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氮肥减量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蔡文良
宋孝红
+10 位作者
魏杰
刘兴强
李琳琳
刘晓燕
李中华
王鹏
崔冲霄
陈广周
张宾
赵凯男
李升东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2-951,共10页
为明确氮肥减量后移对黄淮海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6月3个年度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阳基地进行氮肥相关试验,分析了传统农户处理(F_(200),基肥130 kg·hm^(-2)+返青肥70 kg·hm^(-2))、施氮模...
为明确氮肥减量后移对黄淮海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6月3个年度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阳基地进行氮肥相关试验,分析了传统农户处理(F_(200),基肥130 kg·hm^(-2)+返青肥70 kg·hm^(-2))、施氮模式1(N_(1),基肥和返青肥各90 kg·hm-2)、施氮模式2(N_(2),返青肥60 kg·hm-2+抽穗肥80 kg·hm^(-2))、施氮模式3(N_(3),基肥40 kg·hm^(-2)+返青肥60 kg·hm^(-2)+抽穗肥80 kg·hm^(-2))4种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植株氮素积累特性、蛋白质及组分含量、一次加工品质以及二次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后移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其中N_(2)处理表现最佳,其3年平均籽粒产量显著高于F_(200)、N_(1)和N_(3)处理,增幅分别为20.5%、13.5%和7.6%。与F_(200)和N_(1)处理相比,N_(2)和N_(3)处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增幅3年平均为12.6%~20.8%;N_(2)处理籽粒氮素积累量较F_(200)、N_(1)和N_(3)处理显著提高,增幅3年平均分别为16.4%、15.0%和5.8%。与F_(200)相比,N_(1)处理氮肥用量较低,导致籽粒总蛋白含量、籽粒硬度、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形成时间显著降低,而N_(2)和N_(3)处理由于氮肥后移量增加,显著提高了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综上所述,N_(2)模式施氮量最少,且能达到增产优质的生产目的,是实现黄淮海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协同提升的较优施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量
氮肥后移
小麦
蛋白质含量
加工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肥减量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蔡文良
宋孝红
魏杰
刘兴强
李琳琳
刘晓燕
李中华
王鹏
崔冲霄
陈广周
张宾
赵凯男
李升东
机构
济宁市
农
业技术推广
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农副渔业发展中心
滕州市
农
业技术推广
中心
山东省
农
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青岛
农
业大学
农
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2-951,共10页
基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4D0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3-22)。
文摘
为明确氮肥减量后移对黄淮海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6月3个年度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阳基地进行氮肥相关试验,分析了传统农户处理(F_(200),基肥130 kg·hm^(-2)+返青肥70 kg·hm^(-2))、施氮模式1(N_(1),基肥和返青肥各90 kg·hm-2)、施氮模式2(N_(2),返青肥60 kg·hm-2+抽穗肥80 kg·hm^(-2))、施氮模式3(N_(3),基肥40 kg·hm^(-2)+返青肥60 kg·hm^(-2)+抽穗肥80 kg·hm^(-2))4种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植株氮素积累特性、蛋白质及组分含量、一次加工品质以及二次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后移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其中N_(2)处理表现最佳,其3年平均籽粒产量显著高于F_(200)、N_(1)和N_(3)处理,增幅分别为20.5%、13.5%和7.6%。与F_(200)和N_(1)处理相比,N_(2)和N_(3)处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增幅3年平均为12.6%~20.8%;N_(2)处理籽粒氮素积累量较F_(200)、N_(1)和N_(3)处理显著提高,增幅3年平均分别为16.4%、15.0%和5.8%。与F_(200)相比,N_(1)处理氮肥用量较低,导致籽粒总蛋白含量、籽粒硬度、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形成时间显著降低,而N_(2)和N_(3)处理由于氮肥后移量增加,显著提高了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综上所述,N_(2)模式施氮量最少,且能达到增产优质的生产目的,是实现黄淮海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协同提升的较优施氮模式。
关键词
氮肥减量
氮肥后移
小麦
蛋白质含量
加工品质
产量
Keywords
Nitrogen fertilizer reduction
Nitrogen fertilizer postponing
Wheat
Protein content
Processing quality
Yield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氮肥减量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蔡文良
宋孝红
魏杰
刘兴强
李琳琳
刘晓燕
李中华
王鹏
崔冲霄
陈广周
张宾
赵凯男
李升东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