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城市养老建筑设计
1
作者 崔永磊 《绿色中国》 2025年第7期181-183,共3页
本文针对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城市养老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绿色建筑理念及养老建筑设计原则,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拟仿真实验,对三种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能耗、环境舒适度和GBI的评估。实验表明,优化绿色设计的方案三在... 本文针对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城市养老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绿色建筑理念及养老建筑设计原则,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拟仿真实验,对三种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能耗、环境舒适度和GBI的评估。实验表明,优化绿色设计的方案三在能耗节约、环境舒适度提升及GBI得分方面均优于其他两个方案。研究证实了绿色建筑理念在提升养老建筑环境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未来养老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养老建筑 环境舒适度 能耗评估 GBI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蓄能的户用光伏智能用电系统研究
2
作者 刘俊红 孙楠 +2 位作者 陈斯 吴建恒 崔萍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6,83,共10页
为增加户用光伏就地消纳能力,满足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舒适便捷的需求,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家庭用电、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生活热水供应需求的户用光伏智能用电系统,其中供暖制冷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暖+风机盘管+蓄能水箱(冬蓄热水、夏... 为增加户用光伏就地消纳能力,满足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舒适便捷的需求,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家庭用电、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生活热水供应需求的户用光伏智能用电系统,其中供暖制冷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暖+风机盘管+蓄能水箱(冬蓄热水、夏蓄冷水)的方式。以山东省某民宅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系统的TRNSYS仿真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和当地当时电价对蓄能运行方案进行优化,并分析了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满足建筑全年用电和保证冬夏季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可获得光伏电上网收益,全生命周期内收益最高。空气源热泵最优运行方案为冬季09:00—16:00、22:00—05:00工作,夏季07:00—18:00、22:00—05:00工作;可控型电器在10:00—16:00使用,有储能性电器在11:00—14:00使用,可进一步消储光伏电。蓄能水箱比无水箱时减少46%耗标煤量,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空气源热泵 消纳 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度区某复杂高层摩擦摆隔震结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鑫 张蕾 赵明昱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7,114,共9页
某医院项目位于8度区(0.20g)近断层,在主裙楼之间设置隔震缝后主楼结构仍超长,且长宽比超过了规范限值。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下室顶板以下的柱顶处布置摩擦摆隔震支座形成隔震层,隔震层以上部分采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本... 某医院项目位于8度区(0.20g)近断层,在主裙楼之间设置隔震缝后主楼结构仍超长,且长宽比超过了规范限值。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下室顶板以下的柱顶处布置摩擦摆隔震支座形成隔震层,隔震层以上部分采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本文对比了摩擦摆隔震支座、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两种隔震层设计方案,介绍了控制隔震支座拉应力的4种途径,并研究了隔震支座对超长结构温度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隔震结构可有效地控制上部结构的扭转效应,并且摩擦摆隔震支座方案在隔震效果、隔震层水平位移、隔震支座拉压应力控制等方面都优于橡胶隔震支座方案。同时设置隔震层后,可有效降低上部结构的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 摩擦摆隔震支座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黏滞阻尼器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景观设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春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21世纪,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人工智能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能够从方方面面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提出了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要求,园林设计要想最大化地呈现设... 21世纪,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人工智能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能够从方方面面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提出了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要求,园林设计要想最大化地呈现设计效果,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该文以园林景观设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研究主题,阐述了园林景观和人工智能的含义,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讨论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和意义,并总结了实际应用策略,期望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人工智能 园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军 刘思睿 +1 位作者 马铭岐 刁小明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7,共10页
以8批共计798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工具中的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平均中心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从发生学角度出发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省域层面总体呈现“一极多核、东密... 以8批共计798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工具中的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平均中心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从发生学角度出发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省域层面总体呈现“一极多核、东密西疏”的高度集聚分布,市域层面遗产数量呈现“金字塔式”分布,且城市间遗产数量呈现“断崖式”差异,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2)纪念建筑、教育建筑、工业建筑等遗产类别形成了4个主要聚集区和2条聚集带,此外,集聚、离散和随机的总体分布模式在不同类型中出现。(3)时间分布呈现跨度长、历史延续性强且阶段性显著,各时期分布较均衡,遗产总数上表现为增长→波动→减少,且分布中心呈现出西南→西北→东南方向的迁移。主要类型演变过程分为减少→增加、波动增加、持续减少等6种情况。(4)地形地势、人口密度、历史事件等因素与遗产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且历史事件对主要聚集区带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构建叙事性遗产区系和廊道的思路,并整合形成“20世纪中国发展史”主题文旅教育参观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时空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聚集区 聚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公路客流数据的重庆与毗邻地区联系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宗会明 刘绘敏 +2 位作者 陈易林 张大鹏 张嘉敏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4-803,共10页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客流数据,采用社会网络与GIS空间分析法,以客流联系视角探讨重庆市与毗邻地区的城镇网络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重庆中心城区为网络的绝对核心,长寿、江津、璧山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涪陵、璧山、长寿在网络中通达性...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客流数据,采用社会网络与GIS空间分析法,以客流联系视角探讨重庆市与毗邻地区的城镇网络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重庆中心城区为网络的绝对核心,长寿、江津、璧山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涪陵、璧山、长寿在网络中通达性明显,涪陵、黔江、江津、万州的中介作用突出;2)重庆与毗邻地区的客流网络呈现三级轴线联系,整体网络呈现明显的放射性特征,部分地区联系突破省级行政边界,网络层级按照“4+15+18”分布;3)重庆与毗邻地区的凝聚子群表现出高度的地理邻近性,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未来重庆中心城区需进一步加强与四川东部地级市的辐射能力与交通联系,进一步培育与成都双城联系的发展轴,在远期发展中考虑纳入遵义市等地区更好融入重庆都市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公路客流 都市圈联系 毗邻地区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高新区某办公楼复合式太阳能供热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亚南 祖文超 盛肖利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2-647,共6页
为了对济南高新区某二层办公楼进行供热系统设计,本文首先利用DeST软件对对办公楼动态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面积。利用Origin对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水箱容积;然后进行经济性分析,得出最优的辅助热源,并阐述了末端... 为了对济南高新区某二层办公楼进行供热系统设计,本文首先利用DeST软件对对办公楼动态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面积。利用Origin对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水箱容积;然后进行经济性分析,得出最优的辅助热源,并阐述了末端散热系统的蓄热特性。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影响该系统供暖的影响因素和供热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太阳能供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畔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部分城市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却忽略了市容风貌的管理,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为此,城市规划人员需要重视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基于生态理念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使生态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部分城市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却忽略了市容风貌的管理,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为此,城市规划人员需要重视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基于生态理念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使生态环境建设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该文以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为研究主题,分析总结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要点和策略,期望能够为从业者提供风景园林设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念 风景园林 园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热泵空调变工况冷却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祖文超 高亚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由于室内外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随季节、时间段和天气条件发生变化,使得风冷热泵空调在不同工况下的耗能较大。为了实现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风冷热泵空调变工况冷却特性。以国标系列压缩机参数数据库为基准,在变工况过程... 由于室内外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随季节、时间段和天气条件发生变化,使得风冷热泵空调在不同工况下的耗能较大。为了实现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风冷热泵空调变工况冷却特性。以国标系列压缩机参数数据库为基准,在变工况过程内对风冷热泵空调的系统工作简化处理,获取压缩机在制冷过程中的功率。按照建筑的应用特征,采用翅片管式的蒸发器分析换热量,根据制冷工质特质计算蒸发器换热量。选择分布参数法设定计算区间,简化制冷器的运行过程,构建平衡方程获取风冷冷凝器冷却流动特征,从而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和降低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进风量对风冷热泵空调的冷却性能有显著影响,进风量为350 m^(3)/h时制冷量为450~1200W,露点效率为0.52~0.89,进风量为550 m^(3)/h时出口干球温度满足舒适度需求(23~28℃),进风量为850 m^(3)/h时制冷量为520~1900W,露点效率为0.12~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 空调系统 冷却特性 制冷量 平衡方程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差异性的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调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博 刘石磊 申威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6期22-29,共8页
重视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大连市既有住区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图表等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社区内老年人的行为方式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差异性行为特征在空间的选择... 重视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大连市既有住区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图表等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社区内老年人的行为方式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差异性行为特征在空间的选择与需求上有一定规律性。基于这些规律对空间场所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空间特性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分类总结,以期探寻其中存在的可以适应老年人生活的一般规律,进而为老年宜居社区的环境设计提供方法和思路,更好地满足空间内老年人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差异性 社区公共空间 适老化 老年宜居社区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深埋隧道围岩形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燕霞 扶海鹰 郁章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5-220,共6页
隧道围岩受地震荷载作用影响产生开裂变形,给交通、安全与经济带来极大影响,为提升隧道安全稳定性能,以某市隧道为对象,研究地震作用下深埋隧道围岩形变的数值模拟。综合考虑地震动作用与地震波扩散特性,利用FLAC软件构建三维动力模型;... 隧道围岩受地震荷载作用影响产生开裂变形,给交通、安全与经济带来极大影响,为提升隧道安全稳定性能,以某市隧道为对象,研究地震作用下深埋隧道围岩形变的数值模拟。综合考虑地震动作用与地震波扩散特性,利用FLAC软件构建三维动力模型;通过边界设置解决地震波反射问题,基于物理力学参数与地震荷载条件,通过相对变形法研究地震条件下深埋隧道围岩变形特性、能量聚集特性与安全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深埋隧道围岩受地震荷载作用影响,形成挤让、椭圆化的变形走向;变形达到最高值时,应变能量密度高于2350 J/m^3的区域集中在隧道Ⅰ洞左侧围岩边墙和中夹岩柱上;各监测点安全系数呈非对称性,隧道右侧下角区域安全系数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深埋隧道 围岩形变 监测 动力模型 相对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碱化度钛铁复合药剂微絮凝强化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克峰 岳浩伟 +4 位作者 王珊 李佳岷 陈仪霖 刘金虎 马春晓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0-166,共7页
为探究新型钛铁复合药剂的微絮凝强化过滤性能,通过微絮凝滤柱模拟试验制备了聚合硫酸钛(PTS)、碱化度分别为0.5、0.75、1.0的钛铁复合药剂(PTFC),考察出水浊度、颗粒数、溶解性有机物、过滤周期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药剂的助滤效能;结... 为探究新型钛铁复合药剂的微絮凝强化过滤性能,通过微絮凝滤柱模拟试验制备了聚合硫酸钛(PTS)、碱化度分别为0.5、0.75、1.0的钛铁复合药剂(PTFC),考察出水浊度、颗粒数、溶解性有机物、过滤周期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药剂的助滤效能;结合有机物荧光特性、亲疏水性有机物去除情况,探究有机物去除机制。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及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发现PTFC中Fe和Ti产生了多种高聚态化合物,PTFCb0.75助滤剂对浊度、颗粒数、溶解性有机物等显示出高效的去除效果;通过LO-COD检测说明了PTFC能够很好地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吸附小分子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盐 钛铁复合 碱化度 微絮凝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铁新片区风貌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建军 崔建东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9期1-9,共9页
高铁新片区的城市门户定位,决定了其风貌规划的重要性。文章以高铁新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协同学理论指导下,对城市风貌系统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剖析,构建起城市风貌系统演进模型及高铁新片区风貌协同规划技术路线。该路线可在宏观层面保证风... 高铁新片区的城市门户定位,决定了其风貌规划的重要性。文章以高铁新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协同学理论指导下,对城市风貌系统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剖析,构建起城市风貌系统演进模型及高铁新片区风貌协同规划技术路线。该路线可在宏观层面保证风貌定位、风貌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在微观层面保证要素控制弓|导的可行性,具体包括风貌协同规划的目标、原则、基础研究内容、风貌定位、风貌体系构建、要素控制引导6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新片区 协同学 风貌规划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渗透膜分离糖类有机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志浩 王琳 +3 位作者 夏庆艳 陈天宇 谭凤训 武道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5,共4页
实验以蔗糖等中性亲水小分子有机物作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汲取液浓度、分子量、膜朝向等因素对正渗透分离糖类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等糖类有机物能被正渗透膜有效截留。4 mol/L的较高浓度汲取液导致通量明显下降。当膜活性层朝... 实验以蔗糖等中性亲水小分子有机物作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汲取液浓度、分子量、膜朝向等因素对正渗透分离糖类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等糖类有机物能被正渗透膜有效截留。4 mol/L的较高浓度汲取液导致通量明显下降。当膜活性层朝向汲取液时,增大糖类的分子量(1 000 Da)导致膜通量降低,而膜截留率为91.2%。水通量产生的渗透曳力可能对糖类有机物吸附在膜多孔支撑层内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蔗糖 膜污染 内浓差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铁盐和钛盐混凝对三卤甲烷前体物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孟 张克峰 +3 位作者 张英芹 王珊 丁万德 李佳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8-184,共7页
以引黄水库水加标腐殖酸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比分析了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FeCl_(3))、硫酸钛[Ti(SO_(4))_(2)]对三卤甲烷(THMs)前体物的去除效能及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在低投加量下,PAC对THM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在高投加量下,Ti(S... 以引黄水库水加标腐殖酸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比分析了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FeCl_(3))、硫酸钛[Ti(SO_(4))_(2)]对三卤甲烷(THMs)前体物的去除效能及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在低投加量下,PAC对THM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在高投加量下,Ti(SO_(4))_(2)的去除率最高,并且Ti(SO_(4))_(2)对小分子有机物也能获得理想的处理效果。PAC去除THMs前体物的混凝机理以吸附电中和以及吸附架桥为主,FeCl_(3)、Ti(SO_(4))_(2)的去除机理更多的是依靠网捕卷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THMs前体物的去除 混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析的传统村落更新路径与方法研究--以河北省邢台市皇寺村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明睿 仝晖 +1 位作者 王月涛 李晓菲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29,共7页
传统村落本质上是由各组成要素在结构关联相互组织下形成的有机整体,结构关联是各要素本身存在和具有意义的基础。基于结构分析的传统村落更新研究,可为构建村落更新路径和研究更新方法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村落持续发展。文章以河北省皇... 传统村落本质上是由各组成要素在结构关联相互组织下形成的有机整体,结构关联是各要素本身存在和具有意义的基础。基于结构分析的传统村落更新研究,可为构建村落更新路径和研究更新方法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村落持续发展。文章以河北省皇寺村更新实践为例,借助结构主义理论进行村落结构分析,结合结构转换机制研究,构建村落更新路径,包括整体结构的归纳与总结、结构原型的调节与转换、更新框架的拓展与完善3个步骤。并形成从整体规划-要素更新策略制定-更新策略落实3个方面有序展开的更新方法,促进村落的结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传统村落 更新路径 更新方法 皇寺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角扣件失效的脚手架稳定性及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春 杨希温 +1 位作者 蔺宏远 刘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9-787,共9页
目的研究直角扣件失效下双排脚手架稳定性及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验证采用振动频率理论判断脚手架结构体系中直角扣件失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以6步3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为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考虑立杆方向和纵向水平杆方向... 目的研究直角扣件失效下双排脚手架稳定性及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验证采用振动频率理论判断脚手架结构体系中直角扣件失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以6步3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为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考虑立杆方向和纵向水平杆方向直角扣件失效的工况,进行稳定承载力、振型和振动频率计算,建立各计算参数与直角扣件失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立杆或纵向水平杆方向的直角扣件失效数量增加时,脚手架稳定承载力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脚手架的振型由整体横向振动转变为立杆或纵向水平杆的局部振动,导致其振动频率减小.结论立杆方向直角扣件失效对脚手架稳定承载力下降的影响更大,且用振动频率理论判断脚手架直角扣件失效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扣件式脚手架 直角扣件失效 稳定承载力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更新逻辑框架与介入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建军 何沁 +1 位作者 徐雅冰 刘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4,共7页
当前我国城市历史空间更新呈现空间同质化开发、产业单一、原有居民流失等问题,亟待寻求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文章通过阐述场景理论的产生及应用价值,梳理城市历史空间更新中存在的矛盾,构建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更新逻辑框架。... 当前我国城市历史空间更新呈现空间同质化开发、产业单一、原有居民流失等问题,亟待寻求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文章通过阐述场景理论的产生及应用价值,梳理城市历史空间更新中存在的矛盾,构建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更新逻辑框架。基于介入本质、介入核心、介入关键形成对文化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介入内涵解析,提出文化基因推进场所建设、蜂鸣效应促进消费互动、价值认同增强多元治理以及虚拟现实回嵌历史时空的城市历史空间重构介入路径,以期拓展城市历史空间理论的研究视角,为我国城市更新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城市历史空间 更新 逻辑框架 介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线工业遗产场景感知维度框架建构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睿 何沁 +2 位作者 刘建军 徐雅冰 刘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0,共9页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亟待寻求新的方法和视角,以解决资源外迁、同质化开发、原住民流失、社会公平失衡等问题。基于场景理论全面整体、多元包容、有机发展的理论内涵,从物质场景、社会场景和文化场景3个维度建立...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亟待寻求新的方法和视角,以解决资源外迁、同质化开发、原住民流失、社会公平失衡等问题。基于场景理论全面整体、多元包容、有机发展的理论内涵,从物质场景、社会场景和文化场景3个维度建立场景感知维度框架,探讨三线工业遗产场景感知特征与提升策略,并以中西部地区4处三线工业遗产为例,利用LDA主题模型分析在线点评数据。结果表明,三线工业遗产主要由建筑景观、配套服务、历史文化、休闲娱乐、管理组织、社交互动、爱国教育、怀旧情感、审美体验9个感知要素构成。在分析文本社会网络、维度频率与情感表达的基础上,提出场景提升策略,以促进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A主题模型 三线工业遗产 场景理论 感知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自适应模糊PID复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祖文超 高亚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为了优化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和效率,减少环境因素对稳定运行的影响,提出自适应模糊PID复合控制方法。通过监控管理层上位机采集现场数据信号,并下发开关量信号至PLC控制器,再通过PLC控制器对太阳能集热器、循环水泵和温度进... 为了优化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和效率,减少环境因素对稳定运行的影响,提出自适应模糊PID复合控制方法。通过监控管理层上位机采集现场数据信号,并下发开关量信号至PLC控制器,再通过PLC控制器对太阳能集热器、循环水泵和温度进行控制。同时,将模糊PID控制器作为子程序控制循环水泵的频率,温度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作为复合控制器的输入,通过模糊化处理输入信号,调节PID控制的相关参数,输出控制变频器频率的信号,以调节水泵电机的运转速度,精准控制室内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较高的制冷、供暖性能系数,可实现高效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地源热泵式空调 自适应 模糊PID复合控制 变频器 热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