诱捕松阿扁叶蜂成虫。结果表明:7种粘虫板具有不同引诱效果,其中以绿色效果最好,诱虫量可达2 248.3头/板,黄色、红色次之,白色、蓝色、紫色、黑色效果较差。南北方向诱虫量显著高于东西方向。阳坡诱虫数量最... 应用7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林间诱捕松阿扁叶蜂成虫。结果表明:7种粘虫板具有不同引诱效果,其中以绿色效果最好,诱虫量可达2 248.3头/板,黄色、红色次之,白色、蓝色、紫色、黑色效果较差。南北方向诱虫量显著高于东西方向。阳坡诱虫数量最多,阴坡次之,山脊处最少。在所诱集的成虫中,以雄性成虫为主,占92.8%;利用粘虫板诱集成虫的方法可用于松阿扁叶蜂羽化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粘虫板 诱捕 松阿扁叶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季英超 张秋梅 +1 位作者 周成刚 刘振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3,共5页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我国重要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由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给松树造成了毁灭性危害。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部分区域呈扩散蔓延、暴发危害的趋势。本研究利用气候动态模型CLIMEX预测了松材线...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我国重要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由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给松树造成了毁灭性危害。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部分区域呈扩散蔓延、暴发危害的趋势。本研究利用气候动态模型CLIMEX预测了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的适生性,并根据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其在山东的风险性等级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全境均为松材线虫病的适生区,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威海、烟台、青岛、日照、临沂、济南、泰安、淄博、潍坊和枣庄;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风险性评估值R=0.9219判定为风险性极大。明确松材线虫病在山东省的适生区范围以及各地区风险性等级,对山东省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及防控对策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风险分析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盲蝽越冬卵在鲁北地区冬枣树上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春华 王清海 +3 位作者 刘幸红 朱文成 牛赡光 亓玉昆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07-109,共3页
近年来,由于Bt抗虫棉以及枣棉间作种植模式的大面积推广,绿盲蝽由原来的次级害虫变为主要害虫,在鲁北地区发生日趋猖獗。为了明确其越冬卵在鲁北地区冬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在林间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随机取样和Iwao... 近年来,由于Bt抗虫棉以及枣棉间作种植模式的大面积推广,绿盲蝽由原来的次级害虫变为主要害虫,在鲁北地区发生日趋猖獗。为了明确其越冬卵在鲁北地区冬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在林间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随机取样和Iwao回归分析法对鲁北地区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冬枣树上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其聚集原因是由昆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同时,应用Iwao统计方法,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越冬卵 冬枣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Iwao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成虫对中国梨木虱若虫的捕食作用研究
6
作者 姜璐 耿翠翠 +1 位作者 高尚坤 王杰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4期600-605,共6页
【目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天敌昆虫,对多种林果害虫具有较好防效,科学评价其对中国北方梨区重要害虫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的控制能力。【方法】在室内分别设置密度为25、50、75、100、125、... 【目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天敌昆虫,对多种林果害虫具有较好防效,科学评价其对中国北方梨区重要害虫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的控制能力。【方法】在室内分别设置密度为25、50、75、100、125、150头/皿的中国梨木虱低龄若虫(1~2龄)和高龄若虫(3~5龄)供饥饿24h的异色瓢虫成虫取食,通过测定异色瓢虫的日捕食量分析异色瓢虫成虫对中国梨木虱低龄若虫和高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搜寻效应。【结果】中国梨木虱各龄若虫的形态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异色瓢虫成虫对于中国梨木虱低龄若虫和高龄若虫都展现出了良好的捕食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量随中国梨木虱若虫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对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500头/d,是高龄若虫的2倍。异色瓢虫成虫对中国梨木虱若虫的搜寻效应均随中国梨木虱若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异色瓢虫成虫能够有效捕食中国梨木虱若虫,且对低龄若虫捕食效果强于高龄若虫,为利用异色瓢虫成虫防治中国梨木虱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中国梨木虱 生物防治 捕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翠 乔鲁芹 +3 位作者 金静 马跃 赵相涛 刘会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初步研究了分离自石榴果实中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几种常见林果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发现该挥发性物质对不同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制率达... 初步研究了分离自石榴果实中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几种常见林果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发现该挥发性物质对不同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制率达60%。将不同病原菌株与该挥发性物质互作后的菌丝形态与正常菌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杨树溃疡病菌、石榴疮痂病菌B.dothidea、苹果轮纹病菌B.dothidea及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的菌丝分支增多,扭曲,菌丝顶端和中部细胞膨大;杨树腐烂病菌Valsa sordida及桑紫纹羽病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的菌丝变粗;合欢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菌丝变细;苹果霉心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菌丝形态无明显变化。同时发现,不同病原菌菌丝色素产生的速度均受到了抑制。表明该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不同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挥发性物质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无公害技术对褐梗天牛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海涛 于娜 +3 位作者 王丹凤 侯瑞 刘振宇 卢希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671,共6页
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是松柏类等林木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山东泰安、威海等地发生严重。本文利用引诱剂诱杀、饵木诱杀和释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与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等无公... 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是松柏类等林木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山东泰安、威海等地发生严重。本文利用引诱剂诱杀、饵木诱杀和释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与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等无公害技术对褐梗天牛进行了室内外防治研究。Ⅱ号引诱剂诱捕效果最好,30 d平均诱捕量为69头。饵木诱杀每个样木平均诱捕量为63头。管氏肿腿蜂防治褐梗天牛幼虫的室内效果最高达71.00%,不同蜂虫比之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对直径为10~15 cm被害木中的天牛幼虫的寄生率最高,为8.43%。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效果较好,室内当花绒寄甲成虫和天牛幼虫量为5:1时的寄生率最高,为80.02%;林间每株树释放20头花绒寄甲成虫的寄生率最高,达58.80%。结果表明,这几种防治技术都对褐梗天牛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在防治中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梗天牛 无公害防治 引诱剂 饵木诱杀 管氏肿腿蜂 花绒寄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褐天牛产卵刻痕在黑松树干上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娜 姚洪锡 +2 位作者 李超 于丽颖 卢希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调查和分析了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产卵刻槽在寄主植物黑松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产卵刻槽分布与寄主胸径和树高有一定的相关关系,黑松树干胸径在9~15cm之间,树高在4~7m之间最适合天牛产卵危害,其中在胸径9~13cm范... 调查和分析了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产卵刻槽在寄主植物黑松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产卵刻槽分布与寄主胸径和树高有一定的相关关系,黑松树干胸径在9~15cm之间,树高在4~7m之间最适合天牛产卵危害,其中在胸径9~13cm范围内产卵刻槽数量最多,在此范围的寄主受天牛为害最重。天牛在胸径>17cm或树高>7m时,没有产卵刻槽分布。产卵刻槽集中分布于树干1~2m位置,3m以上很少有刻槽分布,同时,天牛产卵多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其中南面产卵刻槽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寄主 分布 树高 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染病黑松上松褐天牛与褐梗天牛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娜 姚洪锡 +3 位作者 姜雪峰 张栩 李艳 卢希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共4页
在对山东威海成山林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调查中发现,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是危害黑松的主要蛀干害虫。对老熟幼虫空间生态位研究发现,在4月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幼... 在对山东威海成山林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调查中发现,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是危害黑松的主要蛀干害虫。对老熟幼虫空间生态位研究发现,在4月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幼虫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41和0.640,存在一定差异性,生态位重叠值为0.842,在7月和8月空间生态位宽度相似,生态位重叠值和竞争系数增大。衰弱木上松褐天牛幼虫生态位宽度为0.904,比褐梗天牛分布宽。枯立木上松褐天牛在树干2 m以下分布最多,与褐梗天牛分布相似,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53和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褐梗天牛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檀新害虫——青檀绵叶蚜(半翅目:蚜科)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伟伟 安广池 +3 位作者 乔格侠 姜立云 周成刚 赵洋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133,共7页
【目的】研究青檀绵叶蚜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对山东和安徽青檀自然分布区内的青檀绵叶蚜分布和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在青檀绵叶蚜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从野外... 【目的】研究青檀绵叶蚜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对山东和安徽青檀自然分布区内的青檀绵叶蚜分布和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在青檀绵叶蚜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从野外及实验室饲养的蚜虫种群中采集所有虫态,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数码体视显微镜等观察、测量并记录各虫态形态特征。从3月越冬卵开始孵化到11月受精卵产生,每周定期进行林间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青檀绵叶蚜的为害特点、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青檀绵叶蚜在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若蚜及成蚜以口针刺入叶片及嫩枝等韧皮部,吸取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卷曲甚至脱落,造成种子无法发育,严重影响青檀结实,虫体产生的蜜露还诱发严重的煤污病;蚜虫群居在叶片背面主叶脉附近,并沿叶柄基部主脉向叶边缘侧脉扩散为害。青檀绵叶蚜卵初产时为橙黄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至黑色,越冬卵为亮黑色,光泽明显;初生若蚜为椭圆形,通体透明,体表无蜡丝蜡粉;若蚜4个龄期,体被长蜡丝蜡粉;成蚜呈椭圆形,黄绿色,被白色长蜡丝;干母成蚜无翅,较无翅孤雌成蚜粗短;孤雌成蚜分有翅型和无翅型2种;雌性蚜无翅,雄性蚜有翅。在山东枣庄,越冬卵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出干母,4月产生干雌,5月产生孤雌蚜,10月上旬产生性蚜,10月中旬雌雄性蚜交尾后产生受精卵,以卵在青檀上越冬。无翅型耐饥性强于有翅型。【结论】目前发现青檀绵叶蚜仅为害青檀,在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呈群居分布,以无翅型为主,耐饥性较强;青檀绵叶蚜具有繁殖快、数量多、暴发性强、危害时间长等特点,对不同地区、不同种源的青檀均造成危害,是青檀上危害较重的一类新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青檀绵叶蚜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褐天牛的蛀道结构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尚坤 马深成 +3 位作者 杨化伟 杨庆贺 周成刚 乔鲁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通过系统解析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内的蛀道结构,了解其蛀食特征,为完善松褐天牛隐蔽生活过程中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和科学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和注射药物防治松褐天牛提供依据。[方法]于松褐天牛越冬期,人工解剖了松褐天牛危... [目的]通过系统解析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内的蛀道结构,了解其蛀食特征,为完善松褐天牛隐蔽生活过程中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和科学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和注射药物防治松褐天牛提供依据。[方法]于松褐天牛越冬期,人工解剖了松褐天牛危害的黑松和赤松木段,获得其完整蛀道。分别测量了蛀道长度、蛀屑堵塞长度、侵入孔内径、蛹室内径、蛀屑含水率、侵入孔与羽化孔的相对方位等蛀食特征,并分析了松褐天牛幼虫大小与寄主树种和蛀食特征的关系。[结果]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中的蛀道均为“U”形,类型单一,蛀道间互不串通,在侵入孔端部存在蛀屑堵塞,多数羽化孔在侵入孔上方;松褐天牛的蛀食特征与个体大小和寄主树种的相关性均较小。[结论]松褐天牛在木质部隐蔽蛀食的特性比较规律,受寄主树种种类影响较小,蛀道结构均呈“U”形,蛀道的部分被蛀屑-粪便混合物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蛀道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炭疽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清海 刘幸红 +3 位作者 段春华 张勇 牛赡光 朱文成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9,共4页
采取随机取样和Iwao回归分析法研究核桃炭疽病病果的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核桃炭疽病病果的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型分布,病果密度越大,聚集程度越高,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这种空间分布是由炭疽病致病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与... 采取随机取样和Iwao回归分析法研究核桃炭疽病病果的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核桃炭疽病病果的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型分布,病果密度越大,聚集程度越高,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这种空间分布是由炭疽病致病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与林间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用Iwao统计方法,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以病果率10%为防治阈值,置信水平为1.96,确定防治上下限方程为T0(n)=10 n±13.4691n(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炭疽病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Iwao回归法 防治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薇梨象对不同品系紫薇的危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大川 李艳 卢希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53-154,共2页
紫薇梨象是一种严重危害紫薇的新害虫。经室内、外对紫薇梨象在三大紫薇品系不同部位上的发生及危害情况的调查,同时运用"Y"型嗅觉仪对不同品系花序的选择性差异测定,紫薇梨象对三大紫薇品系的选择顺序是赤薇>紫薇>银... 紫薇梨象是一种严重危害紫薇的新害虫。经室内、外对紫薇梨象在三大紫薇品系不同部位上的发生及危害情况的调查,同时运用"Y"型嗅觉仪对不同品系花序的选择性差异测定,紫薇梨象对三大紫薇品系的选择顺序是赤薇>紫薇>银薇。在园林绿化上应以推广银薇为主,同时提出采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和选育抗性树种的措施防治紫薇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薇梨象 紫薇 品系 “Y”型嗅觉仪 引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山东梨园新成灾害螨柑橘全爪螨的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涛 刘永杰 +2 位作者 李波 门兴元 尹淑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准确鉴定山东梨园一种新成灾害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雌成螨的形态特征,制作雄成螨的侧面观玻片标本,观察其阳茎形态特征,进行形态鉴定。从单头雌成螨中提取基因组总D... 【目的】本研究旨在准确鉴定山东梨园一种新成灾害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雌成螨的形态特征,制作雄成螨的侧面观玻片标本,观察其阳茎形态特征,进行形态鉴定。从单头雌成螨中提取基因组总DNA,以螨类特异性引物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及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基因并测序,所得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n比对,下载与其一致性高的相关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计算遗传距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梨树上害螨的雌成螨背部有粗大突起,可确定为全爪螨属Panonychus害螨。雄螨阳茎特征与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的很相似,其COⅠ,ITS1和ITS2基因序列均与柑橘全爪螨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9%以上),基于COⅠ,ITS1和ITS2基因序列计算的其与柑橘全爪螨间的遗传距离均远低于其与全爪螨属其他种间的遗传距离;在基于COⅠ,ITS1和ITS2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梨树上害螨均分别与柑橘全爪螨以很高的置信度(分别为99%,99%和100%)聚在同一分支。【结论】形态特征结合分子数据分析可以确定山东梨园中新暴发成灾的害螨为柑橘全爪螨,说明柑橘全爪螨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北移了,需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全爪螨 梨园 害螨 鉴定 阳茎 COⅠ ITS1 IT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非悬铃木方翅网蝽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其成虫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战鑫 庄敏 +1 位作者 李国华 尹淑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6-162,共7页
【目的】研究水杉、枫香、构树、毛白杨、木瓜、鹅掌楸、白蜡等7种非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对其成虫具有显著引诱作用而未成为其寄主的原因,为配置非寄主植物或利用非寄主植物提取物防控悬铃木方翅网蝽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研究水杉、枫香、构树、毛白杨、木瓜、鹅掌楸、白蜡等7种非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对其成虫具有显著引诱作用而未成为其寄主的原因,为配置非寄主植物或利用非寄主植物提取物防控悬铃木方翅网蝽提供依据。【方法】研磨、过滤获取这7种非寄主植物叶片的粗提物,以粗提物饲喂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测定对其存活的影响。以粗提物原液和不同体积分数的稀释液涂抹悬铃木叶片,测定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忌避活性。【结果】7种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原液饲喂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生存状况显著低于对照(清水)(P<0.05),其半致死时间、99%致死时间和平均存活时间均极显著短于对照(P<0.01),其中木瓜尤为明显。7种非寄主植物叶片的粗提物原液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均具有忌避效果,忌避率最高的为构树(74.84%),其次是白蜡(70.74%)、枫香(53.90%)、木瓜(53.33%)、水杉(51.66%)、毛白杨(49.47%)、鹅掌楸(43.19%)。粗提物稀释后,忌避效果降低,但忌避效果并非随体积分数降低呈单向递减。【结论】嗅觉上有吸引作用的水杉、枫香、构树、毛白杨、木瓜、鹅掌楸、白蜡等7种植物叶片粗提物中含有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有毒杀作用或(和)忌避作用的物质,可能是这些植物未能被悬铃木方翅网蝽利用的原因之一。7种植物中,构树提取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忌避作用最强,木瓜提取物对网蝽的毒杀作用最大,可进一步研究二者在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控中的可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铃木方翅网蝽 非寄主植物 生物活性 生存影响 忌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红螺旋聚孢霉对两种林果枝干病原菌的生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硕 郑金柱 +3 位作者 张兆霞 郭会玲 何邦令 刘会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1,共3页
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具有生长快、产孢量大、寄主范围广、寄生能力强、拮抗机制多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开展粉红螺旋聚孢霉对林果枝干病害的防治效果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从苹果枝干发病部位分离获得一株粉红螺... 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具有生长快、产孢量大、寄主范围广、寄生能力强、拮抗机制多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开展粉红螺旋聚孢霉对林果枝干病害的防治效果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从苹果枝干发病部位分离获得一株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本文研究了其对两种林果枝干病原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的生防作用。研究发现,粉红螺旋聚孢霉对B. dothidea和V. mali抑制率均达到60%以上。对峙培养后,两种病原菌与粉红螺旋聚孢霉在菌丝交界处出现融合现象,粉红螺旋聚孢霉菌丝分支或直接缠绕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形成附着结构后深入菌丝内部,将病菌降解,致使病菌菌丝变色、萎焉直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螺旋聚孢霉 林果病原菌 生防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苹果轮纹病研究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修建冰 吕全 +2 位作者 赵嘉平 王霞 刘会香 《落叶果树》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枝干和果实上的重要病害。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0~2011年中国苹果轮纹病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研究了文献的年度发期刊发文量、核心区期刊、研究机构,分布区域、核心作者群和主要...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枝干和果实上的重要病害。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0~2011年中国苹果轮纹病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研究了文献的年度发期刊发文量、核心区期刊、研究机构,分布区域、核心作者群和主要产出单位,分析了32年间中国苹果轮纹病的研究现状、发表文献的内容类型、研究水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轮纹病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轮纹病 文献 计量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绒寄甲成虫和卵联合释放防治桃红颈天牛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曲志霞 黄谊青 +4 位作者 赵红 陈浙青 潘涛 郝成伟 高尚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3-867,共5页
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是危害多种果树和观赏树种的重要害虫,因具生活周期长、世代重叠等特点,防治十分困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通过释放其成虫或卵对桃红颈天牛均有一定的防... 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是危害多种果树和观赏树种的重要害虫,因具生活周期长、世代重叠等特点,防治十分困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通过释放其成虫或卵对桃红颈天牛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防治效果的不稳定性。本研究拟在系统调查园区桃红颈天牛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采用联合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的方法开展防治工作,以期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联合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比单独释放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桃红颈天牛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绒寄甲的人工繁育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惠学娟 黄谊青 +3 位作者 逄格翠 曲志霞 高广增 高尚坤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01-106,98,共7页
花绒寄甲是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多种天牛类害虫的防控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技术、防治天牛类害虫的应用技术与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以花绒寄甲为代表的害虫生物防治技... 花绒寄甲是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多种天牛类害虫的防控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技术、防治天牛类害虫的应用技术与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以花绒寄甲为代表的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人工繁育 天牛类害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