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黄济青工程的管理与运行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福才 毕树德 +1 位作者 王大伟 卢宝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68,共2页
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 ,是一项引水、沉沙、输水、蓄水、净水及泵站、输变电、通讯、自动化、计量配套完整的多功能工程。从工程管理、调度运行、经济效益及供水管理三方面总结工程的运营情况。在工程... 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 ,是一项引水、沉沙、输水、蓄水、净水及泵站、输变电、通讯、自动化、计量配套完整的多功能工程。从工程管理、调度运行、经济效益及供水管理三方面总结工程的运营情况。在工程管理上采取建管结合 ,超前管理 ;建章立制 ,依法管理。在调度运行上介绍了工程运行的特点 ,冰盖下输水的特点及相应的调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济青工程 管理 运行 输水 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德帅 吴裕德 刘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0-163,共4页
聚合氯化铝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复合,用于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絮凝脱色,考察影响PAM/PAC对染料的絮凝脱色的因素,采用可视化技术分析絮凝出现时间及絮凝过程特点。PAM/PAC复合絮凝剂的脱色率普遍高于单纯的PAC对染料的脱色效率;絮凝过程... 聚合氯化铝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复合,用于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絮凝脱色,考察影响PAM/PAC对染料的絮凝脱色的因素,采用可视化技术分析絮凝出现时间及絮凝过程特点。PAM/PAC复合絮凝剂的脱色率普遍高于单纯的PAC对染料的脱色效率;絮凝过程均在酸性环境中脱色效率较高;复合絮凝剂能使絮凝体的尺寸显著增加;对偶氮染料,复合絮凝剂能使絮凝体出现时间缩短约50.0%,而对蒽醌染料絮凝体出现时间则仅缩短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聚丙烯酰胺 复合絮凝剂 染料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混合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德帅 吴裕德 +2 位作者 姜雪琴 吴美娟 黄凤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5-49,共5页
以燃煤废弃物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活性红23和分散蓝56混合染料溶液进行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优先吸附离子型的活性染料,混合溶液中对活性红23的吸附能够在30 min达到平衡,而对分散蓝56的吸附则需要150 min才能够达到平衡,... 以燃煤废弃物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活性红23和分散蓝56混合染料溶液进行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优先吸附离子型的活性染料,混合溶液中对活性红23的吸附能够在30 min达到平衡,而对分散蓝56的吸附则需要150 min才能够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模型。在弱酸性环境中粉煤灰对分散染料的脱色高于碱性环境;在弱碱性环境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效率最高。粉煤灰对染料的恒温吸附可采用Langmuir吸附模型描述。粉煤灰对染料吸附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染料 动力学 恒温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扦插生根过程中贴梗海棠插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韩伟 王鹏 +1 位作者 冯忠良 张廷婷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28-30,共3页
对贴梗海棠扦插后插穗内部水分、可溶性蛋白、单宁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和单宁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扦插后11天内插穗失水较多,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是... 对贴梗海棠扦插后插穗内部水分、可溶性蛋白、单宁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和单宁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扦插后11天内插穗失水较多,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是提高插穗成活率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扦插 贴梗海棠 插穗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闸水工部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延成 徐云修 石自堂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8年第7期30-33,共4页
一个具有良好界面,直接在 Windows环境下操作的水闸 CAD软件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水力学计算、地下轮廓线的布置及渗流计算、闸门位置的确定、闸室稳定计算、水闸底板部分、闸墩部分、上部排架设计等。能够完成水闸水力... 一个具有良好界面,直接在 Windows环境下操作的水闸 CAD软件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水力学计算、地下轮廓线的布置及渗流计算、闸门位置的确定、闸室稳定计算、水闸底板部分、闸墩部分、上部排架设计等。能够完成水闸水力设计、防渗布置、渗流计算及配筋设计,且具有优化设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计算机辅助设计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洪滩水库浮游藻类变化及富营养化防治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浩 刘玉华 张保民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3,共4页
详细分析了2004-2006年度棘洪滩水库浮游藻类的细胞密度及种群结构变化。2004年进水口与放水口藻类细胞密度年均值分别为3.892×10^6/L和2.269×10^6/L,冬季以硅藻为主,春季以隐藻、金藻为主,夏、秋季以蓝藻为主。2005年... 详细分析了2004-2006年度棘洪滩水库浮游藻类的细胞密度及种群结构变化。2004年进水口与放水口藻类细胞密度年均值分别为3.892×10^6/L和2.269×10^6/L,冬季以硅藻为主,春季以隐藻、金藻为主,夏、秋季以蓝藻为主。2005年进水口与放水口藻类细胞密度年均值分别为6.654×10^6/L和5.903×10^6/L,冬、春季以硅藻、隐藻为主,夏季以绿藻为主,秋季则以蓝藻为主。2006年进水口与放水口藻类细胞密度年均值分别为3.001×106/L和3.687×10^6/L,夏末至秋季绿藻占优势,代替了先前在此阶段占优势的蓝藻,其他季节多以硅藻为主,隐藻和金藻分别在冬季和春季占有一定比例,说明2006年的水质状况较2004年、2005年有所改善。棘洪滩水库藻类峰值出现在夏末和秋季,此阶段水库的水质呈中富营养状态,其他月份为中营养或贫营养状态。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显示,目前水库的水质总体呈中度污染。入库的源水质量对水库水质影响很大,控制引入的源水质量并采取相应的生物防治措施可有效避免水库发生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洪滩水库 浮游藻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洪滩水库近10年水质变化及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浩 王善聚 +1 位作者 刘玉华 郭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5-99,共5页
报道了2004—2006年棘洪滩水库的TN、TP、CODMn和浮游藻类的调查结果,对该水库近10年(1997—2006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数据显示,在年度之间,TN质量浓度冬春季较高,夏秋季逐渐降低,TP质量浓度和CODMn变化不大;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则表... 报道了2004—2006年棘洪滩水库的TN、TP、CODMn和浮游藻类的调查结果,对该水库近10年(1997—2006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数据显示,在年度之间,TN质量浓度冬春季较高,夏秋季逐渐降低,TP质量浓度和CODMn变化不大;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则表现出与TN相反的趋势,冬春季较低,夏秋季最高;浮游藻类种群结构冬春季以硅藻和隐藻为主,夏秋季绿藻和蓝藻占优势,但2006年的夏秋季绿藻取代蓝藻占明显优势。对1997—2006年TN、TP、CODMn和浮游藻类年际变化分析发现,TN质量浓度年均值2003和2004年偏高,其余年份变化不大,TP质量浓度、CODMn年均值变化不明显;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在2003—2006年偏高,但2006较2005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年均值较低;浮游藻类种群结构1997—2002年以硅藻和隐藻为主,2003—2005年以蓝藻为主,2006年绿藻取代蓝藻,与硅藻同占优势。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水库的水质均为二级———良好级。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得出的结论是,近10年来该水库的营养程度均为中营养。尽管2002—2005年有向中-富营养发展的趋势,但因及时采取了控制入库源水质量的措施,2006年的水质又有所改善。总体而言,该水库的水质状况良好,属中营养型,可确保饮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水质变化 水质评价 理化指标 浮游藻类 棘洪滩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处理促进贴梗海棠扦插生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忠良 吕勐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7期35-37,共3页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KMnO4、吲哚丁酸(IBA)和6-苄基嘌呤(6-BA)5种外源物质浸渍贴梗海棠插条基部,进行生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物质都能促进插条生根,其中NAA 100 mg/L、IAA 200 mg/L、IBA 300 m...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KMnO4、吲哚丁酸(IBA)和6-苄基嘌呤(6-BA)5种外源物质浸渍贴梗海棠插条基部,进行生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物质都能促进插条生根,其中NAA 100 mg/L、IAA 200 mg/L、IBA 300 mg/L、6-BA 50 mg/L和KMnO41 000 mg/L处理效果较好。在供试的5种外源物质中,以NAA、IAA和KMnO4三种外源物质处理贴梗海棠诱导生根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梗海棠 外源物质 扦插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