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侯冰炎
董丽
高千清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7期21-23,共3页
-
文摘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党要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置于工作的核心地位,切实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畜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的任务。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将畜牧业发展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及居民生活富裕等方面密切结合。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导向的畜牧业发展不仅要与农民收入和乡村建设相衔接.
-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畜牧业发展
乡村建设
目标导向
农民收入
十九大报告
生态宜居
现代畜牧业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
- 2
-
-
作者
侯冰炎
董丽
高千清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3期20-22,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推动畜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将畜牧业发展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密切结合。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导向的畜牧业发展不仅要与农民收入和乡村建设相衔接,还要紧密结合新型农业主体的经营与壮大,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通过科学技术运用,结合每个养殖场实际情况,将养殖规模与最大承载能力有效匹配,实现环境与养殖的和谐健康发展。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不仅能维持可持续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也代表了畜牧业现代发展的水平和主要方向。
-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畜牧业发展
乡村建设
生态畜牧业
目标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
农民收入
生态宜居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黑麦草在畜牧业绿色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林雨鑫
韩舒
王靖
-
机构
江苏省昆山市畜牧兽医站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江苏省昆山市第六动物防疫站
-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12期71-73,共3页
-
文摘
黑麦草是一种优质的青绿饲料。本文介绍了黑麦草生物学作用:能够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抗生素,修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污染过的土壤,增加土壤营养成分,减少冬闲田杂草数等;又从“水稻-黑麦草”田草轮作、饲喂肉鹅、饲喂肉兔、饲喂牛/羊、饲喂猪等方面分析了黑麦草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黑麦草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黑麦草
畜牧业
应用
价值
-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中草药制剂对猪生长性能、肉品质的影响
- 4
-
-
作者
董丽
高千清
侯冰炎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4期40-42,共3页
-
文摘
中草药制剂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种有益的生物碱、鞣酸、多糖、挥发油等,对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和增强抗氧化性能具有显著作用。仔猪生长性能是肉类生产中的关键指标之一。中草药制剂可以加快仔猪体内的代谢过程,促使动物更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生长速度,改善饲料转化率。中草药制剂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还可能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等途径对猪只生长性能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中草药制剂中的天然活性成分(如多酚类化合物、挥发油等)对肉的风味、嫩度和色泽等方面可能产生正面影响。
-
关键词
中草药制剂
调节激素
肉类生产
天然活性成分
多酚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成分
饲料转化率
营养物质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鹌鹑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5
-
-
作者
高千清
侯冰炎
董丽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
文摘
鹌鹑产业作为一种特色农业产业,已有悠久历史,其发展对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鹌鹑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铁和锌的含量较高,对人类健康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鹌鹑蛋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保健食品。然而,传统鹌鹑养殖方式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健全的政策支持,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鹌鹑养殖
产业现代化
特色农业产业
可持续发展
鹌鹑蛋
环境保护
成本控制
营养价值
-
分类号
S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紫苏籽提取物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6
-
-
作者
张蕾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3期46-47,共2页
-
文摘
目前,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积极响应畜牧养殖政策要求,为肉牛养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对肉牛养殖行业的监管,推动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滥用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中有诸多消极影响,不仅威胁动物健康,还会导致食品安全等相关问题。在“无抗养殖”背景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替抗产品,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改善免疫功能,增加经济收益成为养殖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植物添加剂因其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无残留等优点,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保障畜禽健康,促进生长的同时提高肉品质量。
-
关键词
肉牛
紫苏籽提取物
无抗养殖
生长性能
-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张培虎
谷溪
田加运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20期74-75,共2页
-
文摘
畜牧业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我国的畜牧业正在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随着人类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文明理念也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力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既是顺应时代潮流,又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对绿色养殖的重要意义及实施的有效对策进行了分析与归纳,为我国发展绿色畜牧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有效对策
食品安全
绿色养殖
文明理念
环境保护意识
畜牧业
有效推广
产业化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铬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袁春英
王曼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4期103-104,共2页
-
文摘
补充铬已被证明可以减轻应激的负面影响,从而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有机铬已被发现具有高度的生物利用性,对畜禽进行的各种饲料补充研究证明了补充铬的有益效果。美国已批准将三价铬用于鸡饲料,由此关于在鸡饲料中使用铬的研究激增,品种、铬源、补充时间和补充剂量的效果并不统一,所以对补充铬的研究进行综述和研讨极为必要。
-
关键词
铬
三价铬
有机铬
鸡
-
分类号
S831.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断奶仔猪营养性和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性措施
被引量:2
- 9
-
-
作者
袁春英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7期37-38,共2页
-
文摘
腹泻是断奶仔猪的常见挑战,存在许多可能的原因,如断奶后营养性腹泻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本文将对这两种腹泻的发生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性措施。
-
关键词
断奶仔猪腹泻
断奶后营养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 10
-
-
作者
周慧玲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第1期62-63,共2页
-
文摘
禽大肠杆菌病在养鸡业中较为常见,其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且具有继发性。它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又有极强的传染性,由极小部分的病鸡可以通过粪便污染鸡蛋壳和鸡胚,导致鸡雏的发病。本文以鸡肠炎型大肠杆菌为例,探讨其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旨在为禽大肠杆菌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
鸡
肠炎型大肠杆菌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圆环病毒3型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诊断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王曼
袁春英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9期28-29,共2页
-
文摘
自2016年首次在家猪中发现猪圆环病毒3型以来,该病毒在各个国家的家猪、野猪和野外环境中广泛分布和传播,而该病毒在其他动物和蜱中被检测到,表明其具有跨物种传播能力,对养猪业和人类构成威胁。本综述提供有关猪圆环病毒3型当前研究的相关信息,其作为潜在的病原体,亟需被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流行病学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饲用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田加运
高苗
何素平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3期40-41,共2页
-
文摘
抗生素因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可能引起人体“三致”、胃肠道损害等危害,以及生态毒性、耐药性传播、耐药菌的产生等难以估量的威胁,各国逐渐在食品动物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欧盟甚至因动物福利而支持放弃家禽笼养回归农场散养,中国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年)》中确定逐步推进养殖业向“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和产品端无抗”的目标发展。
-
关键词
动物福利
试点工作方案
动物源性食品
耐药菌
反刍动物
动物饲料
生态毒性
减量化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牛羊肉毒梭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袁春英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6期50-51,共2页
-
文摘
畜牧业中,牛羊健康问题对于养殖效益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牛羊肉毒梭菌感染是一种严重威胁牛羊生产的疾病。肉毒梭菌是一种厌氧性、芽孢形成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可产生高毒力的肉毒素,对牛羊造成严重危害。本综述从该病的特点、牛羊感染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牛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牛羊
肉毒梭菌感染
临床症状
预防治疗措施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有益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生态的饲粮补充选择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王忠伟
田加运
王素琴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山东省东明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8期65-66,共2页
-
文摘
断奶应激导致断奶仔猪的饲料摄入量减少和生长速度减慢,损害仔猪的肠道完整性,干扰消化和吸收能力,增加肠道氧化应激和疾病易感性。改善肠道发育和健康对于提高断奶仔猪的养分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至关重要,因此饲粮补充有助于提高仔猪在这一脆弱阶段的存活率和生长性能。抗菌肽、功能性氨基酸、短链脂肪酸和植物提取物这几种饲粮补充选择不仅有益于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肠道健康和发育,还具备抗菌作用,减少断奶对仔猪的负面影响。
-
关键词
抗菌肽
功能性氨基酸
短链脂肪酸
植物提取物
断奶仔猪
-
分类号
S828.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缓解鸡热应激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田加运
王忠伟
何素平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5期46-47,共2页
-
文摘
鸡肉和鸡蛋是最廉价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鸡肉和鸡蛋需求,鸡的遗传学有了巨大的进步,56日龄的肉鸡体重由900克增长到4202克,蛋鸡年产蛋量由150个增加到300个。这些改良的肉鸡和蛋鸡具有较高的代谢率和生产性能,由于较高的新陈代谢率,鸡产生了更多的热量,再加上目前的高饲养密度,使鸡更容易产生热应激。
-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蛋白质来源
饲养密度
热应激
代谢率
产蛋量
蛋鸡
肉鸡
-
分类号
S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鸡星状病毒及引起的相关疾病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王曼
张蕾
田加运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3期101-102,共2页
-
文摘
各种鸡病毒病原体威胁着全世界养殖业的安全,其中肠样病毒或小圆形病毒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小圆形病毒分为杯状病毒科、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圆环病毒科、细小病毒科和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科可在人类(主要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和老人)和几种哺乳动物(犊牛和羔羊)以及鸟类(鸭和肉鸡)中引起腹泻、肠炎和其他相关病症。虽然该病毒在人类身上于1970年便被发现,但星状病毒科仍然是研究最少的病毒之一。在家禽业中威胁最大的两种星状病毒科是禽肾炎病毒和CAstV。
-
关键词
家禽业
免疫功能低下
细小病毒科
圆环病毒科
星状病毒
犊牛
羔羊
肉鸡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番茄红素在畜禽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李晓凤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19期51-53,共3页
-
文摘
氧化应激严重威胁着畜禽的生产能力和健康状况,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畜禽生产过程中,环境变化、生理变化、外源性致病性毒素(如霉菌毒素)等因素均可引起氧化应激,从而扰乱动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活性氧(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的过量产生会对细胞脂质、蛋白质和DNA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生产性能。抗氧化被定义为生物体内抗氧化防御的过程,体内的抗氧化物质主要分为两类:一种由机体自身合成,另一种从食物中获取。
-
关键词
畜禽营养
霉菌毒素
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应激
番茄红素
抗氧化物质
细胞脂质
抗氧化防御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禽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病学和疫苗进展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张蕾
王曼
田加运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6期85-86,共2页
-
文摘
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禽上呼吸道疾病,于1931年被命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引起结膜炎、鼻窦炎、眼鼻黏液排出、眶窦肿胀、呼吸窘迫和嗜睡,以及产蛋量减少。ILT有两种主要形式,包括严重急性和轻型。严重急性表现为出血性气管炎、结膜炎,伴有高死亡率,最高达70%;轻型表现为卡他性气管炎、结膜炎和鼻窦炎,发病率相对较低,死亡率通常在0.1%~2%之间。
-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
上呼吸道疾病
高度传染性
出血性气管炎
流行病学
ILT
卡他性
呼吸窘迫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猪胃溃疡的诊治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田加运
刘国强
张倩倩
刘霞
王海涛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山东省动物卫生技术中心
-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3期74-75,共2页
-
文摘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食道入口处的胃无腺区的溃疡,是一种慢性应激性疾病,在集约化、机械化封闭饲养的猪群中发生较多。病猪临床症状为体表和可视黏膜明显苍白、呼吸急促、腹痛不安、呕吐。本病的防治方法为消除发病因素、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
-
关键词
猪
胃溃疡
临床症状
防治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肠道菌群对畜禽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 20
-
-
作者
韩舒舒
林雨鑫
黄胜博
-
机构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服务中心
江苏省昆山市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23-27,共5页
-
文摘
肠道是一个庞大的微生态系统,栖息着细菌、古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多种微生物,微生物的数量是动物体本身细胞总数的10倍之多。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帮助宿主降解食物中不可消化的营养成分,调节宿主的能量存储与代谢,同时还能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本文主要综述了畜禽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对畜禽饲料利用率、肌肉生长、脂质代谢、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如何从肠道菌群角度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安全供给,促进畜禽产业高效、健康发展。
-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生长发育
免疫系统
畜牧业
-
分类号
S852.6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