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S的智能建筑房间Agent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王路 谢秀颖 +1 位作者 张桂青 汪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77-3681,共5页
针对建筑用电设备的分布特征,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建筑环境的同时也更加节能,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多Agent系统,并分析了房间Agent(room Agent,RA)所应具备的功能,采用无线网络和以太网技术,提出了RA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该... 针对建筑用电设备的分布特征,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建筑环境的同时也更加节能,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多Agent系统,并分析了房间Agent(room Agent,RA)所应具备的功能,采用无线网络和以太网技术,提出了RA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不仅解决了多Agent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而且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强大。通过测试搭建的多Agent系统实验平台,验证了方案的可实施性以及房间Agent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系统(MAS) 建筑节能 无线网络 以太网 智能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建筑设备物联网节点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谢秀颖 彭伟 +3 位作者 张桂青 汪明 李成栋 鹿曼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1656,共6页
为实现建筑物内用电设备的实时信息获取、监控及节能优化等目的,提出了以电力线载波技术和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架构,研制了该系统关键部件——物联节点。实现了以太网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间协议转换、数据转发等功... 为实现建筑物内用电设备的实时信息获取、监控及节能优化等目的,提出了以电力线载波技术和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架构,研制了该系统关键部件——物联节点。实现了以太网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间协议转换、数据转发等功能。其硬件主要采用LPC1768ARM7作为主控芯片结合DP83843以太网PHY芯片和MI200E电力线载波芯片完成,结合相应软件实现了建筑用电设备与Internet技术的完美融合。该物联节点的实现使得构建建筑设备物联网这一复杂网络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电力线载波 以太网通信 物联节点 协议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家居的“春天”来了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桂青 鹿曼 +4 位作者 汪明 李成栋 彭伟 段新美 纪祥和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A期398-402,共5页
论述了智能家居的概念,着重阐述了智能家居及其核心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理清了智能家居的发展脉络。随后从技术、生产厂家、市场规模、消费者意识等方面论证了智能家居的"春天"已经来临。最后,对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进行了... 论述了智能家居的概念,着重阐述了智能家居及其核心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理清了智能家居的发展脉络。随后从技术、生产厂家、市场规模、消费者意识等方面论证了智能家居的"春天"已经来临。最后,对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物联网 三网融合 WIFI技术 家庭服务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车库灯光智能控制系统 被引量:7
4
作者 姚庆梅 牟洵 +2 位作者 贾燕 赵国玉 张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39-243,共5页
传统的地下车库照明主要采用人工控制方式,通常是让大部分灯具保持长久照明,这种方式极大地浪费了电能。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地下车库灯光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对车库环境合理建模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的智能灯光控制器,利用... 传统的地下车库照明主要采用人工控制方式,通常是让大部分灯具保持长久照明,这种方式极大地浪费了电能。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地下车库灯光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对车库环境合理建模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的智能灯光控制器,利用经典的A*搜索算法,结合已有的车牌识别技术,不仅能够合理控制车库内的照明,避免长明灯现象,还能利用灯光对车库内车辆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导航。本文对一个具体车库实例利用A*搜索算法进行了从入口到指定车位的路径计算,并做了仿真演示,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可靠,节能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库 智能控制 ZIGBEE技术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系统的建筑设备物联网定位模块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秀颖 王建 +3 位作者 张桂青 汪明 李成栋 陶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28-3434,共7页
为实现对于建筑物联网设备地理及时间信息的获取,完善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为地质灾害提供受灾程度及受灾区域信息,提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建筑设备物联网中的应用方案。在山东建筑大学物联网实验室设计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平台的基础上... 为实现对于建筑物联网设备地理及时间信息的获取,完善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为地质灾害提供受灾程度及受灾区域信息,提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建筑设备物联网中的应用方案。在山东建筑大学物联网实验室设计的建筑设备物联网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研制基于北斗系统的建筑设备物联网定位模块,实现对建筑物联网设备的定位及授时功能。其硬件设计主要采用STM32F100C8ARM7主控芯片、CC1100射频收发芯片及UM220北斗卫星导航模块。通过软硬件开发,实现了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有效融合,将在地质灾害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导航技术 灾害救援 定位 授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pose的轻量化多人姿态检测模型
6
作者 张欣毅 张运楚 +1 位作者 王菲 刘一铭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2,共6页
二维人体姿态估计对安全生产、智能交互等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的人体姿态估计模型计算量大、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pose模型的轻量化改进算法.首先引入运算更精巧的GSConv卷积模块替换普通Conv卷积,大大降低模... 二维人体姿态估计对安全生产、智能交互等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的人体姿态估计模型计算量大、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pose模型的轻量化改进算法.首先引入运算更精巧的GSConv卷积模块替换普通Conv卷积,大大降低模型计算量和复杂度;然后用CARAFE模块替换UPSample模块,完成上采样工作,同时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以避免模型轻量化带来的精度降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YOLOpose模型经过上述轻量化改进后,模型体量降低为135.6MB,降低了约15.8%,GFLOPS降为了86.9,降低了约15.0%,模型计算量显著降低,再加入CBAM注意力机制对模型精度影响较小,改进后模型既可以保证识别的准确度,又可以实现检测算法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YOLOpose 轻量化 GSConv卷积 CARAFE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的清扫机器人全覆盖路径规划 被引量:2
7
作者 孔滕广 高焕兵 陈修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11-318,共8页
针对钢筋轧制车间中大型非结构化环境下清扫机器人在全覆盖路径规划时所面临的算法运行成本高、避障性能差和区域覆盖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元分解法分区覆盖和融合跳点搜索法的RRT区域转移的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利用MCD(movemen... 针对钢筋轧制车间中大型非结构化环境下清扫机器人在全覆盖路径规划时所面临的算法运行成本高、避障性能差和区域覆盖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元分解法分区覆盖和融合跳点搜索法的RRT区域转移的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利用MCD(movement cell decomposition)算法实现自由区域覆盖,为了解决区域间路径规划时的避障问题,引入融合跳点搜索策略的RRT算法,通过增加节点扩展的导向性,使其更偏向目标区域进行搜索,并利用贪婪算法裁剪冗余点修正路径以及三次B样条曲线法平滑处理。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算法在不同环境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相比于其他方法所规划的路径更短且大大降低了路径重复率,提高了机器人避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全区域路径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分解 融合改进RRT算法 清扫机器人 MCD局部覆盖算法 全覆盖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制正弦余弦算法的频谱分配方法
8
作者 李斐 许鸿奎 朱晓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198,278,共7页
为解决频谱资源短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正弦余弦算法(Binary Sine Cosine Algorithm,BSCA)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方法。在算法中构造非线性振幅调节因子,有助于动态调整迭代期间的搜索步长,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精度;利用二... 为解决频谱资源短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正弦余弦算法(Binary Sine Cosine Algorithm,BSCA)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方法。在算法中构造非线性振幅调节因子,有助于动态调整迭代期间的搜索步长,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精度;利用二进制代码转换公式将正弦余弦算法推广至离散域;将改进后的二进制正弦余弦算法进行频谱分配的仿真实验,并与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量子遗传算法作对比,结果表明BSCA具有同时取得较高的网络效益与公平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正弦余弦算法 认知无线网络 频谱分配 群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供配电线路故障电弧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段培永 窦甜华 +1 位作者 段晨旭 石嘉川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7-620,627,共5页
通过搭建试验平台模拟建筑物低压供配电线路中的故障电弧,分析故障电弧特征,提取出三种表征故障电弧的特征量,包括各周期采样点平均值、波形斜率和小波高频系数。应用MATLAB模糊工具箱,采用模糊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三种判据融合,建立故障... 通过搭建试验平台模拟建筑物低压供配电线路中的故障电弧,分析故障电弧特征,提取出三种表征故障电弧的特征量,包括各周期采样点平均值、波形斜率和小波高频系数。应用MATLAB模糊工具箱,采用模糊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三种判据融合,建立故障概率判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供配电线路 故障电弧 模糊逻辑推理 多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和数据融合的空调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秀颖 邵珠虹 +2 位作者 张桂青 汪明 李成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568,共4页
针对传统的诊断方法模型难以精确建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数据融合的空调故障诊断系统。首先提出了空调故障诊断系统的体系结构,对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给出了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并给出了系统... 针对传统的诊断方法模型难以精确建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数据融合的空调故障诊断系统。首先提出了空调故障诊断系统的体系结构,对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给出了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应用实例。该空调故障诊断系统可对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通过对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判断,采取相应的合理决策,实现对建筑用电设备物联网中的空调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故障诊断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系统输出反馈自适应扰动抑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尚芳 刘允刚 +1 位作者 张桂青 张承慧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30-1536,共7页
研究了类依赖于不可量测状态增长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自适应扰动抑制问题.与现有文献不同,所研究的系统具有更多的末知参数,尤其是不确定控制系数.为了解决该问题,引入了动态高增益K-滤波器,进而构造了基于K-滤波器的状态观测器.在输... 研究了类依赖于不可量测状态增长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自适应扰动抑制问题.与现有文献不同,所研究的系统具有更多的末知参数,尤其是不确定控制系数.为了解决该问题,引入了动态高增益K-滤波器,进而构造了基于K-滤波器的状态观测器.在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引入了待定设计参数,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结果表明,K-滤波器的动态增益和设计参数的恰当选择可以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性,从而实现系统L2-增益意义下的扰动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扰动抑制 K-滤波器 输出反馈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混合背景模型的适应能力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运楚 宋世军 +1 位作者 张汝敏 郝建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6-710,共5页
高斯混合背景模型是一种参数化统计模型,观察时间窗内像素样本模式呈现规律决定了背景模型的学习结果。针对背景动态变化的特点,研究了影响背景模型适应能力的模态稳定性与可塑性、模态残留与激活问题。仿真实验表明高斯混合背景模型具... 高斯混合背景模型是一种参数化统计模型,观察时间窗内像素样本模式呈现规律决定了背景模型的学习结果。针对背景动态变化的特点,研究了影响背景模型适应能力的模态稳定性与可塑性、模态残留与激活问题。仿真实验表明高斯混合背景模型具有较强的渐变选择性适应能力,而模态残留与激活机制为模型提供了有限的背景结构短时变化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背景模型 运动分割 适应能力 模态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运动特征和深度学习的跌倒检测算法 被引量:23
13
作者 曹建荣 吕俊杰 +2 位作者 武欣莹 张旭 杨红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3-589,共7页
为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准确检测老年人的跌倒状况,针对现有跌倒检测算法中人为设计特征造成的不完备性以及跌倒检测过程中前后景分离困难、目标混淆、运动目标丢失、跌倒检测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人体运动信息的深度学习跌倒... 为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准确检测老年人的跌倒状况,针对现有跌倒检测算法中人为设计特征造成的不完备性以及跌倒检测过程中前后景分离困难、目标混淆、运动目标丢失、跌倒检测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人体运动信息的深度学习跌倒检测算法对人体跌倒状态进行检测。首先,通过改进YOLOv3网络进行前景与背景的分离,并根据YOLOv3网络的检测结果对前景人体目标进行最小外接矩形标记;其次,分析人体跌倒过程中的运动特征,将人体运动特征向量化并通过Sigmoid激活函数转化为0到1之间的运动权重信息;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将将运动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的特征进行拼接和融合从而实现人体跌倒分类判别。将所提跌倒检测算法与背景差分、高斯混合、VIBE、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等人体目标检测算法及阈值法、分级法、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和CNN分类等人体跌倒判断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将所提跌倒检测算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和混合日常噪声运动干扰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环境适应性和跌倒检测准确率上都优于传统的人体跌倒检测方法。该算法能有效检测出视频中的人体并对人体跌倒状态进行准确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融合运动信息的深度学习识别方法在视频跌倒行为分析上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YOLO网络 运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分类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红红 曹建荣 +2 位作者 李振宇 杨红娟 赵淑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79-184,共6页
针对光线暗、对比度和分辨率低的监控视频,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分类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用视频第一帧图像HSV空间的色度H和亮度V作为背景特征进行初始化,建立两种包含色度和亮度特征的背景模型类,即初始化得到的原始背景类和受光照... 针对光线暗、对比度和分辨率低的监控视频,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分类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用视频第一帧图像HSV空间的色度H和亮度V作为背景特征进行初始化,建立两种包含色度和亮度特征的背景模型类,即初始化得到的原始背景类和受光照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得到的在原始背景周围波动的背景波动类,利用这两个背景模型进行前景检测和背景更新。为提高前景检测的准确率,背景模型的更正加入背景更正机制和权重机制,使得背景中样本的数量根据背景的实际情况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中,提高前景分割的效率。用不同场景下的监控视频进行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获得的前景完整清晰,视频处理的速度较快。提出的算法简单实用,对噪声干扰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分类 背景更正机制 权重机制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点云曲面特征提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红娟 陈继文 张运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3期183-187,共5页
针对点云特征提前取方法在多方向性分析方面的局限性,将Curvelet变换引入点云的分析,研究数据点云不同尺度曲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在数据点云分层、扩展预处理的基础上,以第二代离散Curvelet变换分析数据点云,采用软硬阈值折衷法,对表示... 针对点云特征提前取方法在多方向性分析方面的局限性,将Curvelet变换引入点云的分析,研究数据点云不同尺度曲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在数据点云分层、扩展预处理的基础上,以第二代离散Curvelet变换分析数据点云,采用软硬阈值折衷法,对表示数据点云边缘的Detail层、Fine层Curvelet变换系数进行处理,增强数据点云的边缘。对增强后的Curvelet变换系数进行Curvelet逆变换,重构数据点云,提取数据点云的边缘,获取曲面特征。实例表明,以Curvelet变换分析为基础的曲面特征提取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提取数据点云的曲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点云 特征提取 多尺度几何分析 CURVELET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判别特征的跌倒检测算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鑫 郑晓岩 +2 位作者 高焕兵 曾子铭 张吟龙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2-462,共11页
针对传统跌倒检测算法中特征提取不充分、跌倒判别条件泛化性差、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判别特征的跌倒检测算法.为了完成更丰富的特征信息提取并保证实时性,首先,使用MobileNetV3轻量级网络完成对输入图片中人... 针对传统跌倒检测算法中特征提取不充分、跌倒判别条件泛化性差、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判别特征的跌倒检测算法.为了完成更丰富的特征信息提取并保证实时性,首先,使用MobileNetV3轻量级网络完成对输入图片中人物特征信息的准确、快速提取;其次,使用3个小型卷积核的叠加和残差网络,保证网络在具有相同感受野的情况下降低网络模型的参数量,以保证图像中人体关键点检测的实时性;再次,为了提高跌倒状态判别的准确性,将人体躯干、四肢与地面间夹角,以及人体标定框高宽比变化作为跌倒判别特征;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云服务器的物联网系统,以缓解用户终端计算能力不足导致实时性差的问题.在URFD数据集和自建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9.0%和98.5%,该算法相对于传统跌倒检测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多判别特征 物联网 云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节点特征的跌倒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建荣 朱亚琴 +2 位作者 张玉婷 吕俊杰 杨红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2-630,共9页
针对跌倒检测算法中存在网络计算量大和类跌倒行为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节点特征的跌倒检测算法。首先,在目前先进的CenterNet算法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可分离卷积CenterNet(DSC-CenterNet)关节点检测算法,从而在减少骨干网络计算... 针对跌倒检测算法中存在网络计算量大和类跌倒行为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节点特征的跌倒检测算法。首先,在目前先进的CenterNet算法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可分离卷积CenterNet(DSC-CenterNet)关节点检测算法,从而在减少骨干网络计算量的同时准确检测人体关节点并获取关节点坐标;然后,基于关节点位置和人体先验知识来提取可充分表达跌倒行为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作为关节点特征;最后,把关节点特征向量输入全连接层,并经Sigmoid分类器输出跌倒或非跌倒两种类别,从而实现人体目标的跌倒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UR Fall Detection数据集上对不同状态变化下跌倒检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8.00%,区分类跌倒行为的准确率达到98.22%,跌倒检测速度为18.6 frame/s。与原CenterNet结合关节点特征跌倒检测的算法相比,DSC-CenterNet结合关节点特征算法的跌倒检测速度提升了22.37%,提高后的速度可有效满足视频监控下人体跌倒检测任务的实时性。该算法能有效提高跌倒检测速度并对人体跌倒状态进行准确检测,且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关节点特征的跌倒检测算法在视频跌倒行为分析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深度学习 CenterNet算法 关节点检测 关节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设备对低压电网电压波形影响的分析
18
作者 李全民 崔玲 吕红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电子设备对电网电压波形的影响,寻找减小电子设备对电网电压波形影响的有效解决方案,该文以某教学楼内日光灯为例,对单相日光灯及供电线路进行电路结构分析,建立了电路模型。根据日光灯的工作特点,分阶段研究了供电线路末... 为了深入研究电子设备对电网电压波形的影响,寻找减小电子设备对电网电压波形影响的有效解决方案,该文以某教学楼内日光灯为例,对单相日光灯及供电线路进行电路结构分析,建立了电路模型。根据日光灯的工作特点,分阶段研究了供电线路末端的电压波形,给出了数学分析及数学解析图形。利用Matlab建模仿真和现场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供电末端日光灯承受的电压波形表明,电子设备过多利用电网电压峰值时刻的能量,使电网电压波形发生了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灯 电网电压 电子设备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综述 被引量:66
19
作者 邓晓平 张桂青 +2 位作者 魏庆来 彭伟 李成栋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4-663,共20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通过对总负荷电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实现对各个用电设备及其工作状态的辨识,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表的大规模部署以及各类机器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通过对总负荷电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实现对各个用电设备及其工作状态的辨识,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表的大规模部署以及各类机器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引起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共同关注.本文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提炼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问题模型及基本框架;然后分别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过程、负荷分解模型与方法、常用数据集及评估指标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负荷分解 特征提取 隐马尔科夫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ERT污染区域识别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玉玲 王蒙 +3 位作者 闫岩 宫淑兰 汪明 徐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5-1322,共8页
本文提出将聚类算法引入到ERT监测系统中,采用K均值(K-means)聚类、模糊C均值算法(FCM)以及混合高斯模型(GMM)3种常用聚类算法对ERT检测结果进行污染区域识别,通过一个数值模型分析了3种算法的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染区域与背景土... 本文提出将聚类算法引入到ERT监测系统中,采用K均值(K-means)聚类、模糊C均值算法(FCM)以及混合高斯模型(GMM)3种常用聚类算法对ERT检测结果进行污染区域识别,通过一个数值模型分析了3种算法的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染区域与背景土壤的电阻率区分度较大时(电阻率差异性大于30%),采用3种聚类算法都可以识别出污染区域,K-means和FCM的识别效果优于GMM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实际场地调查的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T 检测 污染场地 聚类算法 污染区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