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州市抗虫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作者 王兰香 董国豪 +2 位作者 张振勇 贾德新 王玉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共2页
关键词 抗虫棉生产 问题 种子管理 抗病性 良种良法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棉花生产技术问题浅析
2
作者 王兰香 徐宪斌 +4 位作者 董国豪 贾德新 袁海涛 田京江 王彬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德州市 棉花生产 产量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品种更新 杂交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小麦德州大穗超高产稳定性的分析
3
作者 刘志生 《垦殖与稻作》 1996年第3期22-23,共2页
激光小麦德州大穗亩产600公斤以上。经分析德州大穗超高产稳定性的原因,主要是穗数、粒数、粒重三要素协调发展;株高适宜(85~90cm),受光态势好,光能利用率高;抗病、抗逆性强。
关键词 小麦 超高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对保护地黄瓜生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被引量:72
4
作者 王明友 李光忠 +2 位作者 杨秀凤 张红 辛兵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41,共4页
施用微生物菌肥、化肥或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均能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提高净光合强度,提高雌花节率和座瓜率,提高产量,以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32.2%和43.3%,纯收入增加24... 施用微生物菌肥、化肥或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均能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提高净光合强度,提高雌花节率和座瓜率,提高产量,以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32.2%和43.3%,纯收入增加24234.6元/hm2,这说明适当降低化肥用量并配合施用生物肥料,可以在肥料投入略有增加的情况下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效益。同时,施用微生物菌肥还可提高黄瓜中干物质、糖和Vc的含量,改善口味,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产品品质,对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和绿色食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黄瓜 保护地栽培 生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明友 杨秀凤 +4 位作者 郑延海 王晓理 薛玉剑 祁士军 耿建芬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4-68,共5页
为了研究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后冬小麦的增产机理,采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的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可显著提高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器官及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和光合... 为了研究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后冬小麦的增产机理,采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的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可显著提高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器官及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和光合物质同化量。苗期各叶位叶片和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30.00%~43.00%和30.89%,整株光合物质同化量增加45.02%;拔节期展开叶、未展开叶和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30.41%、26.02%和31.81%,整株光合物质同化量增加47.06%;灌浆期叶片、叶鞘、节间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18.05%、17.00%、17.51%,整株相对光合强度提高31.37%,光合同化量增加65.08%。那氏778诱导剂浸种的小麦在生育前期以提高展开叶和冠层上部各器官的同化能力为主,生育后期在冠层下部弱光条件下各光合器官同化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那氏778诱导剂浸种还提高了冬小麦的同化物向穗部、根系等输入的比例,生育前期(苗期)主要以向根系和未展开叶输入为主,分配比例分别提高4.06和2.46个百分点;生育后期(灌浆期)主要以向穗部输入为主,分配比例提高10.5个百分点,这有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为小麦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氏778诱导剂 冬小麦 ^14C示踪 同化物 生产 运转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2
6
作者 王明友 杨秀凤 +1 位作者 郑宪和 郑延海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39,共3页
施用微生物菌剂或化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均能显著提高番茄的净光合强度、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以化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的处理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净光合强度提高19 1%~36 3%,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分别提高34 4%和42 4%,纯收入增加668 7元/h... 施用微生物菌剂或化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均能显著提高番茄的净光合强度、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以化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的处理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净光合强度提高19 1%~36 3%,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分别提高34 4%和42 4%,纯收入增加668 7元/hm2,这说明,适当降低化肥用量并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在肥料投入略有增加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增加效益。同时,施用微生物菌剂还可显著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茄红素和Vc含量,改善产品风味,提高农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微生物菌剂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对麦套棉^(14)C同化物运转分配及再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明友 董玉香 +2 位作者 高淑萍 杨秀凤 曹鸿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1,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棉花(G.hirsutumL.)苗期、蕾期和花铃期DPC化调可显著增加14C同化物在根、蕾及花铃中的分配率,降低14C同化物在顶(边)心中的分配率。从苗期到花铃期,随着生育期的延后,在吐絮阶段茎叶等营养... 试验结果表明,棉花(G.hirsutumL.)苗期、蕾期和花铃期DPC化调可显著增加14C同化物在根、蕾及花铃中的分配率,降低14C同化物在顶(边)心中的分配率。从苗期到花铃期,随着生育期的延后,在吐絮阶段茎叶等营养器官滞留的14C同化物逐渐减少,棉铃尤其是子棉的分配比率逐渐提高。DPC化调减少了茎叶和铃壳的14C同化物滞留量,增加了在子棉和根中的分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套作 ^14C同化物 运转 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弱致病株系灭活物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病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建方 陈洪美 +3 位作者 张乃琴 郑芳 范广华 刘俊展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从 8 3个菌株中筛选出瓜类炭疽病菌弱致病株系C3,分别用其活体接种和其灭活物浇根 ,成功诱导了黄瓜对疽病菌强致病株系C1 2 的抗病性 ,并证明了弱致病株系的灭活物比其活体本身具有更强的诱导能力 。
关键词 弱致病株系灭活物 诱导 黄瓜 炭疽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小麦光合效应和Na+、Cl-积累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焕文 杨秀凤 +2 位作者 王明友 王萍 MrHebert 《土壤肥料》 CSCD 1996年第5期17-18,共2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盐度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间净光合速率有一定差异。植株体内Na+、Cl-的积累量两者之间差异较大,耐盐品种植株体内Na+。
关键词 小麦 耐盐性 光合速度 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渗灌技术的优势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穆吉珍 诸葛玉平 李海燕 《长江蔬菜》 2002年第4期15-16,共2页
渗灌是灌溉水在一定灌水压力下通过埋在地下土层中的渗灌管渗出,凭借土壤毛细管作用给作物根层供水的一种先进的灌水方法,近年来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被广泛应用于温室、果园及城乡绿化等灌溉中,引起了很多学者及... 渗灌是灌溉水在一定灌水压力下通过埋在地下土层中的渗灌管渗出,凭借土壤毛细管作用给作物根层供水的一种先进的灌水方法,近年来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被广泛应用于温室、果园及城乡绿化等灌溉中,引起了很多学者及科研单位的关注.本文结合保护地渗灌试验,介绍渗灌的技术优势和渗灌的应用技术,以促进渗灌在保护地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渗灌 灌溉水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被引量:50
11
作者 张坤普 刘志生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2期21-23,共3页
本文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6~1997年度山东省高肥区域试验11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 本文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6~1997年度山东省高肥区域试验11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稳系数法 小麦 高产稳产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4
12
作者 袁海涛 傅秀云 +2 位作者 郝鲁湘 贾德新 张超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6年第5期26-28,共3页
对8个耐盐小麦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位面积穗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小。盐胁迫下小麦能够顺利通过苗期,是小麦最基本的耐盐表现;个体分蘖力强... 对8个耐盐小麦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位面积穗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小。盐胁迫下小麦能够顺利通过苗期,是小麦最基本的耐盐表现;个体分蘖力强,是提高耐盐小麦产量的基础。选育苗期耐盐力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多穗品种,同时兼顾大穗、多粒,可做为小麦耐盐育种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产量 农艺性状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嘧霉胺悬浮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冬刚 范广华 +1 位作者 王兰香 赵同凯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4期21-23,共3页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Pers.)引起的,是番茄生产上的1种重要病害,不仅可以为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而且可以侵染果实,造成烂果和落果,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生产上曾一度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防治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Pers.)引起的,是番茄生产上的1种重要病害,不仅可以为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而且可以侵染果实,造成烂果和落果,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生产上曾一度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防治番茄灰霉病,由于抗性的产生,致使防效大大降低.为了寻找1种安全高效的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剂和用量,我们对新药40%嘧霉胺悬浮剂进行了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证明该药剂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一种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嘧霉胺悬浮剂 防治 试验研究 田间药效试验 灰葡萄孢菌 甲基硫菌灵 光合作用 安全高效 多菌灵 药剂 病害 为害 侵染 落果 烂果 抗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雹灾后棉花氮素吸收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明友 杨秀凤 +1 位作者 高淑萍 曹鸿鸣 《土壤肥料》 CSCD 2000年第2期35-36,共2页
运用 15 N示踪技术 ,研究了雹灾后施氮配合中耕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和棉花——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蕾期遭受雹灾的情况下 ,施氮配合中耕的处理灾后 3日开始吸收肥料氮 ,单纯施用氮肥处理灾后 6日才开始吸收肥料氮。中耕... 运用 15 N示踪技术 ,研究了雹灾后施氮配合中耕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和棉花——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蕾期遭受雹灾的情况下 ,施氮配合中耕的处理灾后 3日开始吸收肥料氮 ,单纯施用氮肥处理灾后 6日才开始吸收肥料氮。中耕处理的棉株单株氮素积累量高 ,且吸收肥料的比率增加。中耕还明显提高籽棉和根系中肥料氮的分配率 ,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雹灾 ^15N示踪 氮素 吸收 补救措施 中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栽大豆胞囊线虫接种及大豆抗性资源的再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延海 阎世纯 贾爱君 《作物品种资源》 1999年第2期34-35,共2页
1995~1997年,为了解决田间自然病圃大豆胞囊线虫分布不匀及温、湿度不易控制的矛盾,我们采用盆栽大豆接种胞囊线虫的方法,对“九五”期间筛选出的25份免疫及抗病资源以及我们自己的5份抗病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价,从中... 1995~1997年,为了解决田间自然病圃大豆胞囊线虫分布不匀及温、湿度不易控制的矛盾,我们采用盆栽大豆接种胞囊线虫的方法,对“九五”期间筛选出的25份免疫及抗病资源以及我们自己的5份抗病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价,从中筛选出免疫材料3份,抗病2级以上的9份,各占10%和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 接种 种质资源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诱导小麦孤雌生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传永 张振勇 +1 位作者 张敏 张超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5-46,共2页
利用不同药剂进行孤雌生殖诱导是加速育种进程创造遗传标记群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各种作物中都有研究.在小麦孤雌生殖过程中,人工去雄工作量较大,利用化学杀雄剂既简洁又有效.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化学杀雄剂进行杀雄,再通过不同配比的化... 利用不同药剂进行孤雌生殖诱导是加速育种进程创造遗传标记群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各种作物中都有研究.在小麦孤雌生殖过程中,人工去雄工作量较大,利用化学杀雄剂既简洁又有效.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化学杀雄剂进行杀雄,再通过不同配比的化学诱导剂(见表1)对小麦进行孤雌生殖诱导,从中筛选出较好的药剂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孤雌生殖 化学诱导剂 化学杀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玉米新品种9401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17
作者 张秀田 戴忠民 徐宪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6-68,共3页
对紧凑型玉米新品种9401(登海一号)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对其生长发育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征明9401玉米光合面积大,干物质积累多,分配更趋合理。适期播科,延长和提高花后的群体光合速率,是其高产的潜力所在。
关键词 9401 分期播种 生长发育 玉米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后直播抗虫棉育种实践
18
作者 王兰香 董国豪 +3 位作者 马桂荣 贾德新 张振勇 袁海涛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直播 抗虫棉 育种 麦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德旱986
19
作者 张坤普 张敏 杨秀凤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抗旱小麦 新品种 德旱986 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盐小麦新品种——H6756
20
作者 张坤普 杨秀凤 张敏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抗盐小麦 新品种 H6756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