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1
作者 高雁翎 程立新 高秀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19,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早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 对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投币随机分组对照进行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早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 对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投币随机分组对照进行观察,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按1989年济南全国儿科会议。治疗组26例,男16例,女10例;重度窒息18例,轻~中度窒息8例。对照组2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药物疗法 纳络酮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钙的关系:附50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善洪 孟君 +2 位作者 王永平 任捷民 李崔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0,共2页
我们于1994~1995年期间对本院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做了血钾、钠、氯、游离钙及总钙测定,重点探讨了HIE与血钙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途径对早产儿胃肠动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君 赵秀芝 +4 位作者 王永平 江丽 刘善洪 毕旭明 高雁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1期1765-176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70例早产儿生后喂奶前及第8d空腹血中胃动素、促胃液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早产儿出生后喂奶前血中胃动素水平、促胃液素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出生后第8d...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70例早产儿生后喂奶前及第8d空腹血中胃动素、促胃液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早产儿出生后喂奶前血中胃动素水平、促胃液素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出生后第8d早产儿Ⅱ组、Ⅲ组和对照组空腹血中两种胃肠激素水平与早产儿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早产儿消化道功能能适应胃肠道营养,早期喂养能促进其消化道的发育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胃肠活动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氧疗的有关问题(讲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善洪 刘玉美 闫立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46-347,共2页
氧气疗法(简称氧疗)是儿科临床的重要治疗措施,正确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血氧分压改善机体的缺氧,而应用不当不仅影响其效果,还可能带来各种危害。现将小儿氧疗的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一、氧疗的指证 凡有低氧血症或有组织缺氧者均为氧疗... 氧气疗法(简称氧疗)是儿科临床的重要治疗措施,正确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血氧分压改善机体的缺氧,而应用不当不仅影响其效果,还可能带来各种危害。现将小儿氧疗的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一、氧疗的指证 凡有低氧血症或有组织缺氧者均为氧疗的适应证,但由于机体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氧疗在临床上仅用于缺氧较显著及有临床症状者。其临床指征为:(1)紫绀;(2)无其他原因的心率加快伴烦躁不安;(3)呼吸异常;包括呼吸过快或过缓、呼吸费力、频繁呼吸暂停等;(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心力衰竭、颅高压综合征;(5)严重高热或有意识障碍;(6)严重贫血。血气指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疗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玉美 闫立云 陈荣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药物疗法 硫酸镁 儿童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AS方法的医生沟通行为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恩宏 刘华丽 +4 位作者 郭丽君 蔡雨阳 李国红 张浩 唐红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5,160,共4页
目的:研究医生沟通行为影响患者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各级医院脑卒中门诊患者及医生共360人,采用Roter交互分析系统方法将医患门诊会话录像,采集医生沟通行为"话语",并转换可测变量用于研究。结... 目的:研究医生沟通行为影响患者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各级医院脑卒中门诊患者及医生共360人,采用Roter交互分析系统方法将医患门诊会话录像,采集医生沟通行为"话语",并转换可测变量用于研究。结果:患者满意度在T1时间内受到融洽关系建立(β=0. 20,P <0. 01)、积极的情感语调(β=0. 27,P <0. 01)和以患者为中心(β=0. 25,P <0. 01)显著性影响;在T2时间内受到生物信息给予(β=0. 23,P <0. 01)、积极的情感语调(β=0. 24,P <0. 01)和以患者为中心(β=0. 26,P <0. 05)显著性影响。而患者生活满意度在T1时间内则受到积极的情感语调(β=0. 31,P <0. 05)和以患者为中心(β=0. 23,P <0. 01)显著性影响;在T2时间内受到融洽关系建立(β=0. 21,P <0. 01)、积极的情感语调(β=0. 25,P <0. 05)和以患者为中心(β=0. 20,P <0. 01)显著性影响。结论:研究表明医生沟通行为对患者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产生显著性影响,此结论为卫生管理决策者加强医生沟通行为培训,改进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可操作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行为 患者满意度 患者生活满意度 RI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